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頡勒灘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此次由於是李催聯繫成功的扶角軍,董卓為了對他表示謝便給李催一點輕鬆的差事,他讓李催負責押運糧草,這個差事既不必刀上陣,又是事關重大,怎麼著都能有一份功勞,算是對李催小小的獎賞。

李催正巴不得不上戰場呢,都明知董卓要倒黴了,他再爭著衝鋒在前,那不是等於給董卓陪葬麼,既然決定要離開,李催便不會磨嘰,拖泥帶水不是他做事的風格。聽從董卓的安排,李催走在大軍的最後面,負責糧草的押運。

董卓帶著兵馬,走得相當地慢,可斥候卻派得滿天飛,不斷地向西域百姓和行商作遞消息,說他去打劉九了,戰禍馬上就要過去了,要大家不必擔心,有他在萬事無憂。

可咋呼了好幾天,他也沒有正式靠近劉九,劉九該怎麼搶,還怎麼搶,行動一點沒有受到阻礙。

足足過了十來天,董卓這才帶著兵馬磨蹭到了離劉九百里遠的地方,可李圌勤的扶角軍卻到現在還沒有來,把董卓急得不行,他派人去後面找來了李催。

在行軍帳篷裡,董卓對李催道:“稚然,你和李圌勤到底怎麼說的,他是不是真的答應了派兵啊,怎麼到現在還沒有動靜,他不會是不來了吧?”李催起等也萊出一別看急的樣婁道六“回解的話廠來蚌具丫李圌勤,他答應得好好的,說一定會派兵來,還說了決戰的地點,應該是不會變卦的,他連禮物都收了,不能不辦事的呀!”董卓腮幫子一,心想:“誰說他一定會辦事的,當初我不也收了他的禮物,卻也沒有給他辦事呢,如果他要報復起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可是最好的報復手段了。”董卓道:“稚然,要不你再去催催,讓李圌勤快點發兵,如何?”李催有些為難地道:“將軍,現在我們離著劉九不過百里之遠,我要是去見李圌勤,得繞過他的陣營才行,這可是很危險的事啊萬一被劉九的人給堵住,怕我就不能再回來見將軍你了!”董卓卻道:“正因為危險,我才派稚然你去啊,換了別人誰也不行,只有你才能勝任,我向來是最綺重你的,稚然萬不可辜負了我的信任啊!”這話要放在以前說,說什麼最綺重,最信任換了別人誰也不行,那李催非得大大地被動不可,認為讓自己去幹這事,是份榮耀,別人想去還不行呢!可他自從和賈詡“推心置腹”地談過之後便對董卓不滿起來,這次聽了董卓的話,心裡就不是滋味兒了!

李催心想:“什麼叫正因為危險,才要派我去,難不成別人的命是命,我的命就不是命了?丟面子的事讓我去做,現在丟命的事還叫我去做,我是你的私兵麼?是你的家將麼?我做的可是朝廷的官吃的朝廷的餉,只不過是分到了你董卓的手下而已。還是賈軍丞說得對,要當兵還得回自己老家去當,人在外鄉,處處受人的欺負,這個董卓最不是東西!”可董卓都表示最信任他了李催總不能不識抬舉,說自己不願意去。不但得說願意為將軍大人效命,還得涕零一番,這可是難得的信任啊!

李催只好再次去見李圌勤,他帶上了自己的親兵繞了好大一個圈子,從劉九的陣營旁邊繞過去,去見李圌勤。

這次他倒是沒有走多遠更加沒有進入涼州,李圌勤早帶著扶角軍從涼州出來離著劉九的陣營不過二百來裡,只不過因為中間隔著劉九的陣營,所以董卓方面得不到消息罷了。當然就算不隔著劉九,消息傳遞也不會有多快,畢竟扶角軍和董卓距離差不多有三百多里遠呢!

李催在路上遇到了扶角軍的斥候,正好是他認識的人,就是那個名字很怪異的將領,叫做烏蛋子的。

烏蛋子見了他之後,連忙把他帶到了李圌勤那裡。

李圌勤見了李催,問道:“事情還都順利吧,那董卓已然帶兵出來了?”李催道:“確已帶兵出來,只是因為遲遲不見李郎帶兵攻打劉九,所以才著急起來,派卑職來見你。”李圌勤皺了皺眉頭,沒有說什麼,可賈詡卻道:“怎麼又派你來,這可是要命的差事,為什麼他每次都派你呀,莫非他軍中再無別人了?”李催咬牙切齒地道:“董卓惡賊,貪生怕死,他自己不敢攻打劉九,卻要派我繞過劉九的陣營,前來求援,兩次辱我,我和他誓不兩立。”李圌勤和賈詡互視一眼,賈詡道:“李將軍,你來時危險,回去時豈不更加危險?要不這樣吧,你破曉更新組提供,留在我扶角軍中,不必再回董卓那裡了!

“李催想了想,卻又搖頭道:“我家人尚在董卓那裡,如不回去,怕董卓會對我的家人不利,所以就算是危險,也仍舊得回去才成。

“賈詡嘆了口氣,道:“忠義之士啊,就算明知董卓有害你之心,可你卻還要回去,咱們富平人向來爺兒們,寧可人負我,我卻不負人,可這也太吃虧了些!”他隨口一句,就把話說成是董卓要害李催。

李催心中一驚,心想:“莫不是董卓真的有害我之心?他對李郎有不利之心,而我和李郎又是族人,所以便想借劉九之手,將我除去?”順著賈詡的話,他很自然地就想到了這些。

李圌勤拿出地圖,邊看邊道:“董卓讓你來求我立即進攻,既是你來,我也只能答應,可一旦進攻,兵馬調動,你再想繞回董卓那裡,危險就更大了。要不然這樣吧,我給你一千兵馬,你從南邊繞過去,遠著點繞,安全第一,讓這一干人保護你。等到了董卓那裡,讓他們去接你的家人,而你去和董卓說一聲我馬上就到,然後你找個藉口離開,匯合那一千人,帶著家眷,直接去涼州吧,你看如何?”如此地為李催著想,李催豈有說不字的道理,他當然答應了,再次告別李圌勤,回去見董卓。這次負責保護李催的人正是烏蛋子,他帶了一千名最銳的斥候兵,繞開劉九的陣營,去接李催的家眷。

待快到董卓紮營的地方,李催給烏蛋子指明瞭道路,他便帶著親兵回去見董卓。半路上,他的親兵和他說,反正他們也不打算跟著董卓混了,以後要去扶角軍,那麼說什麼也得立些功勞才成,要不然光憑著李催一個族人的身份,進了扶角軍當官,怕是別人不會服氣。別人都有功勞,就他們沒有,難免會有人風言風語的,說些不好聽的話。

李催想想的確是這樣,他受了李圌勤的照顧,又給自己升官,又派兵保護自己的家眷,自己要是兩手空空地進了扶角軍,別人一定會說閒話的,自己堂堂大丈夫,不能如此,非得立些功勞不可,讓別人沒閒話可說。

李催問道:“可如何才能立些功勞呢?此次作戰,我只是個押運糧草的,位處後方,無力可使啊!”親兵七嘴八舌地道:“決戰地點不是在須勒灘麼,那裡什麼都沒有,只有沙子,如果董卓沒了糧草,他還打什麼打,餓也餓死了他!”親只們沒什麼見識,可李催卻是明白的,就算董卓進了沙漠,沒了糧草,他也不會餓死的,董卓最會跑了,光靠跑的他也能跑出沙漠,何況那沙漠又不是很大,從中心向四周,最遠的距離也超不過三天,哪那麼容易就餓死。

想了半晌,李催道:“餓死他很難,可如果沒有水,渴死了枷…渴個半死,讓他無法再戰,卻不是什麼難事,就從水上咱們做做文章吧!”親兵們大喜,都說這個主意大好,只要能讓董卓大敗,那他們就算是立上了大功,以後圌進入扶角軍,也沒有人敢說他們的閒話了。

商量好後,李催進了董卓的大營,把李圌勤已然出兵,馬上就要發動進攻的事和董卓說了。董卓聽了,終於算是放下了心,把李催大大地誇獎了一番,便打發李催去守護糧草了。

董卓在心裡還是到有點對不住李催,可現在說獎賞還不是時候,只能等打完了仗,再好好獎賞了。

李催回了自己的軍營,召集心腹手下,詳細地吩咐了一通,心腹手下們聽了,無不驚訝,他們早知有可能會跟隨李催去投奔李圌勤,但卻沒想到李催在臨走前,要給董卓一下子,不過他們一想董卓的所作所為,又都覺得就該給他一下子,他對李催不仗義,就是對他們一群人不仗義,給他點厲害嚐嚐,是天經地義的事。

又過了一,董卓得了消息,扶角軍已經近了劉九,雙方的遊騎已然接戰,預計一天到兩天之內,大戰就會爆發。

董卓立即帶兵趕往須勒灘,他才不去幫著李圌勤夾擊劉九呢,既然知道了李圌勤會往頡勒灘圌迫劉九,那他豈有不先去搶位之理,等他先到了頡勒灘,劉九敗兵一到,他立即進行狙擊,沒準還能抓到劉九呢,這頭功不就是他的了麼。

至於說到對不起李圌勤,反正已經對不起一次了,再對不起一次又有啥了不起的,次數多了,李圌勤自然就會習慣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