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我的讀書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不管你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也不管你是男是女,是老或是少,你的一生都將會接觸到書。打從你學a、o、e的小學開始,你就離不開書。你工作後查專業資料需要用到書;你瞭解歷史需要用到書;你學習外語需要用到書;甚至想看黃圖片、瞭解
愛技巧,你還是需要用到書。總之在你出生那一刻起,就註定你的一生離不開書,書之於人,猶水之於魚。
19歲之前我讀的書不多,甚至可以說我沒有完完整整的讀完一本書,而且那時所看的書完全是出於為了能拿到學歷文憑而不得不去讀的書,是一種被動式的讀書;19歲中專畢業參加工作後,才有了我完完整整的讀完一本書,那年有了突破的進展,不僅打破了零的記錄,一年共看完書籍24冊,那時脫離了學校,完全是出於一種興趣而去看書,也就從那一年開始,我就慢慢的喜歡上了看書。於是我也就開始經常逛書店,買書籍。我不喜歡借書看,借書看書有個不好之處在於當你想再次閱讀你曾經讀過的經典書籍時,你就未必能達成自己的心願,然而買書不一樣,買過來的書是自己的,你愛看幾遍就看幾遍,你愛什麼時候看就什麼時候看,而且在看書的過程中,你可在書中任何地方留任何自己的批註,自己與作者的不同觀點,或在書尾寫上一篇讀後
和跋文。當你在若干年後再次來閱讀你現在的書時,會別有一番風味,而且你會奇蹟的發現你是在與若干年前的你自己面對面的
談。在書上做批註、留觀點、寫跋文,好比是在給自己寫心理
記,記錄了你看書時的思想和你生活情
的蹤跡。我從把書借出去的原因也就在於此,讓別人閱讀我的這些書,無異於打開我的肚皮讓你做個仔細的檢查。有位讀者說得好:閱讀好書,我們就可以和前一悲人,甚至幾個世紀前的人在
一樣。是的,今生你無緣與百年前的人
談,但書可以解決這一問題,閱讀他所遺世的著作,你就可以與那個時代的他面對面的
,瞭解他的生活、情
和觀點。當然,書也可以解決你與百年後的他人
,那就是把你的大作留名於世吧。
愛讀書,想多讀書,那我們就得把讀書當作自己的一項業餘愛好,把讀書作為一件快樂的事來做。毋庸置疑,我們有時為了試考或攫取什麼信息,而去讀那些無樂趣可言的書,讀這些書我們是為了教育,讀這些書我們是無可奈何的,但讀其他書我們得用一種愉快輕鬆的方式去讀。當一本書受到眾多人的青睞,大家異口同聲的稱讚某一本書好時,而你卻對它一點也不興趣,那你就大可不必去讀。因為一本書對他人有價值並不意味著對你也有同樣的價值。誰能說對他人
興趣的東西,對你也一樣
興趣呢?一本書,你對它是否
興趣,它對你是否
興趣,它對你是否有價值,也只有你才是最後的裁判。如果你一味的要求自己去讀那些公認的名著好書,而卻叫你討厭的書,那你又如何能培養自己為讀書而讀書的習慣呢?對於讀書,也要看環境和心情,有時你適合讀這類書,有時你更喜歡那類書。我就有這樣一個習慣,我不會在某一時間段內專門看一本書,我會同時看好幾本書,當我興致來了,我會去看長篇文章、小說,當我沒心情看書或興致不高時,我則選擇看一些短文或詩歌類,因為你隨時可以結束一個內容。還有我會在
頭準備一本枕邊書,如成語詞典、歇後語、俗語類的書,在臨睡前幾分鐘內淺閱,因為這類書你可以翻到任何一頁開始看,你也可以在任何一頁停下來睡覺。
讀書還有個好處,它不象打牌、麻將、打檯球那樣需要玩伴。無論你幹什麼,都不能像讀書那樣隨時可以拿來看,時間有可長可短,當你遇到其他事時又可以擱放一邊。現在又有很多書店和圖書館,生在這樣的年代,我們何其不幸福啊,當你沒有任何娛樂項目可玩時,你可帶上些乾糧,在圖書館呆上個一天,淘盡你所喜愛看的書,消磨時光,增進知識,閱己所愛,何樂而不為。如果你以養成了讀書的習慣,那麼讀書又是一個很好的避難所,你可以逃避人生幾乎所有的不幸,拿上幾本自己喜愛的書本,到一個安靜的地方慢慢品嚐。
培把讀書分為三類,淺讀、深讀和反覆讀。是的,有些書我們應該仔細的讀,反覆的讀,有些書我們只要略讀,淺嘗輒止即可,甚至可以跳讀。我是不善於跳讀,我總擔心跳讀會漏掉一些可能對我有益的東西,因此,我總是一頁一頁的讀了實際上讓我心煩頭疼的東西。我總覺得跳讀一本書時,當書讀完了我還是會不盡興,因為我知道我
本還沒領略到書中的奧妙,這等於沒讀,還不如不讀。
在這太平之年,人生在世能有幾個秋,能多讀一點書無疑是人生莫大的樂趣,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不要學時不知書之益,等到需初才知貴,趁著年輕多讀讀,老來方能不吃苦。拿起身邊喜愛的書,盡情的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