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甚至對賈珩的描寫,只是以賈先生指代。

咸寧公主以其清新、自然的筆觸,為崇平帝描繪了一副中原畫卷。

崇平帝翻閱完誌,然後遞給宋皇后,道:“你們也看看,這是咸寧寫的,這次平叛經歷,文字躍然紙上,宛如親眼所見。”宋皇后連忙伸手接過簿冊,放在自家裙上腿上,和一旁的端容貴妃湊在一起看著。

兩個儀態端莊、雍容華豔的麗人,此刻湊在一起觀瞧,宛如並蒂雙蓮,只是一個溫婉可人,一個幽清譎豔。

而李嬋月也湊了過去,俏麗臉蛋兒上見著好奇,軟聲道:“舅母,我也看看錶姐寫的什麼。”過了一會兒,等著幾人傳閱完畢,李嬋月也拿過簿冊,給著晉陽長公主,道:“孃親。”晉陽長公主明眸微閃,翻看一頁,見著其上的文字,心底生出一股沒來由的煩躁……有些不大想看。

“黃河河堤經年失修,是需得修繕了。”崇平帝思量片刻,沉聲說著,對戴權道∶“以急遞給河南方面,讓賈子鈺兼管開封府河道衙門,嚴查河道衙門貪腐之案,整頓河務,如銀兩……”說到此處,看向晉陽長公主說道∶“晉陽,子鈺推斷今年河南可能會氾濫成災,而河堤殘破,難以相抗。戶部財用不足,如子鈺那邊兒需要銀兩,就從內務府撥付,不再經由戶部,直接撥付給子鈺。”因為先前的汝寧寇亂,現在的崇平帝對賈珩在公文中“推斷“、“推演“詞語,幾乎形成了條件反

本沒有討論的必要,確信無疑,言聽計從。

再說,縱然沒有大水,修繕、加固河堤也是例行之事。

如果旁人提議修固河堤,還要擔心是不是乞銀貪汙的問題,但賈珩這邊兒不存在。

晉陽長公主點了點頭,應將下來,美眸波,心神恍惚了下。

他在河南整頓河務,只怕沒有兩三個月本回不來。

而她這幾天早已相思成疾,她擔心兩三個月不見他,只怕黃河沒有氾濫成災,她就先……氾濫成災了。

而且他在河南整頓河務,也勢單力孤,或許她過去陪陪她也好?

念及此處,麗人打定了主意,美眸抬起,柔聲說道∶“皇兄,不若臣妹親自帶一批銀兩,押往河南,幫助修堤?”崇平帝:“???”見崇平帝詫異,晉陽長公主解釋道∶“河南那邊兒也有生意上的事兒,還有這都清明節了,母后讓我去洛陽看看,母后一直惦念著洛陽那邊兒,昨個兒嬋月還說呢,她也有些想念她咸寧姐姐。”李嬋月∶“???”她有說過嗎?

好,她是說過想念咸寧表姐,也想去河南看看。

宋皇后∶“………”心頭閃過一念,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晉陽為了嬋月的終身大事,在神京已經坐不住了。

端容貴妃顰了顰秀眉,清眸閃過一抹思索,心頭有些不自然。

提及馮太后,崇平帝沉片刻,問道:“母后她是有許多年沒回洛陽了。”馮太后年紀大了,人一上了年紀,就懷念故鄉故人,一直起念想回洛陽看看。

晉陽長公主輕輕嘆了一口氣,說道∶“皇兄,母后一直想往洛陽家鄉看,但慮著出行至洛,給皇兄有著麻煩,也就沒有啟程,臣妹這個當女兒的去河南看看,皇兄覺得如何?”崇平帝聞言,思索了一會兒,說道:“此事,先問過子鈺之意吧,戴權,飛鴿傳書給賈子鈺,如確有必要,也好讓他派人接應。”他也猜出一些緣故,只怕他這個妹妹還是為著嬋月的事兒在綢繆。

***********************************

第五百九十五章★晉爵永寧伯!(咸寧加料)大明宮,內書房崇平帝吩咐而畢,將藥膳食用完,就離了坤寧宮,之前讓戴權召見了幾位內閣閣臣,打算商議封賞一事。

因為平叛一事已經落下帷幕,賈珩又是總督河南軍政,又是治理河道,不知何時才能回來。

那麼對有功將校的獎賞問題,就不好如先前一般,再拖延到賈珩班師而還,首先是要對賈珩進行封賞,以酬其功,其次是對這次寇亂進行總結,最後是接下來的河道事務。

這時,內閣幾位閣臣以及軍機處的施傑,四人都在大明宮內書房中相候。

方才崇平帝讓戴權著內監遞送至內閣的奏疏,幾人已然看過,對天子召見一事,心頭隱隱有著一些猜測。

崇平帝在戴權以及一眾內監的相護下,來到內書房。

“微臣拜見聖上,聖上萬歲萬萬歲。”以楊國昌為首,吏部尚書韓癀、刑部尚書趙默、兵部侍郎施傑,幾人躬身向著崇平帝躬身見禮。

“四位愛卿平身。”崇平帝擺了擺手,在御案之後的太師椅上坐定身形,看向三位閣臣以及軍機處的施傑。

如今大漢內閣凡五位閣臣,一在北督疆,一在南巡鹽,就剩下三位閣臣在京理事,因為兵事悉託于軍機處,三位閣臣正好掌管政務戶口錢糧、人事、刑名三大事務。

“謝聖上。”楊國昌、韓癀等人紛紛起身,道了聲謝。

崇平帝目光咄咄,逡巡過眾臣,開門見山說道∶“方才朕讓你們所看河南方面奏疏,想來都看過了,餘寇已清,中原裁平,朕任命了賈子鈺總督河南軍政,託以治理、安撫之權。”下方眾人聞言,都並無異議。

賈珩剿滅中原叛亂,從事起到結束,如今重新回顧這個過程,哪怕是楊國昌在心底也不得不承認賈珩……有點兒東西。

崇平帝沉聲道∶“此係賈子鈺未雨綢繆,指畫方略,星火用兵,將校用命,方並未使得民亂釀成大禍,動搖我大漢江山社稷,如今賈子鈺已總督河南軍政,三個月回不得神京,朕思量來,應對賈子鈺等平叛有功的將校予以封賞,以彰示天下,朝廷賞罰分明,茂績嘉彰。”此言一出,幾位閣臣心頭一驚,都是凝眸看向天子。

“賈子鈺已為軍機大臣,今擁軍功於社稷,所能晉者,只有爵位,況賈子鈺整軍以來,勞苦功高,諸卿也是有目共睹,如今以京營強兵速定中原,更不避艱險,親斬賊寇,其為國朝武勳,晉其功爵,也是應有之義。”崇平帝聲如金石,頓聲說道。

楊國昌眉頭皺了皺,心頭雖然不喜,但也不好說什麼。

因平亂軍功而晉升爵位,倒是無可指摘,可問題是晉幾級,如果太過分,他還要不要出來據理力爭?

“諸卿以為如何?”崇平帝目光沉靜,掠向下方朝堂重臣,觀察著彼等神變化。

韓癀面一整,當先拱手說道∶“聖上所慮甚是,如非賈子鈺裁亂中原,速定賊寇,只怕後果不堪設想,臣以為,賈子鈺有功於社稷。”有功於社稷,這也就有了封超品之爵的最大依據。

趙默、楊國昌、施傑三人也紛紛出班附和說著,總而言之,並無反對之聲。

誰不知道天子這會兒正在興頭兒上,誰也不好胡亂潑冷水掃興。

尤其是趙默,前飛鴿傳書捷報事件,在含元殿中,當眾被崇平帝“甩臉子”,訓斥之後,已深知有些事,真是乾綱獨斷,說都不能說。

“那就,晉賈珩為三等伯,以酬其在河南平叛之功,另追贈其母為誥命夫人。”就在眾人將心提到嗓子眼時,崇平帝開口說道。

按照功勞,三等伯其實正合理。

楊國昌皺緊的眉先是一鬆,好在沒有封侯,聖上哪怕再是寵幸小兒,也還是有著分寸,只是三等伯,好像也有一些……過酬了罷。

韓癀面一整,拱手說道∶“聖上明鑑,以賈子鈺之功,封爵三等伯,臣以為恰如其分,妥當周全。”在他看來,平叛並非外戰,功勞不足以封侯。

從一等男爵晉為一等子爵又有些薄功的意味,那麼晉爵三等伯,再加上追封先母誥命夫人就比較合適,前者算是正常酬功,後者追贈其母,也有些皇恩浩蕩的意味。

施傑也拱手道:“聖上聖明。”楊國昌和趙默也出班贊同,並無異議。

崇平帝沉片刻,說道:“關於封號,朕也想了幾個,有些猶豫,諸卿都是飽學之士可為參詳,一為賊寇起勢之地,汝寧,二為賈子鈺領京營兵馬城破之地,魏寧,還有一封號為永寧,諸位以何封號為好?”不同於子、男,到了超品的公侯伯,就有了封號,多為縣、郡之名上選擇,當然還有其他美稱,如賈珩如果封汝寧府,是指賊寇起勢的汝寧府,開封古稱大梁,為魏國都城,故而稱魏寧。

至於為何非要帶個寧字,嗯,或許只是老丈人的一點兒私心,因為咸寧公主的封號中就帶有一個寧字。

將來小兩口,都帶著寧字,相濡以沫,和和美美。

韓癀沉了下,拱手道:“聖上,臣以為,可以賈子鈺所收復開封府城為號,封號魏寧,褒揚功績,更為貼切。”趙默面無表情,拱手說道:“聖上,微臣附議。”楊國昌目光晦暗了下,蒼聲說道∶“聖上,老臣以為,魏寧不如汝寧二字恰如其分,妥當周全。”魏是古之封國,尊貴已極,小兒雖有功勞,還配不上魏字。

況且汝寧……也有“你賈子鈺安分一些“的告戒意味。

施傑拱手說道∶“陛下,微臣以為,封號可為永寧伯,以為我大漢世代永寧,況賈子鈺少年英才,武威功績也不應止於中原之地,而為我大漢震懾四夷。”其實,在前明時間就有永寧伯譚廣,相比汝寧和魏寧,這個封號的寓意更為廣泛和美好,沒有侷限於一地一域,也帶著深深的期許。

崇平帝點了點頭,目欣然,顯然心頭也有些傾向於永寧這個封號,說道∶“施卿所言在理,那就晉賈子鈺之爵為三等永寧伯,賜丹書鐵券,追贈其母為超品誥命夫人,內閣擬旨,明發上諭。”楊國昌面無表情,拱手應是。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