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七章】十月,雪季的腳步更接近了。
此時氣温每都會降到一個新低,千百年來寒暑不侵的白筱菟,終於領受到寒冷,還發現自己似乎、大概、可能有點怕冷。
儲物空間裏的衣裳有調節温度的作用,但是實在與清風寨的風格不符,那次從温泉回來,她身上的衣裳引來了寨民們的圍觀和熱議,直嘆不愧是仙衣,他們從沒見過這麼漂亮的布料。
所以她也就只穿了那一次,就不曾再拿出來穿過了。
幸好她只是有一點點怕冷,出門的時候披上前兩昌子熙送來的狐皮大氅就足夠保暖了。
據有經驗的寨民們估計,雪季大約再過半個月到二十天左右就會降臨了,最遲也不會超過一個月,到時候大夥兒就只能窩在屋子裏貓冬,除了每天要掃雪之外,什麼事兒也沒法做。
所以她打算在雪季開始後教大夥兒識字,眼下她正在寫教材呢。
古代開蒙讀物,最着名的就是三、百、千,也就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二字經作者眾説紛紜,但大多數人認為是宋代王應麟所着的典籍,現在沒有。
百家姓成書於宋朝,現在一樣沒有。
千字文好像三國時期某位——請原諒她記不住那麼久遠的名字——書法家曾寫過一篇,但是毀於西晉的動亂之中,後來王羲之又重新編綴過一篇,可惜文理音韻皆不佳;最後好像是梁武帝為了教育子侄,命某人從王羲之書碣碑石拓出互不重複的一千個字,又命某某人將這不相干的一千字編成有意義的句子,成為後世所知的千字文,就是“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那篇。
嗯,梁武帝作古了,也就是説現在千字文已經有了。
不過她現在寫的不是千字文,而是經典名着三字經,雖然三字經後面有一部分篇幅提到朝代的更迭興替,但她將本朝以後的部分都省略了,並不影響閲讀,至於少數幾個歷史人物,她再以古時候的某個人含糊帶過即可。
“白姑娘,該用膳了,我送晚膳來給你。”門外傳來阿蘭的聲音。
“蘭姨請進,門沒拴上。”白筱菟沒有停筆,只剩最後幾句,打算寫完再説。
竹門被從外面推開,阿蘭提着竹籃子,竹籃外面包覆着厚被子保温,來到桌前,看見她正在寫字,不敢打擾。
屋子裏只有這麼一張桌子,寫字吃飯都在這裏,所以在白筱菟沒有收筆清出桌子之前,阿蘭提來的晚膳是無法上桌的。
“蘭姨稍等一下,只剩幾句就寫完了。”白筱菟對阿蘭柔柔一笑,温聲解釋。
“不打緊,我也沒事,只是擔心飯菜涼了。”
“沒事,很快就好了。”白筱菟低頭繼續行筆書寫,直到最後三字“宜勉力”寫完,吁了口氣,收筆。
“寫完了?”阿蘭好奇的問,她不識字,可看着白姑娘寫的字就覺得好看極了。
“嗯,寫完了。這是準備給大家開蒙的,等到雪季開始,就教大家讀書識字。”白筱菟吹乾墨水,將寫好的三字經收攏起來,放到前幾口她拜託懂木工的寨民專門製作的木盒子裏。
盒子裏已經有二十份三字經,她打算儘可能的多寫幾份,然後裝訂成冊,可以的話最好能夠一人一本。
將盒蓋蓋上,放到櫃子上,才回到桌旁準備用膳。
今有一葷一素兩道菜,葷菜是酸菜炒
絲,因為白筱菟不喜
食,可寨主又下死命令不可不食
,所以他們這些人傷透腦筋,最後只好將兩人的意見折衷,給
食,但很少量,所以這道葷菜裏
絲並不多。
白筱菟也不讓他們為難,她心知昌子熙是為她好,這個時代物資匱乏,營養本就差了些,再不吃點食會影響健康。
她現在是體凡胎,無法不食五穀,也只能入境隨俗了。
因為糧食充足,所以每天都能有'餐米飯,她吃了幾口米飯,幾口酸菜,才勉為其難的夾了絲入口。
絲一入口,白筱菟的眉頭便微微皺起,用膳的動作停了下來,若有所思的望向阿蘭。
“怎麼了?不合胃口?”阿蘭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