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8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兒本就是墳地,如此陰森森的佈置,足夠嚇跑過路的人。

“裝神鬼。”孟戚輕嗤。

在一個統帥過十萬大軍的人面前玩“空城計”,簡直是班門斧。

佛堂裡看似無人,不代表沒有機關。

而且佛像後能藏人,門後的死角處也能站人,還有漆黑一片的房梁。

這是飄萍閣布的最後一重陷阱,防止有人真的跟蹤到這裡。因為需要回來的殺手不是一個,從第一個回來的時候,飄萍閣就做好了接應的準備。

可惜的是,這些伎倆在孟戚面前毫無用處。

——他的目光沒法穿透石頭雕刻的佛像,牆壁也一樣,可房梁就不同了。

其實飄萍閣點一蠟燭的做法很聰明:在漆黑一片的地方,江湖高手的目力或許能辨別出隱隱綽綽的影子。有了蠟燭後,目力會受到光的影響,無法控制地被光源引,而這光如此昏暗,光照不到的地方更黑了。

黑暗仿若一張噬人的巨口。

孟戚清楚地看到房樑上的人打了個哈欠。

這人仗著地利之便(莫須有的敵人看不到他,自己人也看不見他),蹲一會兒之後就靠著主樑打起了瞌睡。

飄萍閣為了保持神秘,做得面面俱到有什麼用?真正實施的時候,還不是得看人?人不分高低貴賤三五九等,可是人的腦子分啊,前有搶牛車鑽狐狸自己的殺手,後有態度敷衍甚至打起瞌睡的埋伏接應者,殺手組織的秘密還怎麼繼續維持下去?

想楚朝煌煌盛世,能臣不盡智士如雲,制定好的國策還愣是推行不下去,推行了也沒法持之以恆的運轉維持,隔三差五總要鬧出點事,治理國家就像補鍋匠似的,整天補東填西的沒個消停。飄萍閣一個江湖殺手組織能把手下的所有人管束得妥妥帖帖?

呵。

孟戚暗暗嘲了一聲,隨即便沒了好心情。

還是趕緊把這裡的事了結,去跟大夫見面。

佛堂裡的蠟燭忽然像是被風吹到,晃了一晃。

剎那間埋伏的人就抄起了兵器,探出半個身子,然而佛堂裡的機關沒有一個被觸動,令他們面面相覷。這時房樑上的人慢半拍地彎查看,半晌忍不住低喝道:“你們躁躁的,出什麼事了?”

“好像有陣風……”說話的人自己也不確定,沒準是燈作怪呢?可這蠟燭才點沒多久,還不到剪燈花的時候。

“胡扯什麼,天熱得人都要了,哪兒來的風?”房樑上的人長了一臉麻子,他伸頭望向廟外的經文長幡。

這些東西看似普通,其實杆子上都裝有機關,需要按照特別的順序踩過地面的石板才能順利通行。機關樞紐在佛堂裡,剛才第一個殺手回來,機關就已經開了,現在裡外都沒有動靜,想來不是敵人。

“屠頭,你說是什麼?”

“可能是一隻鳥,不然就是山雞。”躲在佛像後面的是個中年僧人,長得一副老老實實的樣子,手裡卻拿著一把巨大的梟首彎刀。

“行了,都警醒著些。”房樑上的人不耐煩地說。

“麻老九你這什麼口氣?等首領回來,有你好瞧的,別以為你在上面偷懶我們就不知道。”和尚眼睛一瞪,發怒了。

房梁的人不願跟他爭吵,縮著腦袋躺回去了。

和尚正要再罵,被其他人勸住,說今兒晚上是“鷂子回巢”的子,鬧出事誰都兜不住,和尚聽了這才消停。

孟戚站在佛堂窗外暗處聽完了全程。

家廟裡的和尚果然是假的。

飄萍閣行事“力求穩妥”,即使是一個小小的落腳點,也不肯留下隱患。

如果家廟裡的僧人因為錢財或者別的什麼,與飄萍閣勾結,那這個和尚估計活不了多久了。廟裡的老和尚死了,衣缽自然傳給弟子,弟子的真實身份,大概只有飄萍閣知道。

更大的可能是,飄萍閣看上一座家廟,該廟的僧人“意外去世”。

而鄉紳宗族再次“慕名”上門延請回自己家廟的大師,早就被人取而代之了。

這樣的落腳點,不知飄萍閣還有多少處。

孟戚神情冷厲,屠頭跟麻老九的名號他是知道的。

倒不是這二人武功高,名聲響的緣故,而是孟戚瞭解江湖,要不就是在酒樓茶館野店等江湖人聚集的地方被動聽了一耳朵八卦,就是當年找錦衣衛麻煩的時候,翻文書翻通緝令看到的。

長滿臉麻子,恰好排在第九被稱呼為麻老九的人可能很多,使一把巨刀綽號屠頭鬼的兇人就不是哪兒都能遇到著的了。

屠頭鬼是江湖上有名的惡匪,早年糾集了一幫聲名狼藉的傢伙,在水道上打劫度

他們專找富戶跟官船動手,一動手就不留活口。

後來齊朝下了海捕文書,官府跟錦衣衛追得急,這群水匪又因分贓不均鬧內訌,便拆了夥各奔東西。如今五六年過去了,水匪裡有的人被錦衣衛抓了,有的人死在江湖毆鬥裡,還有一些人始終下落不明。

屠頭鬼就屬於下落不明的,而麻老九就是同一夥水匪裡另一個不知所蹤的人。

看來飄萍閣裡的人,並不像傳聞裡那樣像地裡蹦出來的,照舊有脈絡可尋。

孟戚正思量著,耳邊忽然聽得一陣破空聲。

佛堂前來了兩個莊稼漢打扮的農人,穿著補丁衣服,時不時回頭張望。

待見到佛堂點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