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皇后之十五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看你不是來帝都起復的,莫不是來搶媒人飯碗的?”因暮天暖,李九江就請蘇不語在園中亭裡坐了,二人一道吃茶說話。說帝都的事,說蘇家的事…

蘇不語道,“來前我也與兩位兄長商議過了,帝都的缺,向來難求的。漢喬說來也是運道好,我這裡,怕沒他這樣的運道,倘在帝都任閒職,我想著,倒不若外放。”蘇不語做此選擇,也是權衡下的明智之舉。

依蘇不語的品階,原階起復,也得是三品職,可眼下,帝都三品實缺沒有可替補的,蘇不語外放的話,巡撫、安撫使、通政使、按察使,都可安排。

蘇不語帝都關係不少,倘後帝都有了好缺,他再運作回帝都也是一樣的。

李九江道,“去歲趙霖奉命出使西蠻,西蠻王已老邁,國中也立了王太子。這位王太子深得老西蠻王的喜愛,但,聽趙大人說,西蠻王也給其他的兒子分封了草原,這些兒子也有各自的土地人口兵馬。西蠻風俗與我朝不同,西蠻分封的王了們是可以自己治理自己的草原的,所以,西蠻常會在新王繼位時發生事端。你若外任,倒不妨謀陝甘的缺。”蘇不語的兄長蘇言曾任陝甘總督,知道這是個苦地方,但這樣的地方容易出成績也是真的。

蘇不語剛來帝都,他還當真不大曉得陝甘現下有什麼缺。要知道,外任雖比帝都容易些,可三品大員也不是蘿蔔白菜,說有就有的。李九江卻是與蘇不語關係極佳,都替他留意到了,道,“陝甘按察使已經六十五,他眼瞅著就到任,他這把年紀,我看連任的機會不大。”蘇不語對陝甘按察使一職倒也樂於接受,他道,“成,那就謀按察使一職。”想謀六部九卿處的官職不大好謀,但憑蘇不語的出身與人脈,陝甘按察使一職那是手到擒來。就是有人提前相中了按察使之位,一聽說蘇不語有意,也都不爭了,實在是,爭也爭不過。

昭明帝見此職位,還與謝皇后道,“眼下陝甘,還就得不語這樣有才幹的去,我才放心。”謝皇后笑,“既如此,我明兒宣戚氏進宮說說話。”戚氏是蘇不語的子。皇室向來如此,看中一個人,皇帝這裡自然會委以重任,而女眷就是皇后宣召,話話家常什麼的,以示隆恩。所以,世間以國母來稱皇后,非但是因為皇后地位尊祟,而與之尊祟地位相當的,還有皇后應盡的責任與義務。

謝家與戚家有姻親,謝莫憂嫁的就是戚氏嫡親的弟弟,又因謝莫如少時便與蘇不語相識,後來謝莫如夫就藩閩地,因離南安州不遠,兩家時有往來。後來在帝都,戚氏更是時常給謝莫如請安。故而,謝莫如與戚氏實不陌生。

謝莫如也就是問些蘇家在老家守孝的事,說了些家常事,留戚氏在鳳儀宮用了午膳。

待戚氏回家後,蘇不語還問了她一回,“皇后娘娘可好?”戚氏笑,“自然是好的。這好幾年不見,娘娘是一點兒沒變,連模樣仍如舊一般。”戚氏說著,心下很是羨慕。她雖年長謝皇后幾歲,但平也是極重保養的,戚氏與同齡人比也只有顯年輕的,這回見著謝皇后卻是心悅誠服。她悄與丈夫道,“你是沒見著娘娘,這麼些年,我總覺著,娘娘的相貌竟是一點兒沒變,看著仍如二十許人一般。”蘇不語倒沒說什麼,道,“娘娘安好便好。”戚氏隨丈夫回了帝都城,自然也要回孃家走走的,戚夫人見閨女頭上首飾倒還成,只是身上衣裳不似帝都近來,送了許多衣料子給她,道,“皇后娘娘偏愛紫,如今人人都愛著紫。”蘇不語去吏部加了就任手續,就在離帝都前,帝都卻是發生了一件大事。

段四海使臣寧致遠再次來到帝都,舊事重提,用靖江港閩安港的關貿讓步,要求接回妙安師太。

三年了。

江行雲失蹤三年了,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一個人,不要說失蹤三年,海上出了意外,兩年沒音訊,我們就可以判斷她死亡了好不好。

要說謝皇后,這可不是太皇太后那樣的糊塗人,謝皇后素有賢名,每年冬天都要拿出內庫的銀子施粥舍米,還有慈恩會的捐款,謝皇后命人去查了,還給京郊好幾個縣城修了路。

謝皇后,這樣的明白人。

偏生在此事上執拗起來,憑你四海國開出怎樣的優厚條件,謝皇后就一句話,江伯爵一不能回來,妙安師太則一不可回四海國。

寧致遠氣的,於鴻臚寺大怒,“難不成叫我去地下找江行雲給謝皇后託夢不成!”謝皇后得知此話,也只是淡淡說一句,“寧致遠要是有本事去地下,讓他只管去。”寧致遠血都要噴出來了。

寧致遠說來也是頗有手段的人,他還帶了禮物去求見方昭雲,只是,方昭雲未曾見他。

寧致遠這些年來往於帝都和海外,他出手頗是大方,每年都來,還真給他在帝都往下了幾個人。當然,這些多是鴻臚寺的小人物。這些人,在朝中說不上話。

不過,寧致遠敢年年都來,他也不是為了年年過來碰壁,帝都這些手段,他還真不陌生。他只管提出優厚的條件,自然在大臣會就此事勸說昭明帝。畢竟,四海國的讓步可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

歐陽鏡轉任港貿司一把手後,此人極具才幹,港貿司在他手下興旺至極,每年朝廷收到的稅銀便已有四百萬兩之多。而段四海為了回母親,給東穆的讓步,足以使東穆每年的稅銀收入增加兩成。

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每年百八十萬兩的收入啊!

朝廷一點兒不清高,早在前年內閣便就此條件表示出了心動,但彼時,江伯爵失蹤未久,內閣雖則心動,唐相是與江伯爵有情的,不能這麼沒良心,故而,段四海縱條件優厚,朝廷還是拒絕了這樣的易。

可在三年之後,江伯爵仍是音訊全無。

縱是一向與江伯爵有所情的唐相也第一次當朝表明立場,表示了對此易的支持。

唐相苦勸昭明帝,道,“不是老臣無情,老臣與江伯爵,當初在江南也是出生入死,對江伯爵的功勳亦是敬服不已。江伯爵出身將門,宋家世代忠心朝廷,當初江伯爵為江南戰事,不惜已身犯險,親去刺殺靖江大將。更則,江伯爵當年為了營救陛下,身陷敵手,此等忠心,老臣無一樣能忘。正因老臣明白江伯爵,老臣才知道,江伯爵實乃明曉大義之人。陛下,我們並不是要拿江伯爵去做易,三年了,陛下,試問天下哪位至尊能如陛下這般對一位生死未知的臣子推遲這樣的優厚條約?江伯爵泉下有知,亦會陛下愛重,卻也不會願意看到陛下因她而置江山利益於不顧。”昭明帝嘆道,“江伯爵只是失蹤而已。”唐相道,“陛下,若今臣與江伯爵易地而處,臣會希望陛下不必顧惜臣,以國事為重啊陛下!”昭明帝給唐相煩的,白頭髮都多了幾

真的。

昭明帝比謝皇子還小倆月呢,自從做了皇帝,他就開始顯老。當然,就是以前,昭明帝也不是那種太年輕的長相。可關鍵是,他媳婦不老啊,他媳婦還跟二十幾歲時的模樣一般。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