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個地方對外名聲並不顯,平時也很少聽到,只有一部分本地人才會知曉。

“沒辦法,暑假的時候瀑布那邊基本上天天都是人滿為患,不要說二人世界了,估計連景都看不到,只能看到密密麻麻的人頭。好容易出來玩,如果要去跟其他人擠,那就沒意思了。”陳悠然說。

反正她們的目的又不是去著名的景點打卡,只想找個地方靜靜的在一起待著。

而且平心而論,陳悠然挑的這個地方名聲雖然不顯,風光卻很優美。

她們自己開車前往,在當地一戶農家樂安頓下來,也是湊巧,正好夏季水漲,趕上了當地人要放水庫抓魚,兩人便也適逢其會,跟著去看了個熱鬧。

當閘門打開,水浩浩蕩蕩一瀉而下時,陳悠然不由道,“突然想起來,咱們剛認識那年,就發了一場大洪水。當時也是四寨的水庫被沖毀了,大水一路淹到霧鎮附近,你回不了家,所以才留在家裡暫住。”當然也是因為當時藍姍跟家裡的關係已經非常緊張了。

但如今回想起來,陳悠然覺得,如果沒有這場洪水,也許她和藍姍之間的關係不會順理成章變得如此親近。

藍姍顯然也是這麼想的。兩人在轟鳴的水聲中相視一笑,握緊了手。

水庫裡有村委會放進去養殖的魚苗,水放幹之後,就有經驗豐富的村民跳下去,用竹簍從淤泥裡將個頭比較大的魚都撈了出來。村子裡的人家每家每戶都分到了幾條,剩下的則打算拖到市場上去販賣。

在鄉下,熱鬧不多,這種大事自然闔村的人都跟著去看,水庫的堤壩上站了滿滿當當的人,說說笑笑,好不熱鬧。

到了分魚的時候,村民們顯然都已經有了經驗,早早就準備好了各種裝魚的器具,笑容滿面地拎著大魚回家,準備料理出來給餐桌上加菜。小孩子們在大人前後跑來跑去,嬉笑打鬧,對著桶裡的大魚躍躍試。

她們下榻的農家樂也分到了好幾條魚,於是這天晚上,餐桌上就擺上了全魚宴。——今晚料理的這條魚實在太大,超過半米長,最終分成三段,做了剁椒魚頭,清蒸魚尾和酸菜魚片,吃得十分過癮。

當天她們只在村子附近逛了逛,第二天農家樂又來了新的客人,老闆攢夠了一船人,才撐著船順而上,帶她們玩賞沿河風光。

中午在外面野餐。

說是野餐,但並不是從家裡帶著食過去,而是帶上米麵糧油和各種蔬菜類,在野外煮飯炒菜。

因為全都是自己動手,倒也頗有野趣。

野炊的地段河平緩,水邊是一片沙地和亂石灘。眾人分工合作,一部分人去岸邊的樹林裡撿拾柴火,一部分在水邊清洗蔬菜,另一部分支起案板,處理其他食材。

因為另一隊的三個人爭搶著要去撿拾柴火,藍姍和陳悠然也沒有反對,分到了搭灶切菜的工作。

藍姍將各種類都拿出來準備處理,陳悠然則是在亂石灘上尋找用來搭建臨時爐灶的石頭。

按照藍姍的想法,隨便撿三塊石頭支起鍋,下面燒火就可以了。但陳悠然在周圍轉了轉,找到了一個更加適合的地方。

河邊有一塊石頭造型頗為奇特,內部中空,上面留下了一個,剛好可以嚴絲合縫地把鍋安上去,下面空著的地方方便燒柴火,竟是個天然的爐灶。

兩人把鍋安在這裡,剛擺開案板,洗米下鍋,去撿柴火的人就回來了,手裡各拿著一小把不經燒的細小枝條。

去附近河邊下魚網的老闆此時已回來了,一見面就毫不留情地嘲笑道,“你們這個柴煮不飯的呀!得撿的那種!”這三人臉便有些不好看,丟下手裡的柴火,“的都是生的,不斷不說,就算回來了也本燒不著。要不還是換別人去吧,我們做別的。”負責洗菜的兩個小姑娘連連擺手,“我們也沒進過山,不會撿柴。”於是這重任就落到了陳悠然和藍姍身上。

雖然陳悠然沒做過這些,但藍姍顯然經驗豐富。她並不去撿落在地上的那些細碎枝條,而是看準了那些自然乾枯的樹木,它們看起來像所有正常樹木那樣立著,但實際上只要輕輕一掰,就會斷下來。

這片林子裡雖然有經常有來野炊的人出沒,但像藍姍這樣經驗豐富的人顯然並不多,所以沒過一會兒,兩人就找到了一小捆柴火。

“應該差不多了。”藍姍從旁邊扯開藤條,將柴火紮成一捆。

兩人先把這一捆柴送回去,讓那邊先把飯燒起來,然後再次進了山。這回藍姍就不著急了,領著陳悠然慢條斯理地在山裡轉,沒一會兒就撿了不少蘑菇,打算拿回去加餐。

因為沒有帶裝蘑菇的容器,陳悠然只好把自己防曬的薄外套脫下來,兩隻袖子一紮,做成了個臨時的籃子,蘑菇裝在裡頭。

但這樣一來,她的胳膊就在了外面。山林中蚊蟲很多,而且在這種高溫之下,被樹葉掃到也會很快起一條紅的印痕,沒一會兒,陳悠然就覺得渾身都不舒服。

“歇會兒吧。”藍姍說著,領著藍姍往河邊走去,找了個野草茂盛的地方坐下來。

她將自己的外套也脫下來,在水裡打溼了,給陳悠然擦拭身上出來的皮膚。她的動作十分仔細,擦拭的時候兩人也靠得很近,幾乎能夠察覺到從對方身上發散出的溫度。

陳悠然不知不覺就摟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