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現立刻來報。”慕寒煙滿意的點點頭,她現今不敢貿然現身,技理說暗落應該已死,當時她一氣之下用了毒,便知她與梁塵再無可能,梁塵也不會放過她,她又何苦再上趕著,只是愛了這麼多年的人,豈是說放就放的,暗落就算死了,她也會好好的活著,看看那個墨卿雲的下場。

封文曜暫且沒有依照幕僚所說著急登上皇位,而是放言出去,德妃出逃便是因為她下毒暗害明崇帝,如今由封寒設計接走德妃,又用救濟奉城百姓為藉口拿走了兵馬,便是封寒造反的前兆,此次派去奉城兵馬被攔截也是隱藏奉城那邊的真實情況。

封文曜下令派出文官傳旨,勒令封寒上兵馬束手就擒,並出解救明崇帝的解藥,如若不然唯有派兵征伐。

此次封文曜以代國身份這般下令,倒是讓許多人對他改觀不少,至少明面上這召紙已是佔得先機。

四方得到消息的人,皆在看封寒一方如何應對。

傳旨的文官已經在路上,可封寒已經得到消息,墨卿雲也在一旁聽完了全部倩形,轉頭看自家王爺依舊安穩如山,見封寒揮退了票報之人才開口。

“王爺,可是已有應對之法。”封寒對墨卿雲笑了笑,“不管我如何應對,在不知情人看來唯有兩種倩形,一是信任我不會是這樣的人,二是我便是如大皇子所說那樣的人。”墨卿雲聞言笑了,“王爺說的很對。”

“那我便無需應付他,不管別人作何想法,此次我已決定帶兵前往鄑城。”墨卿雲頷首笑笑,方才王爺那樣說,他已然知嘵王爺的意思了,只也並未提出反對意見。

第145章朝著鄂城進攻明崇二十一年,入冬。

封寒擋回了鄑城的傳旨,並向鄑城進攻,言明大皇子封文曜,下毐暗害明崇帝以德妃為人質、設計楚王謀反。

至於奉城瘟疫,確實已除,乃是楚王妃墨卿雲尋得良藥,楚王妃乃禹族後人,家族世代為醫者,王妃在瘟疫面前依舊勞心勞力救治百姓,這一點奉城上下百姓皆可為證。

奉城周圍城鎮,當初得知奉城瘟疫治癒便去尋了親人,有的親人已離世,有人的親人便是被治癒的那些人,因此楚王妃為奉城百姓所作所為不是秘密,當初瘟疫橫行,楚王妃親自救治病人的事蹟也傳了出去。

漸漸地,各種言論傳自四方,百姓間也是議論紛紛,正如封寒所料,相信的則相信,不信的則認為楚王卻又反心,可那些百姓又能作何事,唯有把皇家反目當做茶餘飯後的閒聊罷了。

鄑城的封文曜得到消息後反而鬆口氣,當即下旨,四方兵馬攻入奉城,勢要拿下楚王這個謀反之人。

駱傅延得到消息時,留了兩個副將在洲陽城防守,以免庚狼國有異動,他則親自率兵依照封寒信中所託朝鄑城進發。

琉璃閣中的暗落得到消息,也與梁塵二人託了閣中事務,並安排好留在琉璃閣中的德妃,才連忙向奉城出發。

封寒當初留在鄑城的兵馬,早就由符玉山和易思源帶著與他們匯合,只是封寒又託符玉山前往滄城,勢要留心滄城有無變動,因此這次進攻鄑城,便由封寒帶領易思源、卓念,還有匯合的梁塵三人一同聯手暗落則陪在了墨卿雲身邊保護他。

為了不牽連奉城周圍的百姓,封寒帶兵馬離開城內,柳同光知嘵封寒的想法後,竟是自己帶著手下三萬多兵馬願與封寒一同進攻鄱城。

封寒看著像是視死如歸的柳同光無奈道,“柳將軍不必如此,此次本就與柳將軍無關,即使本王戰敗,你也不會有何影響,到時大可把這一切推給本王即可。”

“王爺,恕末將難以從命,末將與士兵們商議過,大家皆是自願跟隨楚王殿下,不管將來如何,皆是心甘情願。”柳同光是真的問了士兵們,他是決定跟隨封寒,若其他人不跟他也不會勉強,可他的兵也都是漢子,聽聞他的決定竟是都應了下來。

柳同光知曉,這些兵,有許多都是奉城周圍城鎮的人,有人的家人在此次瘟疫難逃一死,有人的家人卻因楚王妃而獲救,這是報恩,也是真的親眼見到了這一切,心知大皇子所說是假,他們怎麼能毫無人過河拆橋。

封寒見他是真的堅定,所說也不似有假,嘆口氣才道,“既如此,那便一同前往吧。”事已定,封寒帶兵拔營前進,封文曜當初派來的兵馬有三萬人左右,而高康盛藏在漳臨城的兵馬有接近十萬人,這些人都是高康盛原先手中的人馬。

封寒一方與他們對陣在漳臨城外,對戰前封寒便放話,不許傷害普通百姓,封寒的兵馬跟隨他許久,這個規矩自然知嘵,柳同光則是對封寒更加敬佩,在對戰之時都能考慮普通百姓,這些年封寒的口碑之所以好不是沒有原因,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這不是說敵方,而是說跟著將軍的士兵,也包括受到牽連的普通百姓。

高康盛以漳臨城百姓威脅封寒一事,在城中言四起後不得不被迫離城,帶著他的人馬退出了漳臨城,此時他還不敢與封寒正面對抗,封寒在邊城帶兵多年,絕不是虛有其名的人,這一點高康盛比不了,他是有自知之明的。

因此他帶著兵馬退到了丘平城,此處是最好的防守點,因著四面的山脈,唯有一路可以通向郡城,也算守護郡城的天然屏障。

封寒早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