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身非相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説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説偈言若以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
道不能見如來譯文及註釋譯文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可以佛
身的三十二種好相而觀見如來嗎?須菩提説:可以,可以,可以佛
身的三十二種好相而觀見如來。佛説:須菩提,如果可以佛
身的三十二種好相而觀見如來,轉輪聖王也具有三十二種好相,他也就是如來了。須菩提對佛説:世尊,就我瞭解佛所説的義趣,如果不見諸相非相,不應以佛
身的三十二種好相而觀見如來。這時,世尊就用偈語説:若以
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
道,不能見如來。
註釋①觀:佛教術語,通過觀察虛妄的表相世界,而達到佛教空諦的智慧。
②轉輪聖王:據説是剎帝利種姓,即位時東方忽現金輪,憑這金輪降伏四方,所以叫轉輪王。
③偈:梵語意譯,又譯頌,四句整齊韻語,用以表達一種對佛法的理解、讚頌。
評析“法身非相”——不要拜偶像,即使對佛也是如此。這一段通過佛和須菩提的對話,説明不應該執著於“相”的佛家本道理,即使是佛的三十二種相,也不應該執著,所以標目説“法身非相”即佛的“法身”不是以“相”來體現的,還是強調萬法皆空的真諦。所以最後佛的偈語説不能以“
”見我,也不能以“音聲”求我,那是“行
道”並不能真正認識我。第五品等前文中須菩提説不能以身相見如來,這裏卻又説能夠以三十二相見如來,好像須菩提的覺悟降低了,似有文本悖謬。所以南懷瑾解釋説:“這個問題佛已經提出來好幾次了。須菩提被佛這麼一問,又昏起頭來了,我們如果把佛經當作教育法研究,你看這一位大老師大教授,當時的教育法真夠厲害,須菩提明明答對,佛又東教西教,須菩提失去自信,答案也錯了。他本來答錯的,佛東教西教,他的答案又變對了,此所謂佛的弟子都叫聲聞眾,跟着佛的聲音受佛的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