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第三十章世間唯情最真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米珏並沒有改變,他這麼做絕不是衝動,而是因為一種qing。這是他對友情的一種詮釋,正如任我殺,他可以忍受自己的一切傷痛,卻絕不會拋棄朋友。朋友有難,他們寧願犧牲自己的生命去幫助他們。這就是朋友的義,人間的真情——偉大的友誼,真摯的友情。
世間人熙熙攘攘,過客匆匆來去,在茫茫人海中,能有幸和別人成為生死之併不容易。每個人都如一粒微塵,因為緣份,所以聚攏。無緣的人,紛紛擦肩而過;有緣的人,在不經意間,只是一個眼神,或是一絲微笑,就可以讓他們心心相印,命運相連。但這一份緣,要經過多少年的唐時風宋時雨,要接受多少次古佛青燈、苦禪木魚的唸誦,才能凝結成形?
人生得一知己,夫復何求?花開花謝,四季輪迴!天荒地老,海枯石爛!不變的是情,親情、友情、愛情!世間唯情最真,唯情不滅!
“天涯海閣”裏,燕重衣、歐陽情、龍七、海東來和“武林三俠”這些本來毫不相干的人,此刻居然全都聚在了一起——既然同仇敵愾,彼此的身份和地位都已不必顧及。
有些人,天生孤獨。燕重衣彷彿已習慣常常和孤獨作伴,從不肯和別人坐在一起,這一次也不例外,他獨自坐在一個角落,倚着窗子,舉杯獨飲。他飲的是寂摸的悽美!他喜歡這種覺。
每一個人都眉頭深鎖,顯得心事重重,歐陽情也心不在焉,只有燕重衣依然冷漠。熱情,藏在心裏。他從不輕易喜怒於顏,在很多年以前,他剛剛開始學劍的時候,冷落就已經告誡過他,學劍切忌心浮氣躁,急於求成。他學劍有成,也學會了忍耐和冷靜速則不達。他必須讓自己平靜下來,好好地思考。
誰也沒有找到任我殺,任我殺彷彿已變成了空氣,化成了水,説消失就消失。
“習武之人,失去武功,那真的是比殺了他更可怕。”鬱悶的氛圍,令人窒息,終於還是龍七打破了沉默。
“失去武功雖然讓他到很痛苦,但令人心痛的…是他居然落到如此悲慘的地步。”接話的人是歐陽情。
“任兄弟俠骨錚錚,重情重義,為正義奮不顧身,與惡抗爭到底,誰敢説他是個無情的冷血殺手?誰能否認這樣的人不是英雄?”龍七越説越
動,聲音亮如洪鐘“他身上
的是一腔熱血,他的行徑讓那些自命俠義的人也
到汗顏。他
本就是好人,為什麼好人卻偏偏不得善終?為什麼?”沒有人可以回答他的疑問,每個人都覺得熱血正在體內沸騰。
“他從未想過自己能不能成為英雄,他只做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歐陽情嘆道“可是現在,他活得比死還痛苦,連乞丐都不如,他還能做什麼?”
“不曾有過這種遭遇的人,是永遠也不能瞭解任兄弟的痛苦的。”龍七苦笑道。
“這種痛苦,這世間也只有他這種人才能夠忍受,換成別人,就算還沒有死,也早已崩潰。只有生命意志力最頑強的人,才能學會忍耐。”一直在自酌自飲的燕重衣忽然沉聲道。
學會了忍耐,才能承受這種最痛苦、最殘忍的打擊。任我殺就是任我殺,他總是可以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總是可以忍受別人做夢也想不到的磨難。
燕重衣慢慢回過頭:“現在沒有人可以救他,能夠讓他重新站起來的是他自己的信心和勇氣。”每個人都在靜靜聽着,燕重衣是任我殺的兄弟,是這世上唯一瞭解任我殺的人。
“別人能給他的,只是一些安和同情,但他是個堅強的人,並不僅僅需要這些,如果一個人連信心和勇氣都已經失去,那麼他就是真的完了。”所以任我殺如果想重新振作,就只有依靠自己。
歐陽情嘆道:“如果他自暴自棄,就會生活在痛苦的陰影裏面,永遠也走不出來。雖然他已經不能再用刀了,可是他還是任我殺,無論如何,他都不能這樣對待自己。”
“所以,我們要讓他明白,雖然他失去了武功,但還有朋友,只要他了解到活下去的意義,就不會再失自己。”
“只要他願意回來,我願意為他做任何事,就算要我用生命來換,也不後悔。”歐陽情忽然無比堅定地説道。
她並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敢在這麼多人的面前説出這些話,她只覺得,任我殺的痛苦就是對她的折磨,她必須結束彼此間的傷與痛。也許,這就是愛。愛的力量,是無堅不摧的,這世上有許多事、許多人,都因它而改變。
龍七看了她一眼,悄然一嘆,緩緩道:“其實任兄弟的武功,並不是不可能恢復。”海東來臉忽然一變,yu言又止。
“你説什麼?”燕重衣倏然抬頭,眼中星輝熠熠。
“只需要一樣東西,任兄弟全身的經脈就可以重新接連起來,行動如常,不但依然可以用刀,而且功力也將突飛猛進,一千里,直達化境。”燕重衣目光閃動,冷漠的眼睛終於燃燒起一絲火焰:“是什麼東西?”海東來終於忍不住道:“龍七先生,如果你説出了那個秘密,只怕江湖上又將掀起一場軒然大波,你要三思啊!”龍七搖搖頭:“我自有分寸。”海東來輕嘆着,不住地搖頭苦笑。
歐陽情忍不住追問道:“究竟是什麼東西?”
“‘萬劫重生’!”
“‘萬劫重生’?”
“對,‘萬劫重生’就是任兄弟唯一的生機。”
“‘萬劫重生’?”這個聲音是從樓下傳來的。
歐陽情妙目一轉,喜形於,失聲道:“米先生!”
“天山一劍”雖然俠名遠揚,但米珏生隨和,淡泊名利,江湖上真正見過他的人並不多,海東來和“武林三俠”是老一輩人物,年輕之輩的也只是聞其名未見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