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7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紙鳶,五的步圍錦帳遠看似雲朵,清風送來一陣陣杏花酒的味兒。

比起往年輕鬆出遊的光景,今那些御馬前行的貴介子弟的注意力不在那些身著錦繡羅裳頭戴新奇首飾爭奇鬥豔的年輕女子身上,他們互相審視著彼此,有時候目光裡還帶著嫌棄,好像有什麼人著他們給族中姊妹找如意郎君似的。

事實就是這麼回事。

前,太子於宗廟祭天登基。

登基大典自然是隆重的,文武百官並勳貴世族統統跟著折騰了一整天,有些身體不好的人到今天還沒能緩過來,只能在家裡歇著。

再苦,也沒人敢不去。

先帝暴亡,新帝連表面文章都懶得做。

半月前宮中就傳出了先帝駕崩的消息,然而直到今,皇城裡都沒有舉喪的意思。這可是天子駕崩,按照禮法規矩,先要召集皇親國戚哭喪,再祭宗廟,舉國皆鼓樂,不能喝酒,不許吃,不準殺畜,不可穿顏鮮豔的衣服,百姓也需掛白服喪。

其中京城舉喪的時間要久一些,其他州府減半。

在確定自家沒被捲入這場宮篡位的風波之後,京城的勳貴子弟就開始發愁,因為半月後的三月三就是遊會,這也是一年之中相當重要的子,文人墨客要在此時展才華,只要有本事,就可以不拘身份加入各種天席地的飲宴酒會。

甭管是有才,還是有貌,都可以藉著遊會揚名。

並非所有人都存有爭強好勝的心,遊會對他們來說是一飽眼福的機會,能夠看到名門望族和高官子弟,能聽到梨園跟青樓名家的樂曲,或許還可以看到太京頗負盛名的美人們。

那可是美人!

一想到先皇駕崩,全城舉喪,三月三遊會也報銷了,大家就是一陣氣悶。

結果事情出乎所有人意料,宮中完全沒有為先帝舉喪的意思,難道太子弒君的事是謠言,先皇還活著,只是病勢沉重不能理事?

太京已經解除了戒嚴,鋪子紛紛開門,貨物價格持平沒有飛漲,百姓提著心落了下來。朝堂上的事他們搞不懂,也管不著,既然沒有哭喪,皇帝肯定就沒死。世上哪有父親死了兒子完全不管的事?即使裝,也要裝個傷心的樣子吧!

算了,能吃能喝酒能聽曲子能出遊就行,天家的事兒,有相公們心呢!

太京百姓安安心心地出遊了,然而那些高門大戶的勳貴子弟卻變得緊張起來。

新皇登基,後宮空虛啊!

楚朝時期,得封了爵位的都是功臣,只要這些功臣不樂意女兒進宮,皇帝不會強納。到了齊朝,所謂的勳貴世家恨不得縮起脖子做人,能保住身家命跟爵位已經很不錯了,哪裡還敢要求更多?好在陸璋對所謂的名門貴女沒有興趣,宮中妃嬪只有寥寥兩三個算是出身顯貴,大半都是宮女出身。

然而陸璋是陸璋,陸忈是陸忈,誰知道繼位的這個對女人有什麼要求?

東宮只有一個太子妃,一個太子良娣,還沒有子嗣。照理說這等時候送女入宮,搞不好就能博個全家富貴,闔族飛黃騰達的好前景,然而新皇體弱多病,這無嗣……不見得是女人的病,沒準是皇帝自己的呢?

無嗣就得在宗室裡選人傳繼,皇帝如今還不到而立之年,他兩個弟弟就更加年輕了,將來大位落到誰的手裡,本說不好,這時候站隊下場太早了!一不小心,還得賠上闔族的命。

再者,皇帝身體這麼差,要是做個兩三年皇位就死了怎麼辦?

這時候送女入宮,豈不是白白賠上一個女兒?

進宮是要博聖寵的,如果沒有子嗣做籌碼,就更加考驗此女才學跟能力了,這般才貌俱佳的女子,絕對不是隨便一個沒落分支的族女能達到的水平,所以一般人都不願意,找個門當戶對的東快婿,還能派上點用場呢!

於是遊會的質突變,名門望族的子弟都接到了來自母親姨母祖母的命令,趁著大家都拋頭面,趕緊把某某家的公子指出來給她們看看。至於膽子略大的姊妹,也會做出同樣的要求。

那些興致想給姊妹出主意的公子哥,打馬一出城,對著四面八方親朋故的眼神,恍然大悟——他們要挑選姐夫妹婿,可是自己也在被別人挑啊!

一夜之間成了別人評頭論足的對象,誰能自在得起來?

那些不想成婚的人,準備豁出去裝病也要打道回府。可他們想走,他們家的老夫人不樂意啊,多麼好的機會,怎麼能讓兒子孫子就這麼跑掉了呢?

氣氛瞬間變得詭異起來。

有人神遊天際,破罐子破摔直接犯懶,有人直身板騎在馬上,努力維持著風度,對別人議論自己的話充耳不聞心中卻沾沾自喜,更有人想方設法摸到傾慕已久的女子家車隊附近,騎馬來來回回地跑。

太京百姓不明所以,還以為這些公子哥又互相鬥氣了。

車道堵,水洩不通。

一輛被擠到路邊的樸素馬車上,二皇子穿著舊衣耷拉著腦袋坐在車轅上,他用少許煤灰摻和了面脂給臉抹了一層,還找了一張狗皮膏藥貼在太陽上,整個人就跟斗敗了的公雞似的,無打采。

孟戚看不慣他這個模樣,嫌棄道:“行了,你自己要離京的,現在後悔還來得及。”大約是聲音過於突出,旁邊馬車上立刻有人朝他們這裡望過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