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黃中平是一位篆刻名家,以“篆刻”和“三怪”兩樣東西著稱,因為有“三怪”所以有人稱他為“黃三怪”黃中平的“三怪”一是“酒怪”他喝酒,每頓只喝二兩,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沒有更不行,不喝酒不治印。用他的話說,二兩正好,似醉非醉,似醒非醒,正是一個藝術家進入創作的最佳狀態。藉著酒力,思想如脫韁野馬,可以憑虛凌風,任意馳騁。趁著清醒,運刀出力,恰到好處,險處則險,勁處則勁。這樣刻出來的印章才會成為世間絕品。
二是“脾氣怪”有一回,幾位朋友在一起,大家知道他喝酒只喝二兩。想讓他破個例,多喝一點,於是,在他喝完後,繼續給他加酒。揪著他非讓他喝不可,想不到,這一下惹惱了他。他隨手把杯子一扔“有你們這樣強人所難的嗎?我不吃這飯了。”滿臉怒容,揚長而去。酒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還有一回文聯請客,當時市裡規定中午用餐不準用酒,文聯的領導謹守規定,中飯時沒上酒水。黃中平到桌面一看沒酒,問了句“怎麼沒酒?”旁邊有人說:“市裡規定不準用酒。”黃中平起身就走,一會兒就提回來一瓶茅臺,自己倒了二兩,放到桌上“這酒儘管喝,不是公款。”平時跟人說話,稍有不慎,臉上就添怒。然而,過後又沒事一般。
三是“印怪”他的印是限量版。每年二十四枚,每月兩枚,多一枚也不刻,得很多人排著隊等,每字收費兩萬元。那年
節,一位大領導回家過年,聽說這位領導喜歡篆刻。地方領導就想讓黃中平治一枚印章送給這位領導。可是黃中平不幹,地方領導以為錢少了,不斷加價,加到四萬元一個字。黃中平說:“十萬塊一個字也不行,藝術是無價的。”無奈之下,領導派文聯主席前來,把這事當作一項政治任務來安排。誰知黃中平還是不幹,對文聯主席說:“任務是你接受的,與我何干?你自個兒去完成吧。”
得地方領導討了個沒趣。
有人笑黃中平傻“這麼來錢的東西,為什麼不多一些,一天刻一枚也不為多。”黃中平說:“世間比錢重要的東西多得是,怎麼能光以錢來看這東西。”也有人說這正是黃中平
明的一面,物以稀為貴,每年只有二十四枚,就算他能刻一百年,也只有兩千四百枚。若干年後,他的印就會不斷升值。
向樹哈哈笑道:“聽說這個‘黃三怪’可不好對付。段書記,每年只刻二十四枚,你能
到一枚,說明你面子很大啊!”段世明謙恭地說:“哪裡,哪裡,不是我面子大。我聽說這東西也是要講求一點緣分的,這正說明向書記您跟他有緣。今後世明還少不了要向書記多多教誨啊!”向樹
哈哈一笑“教誨就談不上了,如果有緣分的話,今後我們就是一個地方的同事,我還要請你大力支持。”收好印章後,向樹
又給段世明講了治印的石材“名貴的印石石材主要來自四個地方…”向樹
滔滔不絕地講著,段世明聽得似懂非懂,連連點頭“今天跟著向書記,還學到了不少關於石材的知識,您這一席話,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向樹
拿起印章“段書記,你別看這一塊小小的石頭,當中的學問可不少呢。”言詞之間頗為自得。
段世明連忙說道:“那是,那是,想不到向書記對玉石藝術瞭解得也如此到啊!”為選這份禮物,段世明可謂費盡腦筋。第一次見面,如果就給錢,人家向樹
肯定不會要,顯得太俗氣。如果送點土特產,顯得太沒有檔次。送相機之類的高檔
用品,又不知道他喜不喜歡,原來有沒有。只有找他愛好的東西送。那天他問周良,向樹
有什麼愛好時,周良告訴他,向樹
喜歡篆刻。
段世明當時就想不透,怎麼會喜歡那東西,老半天讓人認不出一個字來,有啥好看的。心說這東西比較費勁,如果說送點錢或者金錢物件的東西還好找,這種東西還真的是稀罕物。當天晚上回去之後,就到處打聽。當他聽說黃中平給某位省領導治過印時,段世明拐彎抹角找到一位跟黃中平很投緣的親戚上門,第二天早上就趕了過去,請他無論如何幫他趕一枚出來。段世明為了這枚印,把家裡藏了幾十年的兩瓶好酒都拿出來送給了黃中平。到了黃中平家裡,黃中平一看酒的包裝,就說:“這酒有些年頭了,好酒。”等段世明的親戚把來意說明之後,黃中平又說:“今天一是老友上門,二是好酒上門,破個例,讓你們隊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