第四百三十五章袁紹圖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哇~。龍衛們出震驚的目光,他們第一次看到玉璽,這就是玉璽了?

“看,有金質的補角…。”

“此乃孝元太后砸王莽所致…,這是真的玉璽!”徐庶和田豐的心情,無法用言語形容。

傳國玉璽,為秦以後歷代帝王相傳之印璽,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鐫。其方圓四寸,上紐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之信物。也就是說,誰得到了玉璽,誰就是上天認可的皇權執掌者。

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

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由此便促使謀大寶之輩,你爭我奪。

劉備和孫權沒有玉璽,最終滅國,不信玉璽的“受命於天”是不行的。

至此,秦峰找到了傳國玉璽。他厲芒一閃,拍的一聲合上蓋子,凌厲道:“今之事,切不可傳與外人。”

“主公天命所歸,吾等敢不從命。”徐庶和田豐拜道。

典韋許褚率領龍衛,也是拜在一旁。

這裡的皆是忠心耿耿之人,秦峰放心。

時夜,田豐和徐庶動的睡不著覺,隨後乾脆就不睡了,開始演算秦室的未來。

“北方諸侯皆不足為懼,唯獨袁本初…。”

“…,主公的民望極高,實乃決定成敗的關鍵。”另一方面,秦峰睡的很香,他抱著玉璽,今後多少年吃飯的傢伙,終於是找到了。這次聯盟討伐董卓,沒白來。說實話,秦峰早知道聯盟最終的結果,他來這裡,一方面是大義,一方面就是為玉璽來的。

如今,他會盟完成了大義,又得到了玉璽。

呼嚕嚕~,秦峰睡的很嗨皮。

呼嚕嚕~,袁紹睡的也很嗨皮,畢竟人家是盟主。

呼嚕嚕~,劉備睡的不太嗨皮,因為耳朵疼。

“快撤,護駕,護駕!”大半夜裡,曹老闆臉黑的可怕,帶著敗兵瘋狂逃竄。

第二天。

“主公,主公,出大事了!”典韋進了帳。

秦峰睜看眼,看到玉璽還在,這不是做夢,他就放心了,道:“大事?什麼大事?”

“曹孟德中了埋伏,被呂布、徐榮等人殺的大敗而回,損兵一萬多。袁本初召集各路諸侯開會…。”典韋道。

“好好好…。”秦峰連道三聲好,也不知是去開會好,還是什麼。

他洗漱完畢,就說收好玉璽。可是找了一圈,沒有發現安全的地方。忽然就看到了許褚的十圍大,“拿著貼身藏好…。”將吃飯的傢伙,也就是玉璽,給許褚。許褚十圍大,好隱藏,切安全。秦峰一點都不擔心玉璽在許褚手中。

許褚愣了一下,天下千百萬人爭奪此物,想要瞅一眼都沒機會,主公毫不猶豫就給自己。許褚心裡暖洋洋的,發誓一定保護好玉璽。

“回頭,要造一個密室中的密室,保險櫃中的保險櫃,藏好吃飯的傢伙。”秦峰這麼想著,就去開會了。

少頃,秦峰來到袁紹大帳的時候,就看到諸侯們已經到齊了。

臉黑,灰頭土臉,紫的鎧甲也黑了,滿是血跡。

人到齊了。

帶著冷狠,遍視諸侯,道:“雖然中伏敗了,但敵人必定失去防備,再行追擊,一定大獲全勝。”曹老闆的話十分符合兵法,三國曆史上許多第一次追大敗,再追大勝的典故。

諸侯們面面相窺,隨後個個搖頭。

大怒,就看秦峰。秦峰示意,他說了可不算。曹就冷著臉,看袁紹。

陰狠的目光,袁紹也是心驚,他急忙示意劉岱。

袁紹為什麼示意劉岱,是因為劉岱是袞州牧,是曹的頂頭上司。

劉岱不得不說話了,道:“孟德莫惱,現在咱們的軍糧不多了,無法支持千里行軍。加上就要入冬了,咱們沒有過冬的準備。剛才和盟主還在商量,暫時不討伐董卓,來年討伐。”諸侯四月起兵,現如今快要十月了。追到西北,隆冬大雪。沒有糧草,又沒有防寒準備,必定凍餓而死。

這是現實。

同時,諸侯們也有各自的打算。如今董卓火燒洛陽,遷都,放棄了大片領地,龜縮回了西北。對諸侯的威脅,已經蕩然無存。而諸侯消耗了大量的物資糧草還有兵力,卻是得到了一座廢墟。如今還要追擊去長安,這就相當於橫跨整個中原,還要追擊去大西北。路途太遠了,這一來一回,少說一二年。還不一定能贏。

離開地盤這麼長時間,打一場不見得能贏,贏了貌似也沒有太多好處的仗。諸侯們就有了決定。

他們紛紛呼應劉岱,幷州張楊道:“我軍疲憊,也沒有準備好千里之外作戰的糧草物資,不如暫時撤兵,再尋良機。”曹憤怒了,“爾等背盟?”劉岱不滿道:“曹太守不能這麼說,我們現在的能力不足以遠征。只是回頭積蓄力量,再行商議。”分明就是藉口,但諸侯們說的富麗堂皇,大義凜然。曹都不能說什麼。

由於曹大怒,會議不歡而散,但諸侯已經決定返回地盤,都開始打算自己的事情了。

秦峰他們離開大帳後,袁紹一陣皺眉,對許攸嘆氣道:“無功而返,無功而返…。”袁紹本打算以盟主的身份,入主中樞,現在看來,什麼也得不到了。聯盟一散,盟主的位置也沒有了,還是那個小太守。這不符合袁紹的意願,他就問計許攸。

許攸為袁紹出了一個主意,道:“今董卓亂政,又遷都又燒洛陽,國以不國。漢室遠去西北,朝廷無法理政,主公應該以盟主之尊,錄尚書事,分封諸侯官職。好讓諸侯代天鎮守地方,為將來再次討伐董卓做準備。”再次討伐董卓都是後話了,但這是一個很好的藉口。董卓控制了朝廷,諸侯依次為藉口可以不聽董卓的。為了維持漢室天下,討伐董卓,諸侯們當然可以名正言順的執掌地方。

袁紹先是一喜,隨後憂鬱,“對我有什麼好處?我是盟主,若是分封自己,難免失信於人。”許攸笑道,“主公是盟主,眾人都要聽主公的,若是不聽,正好名正言順討伐。主公返回冀州後,就安排自己人去各郡執掌地方,韓馥若是不同意,正好免了他。”

“有道理!”皇帝沒有官,卻能執掌天下,袁紹這個盟主也一樣,他大喜過望。

然而要通過這件事,就需要得到半數以上諸侯的支持。

“何人可以聯合?”袁紹問道。

許攸眼珠一轉,“袁公路、袁遺是主公的兄弟,加上曹孟德、劉玄德、孫堅、陶謙、張楊、孔融、孔伷等人…。”

“為何沒有秦子進?”袁紹道。

許攸面陰沉,卻是笑道:“主公,秦子進在冀州實乃大患。若能通過此事,主公可火速返回冀州,執掌了冀州,就讓秦子進出兵權…。”袁紹和秦峰都在冀州,袁紹想要擴張,勢必會有衝突。所以他非但不會聯合秦峰,反而是要打壓。

到了這裡,袁紹也是將這個盟主的身份,運用到了極致。

然而,許攸的計策還沒有完,他又說了起來,“主公可運用分封官職之事,挑起諸侯間的矛盾。他們回去後,一定會為了執掌地方的權利大打出手。主公或坐山觀虎鬥,或坐收漁翁之利,天下唾手可得…。”袁紹大喜過望,“果真如此,許軍師乃是首功,一定重重有賞!”(未完待續。)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