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法國影史上觀影人次最多的電影是《歡來北方》,觀影人次達到了恐怖的2000多萬。而在另一個時空,蘇菲·瑪索主演的《芳芳》,可是那一年法國的年度票房第三的電影(不是很多影
說的年度冠軍,93年法國票房冠軍是《時空急轉彎》,觀影人次接近1400萬)。
康劍飛選擇把《芳芳》的故事換到香港,雖然減少了法國觀眾對影片的環境認同,但卻增添了幾分異國情調,而且影片也並不存在什麼文化隔閡,究竟對票房有正面還是負面的影響很難說得清。
《芳芳》在香港正式上映時,法國那邊已經上映28天,觀影人次已經有485萬,眼看著就將要突破500萬人次。
這些票房換算成美元的話,就更為直觀了:1968萬美元,不愧是歐洲第一大電影票倉。
兩年前,法國的年度票房冠軍《三個男人和一個搖籃》觀影人次1020萬;就在去年,法國亦有兩部觀影人才破600萬的電影。
而今年,在法國上映的電影卻不怎麼給力,《芳芳》如今還沒落畫,就已經憑485萬的觀影人次榮登票房冠軍的寶座。
說起來,蘇菲·瑪索雖然是法國萬千男人心目中的女神,但其在法國影壇的地位卻並不冒尖。
法國如今的三大女星,分別是凱瑟琳·德納芙、伊莎貝爾·阿佳妮和伊莎貝爾·於佩爾,排名第一的凱瑟琳·德納芙甚至有“歐洲第一夫人”美譽。
蘇菲·瑪索頂多只能算年輕女星中的佼佼者,不過在這一部《芳芳》熱映以後,她的名氣與法國三大女星又更近了一步。
第596章有趣的法國導演“我們這一期要介紹的電影音樂來自於《芳芳》,託尼·梁家輝帶著古典氣息的東方式憂鬱,與蘇菲·瑪索身上漫的法國式美麗完美
融在一起,構成了今年法國最受歡
的愛情影片。
與男女主角各來自於東西方一樣,電影中的配樂同樣如此,融合了西方音樂與中國古典音樂元素。
影片中西方音樂部分由法國作曲家尼古拉斯·喬裡完成,分為搖擺舞曲、華爾茲和鋼琴樂三個部分;而中國音樂則由顧嘉輝和胡偉立兩位香港作曲家共同創作,以樂器來區分為箜篌(一種中國豎琴)和二胡兩個部分。
我們先來說說片中維也納佈景那一場舞戲,尼古拉斯·喬裡在這裡運用了十九世紀的華爾茲圓舞曲,這首華爾茲採用ABABC曲式,音樂開始的前三十秒是一段以不協和和絃構築的和聲,並且帶有響樂的特點,音樂
情澎湃,一下子就把觀眾帶回了十九世紀。不協和的小提琴和聲製造了令人亢奮的樂思,讓人產生了一種難以割捨的
情,而鼓的加入很好的加強了這種
情,這樣的音樂正好配合著男主角和芳芳此時熱烈的舞步……”——法國《音樂批評》雜誌。
《芳芳》在法國火到了什麼程度?
法國的娛樂和電影雜誌報道就不說了,居然連專業的音樂期刊也來湊熱鬧,用了整整5頁的篇幅來分析評價《芳芳》的配樂。
當然,這背後也有法國埃拉託唱片公司的功勞,因為康劍飛把《芳芳》原聲唱片在法國的發行權賣給埃拉託唱片。
有了《音樂批評》雜誌的專家樂評,再加上《芳芳》的受歡程度,其原聲唱片上市一週就賣出去8萬多張。
巴黎一家街邊咖啡店裡。
康劍飛仔細地斟酌著前幾天才寫好的《豪情玫瑰》劇本,他對法國曆史的瞭解僅僅只有幾次大革命,而且也沒看過《三個火槍手》的小說,甚至連原版的《豪情玫瑰》(又名《達達尼昂的女兒》)的劇情都忘了大半。
現在已經快到7月了,整整一個多月的時間,康劍飛都呆在法國參與劇本創作。他先是找來了幾個法國文學家和歷史學家,對《三個火槍手》時代的法國有了基本瞭解之後,才在法國佬的幫助下把劇本給寫出來。
蘇菲·瑪索就坐在康劍飛的旁邊位置,喝著咖啡看一份法文報紙。
康劍飛放下劇本,瞥了一眼腕錶的指針,問道:“你看這篇報道兩分鐘了,是什麼彩的新聞?”蘇菲·瑪索揚揚眉,得意地笑道:“這篇報道正在拿我跟阿佳妮比呢。”伊莎貝爾·阿佳妮是法國三大女星中年齡最小的一位,不過卻是如今風頭最勁的那個。甚至有人說,整個80年代的法國影壇,幾乎是伊莎貝爾·阿佳妮一個人的天下。
報紙把蘇菲·瑪索跟伊莎貝爾·阿佳妮拿到一起比,絕對算得上是對蘇菲·瑪索的無比讚揚,這讓蘇菲·瑪索如何不高興?
伊莎貝爾·阿佳妮不僅名頭比蘇菲·瑪索大,那脾氣格也不是一個級別的。她1981年因為據拍
戲而放導演鴿子,1983年因為跟導演不和,一部電影只拍了幾天就退出劇組;同年秋天,她又以太累了為藉口,退出了一個只上演了幾天的戲劇劇組……
反正阿佳妮的格就是,老孃不高興就不演,管你導演和製片方是誰。因為她是如今法國名氣最大的女星,又如此頻繁的放人鴿子,法國的電影投資商們對阿佳妮是又愛又恨。
今年初的時候,阿佳妮身染艾滋病的消息被傳得沸沸揚揚。這才把謠言給平息下來不久,阿佳妮又表示明年將參加阿爾及利亞大選,並且公開支持本傑迪將軍。
蘇菲·瑪索現在看的這篇報道,在肯定阿佳妮演技的同時,也對其我行我素的風格毫不掩飾的進行批評,順便再讚揚蘇菲·瑪索出道以來的勤奮。
“蘇菲·瑪索小姐,能為我籤個名嗎?”兩人正喝著咖啡等人,突然有個西裝革履的青年法國佬走過來,非常禮貌地遞過來一個筆記本。
“當然可以。”蘇菲·瑪索接過本子和鋼筆,刷刷刷的簽上自己的芳名。
“非常謝!”那法國青年表達謝意後,又衝康劍飛笑了笑,才收起筆記本轉身離開。
康劍飛笑道:“看來你的影越來越多了。”
“看來的確如此。”蘇菲·瑪索臉上帶著微笑,她這段時間可謂是風得意。
康劍飛說:“也許你下次去香港的時候,就會被那邊的影給堵在機場。”蘇菲·瑪索嫣然笑道:“那我只能悄悄地過去了。”要等的人還沒來,康劍飛和蘇菲·瑪索也不急,邊喝咖啡邊說笑,這下午時光過得頗為愜意。
就算《芳芳》在其他地區撲街到底,只憑法國票房就已經賺飽了,以目前的勢頭來估計,《芳芳》在法國的觀影人次突破500萬已經毫無懸念,換算成票房就是2000多萬美元,摺合港幣就是1億6千萬。
在另一個時空,1985、1986和1988年都有票房排進法國影史前30位的電影,唯獨1987年沒什麼高票房的猛片,法國本年度票房冠軍才400多萬的觀影人次。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如果不出意外的,康劍飛的《芳芳》會以港片的身份,成為今年法國最賣座的電影。
作為製片人兼導演、編劇,康劍飛在法國可謂是名利雙收,他的大名在法國電影圈已經是無人不曉。
良好的名聲給他投資的新片《豪情玫瑰》帶來了好處,因為他需要找一個法國的一導演來執導,擱以前恐怕沒幾個人會給他面子。
就在昨天,康劍飛還去找了戈達爾,這位被稱為法國影史最偉大導演的老先生,劇本才看三分之一就推說自己沒空。
戈達爾拒絕導演《豪情玫瑰》,並不是因為看不起康劍飛,而是看不起康劍飛寫的劇本。人家玩了幾十年的藝術片,康劍飛寫的就是法國古代動作喜劇,戈達爾連把劇本看完的興趣都沒有。
今天約的是法國“黑電影”領袖阿蘭·科諾,這廝70年代拍了不少黑
題材電影,主要表現的就是黑幫、犯罪、腐敗等社會陰暗面,這幾年則轉型拍歷史生活片和音樂片,非常適合拍康劍飛編劇的法國古裝動作
漫愛情喜劇。
康劍飛對法國導演不,阿蘭·科諾還是蘇菲·瑪索推薦的人選,因為她前兩年跟阿蘭·科諾合作過一部《薩崗堡》。
兩人足足在咖啡店裡等了半個小時,阿蘭·科諾才匆匆來遲,握手之後抱歉道:“真是對不起,有點私事把時間耽擱了。”
“沒關係,我們也剛來。”康劍飛笑道。
阿蘭·科諾道歉後並沒有落座,而是有些尷尬地說:“那個,我出來的有些急,換衣服後忘了帶錢包,能幫我付一下出租車費?”康劍飛打量著有眼前這位逗比導演,40多歲的樣子,身材有些偏瘦,不過在外面的手臂卻頗為結實有勁。最出彩的是他的眼睛,淺褐
的眸子乍看好似瞳孔渙散般無神,仔細打量卻能
受到隱藏在表象後的睿智。
康劍飛取出一張50面額的法郎,問道:“夠嗎?”
“足夠了。”阿蘭·科諾叫來咖啡廳的服務生,將50法郎到她手裡說,“幫我付一下咖啡廳門口的出租車錢,記得剩一點給我回去坐公
車,其餘算你的小費。”
“好的,先生。”那女服務生高興地拿著錢離開。
阿蘭·科諾的這番舉動,倒是讓康劍飛覺得他這個人頗有些意思。愉快地聊了幾句後,康劍飛把劇本遞給阿蘭·科諾:“科諾先生先看看劇本吧。”阿蘭·科諾不顧形象地斜坐在椅子上,翹著二郎腿認真地翻看起劇本,足足看了一個鐘頭,他才合上劇本說:“愛情戲太多餘了,或者說佔的篇幅太多。”
“我也這麼認為,”康劍飛承認道,“不過我諮詢了一些法國的編劇,他們說在法國拍商業片的話,就必須要加入一些漫的元素。”
“不不不,那是三編劇的看法,”阿蘭·科諾不客氣地說,“你這本《玫瑰豪情》的賣點,一是達達尼昂女兒的身份,想必有很多法國人願意在電影院看到大劍客的女兒表演厲害的劍術;第二個賣點就是蘇菲·瑪索的第一部動作戲,這也能夠
引到足夠多的影
。劇本應該在這兩個方面著手把故事編好,至於愛情可以有,但只能是影片的調劑品,佔用大量的篇幅會讓電影主次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