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無言的結局1求收藏推薦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西元1912年4月6,五國銀行團在北京六國飯店舉行酒會,慶祝他們與袁世凱集團的貸款協議。據協議,五國銀行團將向袁世凱集團提供價值5000萬美元的貸款,其中3000萬美元為機械、設備及船舶購買款。

消息傳出,輿論大譁。有人在南方的報紙上撰文痛罵袁世凱是滿清政府一樣的“賣國賊”而上層人物均在分析袁世凱與五國之間到底達成了一個什麼樣的易。總之,沒有一個人會天真地認為列強只是在做一件好事。

南方官方在沉寂了三天後,終於石破天驚,發佈了措詞嚴厲的“討袁令”!同時,隸屬於南方的革命軍5個軍除地方留守部隊外,全部向湖北及長江沿線開進。

與歷史上略有不同的是,陳華穿越來後,歷史上屬於南方勢力的安徽在這一世卻屬於北方,這也許是對袁世凱主動推翻清廷的一點補償,不過,皖南卻在南方集團的手上,也因為如此,湖北的地位比歷史上任何時代都更加重要。

武勝關,位於河南與湖北界處,為華夏曆史上“九大名關”之一“兵分豫楚,襟扼三江”南鎖鄂州,北屏中原,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雖然1906年京漢鐵路全線貫通,武勝關的戰略作用有所下降,但由於南、北突然分治,讓武勝關再次變成了“天下名關”由於南方的革命爆發較早,因此武勝關險要地型被當時居於“防守”地位的北方軍隊率先佔領,袁世凱成立“國防軍”後,原清軍第4混成協協統張錫元被任命為國防軍第二軍第二師師長,師部駐紮在河南信陽,其中武勝關就駐紮着一個旅兩個團,兵鋒直指鄂州大地。

而湖北乃革命軍第三軍的管轄之地,革命軍第三軍軍長張振武自然也不甘落後,不但在武勝關下的武勝關鎮陳兵兩個團,還在廣水、大悟兩縣境內陳兵一個師,進可以攻,退可以守。

“討袁令”一出,南方軍隊迅速行動起來,由黃興擔任“討袁大都督”張振武擔任“副都督”下轄第1軍第2師,第2軍第1師,第4軍第3師,第5軍第2師及第3軍3個師總計7個師8萬餘人的“討袁軍”迅速行動起來,兵鋒直指武勝關。

在南方發佈“討袁令”的當天,袁世凱發佈命令,令駐防山東、安徽的國防軍第三軍段祺瑞部三個師迅速向長江沿線靠攏;令駐防河南的國防軍第二軍馮國璋部三個師全力扼守武勝雄關;令海軍司令薩鎮冰帶領海軍艦艇在九江與段祺瑞部匯合,然後合攻武漢,以斷其南方“革命軍”的歸路。

“國防軍”應對此次戰役,其總兵力也是7萬餘人,但卻多了薩鎮冰的海軍這個變數。局勢,再次離起來。

西元1912年的華夏海軍,擁有穹甲巡洋艦9艘,海防炮艦27艘,驅逐艦6艘,魚雷艇8艘,總艦隻50只,總噸位只有45505噸,有海軍士兵8500餘名,位列世界第16位,而且本沒有遠洋戰艦,遠洋作戰能力連希臘、丹麥等小國都不如。

但是,這樣一支機動很強的部隊卻是這個時代陸軍的殺手。而袁世凱也與歷史上的運氣一樣竟然全部接受了清廷的海軍艦隻。

不過,只要仔細思考清廷海軍的歷史,就不難看出它們與北洋之間的淵源,在某種意義上,華夏的軍事近代化確實發端於北洋,海軍也是如此。

西元1912年5月10,段祺瑞率領“國防軍”第三軍兩個師在海軍的掩護下橫渡長江,對湖北重鎮九江發起攻擊。九江守軍頑強抵抗了5個小時,但終因寡不敵眾九江陷落。這時,唐繼堯率領的革命軍第5軍第2師還在湖南境內磨磨蹭蹭。

九江的陷落讓南方的革命軍慌了手足,孫在廣州急令已經到達武勝關下的黃興、張振武回援武漢三鎮。

這個命令很有些“亂命”的味道。這個命令再次坐實了孫不懂軍事的事實。在同盟會高層中,黃興算是比較懂軍事的,但黃興對孫又特別忠誠,所以悲劇就這樣發生了。

接到孫的電令後,張振武反覆勸説黃興,此時撤兵回武漢,絕對會遭到武勝關北馮國璋三個師的追擊,而且,不戰而退對士氣也有相當的負面影響。

最後,報請孫的同意,武勝關下由張振武率領三個師繼續與馮國璋對峙,由黃興率領三個師回師武漢。本來,張振武的三個師裏,有兩個師就是湖北新軍,回援武漢也許更合適一些,但張振武在此前僅僅是湖北陸軍小學總辦,在這些革命大拿面前人微言輕,所以,這一因素再次加劇了悲劇情節。

西元1912年5月12夜,黃興率領三個師乘火車陸續回援武漢三鎮,本以為天不知地不覺的事情竟然被馮國璋的“國防軍”偵知。

5月13凌晨5時,馮國璋的“國防軍”以一個整師的兵力為前鋒,集中三個師的全部火炮對國防軍駐防的武勝關鎮發動突然進攻。此時,忙碌了大半夜送黃興離去的張振武剛剛躺下不久。聽到炮聲的張振武慌忙應戰,但是,慌慌忙忙的張振武又哪裏是有備而來的馮國璋的對手呢。

實際上,在段祺瑞和海軍聯合攻克九江之後,袁世凱及其手下就在分析武勝關的形勢,同時也分析着南方政府可能採取的對策。

如果孫不撤軍,而堅持在武勝關下決戰,袁世凱的對策就是以海軍封鎖江面,止南方革命軍對武勝關部隊的援助,而以段祺瑞由南而北,以馮國璋從武勝關南下,南北對進雙向夾擊黃興率領的六個師的革命軍。

雖然南北雙方的軍隊都是六個師,但北方的“國防軍”顯然實力更為強大一些。原北洋六鎮,每個鎮的炮標裝備都很完整,而南方的新軍由於建立時間晚,火炮的裝備不及北方軍的一半;另外,袁世凱將北洋軍改為“國防軍”後,又將一二三四軍每個師都配備了一個75mm火炮營。

所以,如果孫決定在武勝關決一死戰,袁世凱並不擔憂。否則,袁世凱也不會託大讓馮國璋三個師守衞武勝關了。

ps:朋友們,早上好!今天第二更到!請支持!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