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千古悲涼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嫂聽著冉閔範離其事甚是悲憐,查這存書,有記冉閔死,陘山方圓七里草木悉枯,慕容所屬之地蝗蟲大起,五月至十二月,滴雨未降。慕容俊大驚,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閔為武悼天王,當
天降大雪,過人雙膝。
冉閔就義,冉魏臣子,紛紛守節自縊無一人降,少部分逃往東晉,中途受到鮮卑大軍追擊、屠殺,死亡殆盡,慘烈無比。
然翻現在的歷史文獻對五胡亂華絕口不提,只是籠統的稱為兩晉南北朝,那些因冉閔才有機會當世做人的不肖子孫只承認胡族在北方建立的十六國,卻不承認自家漢族人建立的四個政權,其中就包括冉魏政權,也不承認冉閔的皇帝身份,理由是起兵反叛羯趙的冉閔是謀反篡位,不如司馬氏篡奪曹魏建立的東晉正統。
近代有些人片面強調冉閔的殺胡,但卻不向百姓細說冉閔殺胡的真實原因,一味破口大罵冉閔是屠夫、破壞民族融合,是歷史的罪人,他們似不曾想著要不是冉閔,他們的先祖早就是胡人的腹中食盤中餐了,那還有他們在此胡扯做人的機會,民族生存競爭殘酷無情,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多少個強大種族被殘殺乾淨不留痕跡,縱觀歷史弱強食,那處有情義可講,有幾個真明白我們的先祖是付出著何待慘烈代價才換回我們今天的存在。
由於冉魏王朝時間很短,大臣不是自殺殉國,就是東逃就死,冉閔一世英雄,並不為後人所知,更無正史相傳,但在這龍門卻存有大量冉閔舊檔,很是詳盡,黃銀說龍門一支專事祭祠,設有一暗祠,名漢魂,專伺如範離冉閔這樣的中華男兒,範離冉閔牌位一直居中,千年香火不斷。
不管怎的,嫂想最少龍門中人是記著他們的,看這舊檔
嫂見著一個鮮活的形象躍然而起,如此的英雄,如此的
昂,國仇家恨揮劍去,鮮血還需鮮血償,功成身死何足懼,馬踏胡虜漢魂揚,還有那自宮自刎範離君,殘身救世,血祭中華,用自己的死換了我們的生,但史書並無一字,
嫂突覺一個悲字了得也覺的自己這工作更有意義了,無論怎的
嫂決定都要儘自己最大的能力保護好這些古書舊檔,特別是這些歷史舊檔無人編排,無人偽造,一如林中原木,總有一天這些東西能見天
,他們會告訴他的後代子孫什麼才是真實,什麼才是我中華男兒。
這龍門這事橫穿歷史就算說上三年也說不完,光救我族於存亡就有數十次這多,在此這能選其一二說說,而且它也不總是順風順水的,一路走來它也受著幾次致命的打擊,差一點就無聲無息的消失於歷史。
龍門不管內鬥,這在外族入侵,民族生死存亡時才會行動,就算在五胡亂華時也不會打著龍門的旗號或以龍門人的名號去行事的,龍門最多這是派些得力的干將暗中運籌,不顯山水才是其生存的王道,但事事那能都這麼周密的,這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而人是各有志的,這龍門也是人組成的,有時也會意見不一,有人要
上一
,但這
的就引來了滅門之災,歷經了數百年都沒能恢復當初的樣子。
那是南宋未年,蒙古人的金戈鐵馬,直搗神洲,來的突然,無數城市變為廢墟,無數生靈塗炭,蒙古人攻城這要不降,破城就屠,全城上下不留活口,中華民族又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龍門首先想到的是止殺救人,再光復漢國,得知耶律楚材是信佛的重臣成吉思的親信,就派著龍門高僧一寧帶著無數的珍寶前往相求,而耶律楚材對中國傳統佛學儒學有深的修養,對高僧一寧很是敬仰,就答應著幫這個忙,隨後這耶律楚材多次勸阻了蒙古兵在征戰中屠殺漢人,特別是當成吉思汗試圖將漢人殺盡,將漢人之地夷為草原牧場時,他成功勸止了成吉思汗的行動,使漢人得以生存繁衍,要不憑著蒙古騎兵剛入主中原時那極盛的氣勢,就算漢人不給殺盡,那到現在也這能做個少數民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