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4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很謹慎,船工一邊搖櫓一邊低聲道:“可不就是,他們那衣裳破舊,行囊裡裝的裡衣卻都是好料子,一般人穿得起嗎?”

“那——”行腳商人目中閃過一絲戾,轉瞬又偽裝得唯唯諾諾。

船工不在意地瞥他一眼,教訓道:“王三啊王三,你給咱們將軍辦事多年,怎麼還是一副沉不住氣的樣子?就算他們身份不凡,可能隨身帶著銀票財物又如何,讀書人最是難辦,特別是這種土埋到脖子的老頭,指不定就有哪個故同年門生在做官,江這邊江那邊的都有。別說訛詐欺辱,倘若搶了殺了……你以為就沒人追尋他們的下落,到時候誰都不死,就死咱們這些下面跑腿辦差的。”行腳商人恍然大悟,同時明白了為什麼船工特別好說話,把老嫗也捎上了。

“所以啊,這種人你敬著遠著,收了錢好好把人送過去就完了。”船工說著,唏噓道,“這些年陸陸續續往南邊的讀書人還少了嗎?南邊富庶,北邊乾旱,誰都覺得江南好……其實啊,除了什麼名士什麼大儒,那等舉家逃過去的鄉紳書生,我看腸子都能悔青嘍!”

“這是如何說?”忽然冒出的聲音嚇了船工跟行腳商人一跳,抬頭只見那隱士模樣的長者不知何時到了這邊。

船工心想這人怎麼走路沒聲,江面風搖晃,船行得並不穩當,這兩人卻像是沒事人一般在船頭佇立看景。他頓時一抹臉,得嘞估計真是什麼有來歷的人,不過這也跟他無關,於是裝似不經意地擺手道:“是我胡言亂語,擾了老丈清淨。”

“無妨。”老童生也慢地走過來,他鬚髮齊整,面容清癯,一開口說話就讓人無形中矮了半截。

所謂居移氣養移體,人的舉止、說話的語調皆是不同。

船工回過神時,方才發現自己半弓了

他在心裡暗罵一句,還好今個自己沒昏頭,這一看就是麻煩。

這個姓常的“船工”壓不想沾麻煩,他擠出幾分笑意,輕快地說:“得嘞,我等會兒說的話,就當被江面上的風颳散了,過了這條江,老丈別往心裡記,我也不認。”隱士皺了皺眉。

船工放下槳,著煙鍋袋子說:“咱北邊鬧乾旱,顆粒無收,南邊風調雨順不假,種什麼出什麼也不假。可前提是,能買著地兒啊,再換句話說,買著了要能保得住!這不,荊州上月就出了一樁人命官司,有李秀才一家,耕讀傳家,二十畝上好的田地,傳了幾輩子的老底兒,叫人強買了去。二十畝啊,就給了三兩銀子……李秀才訴狀無門,一家老小直接掛在了州府門口,這要換了在我們北邊真真鬧大了,錦衣衛隔天就上門了。南邊呢?人拉下來亂葬崗一丟,啥事沒有。”

“豈有此理!”

“老丈息怒,慢說讀書人了,普通的鄉紳為這個家破人亡的不知多少。這南邊啊,看著盛世光景,人人富足,可要是老老實實做個佃戶家裡人都有口飯吃,窮得安心,怕就是怕在你有家底。”船工慢悠悠地繼續說,“比如那李秀才,他是招誰惹誰了嗎?沒有,他一家子人都老實本分。那是他家的田地肥沃,招人眼了嗎?沒有,放在北方算肥沃,在南邊不算什麼。我知老丈要問,如此這般,禍從何來啊?嗨,他家附近本是零散的田地,這些年逐漸被權貴盤買下了,一大片的看著舒,結果這中間,偏偏就夾了李家的二十畝。這就叫人不高興了,四面八方都是自家的,中間是別人的算怎麼回事啊?李家人也腦子迂腐,不肯賣祖產,如果他肯吃點虧,賣地拿銀子也好。可是吶,不夠市價的銀子李秀才不甘心,結果就是家破人亡。”說著,船工忽然到後脖子雞皮疙瘩全部躥了起來。

這……殺氣?

船工嚇了一跳,連忙抬眼。

隱士模樣的老者走到了船舷邊,似乎張望風景去了。

其實這黑乎乎的天,月未出東山,江水沒啥好看,不過文人嘛都有點兒臭病。

船工心想要是個牛脾氣的讀書人,一通文章罵得狗血淋頭,掀起江南大風就有趣了。

“我不識字,沒什麼見識,不過聽人說寧做太平犬,不為亂世人……我看這話說得極妙,太平盛世能做的只有狗,人是做不成的。”船工打了個哈哈,繼續划船了。

作者有話要說:孟戚:這就是孟國師的樣貌,昂頭.jpg墨鯉:……回憶了一下秦老先生的裝扮,照著來。

易什麼容,龍脈一鍵搞定【不是】,搖身一變即可孟戚:大夫,你八十歲好有氣度丰神俊秀好好看的……一座山【咽回後面三個字】墨鯉:……算了,變成八十歲,總比八歲好。

兩個胖娃娃挽手上船過江是不可能的————封建社會的土地兼併,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

事實上有些有名的文官,他們家人在老家買田置地,造成的問題很多,強買強賣基本作,別人帶著田地主動來投基本國情,霸道一點的是在大災之後直接把百姓的田地佔了。亡的難民回到故土也無田可耕,朝廷興建堤壩的時候,只建保護官員田產那邊,百姓的就隨便了,發洪水衝了完事。洩洪的時候……也是這樣。

李秀才那個事,就是土地兼併,人在家中坐禍從地裡來。聰明人可能見勢不妙,發現周圍的地被一家或者幾家瓜分,看到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