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曹村偶遇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從礬山下來,到了漁寮村,把收購的明礬和硫磺裝上船去。讓許俊帶上幾個護院的先行回去,谷永寧和陳耆卿還有小朵曹群等幾人留下來夜宿漁寮,第二天分坐幾輛牛車往瑞安城出發。
在出發前他們也詢問了一下曹群一些關於曹村和曹逢時的一些消息。曹逢時字夢良,號桔林。生於南宋建炎二年紹興二十七年進士,授嚴州司戶。在文壇頗有名望,也正是因為他的原因,整個曹村也變的興旺起來。最近幾年還修了官路,建了驛站,四方的客商也雲集此處形成了一個集市很是繁榮。
谷永寧主要還是詢問了有關與曹時遠的一些情況。說來也巧,這個曹群就是曹時遠的遠房表侄。曹叔遠小名叔遐,字器遠,是曹逢時的兒子。生於紹興二十九年。少師事陳傅良傳其事功之學,從這一點來看他和陳耆卿還算得上是同門師兄弟呢。19歲以《秋》魁鄉薦,獲鄉試第一。光宗紹熙元年登進士第,初任國子監學錄。
這曹叔遠,當時應該身在臨安了吧,費盡心力的來到這兒可擔心的是會撲個空,但曹群的一番話讓谷永寧又燃起了去曹村的衝動。聽他說這個曹村已經建立180年了,今年準備了一場盛大的祭祖儀式,作為本村最顯赫的曹叔遠家族就是這個活動的發起人,應該會出現在典禮之上,再說了裡儀式舉辦還剩半個月的時間。按理說也應該回來的。雖然對於能否見上一面機會不是很大,但好奇心還是佔據了很重要的因素,決定還是要去一下曹村,不管是否真的得見。
在去曹村的路上,大家正商量著要送怎麼樣的禮物。因為這個曹叔遠是有名的清廉正直的人對於賀禮大多是拒之門外的。討論了半天最後決定就送谷家的貢紙和陳家的一隻船槳。這個寓意自然是表明禮輕情誼重,料想他自然是不會拒絕的。
到了曹村果然如曹群所講的這裡是張燈結綵好不熱鬧,他們找了一個村民問曹叔遠的家在哪個方位。那個熱心的村民告訴他們在村子中央的池塘旁邊的那一排房子就是曹家的。謝過這個村民之後他們來到了曹家門前。叩響了門。一會兒出來一個老婦人,一臉的慈祥問道“客家,請問找誰啊?”
“這裡是曹叔遠家嗎?”
“是的,我兒現在不在家,可能要過十天才能回來。”
“是這樣啊,”谷永寧臉上閃過一絲遺憾,但還是笑意著說“我們是曹學錄的朋友初次來到府上也沒有帶什麼東西來,這點薄禮,請您務必收下並轉達我們的祝賀之禮”曹群趕忙把準備好的禮物呈上去。並且說道“姑,我是曹群啊,這次我家主人可是特地來找叔的。”
“噢,是群兒啊,都這麼大了,現在可能幹啦。要麼請你們公子進來坐一會兒啊”那老婦人臉上的笑意沒停過,見到至親的人自然更加的親切。
谷永寧原以為是要吃閉門羹了,就靠曹群的關係也能進來坐一下也不妄走這一遭。這個曹府雖說不是什麼大宅子,但放在整個曹村裡面已經顯得分外的華麗了。四五間房屋圍繞著一個大的院子,後面似乎還有片園地,入前門轉回廊進了大廳入坐,奉上了好茶,谷永寧一看居然是高山雲霧。雖然在他們這個時代就值二三十塊一斤,可在當時可是貢品啊,不說道“真是好茶,高山雲霧名不虛傳啊。”
“呵呵,這為大人好眼力啊,這是今年新採的泰順尖,是遠兒前些
子託人快馬遞過來的,說是皇上貢品啊。今
貴客臨門就那出來招待了。呵呵”見老太說的如此說來,谷永寧料想曹叔遠主修的《永嘉譜》應該大功告成了,不然皇上怎麼會賜茶葉呢?
“老夫人言重了,我等久仰曹學錄的大名此次登門,未見其人實為憾事啊,但有夫人的新茶已經不枉此行了啊”
“呵呵,請用茶”
“是夫人。”喝茶聊天一會,就起身告辭,曹群還和他姑聊了一會,才不舍的離開。
“看來這個姑還很疼你的啊”谷永寧打趣道。
“這個自然,要知道我以前小時侯多少可愛啊”一臉的幸福樣,引得眾人發笑。
他們剛走到池塘邊,就見一個年輕人,在那裡呆呆的看著,嘴裡不知在鼓搗著什麼。剛他們走近時突然冒出一首詩“門外無人問落花,綠陰冉冉遍天涯;林鶯啼到無聲處,青草池塘獨聽蛙”這首詩好象哪裡聽過。想起來了,在千家詩裡難道這個人就是曹豳(讀bin平聲)曹西士?
谷永寧正懷疑著就聽見曹群叫道“小豳,是你啊。”那人回過頭來看了看也回到“群,你什麼時候回來的怎麼也不來找我”笑著跑上前來“我剛跟我東家從礬山回來,去了趟叔遠叔叔家可惜他沒有回來”
“他很快就會回來的。這為是”他指了指曹群身後的,對於這些陌生人似乎有種異樣的眼神。所不知的是這些人到了後來都成了曹豳的生死之。
“我給你介紹一下這為是我族裡的兄弟曹豳字西士,又字潛夫,號東畎(讀quan上聲)嘉泰二年賜進士及第,授隆興府靖安縣主簿。如今辭官在故里興學。”果然是他,沒錯。
“這為是我東家谷永寧,表字安靜”谷永寧向曹豳行個禮,他也回了禮“這位是陳耆卿,是葉適的學生”聽到葉適兩個字,眼睛突然有了亮光“原來是葉老的高徒啊失敬失敬”
“哪裡哪裡,高徒一詞在潛夫面前愧不敢當啊。”陳耆卿也客氣起來。不過也是實話,曹豳也是葉適先生的徒弟,算起來還是同窗呢。
“這為是小朵姑娘”
“姑娘有禮了”小朵也還禮。
“剛才先生的這首詩是叫《暮》吧?真不愧江西
派的風韻啊”谷永寧見曹豳有意的冷落他,不甘心就率先搶回話題權。果然此話一出曹豳頓時一愣又笑著說“這是在下一年前的舊作,公子在哪裡聽得?”
“這,這怎麼說呢,可能是九山書院的那些人談論起這首詩來的吧,如此佳作永寧看來一定能名垂青史的。”事實上也是如此,想他著有奏議、講義20卷,詩歌、雜句60卷。但實際上現僅存文1篇、詩11首,詞2首,這首《暮》就是最有名的一首啦。
“不知道各位來曹村所謂何事?”這回他可是正眼瞧谷永寧了,他不知道從這一眼開始他就要走上另外的一條路了。不用在教書11年了。
“他們來這裡尋訪曹學錄的,只是他不在。可是遇到了東畎先生也是不枉此行。”
“哪裡哪裡,咱們不要光站著嘛,要不嫌棄來我寒舍一敘如何?”
“求之不得啊。”說到他的寒舍還真寒,天都過去了還冷死個人。曹豳都不好意思的說“房子破敗實難以見人啊”
“哪裡。有東畎先生在何處不是金屋?小朵出去買點吃的回來,記得多買點酒。小群你也去。”叫的真親熱,沒有辦法如果不是曹群,他們還可能住不上這樣的房子呢。
再看看陳耆卿,他是無所謂的只顧著一旁坐著。谷永寧見氣氛尷尬就說“東畎先生,你有沒有想過不再教書,再次出仕啊?”
“安靜兄,你可知如今天下韓史兩派吵的天翻地覆,我等自問對的起皇上如今還不是這般田地?”
“可是你可以來幫幫永寧啊?我們家族為皇上製作御紙,難保不能再次出入仕途,憑先生的一膽忠肝,當今皇上聖明,能聽的進先生的直言納諫的。”
“但願有這樣的機會吧。”他嘆了口氣無語。
是夜他們談了許多,都是憂國憂民的話,在曹豳的心裡也開始覺的幫谷永寧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他還是放不下年老的父親。歷史上一年以後皇上又要重新起用他,可他以丁憂拒絕,表明他的孝順。這樣的孝子在古代也不多見的。
次清早拜別曹豳,一行人終於開始要回溫州了。可就是這個時候,曹群手上的書讓谷永寧有了新的想法。
“這是什麼?”
“他們曹家的族譜。剛才臨走前曹豳給我的,說這個是我曹家的族譜,他前段子找人印的。公子你幫我看看這裡有我的名字嗎?”他拿過來一看發現其中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