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7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後金擁關外之地廣袤沃土,劃分了不少郡縣,建官立制,耕種土地,而每一次從大漢境內擄掠漢民都安置在州縣,隨著時間過去,治下漢軍八旗人數也漸漸多將起來。

皇太極此刻端坐在書案後,看向手中一份奏疏,提起一旁的硃筆,沾了硃砂墨汁,在奏疏上題著幾個字,還是漢字。

可以說,這就是一個以入主中原為宏圖大志的政權。

“皇上,睿親王在外求見。”一個太監進來低聲說道。

皇太極聞言,放下手中的硃筆,好似一頭蒼老的雄獅睜開了眼眸,看向玻璃圍屏風後的高大身影。

“臣弟見過皇兄,問皇兄安。”多爾袞繞過屏風,進得書房,快行幾步,請安問候,垂眸之間,偷瞥了一眼容貌美豔的嫂子莊妃。

“起來吧。”皇太極蒼老的目光審視地看向多爾袞,道:“多鐸那邊兒可有消息傳來?”多爾袞面頓了頓,說道:“皇兄,十五弟上次傳來消息還是幾天前,現在還未有最新消息傳來。”平常時候,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三兄弟都是私下按同胞三弟所稱,但在皇太極跟前兒,就不好這般“抱團”。

皇太極默然片刻,說道:“如今察哈爾蒙古仍在西邊兒盤踞,應該早掃滅,待十五弟那邊兒在引漢廷的兵力,我們就整軍滅察哈爾蒙古。”

“皇兄,臣弟最近已經督促各部,加緊備戰。”多爾袞敘道。

皇太極嘆了一口氣,說道:“留給朕的時候不多了,明年我打算改國號,重新改元,改換氣象。”

“改國號?”多爾袞聞言,心頭微驚,面上現出疑惑,有些不明白皇太極突然怎麼想起了這麼一出。

改國號這種事,說是小事也是小事,說是大事也是大事。

皇太極道:“前聽範先生說,漢為火德,我後金為金德,故而不克,朕之意改國號為清,取水德相剋之意。”其實,在平行時空的歷史,在十幾年前,後金就會改國號為清,但此世明顯出了一些偏差。

不過,女真對八旗的旗服飾都是遵循著五行之意,甚至連駐軍排布都暗合五行。

“皇兄,改國號可是大事,人心浮動,需得好好商議才是。”多爾袞沉片刻說道。

皇太極道:“這幾天就會召集文武百官,正式議著此事,現在就是提前和你說一聲。”說著,轉而問道:“朕讓你聯絡察哈爾,聯絡怎麼樣?”多爾袞連忙回道:“皇兄,臣弟聯絡了額哲手下的大將巴林,但巴林十分疑慮,沒有給明確的答覆。”察哈爾蒙古現在還在苟延殘,歸到底在於大漢隆治年間哪怕再是愚蠢,也知道察哈爾蒙古對大漢的屏藩作用,在遼東失陷以後,後面十幾年著力扶持了林丹汗之子額哲。

皇太極沉片刻,道:“不管有沒有回覆,待十五弟在漢廷南方攪成亂局,就整軍進兵,攻滅察哈爾蒙古。”他等不了那般久了,還有立嫡一事,朝中派系林立,也需要提前籌謀。

皇太極的長子肅親王豪格,年紀三十多歲,正是年富力強之時,當初奪取遼東、征討朝鮮屢立戰功,手下黨羽眾多,掌管著正藍旗、戶部。

因為與禮親王代善的長子嶽託關係好,在一次酒後對皇太極頗具怨言,被皇太極藉機削成了郡王。

多爾袞聞言,不敢多言,點頭稱是。

皇太極眉頭緊皺,轉而問道:“那個永寧伯賈珩,究竟怎麼回事兒?上次十五弟在他手上吃了大虧?”這是說著上次在江南的海門大捷,此事早已傳遍了女真上層,皇太極的兒子豪格甚至揚言如果是他對上那永寧伯,斷不會有此大敗,還損失了三百女真兵,總之明裡暗裡對多鐸一陣埋汰。

這其實也是多鐸不願回去,誓要洗刷敗軍恥辱的原因。

多爾袞道:“這賈珩是漢廷寧國公的後人,這幾年新出的小將,聽說頗有將略,十分驍勇。”女真之中名將輩出,這種小將太多,如多爾袞二十四歲就被封為睿親王。

皇太極面陰沉,目中殺機四溢,道:“讓人蒐集這人的消息,想個法子除掉此人。”一旁的莊妃聽著兩人敘話,這時也倒好了茶,道:“皇上,睿親王,茶。”多爾袞從自家小嫂子手中接過茶盅,不敢多看,輕輕飲了一口。

就在這時,忽而從外間傳來慌亂的嘈雜聲音,正在喝茶的皇太極眉頭就是一皺,旋即,內侍總管道:“皇上,剛剛從北平傳來的急報。”賈珩擊退虜寇,俘獲女真親王多鐸的消息已經邸報傳至諸省,而女真方面在北平府早就派了密諜,而這些密諜自然是漢人。

皇太極放下茶盅,沉聲道:“什麼急報?”那內侍總管躬身彎,將手中的邸報雙手遞送過至御前。

皇太極是識得漢字的,就著燈火觀瞧,臉倏變,驚聲道:“什麼?十五弟被生擒了。”這實在是太過意外,無他,在女真建國以來,還未遭遇這等大敗。

多爾袞在下方正自猜測著急報為何,並時不時偷看著莊妃的豔麗美,聞聽此言,霍然站起,心頭咯噔一下,道:“皇兄?”莊妃也轉過那張豔麗、嫵媚的臉蛋兒,目光訝異地看向皇太極。

對多鐸,這位莊妃自是知曉,堪稱皇太極的左膀右臂,竟被生擒。

皇太極臉陰沉如鐵,憂心忡忡道:“十五弟在江南大敗,朝鮮水師一戰盡歿,十五弟也被那永寧伯生擒,現在生死不知!”說到最後,“砰”地砸了一下書案,面凝結如冰。

多爾袞聞言,連忙接過這份發行北平府的邸報,從皺巴巴的報紙上瞥見一行字跡,臉盤當即垮了下來,幾如五雷轟頂,手臂顫抖著,驚聲道:“三弟……”不由想起昨晚做的那個噩夢,這……

皇太極在一旁聽著多爾袞的“三弟”稱呼,暗暗皺了皺眉,吩咐著內侍總管道:“喚諸親王、貝勒以及六部承政到顯德殿緊急議事。”此刻,莊妃玉容微變,待兩兄弟走後,拿起那落在地上的邸報,就著燈火觀瞧,秀眉蹙了蹙,粉微啟,低聲道:“永寧伯?”彼時,天已大亮,金晨光照耀在顯德殿的琉璃瓦上,反出金碧輝煌的光芒,而硃紅廊主兩側的御前帶刀侍衛神冷厲,守衛森嚴,一派肅殺之景。

而顯德殿前殿的廣場上,已經來了黑壓壓的人,都是後金的一眾高層。

隨著殿門打開,禮親王代善、肅郡王豪格、鄭親王濟爾哈朗,貝勒嶽託,多羅武英郡王阿濟格等滿洲八旗的旗主,親王貝勒列好隊列,依次而進殿中,此外還有一群投降的漢臣,文武都有。

當初大漢丟棄遼東之時,遼東當地不少漢官和將門沒有來的及逃出,就歸順了女真。

待眾人進入殿中,山呼萬歲之聲響起。

“諸卿平身。”皇太極坐在龍椅之上,那張蒼老面容上現出哀慼之,哀嘆說道:“諸位愛卿想來也知道了,豫親王前往漢境江南進漢境,吃了敗仗,而且本人也被漢廷的永寧伯生擒。”此刻眾人早已從內監口中得了消息,臉上神都不大好看。

阿濟格當先出得班列,憤憤說道:“皇兄,臣弟以為當迅速南下攻打漢廷,迫他們出十五弟。”此言一出,殿中群臣都面面相覷。

豪格聞言,當即冷笑一聲,說道:“這仗是能說打就打的?現在馬上入冬,今年就是個大冷天,馬匹、草料都沒有準備好,如何打仗?當初我怎麼說,十五叔既然吃了一場敗仗,趕緊回來就是,只以身免也總比落個被人生擒好。”嶽託嘆了一口氣,接話說道:“只是可惜了那三百銳。”這是提及先前正白旗損失的三百旗兵,女真本來就人口不多,當時讓女真高層好一陣可惜。

豪格冷笑道:“還有一萬朝鮮水師呢,什麼亂江南策應西北,如今看來,全是異想天開,小兒夢囈。”兩人都是傲慢跋扈之人,情火爆,說話難聽,而豪格年歲比阿濟格這個叔叔也只小四歲,毫不畏懼地指責著多鐸。

阿濟格面上見著怒氣翻湧,冷聲道:“這是皇兄和諸位臣工定下的國策,你現在在這兒馬後炮,是什麼意思?”女真權貴高層深受漢地儒家文化影響。

不遠處的六部承政隊列的漢臣,臉也不大好看,對正在爭吵的一眾女真高層也只當未聞。

其中範憲鬥面老神在在,臉上神不變,只是心頭現出一抹憂

嗣子未立,內鬥不休,於國家是禍非福。

現在的後金朝堂中,既有豪格這樣尾大不掉的皇長子勢力,也有多爾袞三兄弟的皇太弟勢力,雙方互相制衡。

至於阿、莽古爾泰那些努爾哈赤時代的四大貝勒,除卻一個老代善,其他兩人早就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被皇太極清除。

顯德殿中一時間吵吵嚷嚷,如菜市場一般。

“夠了!天天吵吵鬧鬧,成何體統!”皇太極眉頭皺了皺,怒喝說著,旋即咳嗽不停,一旁的內侍總管連忙遞上茶水,卻被皇太極擺了擺手,臉陰沉地將目光逡巡下方的一眾親王貝勒,冷聲道:“是不是要要兵戎相見,自殺自滅,等著漢人撿個現成的?”豪格和阿濟格對視一眼,冷哼一聲,互相看對方都不順眼,但懾於皇太極的威嚴,不敢再作爭辯。

皇太極怒斥道:“漢廷在南方大勝一場,軍心民氣大漲,我們如果要整兵南下,不知要添多少波折,如今正是共克時艱之時,還在內訌,等到人家打到盛京,你們還要在爭吵嗎?”下方一眾親王、貝勒都低下頭來,不敢應聲。

皇太極發了一通火,轉而將壓迫的目光看向為首的代善,問道:“禮親王怎麼看?”代善雙眸緊閉,老眼耷拉著,似打著瞌睡,聞言,行禮,蒼聲問道:“皇上在問老朽?”這位禮親王年歲比皇太極還要大幾歲,已經蒼老的不成樣子,也不能再行出征,但代善之子嶽託、碩託、薩哈廉、瓦克達都是女真有名的猛將。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