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4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他暗運內力摒除這股濃得讓人昏沉的氣味,隨手將暗器丟在了桌上。

墨鯉抬頭望去,只見書生穿著一件單薄的白衣,上面還有洗過縫補後的痕跡,形貌平凡,膚黑。撇去舉步神態之間的從容,這人就跟大街上的窮酸童生沒有兩樣。

“孟國師、墨大夫,久仰二位之名,今得見,吾甚幸之。”書生笑意,一打照面就拱手深深一揖。

他禮數做得周到,架子放得也低。

墨鯉狐疑地看著此人。

“瞧我這般唐突,竟忘了報上名姓。”書生失笑,再次拱手道,“在下秋景,忝為風行閣之主。”第200章道不求真“原來竟是閣主當面,失敬了,看來我打攪了一樁好買賣。”孟戚意有所指,長信幫主被他這一句話說得臉發白,就差原地挖個鑽進去了。

不是因為羞愧,而是尷尬,以及深深的畏懼。

長信幫主來客棧做什麼?自然是想要賣消息給風行閣。

——前朝國師現身,奉威鏢局竟然是齊朝錦衣衛?!

要不是蔡老爺子把人認出來了,他還不知道這煞星的來歷呢!

跑慢了,消息就不值錢了。

賣他人行蹤牟利被苦主正面撞上……這已經讓人頭皮發麻了,更要命的是,孟戚顯然不像是寬容大度不去追究的人。

聯想昨晚的遭遇,長信幫主就到後頸發涼。

喂蚊子這招數,真是讓人一言難盡。幸好他滿身泥汙,早年又學過些斂氣的功夫,這才沒有遭到野蚊重點“照顧”。長信幫主想到今太陽昇起時,見到龍頭會諸人的慘烈模樣,便有呲牙的衝動。

看著都癢。

長信幫主以己度人,覺得孟戚必然要找自己算賬了。

殊不知孟戚早就想到了更深處,他要追究的事也不是這一樁。

“風行閣在江湖上名號響亮,稱一聲如雷貫耳也不為過。”孟戚似笑非笑地看著那書生。

“不敢,吾等不過是市井末,蒐羅江湖人需要的消息然後賣之餬口,如何敢在孟國師面前充大?”秋閣主神態謙恭,完全不像是擁有顯赫聲望的江湖巨鱷。

事實上風行閣已經觸及了許多江湖宗派的底線,雖然武林中歷來都有做賣消息生意的組織,但是那些人都有顧忌,生意不敢做得太誇張,通常只是蒐羅消息,整理一番再辨別真假之後就賣出。有時連謠言都賣,甚至會淪為有心者花錢故意散播謠言的地方。

這才是大宗派眼裡的江湖消息販子,像風行閣這般不規矩的,就該早早消失。

結果風行閣並沒有消失,還把各地分舵的生意做得紅紅火火,收了錢就毫無顧忌的洩大宗派隱秘,連好些武林前輩年輕風遺落在外的子女都知道,更別提一些道貌岸然之輩背後做下的齷蹉事了。

惱羞成怒上門找麻煩的、想要滅口的、做了不能見光的事怕被人知道的……多不勝數。

風行閣的安然無恙,證明其麾下高手眾多,在各地分舵都有高手坐鎮。比起這個,能探查諸多隱秘第一時間掌握各類消息,又是另外一項了不得之處。

孟戚正是因為後者,才對風行閣留心。

曾率戎馬踏九州的人,太清楚情報的重要了。

太京牡丹坊那一番接觸,令他對風行閣起了興趣。在太京時還特意跟蹤過這些人一段時間,最後發現他們是地地道道的江湖人,跟官府沒有任何關係。但是孟戚沒有放鬆警惕,因為風行閣做生意的對象還包括運貨販賣的行商。

張口能說出各地糧價布價鹽價,何處歉收何處豐裕,以及官員清廉與否……這是何等有用的力量?培養這個勢力的人,目的究竟是什麼?

孟戚一邊懷疑,一邊又覺得自己多心,因為風行閣沒有劣跡,還揭穿了不少人的罪行(雖然收錢),準確有效的商貨情報令一些商隊獲益匪淺,同時緩解了某些地方高昂不下的物價,百姓受囤貨缺物之苦少了。

那些試圖買下所有貨物推高價格的當地商行,會遇到面對牟利心切趕來的行商,一船接一船,一天一車隊,除非官府找個由頭沒收貨物,否則什麼商行能控得住行情繼續囤貨居奇?

在朝廷官員看來,風行閣極其危險,且意圖不明。

可除此之外,它對百姓有更多的益處,又隱隱制約著武林中那些自以為能一手遮天背後作惡的宗派(一心要謀反幹大事的青烏老祖例外),孟戚索放下了懷疑。

此世已非楚朝,許多事都在發生變化,只要不是為禍鄉里,旁的事倒也不用輕易下判斷。

人不問心,道不求真。

太過計較別人的本心跟目的,世事便沒有多少能行的了。

乘馬車來豫州的路上,孟戚與墨鯉閒聊時還提到過風行閣,好奇這麼一個不尋常的江湖消息販子頭目會是什麼模樣。

或許是一個五十來歲,闖夠江湖積累了大量人脈開始賺錢養老的人,也可能是一個年輕有抱負,準備做一番大事的人。沒想到他們竟然在這家破舊的客棧裡,與風行閣主不期而遇。

孟戚掃了卡在櫃檯下面的客棧掌櫃一眼。

掌櫃夥計都不像是風行閣的人,長信幫主急著賣消息,如何能準確地找到這家客棧來?

莫非——葛長信這個滑頭,早一步跟風行閣主見過面了,知道這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