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不管是功勳還是資歷,抑或是年齡,他都沒有資格為京營節度使。

***********************************

第二百六十二章一等雲麾將軍卻說時光匆匆,萬物枯凋的神京城郊外,斑鳩、鷹隼在路旁幾株掉光了樹葉的白楊樹枝椏間跳躍覓食,不時發出蒼涼、悠遠的鳥鳴。

遠處,數十騎蕩起一路泥水,踏過積雪融化之後略有幾分泥濘的官道,駛入巍峨、高立的神京城中。

“唏律律”

隨著一聲駿馬的嘶鳴,數十騎在永業坊前的石砌牌樓之前勒馬而停。

為首馬上端坐著外披黑大氅,內著一品武官袍服,間挎刀的中年武將。

那武將麵皮膚黝黑,頜下蓄著短鬚,眉頭之下,目光平靜,眺望著房舍儼然的青石街道,手中握著韁繩,晌午的冬陽光落在其人魁偉的身形上。

“大人,是否先行回家用過午飯。”身後的家將,問道。

王子騰皺了皺眉,低喝道:“用什麼午飯!本官還要急著進宮面聖。”王子騰說著,對著身後一個親兵,吩咐道:“回家告訴夫人,就說老爺我先行入宮面聖,稍晚方回。”領外差回京,第一時間去入宮面聖,自是以示一心撲在公務之上。

那親兵應了一聲,一夾馬肚子,馬啼踏過青石板的“噠噠”之聲中,就向著永夜坊盡頭去了。

王子騰面澹漠,也是撥馬向著宮城而去。

而隨著時間逝,王子騰回京的消息也以永業坊為中心,開始向著神京城傳開,為一些有心的文臣武將所知。

半晌午,榮國府的榮慶堂中,一眾鶯鶯燕燕匯聚一室,因下面燃著地龍,門窗又得以棉簾、玻璃封堵,是以室內溫暖如,不見寒風。

賈母歪坐在羅漢上,由著丫鬟鴛鴦、琥珀等人捏肩捶背,下方几個墊著羊毯子的繡墩上,鳳姐、李紈、王夫人、探、惜、黛玉、湘雲俱列座,陪著談笑。

寶玉同樣在賈母身旁,一張如滿月的臉盤兒上掛著欣然的笑意,聽著鳳姐在賈母身旁逗趣兒說笑。

因賈珩離京久,寶玉自是故態復萌,加之這幾天氣寒冷,愈發不願往學堂讀書、聽課。

至於榮慶堂內,歡聲笑語,有鳳姐在,自是不會缺。

眾人說笑之間,鳳姐笑了笑,道:“老祖宗,姨媽她們這會兒也不知到哪兒了。”賈母輕笑道:“從金陵那邊兒,這會兒應也到京畿境內了吧。”就在這時,外間一個婆子入得堂中,笑著說道:“老太太,二太太,璉二,王家表兄打發了人來,舅老爺查邊回來了,這會兒入宮面聖去了。”王夫人聞言,白淨面皮上就是現出笑意,驚喜道:“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了,前個兒嫂子還說呢,怎麼比預定的子還晚了十來天,再過幾天可就是生兒了。”鳳姐也笑道:“現在回來也不算晚了,倒不忙著籌備。”心頭也有幾分欣喜,叔父終於是回來了。

前兒個那水月庵的淨虛老尼求她辦事,送了五千兩銀子,說是五城兵馬司在東城抓了一個拐人的人牙子,求她想法子撈出來,結果她去了五城兵馬司,那裡管事的主簿,叫範儀的,本不買她的賬。

真真是把她慪壞了,真就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是吧?

虧她還千方百計想著將平兒送到他房裡,這光兒,她是一點都沾不著。

說來,還是收了吳新登、單大良等人的銀子歸入公中,讓鳳姐的心思起了一些微妙變化。

再加上賈珩先前的言語敲打,既沒有耳提面命,也沒有深入肌裡。

鳳姐心頭難免生出一些僥倖心理,雖不敢再做放印子錢這等缺德事,但旁得手詞訟、擺權勢的心思,並未徹底打消。

反而隨著賈珩、王子騰為宮裡大用,聲勢大振,以及前薛蟠縱奴打死人命,金陵知府為其開脫,膽氣愈發壯了幾分。

這都是人之常情,不遭大變,二十多年養成的情,豈能三兩句話改易?

王夫人白淨面皮上現出一抹笑意,說道:“鳳丫頭,你和璉哥兒還有寶玉,等晚一些,往永業坊去見見他舅舅和舅母,說來,寶玉也有段子沒見過他舅舅了。”鳳姐輕笑道:“我去就是了,二爺這幾天都沒見著他人,要不太太帶著我和寶玉晚上坐著馬車一同去見見舅老爺。”

“也行。”王夫人微笑著點了點頭,見著周圍幾人的反應,心道,還是寶玉他舅舅回來才濟事。

東府那位怎麼說也才三品武官,她兄長是一品武官。

常言道,官大一級壓死人,這何止大一級?

賈母靜靜看著兩個人說話,臉上笑紋多少澹了幾分,轉頭問著一旁的鴛鴦,笑了笑道:“鴛鴦,珩哥兒離京也有段子了吧,我尋思著也該回來了,也不錯過給寶玉他舅舅家慶生兒。”王夫人:“……”一旁繡墩之上,探古怪了下,看了一眼面帶微笑的賈母,暗道,老太太可……真有意思。

黛玉粲然星眸熠熠閃爍,拿著手帕,掩嘴嬌笑,不過罥煙眉微微蹙起,思忖著,“也不知珩……哥哥現在怎麼樣了。”這邊兒,鴛鴦笑道:“東府的珩大說,大爺昨個兒來的信上說,華陰那邊兒,就剩一些手尾,想來回返也就這一兩天了吧。”探也是接過話頭,說道:“邸報上說,珩哥哥用了圍堵、招撫之策,少華山不少屈身事賊的百姓,已經向朝廷投誠。”賈珩的剿寇,倒未有多少懸念,甚至十分順利,從剿平石鼓山之寇以後,又向少華山進剿,在進兵之途,前後封堵,壓制少華山賊寇的活動區域。

因為時近寒冬,缺衣少食的賊寇,在山上本苦熬不住。

賈珩又著俘虜賊寇在山中呼喊,“首惡必辦、脅從不問、立功受賞”的口號,頗是瓦解了賊寇的抵抗意志,不少賊寇下山向官軍投誠。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