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6遭牢災貪詭莫去財。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來的是銅臺府的人馬,驗了正⾝之後,那縣令便將那些放了進來。
那些人是衝著唐三蔵來的,進了城裡,二話不說便將唐三蔵師徒給圍了起來。
唐三蔵似是早有所料,倒也不慌亂,還順便安撫了躁怒的猴子和不憤的豬頭。
“好一夥和尚,劫了人家東西倒罷,還敢在這裡顯擺。”那縣令聽到那些銅臺府的捕快說明之後,立即翻了臉皮,衝唐三蔵師徒罵道。
唐三蔵無語了,我才把強盜和贓物給你,這麼快就不認帳了。
“縣尊,貧僧之前已將真正的強盜與贓物給你了,而且你已經結案了。”唐三蔵提醒那縣令道。
“胡說八道,本縣什麼時候結案了,還沒開審呢。”那縣令斷然否認,立即叫過師爺把案卷連同那些強盜贓物都一股腦兒給了銅臺府的捕快們:“這些賊僧賊喊捉賊,不知從哪裡捉來數十良民,硬誣為強盜,還好本縣火眼如矩,沒被他們唬弄過去。現在俱都
與你們,還望幾位在知府大人面前多多美言。”那幾個捕快連連應下,手裡不露
跡的接下了師爺遞來的物事。
唐三蔵見到這一幕也很是無語了,也就任他們去了,他倒要看看寇家還能玩出什麼花樣來。
那夥捕快吃飯喝足之後,將唐三蔵師徒綁了,穿上槓子,兩人抬一個趕著馬,看著沙彌兒年紀小便沒上繩索。徑轉府城。
眾官兵捕快不半曰便趕回了城裡,徑自押著唐三蔵幾人上了⻩堂,稟報道:“老爺。民快等人已將賊盜捕獲,已押在堂下。”銅臺府刺史端坐在堂上,賞賜了民從與兵快之後,便叫寇家前來查驗賊贓。
“將賊盜帶上來。”一番前事做罷,刺史便開始審案了。
唐三蔵等人被推搡著上了大堂。
那刺史拍案問產瞎:“你們這些個和尚,口稱東土遠來,向西拜佛。卻原來是些打家劫舍之賊。”唐三蔵笑道:“在人容告,貧僧師徒並不是賊人。⾝份真偽,俱有通關文牒可證。至於是否賊人。大人將寇員外喚來便知。”那刺史將驚堂木一拍,喝道:“好個滑嘴賊禿,既殺了寇員外又說什麼讓他來對證,分明是欺人。”
“寇員外死了?”唐三蔵這倒是有些意外。本以為事情至此。寇家一事便告一段落,想不到居然又橫生枝節。究竟是誰殺了寇員外呢,地蔵王菩薩顯然不屑做這等事情,那還有誰呢,莫不是被那夥強盜殺的?
唐三蔵便將自己雨夜宿破屋,次曰遇賊之事說給了那刺史聽。
那刺史聽完之後,恍然大悟,說道:“我說怎麼只有五個呢。果然還有一眾嘍羅。”唐三蔵聞言。為之絕倒,這個刺史比之前的縣令更令人無語。
怎麼解釋都沒用了。唐三蔵就索不說話了,任這刺史瞎判去。
那刺史見唐三蔵不說,頓時就火了,說著就要動大刑。豬八戒頓時就急了,催道:“師父,你怎麼也不爭辯一下。”孫猴子道:“有贓物在那裡,有什麼好爭辯的。”那刺史難得的點了點頭,說道:“正是,贓證俱在,你們還敢抵賴。”
“好吧,我算是知道師父為什麼不爭辯了。”孫猴子看了那刺史一眼,說道。
那刺史還等再審,卻有慕僚走近,湊近他耳邊低語了幾句。那刺史臉⾊微變,拍案說道:“來人,把這夥賊人收監,好生看管。待我接過上司,再行拷問。”那刑房吏聽了,便叫來獄吏把唐三蔵五人推進了監門。
隨⾝的行李,顯得寒酸,倒也沒有人翻撿,一股腦兒丟進了唐三蔵的監房裡。
唐三蔵衝孫猴子道:“悟空,想個法子吧。”孫猴子笑道:“師父你倒不急,要想法子早不叫老孫去想,現在進了監房才說。”唐三蔵說道:“之前是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態,所以不好做決定。如今知道是寇員外死了才惹下了這樁禍事,當然要查探清楚。”孫猴子明白唐三蔵的意思,便道:“等晚上我再出去看看。”那夥獄吏過了一會兒便又過來呼三喝四,動手動腳。
唐三蔵有些吃不消,說道:“猴子,不能打發他們走麼。”孫猴子笑道:“他們這是在要錢呢。要想好過,給些錢就是了。”唐三蔵頭搖道:“我們哪來的錢財。”孫猴子道:“沒錢,別的值錢的物也行。”唐三蔵不明白,問道:“我們有什麼值錢的東西嘛?”孫猴子道:“我看那袈裟、禪杖還有紫金缽就不錯。”唐三蔵意味深長的看了孫猴子一眼,說道:“你應該知道那三樣東西的意義。”
“所以丟出去試一試也無妨。”孫猴子呲了呲牙,也笑了起來。
唐三蔵閉上眼睛,盤膝入定,說道:“那就隨你罷,記得別真弄丟了。”孫猴子嘿嘿兩聲,便將頭從欄木間的縫隙探出去,喊道:“列位長官,莫打了,我們擔進來的兩個包袱裡有幾件寶貝,價值千金,你們開解拿去吧。”眾獄吏一聽,一起動手,便將包袱扯開,翻開一看,面上是幾件布衣,一些經書,再往下翻果然翻出了一屋油紙包。
眾人一捏那油紙包,頓時眼睛一亮。
孫猴子怕這些獄吏不上當,早捻了一個點金訣,偷偷將那袈裟點得金光閃閃。
那些獄吏一拆開油紙條,差點沒被金光給閃瞎一雙狗眼。
那袈水稻霞光焰焰,綴珠嵌玉,盤龍飛鳳縫邊,看上去絕對的價值連城。
幾人驚歎的時候,驚動了本司的獄官,走下來喝問道:“你們在這裡吵什麼。”那些個獄吏見上司來了,連忙說道:“回老爹,那幾個和尚乃是強盜,我們找了幾下,便就將這包袱送與我等,卻是一件寶物,正不知道如何處置。”那些獄吏也懂這麼件寶物,若歸某一人,定會惹起紛爭,不如將本司長官拉下水,這樣雖得利少了,卻有個頂事的。
那獄官走過來,拿起袈裟竟也晃花了眼,心臟劇跳。強行庒下那股子躁動,又將包袱裡的其他東西一併拿了出來,卻翻到了通關文牒,細翻之下,見有各國寶印花押,頓時驚出了一⾝冷汗。
眾獄吏不識字,也不曉得這冊子是什麼東西,只拿眼看著獄官手裡的袈裟。
那獄官見了,罵道:“爾等早晚死在財字上。這夥和尚不簡單,你們切莫再動他們。這些東西我先收起來,問過太爺再處置。”眾獄吏聽了頓時沒了臉⾊,但又不敢違抗上官命令,只能看著那獄官將袈裟宮包袱都拿走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