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4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謝再義快步近前,臉膛上見著動,抱拳道:“節帥,許久不見。”這位曾經的城門百戶,現在已是一方果勇營都督同知,而頭上的都督並沒有設定,而是賈珩兼領。

蔡權和龐師立、謝鯨等兩將也近前,拱手向賈珩見了一禮:“末將見過節帥。”龐師立看向那氣度沉凝,拔不群的蟒服少年,心頭有些複雜,因為沒有想到自己還被調將過來,以前他算是受王子騰差遣,也算是與賈家有著關係的部將。

而謝鯨站在原地,年輕俊朗的面容上現著絲絲興奮,倒沒有想到永寧伯會調他南下……立功。

這位定城侯之孫,因襲封一等男之爵,其實家道已經中落,原就是賈家的親朋故舊,算是賈珩在十二侯中挑選的門面。

此外的四王八公他已經得罪光了,除卻忠靖侯史家為姻親,也就定城侯之孫和襄陽侯之孫勉強可用。

而謝鯨當初在河南之功前,僅僅是遊擊將軍的軍職,而後因功升了參將。

至於其他的賈家小將,則是齊齊行禮參見,齊聲喚道:“珩叔。”隨著賈珩在河南之戰後,因功連續封一等伯、加封軍機大臣、太子太保,配合著當初寧榮二府在京中的舊將,在身邊兒已漸漸形成了跨越老中青三代的京營軍方勢力。

老一輩就是賈家的昔部舊,以及京營去蕪存留下的將校,還有一些各種各樣原因中途靠攏過來的軍將,後一部分顯然不是心腹,算是朝廷部將,願意聽從賈珩之命,更多是出於崇平帝的授權。

至於青年一輩就是賈家小將,自是賈族宗族勢力,心腹中的心腹,珩厚愛之。

嗯,說不得什麼時候,兒皇帝的宮衛都要為其所掌。

賈珩上前先是伸手一一扶起謝再義、蔡權和龐師立,然後看向賈芳、賈菖、賈菱、賈芸等人,或是拍了拍肩膀,或是捶了捶口,目中現出滿意,笑了笑道:“這趟過來都辛苦了,家裡怎麼樣?”幾將紛紛起身,臉上或是現出親近,或是崇拜。

眾小將當中年齡稍大一些的賈菖,自從上次河南一戰後,面容黝黑了幾分,無疑更為沉穩了許多,開口道:“族中一切都好,老太太和二老爺還捎了信給族長。”說著,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

賈珩點了點頭,接過兩封書信,並未拆閱,說道:“諸位兄弟,屋裡請。”眾人說話間,黑壓壓進入官廳,都是七尺高的漢子,且是行伍之人,行走虎虎生風,端是豪傑英雄之氣充盈室內。

此刻,屏風後的陳瀟,挑開簾子一邊兒,瞥了一眼熱熱鬧鬧的廳堂,清眸閃了閃,目中現出一抹滿意。

這些應是他的親信部將,將來蕭牆之亂時,當有一番大用。

陳瀟這般想著,也沒有打擾幾人,邁著輕盈的步伐返回後宅。

少女打算今天親自下廚。

賈珩吩咐著人準備酒菜,抬眸看向謝再義,問道:“京營最近如何,常作訓可有懈怠?”其實,以如今京營的訓練水平,面對女真縱然沒有所謂的紅夷大炮,也不會如以往的漢軍那樣“惶懼尤甚,畏不敢前”,完全可憑藉兵力部署以及軍械之利一戰。

但他不願冒險,必須獲取更多的勝算籌碼,因為對虜一戰既是他的試金石,也是他走向更大功業,全面主持陳漢中樞軍政工作的契機。

如果可能的話,最好是一場酣暢淋漓,前所未有……的輝煌大勝。

否則,所謂的——“攬釵黛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擁帝女之宮闕兮,二甄妃之左右,俯妙岫之蘭溪兮,聆琴瑟詩禪,瞰四之諸芳兮,鳳紈之鸞鳴……”嗯,念順了,念順了而已,這其實是他描繪榮寧二府的錦繡前景,比如“觀母姥之笑顏兮”,麻蛋,離大譜……

總之,對女真的初戰,對他個人而言,比當初河南還要重要許多。

他此去濠鏡,不僅僅是紅夷大炮,還要引進西洋最新的火器制藝,同時招攬外國工程師,然後在他的指導下,進一步改進火器。

這時,謝再義虎目光光四,說道:“節帥,江北大營先前以水師與虜寇手,斬獲了三百女真?”作為當年曾在邊關與女真過手的騎將,謝再義對女真人的勇猛和兇悍深有所知。

賈珩道:“彼時,女真人在海上,再加上遭逢大敗,其實女真人比之我漢卒,也強不了哪去,只是彼等生長於苦寒之地,存必死之心,血氣悍勇,我漢軍猛然接觸之下,怯戰而退。”謝再義點了點頭,慨道:“節帥所言與當年某將在北方邊軍所見幾無二致,大軍相爭,我軍剛剛接敵,兵卒一來久疏戰陣,二來將校怯戰,剛一手就望風而逃,縱然有一二悍勇豪傑不畏死戰,但兵敗如山倒,難挽大局。”賈珩點了點頭,朗聲道:“不說前漢,我朝開國之時,還有前明之時,哪一次不是攆著草原騎兵亂跑?還有女真,原本是我等家奴而已,太宗之時,畏懼我朝天威,還將往朝鮮逃亡的朱明後裔擒下解送神京,彼時,東虜何其乖順?”這就是他為何引入紅夷大炮以及其他火器的原因,就是為了打破女真人的神話。

七步之外,槍快,七步之內,槍又快又準!

眾將聞言點頭稱是。

蔡權慨說道:“數十年以來,京營兵驕將惰,兵餉都被貪墨一空,上了戰場,人人都想不願效死,自是不堪一擊,才有所謂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之語。”賈珩點了點頭,說道:“那我大漢,就是漢軍不滿餉,滿餉不可敵。”眾將愣怔了下,旋即反應過來,哈哈大笑,笑聲聲震屋瓦。

龐師立同樣笑了起來,看向那少年,雄武、宏闊的面容上微微見著失神。

永寧伯雖然年輕,但身上的蓬朝氣,卻如初升之陽,真是大漢的柱國之臣。

賈珩與一眾將校吃罷午飯,然後等到中午時分,也給諸將分派了任務。

蔡權和龐師立兩將前往江南大營,協助瞿光掌軍以及募訓兵丁,謝再義和謝鯨兩將則是去了江北大營,賈家四位小將也是分別兩批到江南江北大營。

賈菖和賈芳兩人見賈珩重視水師,想要學習水戰之技,都去了江南大營的鎮海衛,江北大營則是賈菱和賈芸二人。

如此佈置之後,賈珩在金陵也沒有多待,分別給晉陽、咸寧寫了書信。

然後叮囑著尤氏,在寧國府好好照看著黛玉和甄溪兩個小姑娘,留下了錦衣緹騎護衛,同時讓劉積賢留在了金陵,隨時通傳江南江北大營的消息。

然後,馬不停蹄就與陳瀟前往廣東。

***********************************

第七百八十一章唯有敢戰,才能止戰!

時光匆匆,不知不覺就是半個多月過去,廣州府城前的寬闊官道上,煙塵四起,馬蹄聲亂。

一隊隊緹騎策馬奔騰在官道上,漸漸抵近城門,在北城門樓上持刀守衛的兵卒,扶著垛口,眺望著那紅翎緹騎身影,面倏變,連忙神匆匆下了城門樓,前往城中的廣東巡撫衙門以及知府衙門稟告。

因為賈珩先一步就以行文廣州相關衙門,城中官員這兩天掐算著程,特意叮囑城門樓守城校尉,注意觀察著北面的動靜。

“唏律律~~”伴隨著馬匹降下速度的聲音,賈珩勒著軍馬韁繩,打量著來來往往穿著布衣,推著獨輪車的廣州府本地百姓,這時候的官道還是土路,天晴之時,灰塵四起,視線灰濛濛的,不過目之所及都是青碧惹目的田野,讓人心曠神怡。

這時代的廣東部分地區,已經得到了開發,而同屬嶺南的廣西仍是荒涼偏僻,許多地方方圓十里皆無人煙,故而常作為犯人的放之地。

高大巍峨的城池沐風櫛雨,橫幅條石上用楷書書著廣州府,正是半晌午時分,三五成群推著獨輪小車的廣州府百姓,向著城中行去,偶爾可見著一些紅頭髮、藍眼睛的外國人乘著滿載貨物的馬車向著城中行去。

“廣州有著不少洋商連。”陳瀟見賈珩目光投落在紅夷人身上,臉上現出好奇,目光閃了閃,輕聲說道。

賈珩轉眸看向一旁的少女,問道:“瀟瀟之前來過這裡?”那天在金陵府城,瀟瀟下廚倒是得了一眾軍將的稱讚。

“嗯,早些年來過一次。”陳瀟玉容微頓,清聲道。

“都督。”錦衣百戶李述提著韁繩上前,沉聲說道:“都督是前往廣州千戶所?還是前往驛館下榻?”

“去千戶所吧。”賈珩想了想,說道。

畢竟是錦衣府自己的衙門,居住其間也更為便利一些。

他這次南下除帶了兩百緹騎隨行,並未再領著其他騎卒。

而在身後大隊緹騎的陪同下,卷甲而入廣州城,剛剛到城南的一座不起眼的官衙,千戶焦可領著錦衣府千戶所的副千戶、百戶等錦衣將校,開了中門相,將賈珩入錦衣府官衙。

剛剛踏上廊簷,忽而街道上傳來一陣嚷嚷聲,就見得一頂轎子,在間握著刀的差役簇擁下來到近前,在青石板路上落下轎子,從中走出一個頭戴黑烏紗,身穿緋官袍的官員。

一見賈珩,廣州知府石樹亮臉上頓時現出笑意,領著幾個幕僚和書吏,快步而來,拿著手帕擦著額頭的汗,然後拱手道:“下官廣州知府石樹亮,見過永寧伯。”賈珩打量著石樹亮,問道:“石知府,怎麼不見周撫臺?”在陳漢的歷史上,廣東一地在太宗年間,因沿海剿滅殘明勢力設過兩廣總督,不久旋即撤去。

而此刻廣東最高的文官是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廣東巡撫周造,駐節廣州城,闢署辦公,監察廣東布按都三司官員,兼理糧餉。

除廣東都司之外,還有統領水師的粵海將軍,而粵海將軍鄔燾的鄔家與賈家情匪淺,早年受過榮國公的恩惠。

在紅樓夢原著中,鄔家送了賈家一架珍貴的玻璃圍屏,足見兩家為世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