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1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幾天,心底深處那不可示於人的一絲焦慮,徹底消散,子鈺果然沒有讓他失望,哪怕是對上東虜,依然節節勝利甚至可能是其並不太擅長的水戰。
殿中群臣此刻聽著天子的欣喜之言,心頭就有些複雜莫名。
而下方的秦業聞聽天子嘉勉封官之言,面上有著振奮之。
賈政同樣欣喜難言,在這莊嚴肅穆的含元殿中,終究忍住了手捻鬍鬚的衝動,心頭只有一個念頭。
太子太保,這等官銜非德高望重的社稷之臣不可授官,子鈺他如此年輕,名留青史,百代芳,按著這個勢頭,說不得將來配享太廟,永受香火供奉。
***********************************
第七百五十九章寶釵:這秦姐姐,讓她跟過去做什麼?
大明宮,坤寧宮正是午後時分,陽光明媚,殿中明亮煌煌,時而有秋的習習涼風自窗扉而入殿中,帷幔上的
蘇隨風而動,殿中釵裙環襖,珠輝玉麗。
宋皇后一襲淡黃衣裙,秀鬱青絲以一鳳翅鎏金髮簪綰起桃心髻,妍美玉容薄施粉黛,雍容美豔宛如海棠花,白膩秀頸上則是一串珍珠項鍊,蛾眉之下,眉眼笑意盈盈,周身的豐
和母
氣韻
溢散開。
一旁則是端容貴妃,端容貴妃因為經常跳舞,相比宋皇后的珠圓玉潤,宛如一顆飽滿多汁的桃,端容貴妃仍不減少女之時的苗秀之美,宛如刀裁的彎彎柳葉眉,經過歲月的洗禮,不見皺紋,少女
的冷豔以及人
的優雅糾葛在一起,
人心絃。
不遠處的繡墩上,則是坐著一粉裙、一藍裙的少女,一身形高挑明麗,一個嬌小玲瓏,梳雲瓊月,青雅黛。
正是咸寧公主以及李嬋月。
而晉陽長公主陳荔,則是一襲丹紅長裙,目光柔潤如水地看向咸寧公主以及李嬋月,麗人蛾眉如弦月,玉面宛如芙蓉花蕊,神見著恬然之態。
端容貴妃抬眸看著咸寧公主雪膚玉顏上見著認真,柔聲道:“咸寧,你到了江南,不要總是纏著子鈺,他還要忙著你父皇辦的差事,這幾天過了中秋,就是深秋,天氣冷了,你多加兩件衣裳。”
待的零零碎碎,但卻是充斥著對自家閨女的擔憂。
其實,麗人還有些想擔心咸寧公主與賈珩兩個年輕人待在一起久了,如是乾柴烈火,做出一些什麼有損皇室體面的事來,被人笑話。
咸寧公主輕輕應著,清麗玉顏上見著乖巧,清聲道:“母妃,先生忙的是國家大事,我不會妨礙他的。”宋皇后巧笑嫣然,說道:“妹妹放心好了,她姑姑與她一同過去。”說著,將柔潤如水的目光看向晉陽長公主,輕聲道:“晉陽,咸寧和嬋月兩個孩子,沒出過遠門,你路上多看顧著她們兩個。”晉陽長公主笑靨嬌媚,柔聲道:“皇嫂放心,我會照顧好鹹寧的。”端容貴妃抬眸看向李嬋月,叮囑道:“嬋月,你沒有去過金陵,你和你表姐多走走,金陵還是有不少好玩的地方的。”李嬋月輕輕應道:“是,舅媽。”兩位麗人叮囑而畢,宋皇后看向晉陽長公主,輕聲說道:“晉陽,什麼時候啟程?”
“皇嫂,船隻還有內務府會稽司的吏員、令史也已準備齊全,明天就可啟程了。”晉陽長公主輕聲道。
這次過去顯然不是為了千里送……去南方遊玩,而是借內務府幫著賈珩整飭兩淮鹽務,革除鹽法積弊。
宋皇后從女官的手中接過茶盅,粉潤瑩光的瓣貼合在瓷杯上,柔聲道:“晉陽,我怎麼聽說賈家也有親眷,隨著船隻一同南下?”別是那位秦氏吧?這要在船上與咸寧和嬋月她們兩個再爭鬥起來了。
宋皇后心底幾乎腦補出了一折美人心計。
晉陽長公主輕聲道:“探和湘雲兩個丫頭,原和子鈺說好了,她們兩個想著跟元
一路南下去金陵遊玩,子鈺也答應了,上次兩個小丫頭跟著咸寧、嬋月一同就去著河南,人都是聽話的好孩子。”在麗人眼中,湘雲以及探
比嬋月還要小一些,差不多就是小孩子。
宋皇后點了點頭,笑道:“探是元
的妹妹吧?她們一同跟著,路上也能熱鬧一些,坐船久了,可是
悶的。”對探
和湘雲,宋皇后還是知曉的。
咸寧公主柔聲道:“母后,我也是這個意思呢,路上人多也能熱鬧一些。”端容貴妃看向正在說話的幾人,叮囑道:“這兩天,聽前面的人說,金陵那邊兒正在打仗,你們在船上不用那麼急著趕路,等江南局勢明朗一些,再到金陵不遲的。”宋皇后道:“妹妹不必憂心,子鈺就在南方坐鎮,應無大礙。”端容貴妃輕聲道:“等那邊兒傳來準信了,再出發都不遲。”她並非是不信她那個未來女婿,而是外朝都說,水戰不同陸戰,他從未打過水戰,還是謹慎一些為好。
而且,萬一真的吃了敗仗,咸寧她將來的婚事說不得還有波折。
咸寧公主寬道:“江南江北大營近十萬兵馬,應該不會有什麼事兒,以先生勇略,想來很快就能平定寇虜之亂了。”李嬋月星眸眨了眨,同樣開口道:“舅媽,等我們到了河南,也有半個月了,那時候,小賈先生那邊兒早就太平順遂了。”宋皇后笑了笑說道:“你們兩個倒是對賈子鈺信任有加。”看著兩個俏麗的姐妹,卻是想起她和妹妹,年輕時候也是信任著陛下無所不能,一晃這麼多年過去,陛下為國事忙的焦頭爛額,也顧不得她和妹妹了。
妹妹在殿中跳舞、彈琴以自娛,而她卻還要為著兩個孩子心,如是沒了東宮之位,她們宋家還有兩個孩子該怎麼辦呢?
偏偏陛下現在還沒有一個準話。
就在宋皇后心思莫名之時,忽而聽得內監的聲音從殿外傳來:“陛下駕到。”殿中大大小小的鶯鶯燕燕,聞言,紛紛起得身來,出了裡殿,看向從殿外而來的崇平帝。
“陛下。”宋皇后蓮步輕移,近前福了一禮,端美豐豔的麗人,雍容雅步而來,雲髻金釵步搖輕輕晃動,屈身之間,雪膩秀頸之下,幽壑深深,然而崇平帝本看都不看一眼。
端容貴妃以及晉陽長公主也紛紛喚著。
“免禮。”崇平帝明顯心情不錯,輕聲說道。
宋皇后凝睇而望之間,銳捕捉到崇平帝面上
的喜
,輕輕笑了笑,柔聲問道:“陛下,什麼事兒這般高興?”
“梓潼,子鈺他在江南打了勝仗,海門大捷,一戰蕩滅三百正白旗旗丁,俘獲了四千海寇,虜寇的水師再也不能威脅我大漢舊都了。”崇平帝語氣輕快說著,冷硬麵容之上難掩欣然。
此言一出,坤寧宮中幾人面上先是一愣,旋即,臉上都有欣喜溢。
宋皇后芳心微驚,與同樣面帶驚訝的端容貴妃飛快對視一眼,姐妹二人心頭都鬆了一口氣。
麗人柳眉輕揚,美眸波,珠圓玉潤的聲音因為歡喜帶著幾分與這個年齡不符的嬌俏和酥糯,笑道:“臣妾為陛下賀,臣妾前
還說呢,有子鈺在南省,陛下可以高枕無憂。”麗人鳳眸疊爍之間,心頭湧起欣然。
她就擔心子鈺那邊兒吃了敗仗,影響著與咸寧的婚事,而子鈺果然爭氣,沒有讓她和妹妹失望,縱然是在水戰,仍是不減其勇。
李嬋月俏麗小臉上喜溢,看向咸寧公主,輕聲道:“表姐,小賈先生打勝了。”這幾天,李嬋月與咸寧公主未嘗沒有擔憂,其實兩姐妹都知道,如果戰事不利,勢必要影響著兩人的婚事。
咸寧公主明眸晶瑩熠熠,問道:“父皇,先生這一仗是怎麼打的?”晉陽長公主芙蓉玉顏上也有幾分輕快,問道:“皇兄,可有詳細戰報?”她在神京的此時此刻,隔著千里之遙,也只能通過這種方式知他的彼時彼刻了。
崇平帝吩咐著戴權,將奏疏拿給晉陽長公主,慨道:“子鈺這一仗打的不容易,聞聽鎮海軍敗報,子鈺攜江北大營新立之水師,星火相援,正好遇著通州衛港被虜寇圍攻,領兵擊退虜寇之後,入港收攏敗兵,
勵將校,在海門一戰之時,其實我官軍與虜寇兵力相差無幾,虜寇剛剛大勝,士氣如虹,反觀官軍新敗,士氣低落,子鈺還能取得這番大勝,誠是難得。”晉陽長公主聽著崇平帝敘說著經過,拿起奏疏閱覽,雪膚玉顏上微微泛起紅暈,目光秋水盈盈,仍有些意猶未盡,然後正要闔起,卻見清河郡主眼巴巴地伸著手。
“孃親,我和表姐看看。”李嬋月柔聲說道。
晉陽長公主笑道:“那就先給你看,這幾天擔心你的小賈先生,擔心的不行。”這話自是有意在眾人面前提著,反正咸寧出嫁,決然不能丟下嬋月,兩人是娥皇女英,是要一同出嫁的。
李嬋月被當著眾人的面打趣這,芳心大羞,稚麗臉頰緋紅成霞,一如桃蕊,鬱郁眉眼低垂而下,只是伸出纖纖素手接過奏疏,與咸寧公主湊在一起閱覽。
宋皇后塗著玫紅眼影的鳳眸,瞥了一眼李嬋月,輕輕笑了笑,子鈺少年俊彥,如能一直這般功勳卓著,咸寧和嬋月嫁給一人,也不算辱沒了她們表姐妹的容貌品格。
青史之上,也為一段佳話。
端容貴妃凝起晶澈的美眸看向崇平帝,問道:“陛下,子鈺在南省既然打了勝仗,是不是離回來就不久了?”如是能早些回來,咸寧也不用千里迢迢找他了。
崇平帝坐將下來,搖了搖頭,道:“這些年,南省兵馬將驕兵惰,軍紀散漫,亟需整飭武備,況沿海虜寇仍在海上匿逃,隨時有擾我東南沿海之憂,如此種種,需子鈺整兵平靖海寇,朕剛給他加了太子太保銜,便於其督軍剿寇。”崇平帝說著,瘦松眉宇下的目光,看向晉陽長公主,問道:“晉陽,京中都收拾停當了?”晉陽長公主笑了笑,柔聲道:“皇兄,內務府人手齊備,舟船俱備,甲騎護衛揀選的也都是京營驍銳,明天就可啟程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