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帝制收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但是,陳華不去北京參會,不表示陳華就不需要重視這次會議。從五國銀行團給袁世凱貸款開始,一直到南北戰爭,陳華一直在思考“政治”兩個字。在清廷退位之後,華夏頓時陷入了羣龍無首的狀態。南方的革命黨人想為“人首”北方的袁世凱也想為“人首”於是便有了爭鬥。
但爭鬥的過程和結果卻讓陳華大開眼界。袁世凱勝了,還對孫、黃等進行通緝。但孫明明就在廣州,通緝個啥?直接派兩個軍從湖北殺過去就是了,陳華相信,孫的軍隊不會是袁的對手。
可是,袁卻不採取這樣的手段,而是採取了更温和的“開會”這便是政治的手段和政治的魅力了。
如果陳華隨意地派幾人去北京,不會説話,説不起話,四川如何在全國這盤棋上爭取自己的利益?
陳華有一個優勢,那就是軍力強大。相信只要袁世凱集團是聰明的,就不會輕易挑起與四川的戰爭。這個優勢放在全國的這盤棋上,能夠爭取到多大的利益?這是陳華正在努力學習的。
“西南。”朱慶瀾總是能率先領會陳華思想的人。
是的,西南。這正是陳華想要的地盤。但是,這西南雖然是窮山惡水這地,沒有一個名份或理由也是很不好拿的。如果硬要拿,陳華不但要背上一個挑起內戰的名聲,甚至有可能遭到全國各省的反彈。
以支持袁世凱為代價,能否謀取到西南?這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袁世凱的態度,二是謀取西南的時機。
就袁世凱的態度而言,陳華覺得是可以討論的,陳華手下的謀士們也認同這一點。譬如東三省,一直就是一個總督,這是有傳統可尋的,那麼,西南為什麼不可以只設一個都督呢?這就可以謀劃。
所以,無論成與不成,陳華這次都會派出得力的代表組成代表團赴京參會。據袁世凱發通告,四川可以選出40人作為代表(按人口的百萬分之一派出),差不多佔全國總代表的十分之一。
經過與省政府的商量,陳華決定由趙爾豐擔任四川代表團的團長,朱慶瀾、鄭樹林擔任副團長奔赴北京。至於與袁世凱商談西南問題,陳華決定讓朱慶瀾以修建一條出海公路和鐵路為理由,探一探袁世凱的態度。
由於心中有了對西南的牽掛,陳華讓馮仁找來雲南、貴州、廣西三地的資料,自己悄悄地躲在辦公室裏研究,同時,要求馮仁加大對上述三省上層的滲透。
昭通起義後,蔡鍔順勢成立了雲南軍政府並擔任了雲南都督。與歷史上幾乎一樣,李源為軍政部長兼參議院長,殷承瓛為參謀部總長,韓建鐸為軍務部總長,張惟聰為省議會議長。不久,李
源任滇軍第二師師長兼迤西國民軍總司令,羅佩金繼任軍政部長,而在昭通起義中立下過重要功績的唐繼堯被選為軍政部次長、參謀部次長兼講武堂總辦等職。
但唐繼堯絕對不是一個安分守己的傢伙,他借“入黔平叛”的機會,聯合貴州的立憲派,一舉奪得貴州都督,成了與蔡鍔平起平坐之人。
也許,西南的機會就在眼前!
歷史上,蔡鍔到北京後,袁世凱將任命蔡鍔擔任陸軍部編譯處副總裁、全國經界局督辦等虛職,實則將蔡鍔監視起來。而云南都督一職,蔡鍔則力薦唐繼堯繼任,並獲得袁世凱批准。
其實,本不用陳華去尋找時機,機會很快就會到來嘀。原來,四川在財政上一直接濟雲南,兩省的關係也很好。但陳華這個穿越者掌握了四川的權利之後,將四川援助周邊省份的費用全部停了。蔡鍔當了大半年都督,還沒來得及向四川要錢,就準備上北京開會了。而繼任者唐繼堯可不會客氣。
只是,此時的陳華還不知道這個機會罷了。
除廣東、福建外,各省代表均於8月10之前趕到了北京,而會議也決定於8月13
召開。此時,距陳華宣佈獨立已經過去1年零1個星期了。
各省代表均是滿懷信心而來,推翻了清廷,接下來就是民主共和的天了,華夏的強盛似乎也指
可待。
但是,會議還沒開始,一些立憲派代表就開始串聯開了。他們串聯的惟一目的,就是在華夏推行君主立憲制,立憲派的人以君主立憲的英國、德國、本、俄國為例,大肆宣揚君主立憲的優勢。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皇帝不是被推翻了嗎?很多代表覺到很
惑。立憲派的人就解釋説,清廷那個皇帝自然不合適,華夏是漢人佔主體的國家,這皇帝一職無論如何都應該由漢人來擔任。
這個解釋帶有很強的欺騙。他們把是民主共和還是君主立憲偷換成了漢人或是少數民族當皇帝的問題。惟有少數省份的代表譬如朱慶瀾、鄭樹林、蔡鍔等人才明白其中所包含的陰謀。
也許這是立憲派的想法吧,一些代表安着自己。但是,在13
開始的預備會議,竟然安排了一個議程,那就是討論國體是採用君主立憲體制或是民主共和體制。會場上頓時熱鬧起來。
在四川代表團出發之前,陳華就特別作出過待,國體肯定是共和國家而不是君主立憲國家,這不容討論,否則四川代表必須立即退場;至於是總統制或是內閣制,由着代表們去議好了,四川並不想對此發表過多言論。
所以,當會場正熱鬧之時,鄭樹林幾乎是以吼的方式把四川的態度表達了出來:“各位代表,我們千辛萬苦推翻了一個皇帝,現在又討論是否新立一個皇帝,你們覺得這很合適嗎?如果再討論這個問題,四川代表團將集團退場!而且,四川將永不承認這個所謂的君主!”鄭樹林説完,團長趙爾豐和副團長朱慶瀾就站起身來,準備離場。
“趙省長,還有各位,請稍待。待我請示一下會議主持人諸會再決定去留,如何?”就在趙爾豐已經邁出兩步後,袁世凱的內務總長趙秉鈞突然走出來勸説道。
“趙總長,那就快點。”趙爾豐等人也不是真的要走,主要是表明四川的態度。這是原則問題,不表明不行。
ps:朋友們,支持千殤啊!現在,只有你們才是千殤碼字的動力了哈。因為起點編輯部給千殤的回覆是“下部爭取簽約”
…
千殤從今天起,決定加快碼字速度,每天更6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