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實力暴漲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高遠引用了太祖的詩,抒發了他此刻的情

“北地風雨起蒼黃,十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軍師們立刻就被這首太祖的千古名句鎮平了,而三軍將士,也受到了主公的豪情壯志,頓時就被這首詩發出了無窮的戰意和力量。

因此幾十萬人振臂,昂高呼響徹天際,“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似司馬懿等人被高遠的豪氣勵,渾身發抖,一腔熱血好似要噴出來一般。

“不可沽名學霸王言之有理,言之有理”老賈詡手舞足蹈一番,拜道:“主公睿智,吾不及也”於是眾將士皆拜倒馬前,發誓追隨主公,猛追窮寇,收復河山。

於是乎,事情就好辦了。高遠便傳令趙雲,徐晃,又派顏良、文丑、張郃、田豐、沮授幫忙,收服河北之地。趙雲的據地收攏了大批河北民心,而顏良等人也是河北名士,因此所到之處,郡縣望風而降。

當高遠的十萬雄獅過了黃河的時候,消息就傳來了:冀州、幽州光復,也就說河北一帶全部歸高遠了。

至此,高遠坐擁雍州、涼州、幷州、幽州、冀州五州之地,立刻成為這天下勢力最強大的諸侯。沒有之一。

消息傳來,天下為之震動。士族門閥惶惶不可終,萬民百姓驚喜若狂。

而高遠麾下。也是三軍、百姓振奮。

話說高遠過江,來到東郡地界,大帳中,氣氛濃厚,眾將和軍師們皆喜氣洋洋,小時候過大年一般。

眾人跪拜後,張遼就打開了話匣子。

“主公當年出許昌的時候,兵不過百。將不過五,連個謀士也沒有。卻是憑藉一己之力,轉戰千里,紮老家。拓展基業。最終,付出了多少心血,這才有了今天的霸業。”眾人聽到後,唏噓不已,心說能以百人起家的,天下唯有主公一人了,這實乃主公英明果敢所致。

司馬懿等人大唱讚歌,這讓高遠尷尬的同時,不免躊躇滿志。然而他還是保持了相當的冷靜。便說道:“如今還不是說這些的時候,有情報到來,袁譚、袁熙收攏敗兵六七萬人。退守北海。你們可有好的進兵建議”眾人一聽,急忙肅穆,同時又十分欽佩高遠勝不驕。

司馬懿就出了一個謀劃,就是等待河北整合降兵,月餘後,就能夠整合出二十萬。

高遠沒有表態。對於他來說,司馬懿的這個謀劃十分穩妥。但是不合自己的心思,便說道:“本相打算進攻北海郡,一舉消滅袁譚和袁熙。”他的這個計劃也不錯,若是能夠消滅袁譚和袁熙,整個中原就是無主之地了,憑藉高遠的聲威,各地傳檄可下。

但是有這麼容易嗎徐庶急忙道:“主公,不可之過急reads;大漠妖妃。須知那北海郡,臨江靠海,地形複雜,易守難攻。昔百萬黃巾,肆青州,唯有北海郡不曾破,可見一斑。”這北海郡就在黃河的入海口。

高遠微微皺眉,道:“諸位,若我們暫緩用兵,也是在給敵人整合力量的時間。袁氏還有整個中原,若是任由其加強守備,恐怕將來會付出更多的代價。”眾人默默點頭,就琢磨了起來。

這時候,郭嘉想到了一個辦法,出來說道:“主公,我軍輕軍遠襲、深入敵境,對方必以為我軍疾來是為了掠奪地方,而不是來攻城的。不如,揮軍劫掠地方士族又攜帶百姓過黃河返回冀州。”

“敵人見我軍帶著百姓渡江返回,一定會出擊來追。我軍就此埋伏,圍殲之”眾軍師一聽,互視一眼,心說不愧是郭奉孝,果真是一個絕妙的主意,於是紛紛附和。

高遠大喜過望,從其言,於是就開始了軍事行動。派出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于、樂進、李典這些個對中原地區悉的大將,各自領兵,掃蕩地方。

高遠軍這種掃蕩就跟鬼子不同了,鬼子是專門掃蕩百姓,而高遠軍專門掃蕩鬼子。當然這鬼子不是那個鬼子,而是禍害百姓的士族鬼子。

這一下可了不得了,第一天就橫掃了百多戶,得到財物千萬,糧草百萬。

高遠得到消息後,大喜過望,便對軍師們道:“這比冬天掏老鼠痛快多了。”軍師們就暈菜了,尤其是荀彧和荀攸,急忙道:“主公,這什麼意思呢”高遠笑道:“這老鼠偷了莊稼就儲存起來過冬,百姓們不著急,只當是幫助自己收攏散落的糧食。到了冬天,地裡面一挖,一窩好幾斤,就是肥年呀”軍師們恍然大悟,心說可不是,這些士族就是國家的老鼠,偷斂民脂民膏,此番也到了挖出來的時候了。又一想,主公不愧是仁義愛民親民,掏老鼠都知道,我們都不懂。

另一方面,北海郡,郡城。

五萬敗兵退到了這裡,袁譚為了穩定軍心,就讓士兵搶劫百姓。一時間北海郡的百姓遭了秧,然而袁譚也終於是穩定了軍心。

袁熙也來到了北海郡,他常年都在幽州,對中原不,道都不知道怎麼走。因此,在郭圖的一個主意下,就來到了北海郡。

袁譚得知袁熙來了,想起鄴城外遭受攻擊,那裡有好臉,當時差點就翻臉,指著袁熙的鼻子就開罵了,“你還有臉來我這裡”郭圖私下裡勸袁熙道:“袁譚早晚會與高孟嚴一戰,忍辱負重,繼續坐山觀虎鬥,等待機會”因此,袁熙當時就跪了,叫道:“大哥陛下,我是去幫你的,只不過當時混亂,沒想到反而起了衝突”袁譚就愣住了,他首先想到的是,袁尚那小王八蛋死了,終於我是名正言順的皇帝了吧他看到袁熙口稱萬歲,也就信了許多,便說道:“王弟,看來是朕錯怪你了,你先下去休息,整頓兵馬,來你我兄弟還需一起對付高孟嚴。”袁熙大喜過望,心說看來來這裡是對的,若是我返回幽州,就被高孟嚴一鍋端了。

待得袁熙走後,袁譚不免問陳登,“袁熙所說你可相信”未完待續…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