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很有成就感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袁承志正要細問,卻見柳隱大汗淋漓如剛出蒸籠一般,便知她雪犁的功效已顯。但柳隱呼爭促,竟如風般從座椅躍起,在室內如閃電般急轉起來。如是約有一刻種的光景,才漸漸放緩了步子。

柳隱的這番行為卻是本能所使,她隱約到只有這樣才能促進身體內熱週轉、週轉一個大周天後全部歸於任脈。

袁承志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重重地拍了一下腦門,暗暗責怪自己糊塗,原來她身體裡面一下子蘊涵了太多真氣,身體不能夠自己轉化,讓她很是難受。

現在自己必須迅速找到適合她的神功,讓她在那些真氣還沒有損耗的時候,儲存到自己的氣海,轉化為與自己屬相同的功力。

瞬間,他就發現了六脈神劍是一項速成、對真氣的要求很高、更講究機緣的神功,對於現在的柳隱是再合適不過的。他也對著柳隱喊到:“你現在身體之中有了過多的真氣,必須按照功決加以引導。

我現在就傳給你一部能夠將真氣轉化的秘籍,你聽好了,也一定要按照我所念法決的方法去做,將真氣轉化為功力。第一步,凝神調氣站樁無極式,垂簾守丹田。神凝真機動,調氣至十宣。

你要平心靜氣,兩腳開立與肩等寬,沉肩墜肘全身放鬆,眼輕垂,回光內視下丹田,神凝氣,氣包神外,待至丹田內真氣發動再沿三陰神劍或三陽神劍之運氣路線由丹田調氣至十宣。

丹田乃氣劍之,十宣乃氣劍之用,均不可有絲毫放鬆意守,不可等閒視之切記切記!第二步,劍氣出鞘,左手迥環撫丹田右手揮劍出十宣。左手由下外展向上劃一圓環,落於小腔腔之下丹田上,掌心向裡撫住丹田,右手同時由下放起向上向內向左劃弧變成陽學(手心向上)或陰學(手心向下)經由左橫行向右,同時意念內氣自十宣發出五道劍氣,身體右轉成含機樁。

右足虛點在前,重心七成落於後面左足上。…第六步,神劍歸鞘,劍氣歸鞘入丹田罡氣迥環九重天。

‮摩撫‬全身關竅輕舒鶴步出原地。此乃收功之法也,將瀰漫於宇宙間之神劍罡氣迥環收納入丹田,繼之行大周天九遍,謂之“九重天”然後按摩拍打全身之竅,使之關閉。

收功完畢後,方可緩步離開練功的原地。”當柳隱依法呼納運息,暖氣果然順著她秘籍之中所說的經脈,入了膻中氣海,就此更無異

當她收功的時候,覺天地的顏更加清晰了,更是看到了公子還在緊張地看著自己,表情深深地映到了她的腦海之中。柳隱顧不上將身上的香汗,就投入了袁承志的懷抱之中,雙手緊緊地扣在了他的背後。

不斷地親吻著他的面頰,口中嗚咽地說到:“公子,你對我太好了,我以後就是一個武林高手了,可以保護你了。你讓我練習的是什麼功夫啊?那麼的厲害。”袁承志引用後世一本專門論述這種神功之書的話說到:“大理國段姓皇家有絕技曰:六脈神劍,珍存天龍寺。

唯其修習不易,學貫者寥寥。經百年,高僧枯榮毀真本,免落番邦,時大理世子譽,機善緣厚,得窺全豹,幸傳不世奇功。世間千年,唯有世子,練成神功。”柳隱伸了伸舌頭,驚訝地問到:“可是,我練成六脈神劍怎麼這樣輕鬆啊,不是那些人太笨了吧?”如此一句小孩子般話,讓袁承志想起了兩人的身份,都還是小孩子呢?袁承志也沒有責怪她如此的態度對待武學,只是解釋到:“當年大理國世子段譽雖然是一介書生,更是一個痴情之人,苦苦追求逍遙派後人王語豔,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

可是,他在與子結合以前的時間之中,僅僅學習過經書、佛法,不通武功,更厭惡殺伐爭鬥,連他的神功北冥、輕功凌波微步和六脈神劍也是在機遇巧合之下(如同你一般)藉助外力才練成功的。

在世人眼睛之中,他反而是一個書生氣很濃的人,那裡能夠說得上絕頂聰明呢?依我看啊,你能夠如此輕鬆地將六脈神劍修煉成,原因就是隻有那些愚笨之人才可以練成這天下第一劍法。”聽見自己所練的神功是天下第一劍法,柳隱幸福得快要死了,也高興得幾乎連自己姓什麼也忘記了。

她更是捨不得反駁公子對自己的取笑,只是不依地撒著嬌,部不斷地磨撐著袁承志身前,讓他到身體陣陣酥麻。***“啊,公子,你不是說這個輕功很容易練的嗎?我怎麼總是不斷摔啊?”凌波微步步法左歪右斜,沒一步筆直進退。幾天練習下來,柳隱總是不斷地出差錯,剛走上幾步,人就摔倒在地上了,讓她本來膨脹到了及至的自信心降到了極點,現在也生起了小孩子脾氣。

一開始,總是袁承志念一步口訣,柳隱辨別出口訣之中方位的具體位置所在,就走一步,退一步,又停頓片刻,再走上一步,再退一步,如此般地悉走過的步法。

後來,袁承志乾脆在地上畫出了伏羲先天六十四卦的方位圖,讓她記憶悉之後,再依據口訣練習起來。

可是,凌波微步步法很是奇怪,走了上一步後,總是無法連接到下一步,柳隱必須停頓地很久才可以想到解決的辦法,原來必須憑依靠一個轉身,才自然巧妙的銜接接上。

有時候,則必須躍前縱後、左竄右閃,方才符合步法的走勢,一步步的繼續試演下去。

“呵呵,這可是怪不到我的,我不是囑咐過你嗎?在你試演的時候,一定要不斷地參照‘洛神賦’中那些與‘凌波微步’有關的句子:‘凌波微步,羅襪生塵…轉盼,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風之迴雪’,‘忽焉縱體,以遨以嬉’,‘神光離合,乍陰乍陽’,‘辣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尤其是這最後的十六字,‘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們更是你步法的要旨所在,在你練習的時候腳步一定要做到。否則,你就永遠無法達到洛神那種翩翩於水面的飄逸境界了。”一邊的柳隱發現自己真是沒有體會那種翩翩若仙子般的意境,按部就班地按照公子所念過的口訣,全神貫注地踏走在易經六十四卦的方位,生怕哪一次走錯了,自己就走的不好。

原來自己這樣的作為,反而在試演的時候落了下乘。她心中默默想著曹子建那些千古名句,在腦海中緩緩過:“第禾農章襛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如紅素,延頸秀項,皓質呈,芳澤無加,鉛華弗御。雲髻峨峨,修眉連娟。丹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輔薜承權。環姿豔逸,儀靜體閒。柔情綽態,媚於語言…”柳隱悟也很是了得,否則,僅僅依靠袁承志那種古今合一的解釋,是無法悟得六脈神劍的。

她迅速調整好了自己的心態,按照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步法,從‘明夷’起始,經‘賁’、‘小過’、‘小畜’‘未濟’‘既濟’、‘家人’,一共踏遍六十四卦,恰好走了一個大圈而至‘無妄’結束,自知全套步法已然學會。

自‘井’位斜行,踏到了‘訟’位,自‘謙’位斜行,踏‘臨’位,再踏‘夬’位,自‘豫’位踏‘觀’位,自‘比’位踏‘需’位。一朝得悟絕頂輕功,讓柳隱到很是有趣,也很有成就,更是打破了原來按部就班的方法,翩翩起舞了起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