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通化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説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説得福德多。

譯文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如果有人以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用來佈施,這種人以這樣的緣故,所獲得的福德多不多?是的,世尊,這種人以這樣的緣故,得福很多。須菩提,如果以為福德是實在有的,就是着我人眾生壽者相,如來就不説得福德多,如果以為福德是虛幻的緣故,如來説他得到的福德很多。

評析法界是梵語達摩馱都的義譯,又譯法、實相。一般有兩個角度的解釋,一是從事實的角度,一是從義理的角度。法即萬象各類,界即分界,即所有外界的表現。佛説再大的福德其實也是虛無的,還是強調萬法皆空的宗旨。所謂“以福德無故,如來説得福德多”即“無”才是本。這是通遍一切“法界”的真理,故曰“法界通化”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