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市委書記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于波走出市委辦公大樓時,覺無形的壓力從四面八方朝他壓來。從陳書記的態度看,是支持自己與程忠的想法的,這更堅定了他去新城打一場攻堅戰、破兩個驚天案的信心。

15月2019時10分。多雲見晴。

于波走出市委辦公大樓時,覺無形的壓力從四面八方朝他壓來。從陳書記的態度看,是支持自己與程忠的想法的,這更堅定了他去新城打一場攻堅戰、破兩個驚天案的信心。這攻堅戰就是馬上籌資、調力量進行引黃入新工程。兩個案子一個是羣眾舉報市委副書記賣官受賄案,幾個水平差得不能再差的幹部,居然在短短的三年中由副科升為副縣、正縣。但願祁貴沒有問題。否則,一個紀委副書記與一個腐敗分子共事,傳出去豈不讓人笑掉大牙?另一個就是三年前的持槍傷人、入室強姦案。這起案子與後來發生的幾起案子聯繫起來分析,他確信系一個團伙所為,而且就是那個三年前未抓獲的罪大惡極的傢伙。市委書記不是紀委書記更不是公安局長,可是反腐倡廉、保一方平安更是一個市委書記的責任。再説了,這個案子也可以説是在他當公安局長時未破的案子。老公安局長當市委書記了,案犯還逍遙法外,哪有這個道理?馬副書記朝他揮揮手,坐進了紅旗轎車。于波朝一溜煙走的轎車揮揮手,才意識到壓力是來自馬副書記這一面,從知道的情況和馬副書記在會上的態度看,要破這兩個案是有難度的。幸虧程忠給他想了個"打槍的不要、悄悄地幹活"的法子,要不,你還沒有找到證據,案犯可能就又消失了。同時,這個案犯的背後還有一個神通廣大、手眼通天的人,這個人很可能就是呂黃秋。

"于波呀,還沒走呀?"陳書記和劉市長下樓了。劉市長接上陳書記的話説:"人家要搭你的車,順路的…于波,你可得抓緊機會給咱大老闆説呀,不然,你獅子大張口,讓市裏掏兩個億,我可無能為力喲。"于波朝劉市長笑笑,目送他上了紅旗車。

陳書記拉于波上了他的紅旗車,説:"兩個億可能夠嗆,亂彈琴嘛!一個億嘛還差不多。哎,于波,我有個法子,你回去後聘楊棟同志做引黃入新的高級顧問,讓他去省委給你要一個億回來。"

"人家都下台了,再説他一直不同意上這個項目,説是勞民傷財。他會去給引黃工程要錢?"陳書記哈哈一笑説:"虧你還和他共過幾年事,對他你應該瞭解的,這個同志本質還是不錯的,只是有點耳子軟,也怪你不會説軟話嘛。"

"這倒也是。"于波摸摸後腦勺説,"我就是太直,不善於迂迴做工作。"

"知道就好。"陳書記拍拍于波的肩頭説,"為了讓楊棟同志下台也下得體面,畢竟人家還沒有直接的大的過錯嘛。還為了讓他幫你搞這個-引黃入新-工程,市委決定任他為代表顧問,給你創造一個幹事的環境。"于波就想,這是馬副書記的主意,還是陳書記的主意?如果是馬副書記的主意這裏頭就大有文章。但有一點,不論是誰的主意,讓楊棟給引黃工程跑跑資金,噹噹"顧問"這倒是個很理想的角。於是,于波就説:"還是市委英明!"

紅旗車開進了有武警站崗的"1號別墅區"大門,停在了一棟別墅門前。一進門,陳書記就招呼老伴道:"快過來,我給你介紹一位你的老鄉,剛上任的新城市委書記于波。"晚飯是新城風味的行面拉條子。行面滷子很地道:幾片薄薄的大片、幾塊木耳,還有西紅柿和雞蛋絲。于波誇獎了一番好手藝,就大口大口吃了起來。

飯後,陳書記帶于波到自己的書房裏説話。大約十六平方米的書房,有兩面牆都讓書架佔滿了,且書架上滿滿當當的都是書。一大兩小的布面沙發前,擺一張花崗石小茶几,上面攤着一本書:《資治通鑑》。

"喲!該不是到圖書館了吧?"于波見陳書記今晚的興致特好,便笑着説,"沒想到,真沒想到,陳書記還有這麼多的-財產-哩!"

"是啊!這些書值個兩三萬元吧。"一陣説笑後,陳夫人拿來了兩瓶超純水,她啥話也不説,放下水就帶門出去了。于波想,陳書記該談正題了。果然,陳書記喝了口水嚴肅起來了。他説:"于波,直覺告訴我,楊棟這個同志雖然不是個好領導,可他也並不壞。只是他不是一個幹事的人嘛。好了,這些就不説了,如果他真像羣眾來信講的那樣,貪了多少,收了多少,我就管不着了,該咋辦你就咋辦吧。"于波問:"楊棟當顧問不是馬副書記的主意?"

"不是!"陳書記説,"這些你別了解得太多了…祁貴的民憤太大了,估計他可能有不可告人的事情,你必須得查清楚。但要巧妙,在沒有確鑿的證據前,千萬別驚動他。"于波點了點頭。

"關於呂九莊的事,亂彈琴嘛!我想,該到解決的時候了,那個-5。18-案子跟呂九莊有沒有關係,我看很難説,問題是搞出有力的證據來。這個呂黃秋越來越不像樣子了,竟然連《人民報》下去的記者都不理不睬,這樣子不行呀。你是省裏有成績的企業家不錯,可你也不能自以為是,胡作非為吧?"

"據税務局的同志講,他們的工作人員執法檢查,竟然連莊都進不去。一個工商局的副局長好不容易進了莊,還讓保安人員打得住了醫院。如果僅僅是這些事情也就罷了,還有不少傳聞。説呂黃秋窩藏罪犯、縱容犯罪;莊裏開設明為桑拿浴實為院的什麼洗浴中心;呂黃秋年初到美國去看上學的兒子、女兒,被海關查出了二十萬美元現鈔。他哪來的這麼多錢?據説他的錢來得不乾淨呀,再説了,他的集團公司是村辦集體企業還是私人企業?還有不少奇怪的傳聞,説呂黃秋是新城市委的組織部長,想讓誰升官,這個人就能升上官。亂彈琴嘛!如果真是這樣,這就有問題了,祁貴有問題,市委的組織部長更有問題。凡此種種,你都悄悄地介入,一旦有充分的證據,龍江市紀委、公安局馬上配合。為了慎重,掌握證據之後最好給我通通氣,你明白嗎?祁貴是幹部,呂黃秋是知名企業家,得不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問題的。"于波連忙表態:"我明白,陳書記,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打草驚蛇。一旦掌握了證據,馬上給你彙報,然後採取必要的行動。"于波真是太動了,太動了。他沒有想到市委書記考慮得如此周到、如此細緻。而且陳書記的考慮跟他和程忠的觀點不謀而合。這個時候,于波到身上的壓力明顯減少了。市委書記、市委就是他打好一場攻堅戰、破獲兩大案件的有力保證。這就説明,發生在新城的一切事情,市委都瞭如指掌。在這種情況下,派他去新城,他既是一個市委書記,更是一個紀委書記和公安局長。這是市委對他極大的信任。

于波説:"陳書記,謝謝市委、謝謝你對我們新城的關懷和支持。我一定燒好引黃工程、反腐敗、破大案這三把火,從而打開新城新世紀的新局面!"

"説得好!"市委書記握住了于波的手,"記住,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後兩件事的知情人越少越好。包括市裏的領導在內。"

"我一定。陳書記,請你放心。"25月2020時30分。多雲間晴。

因為是人,于波子梁豔芳與程忠談得很投機。

梁豔芳告訴程忠,她的工作很輕鬆,龍江礦業集團公司會計。程忠問她去不去新城?梁豔芳説,我才不跟他去呢,在龍江也習慣了。再過一年,女兒於妮從龍江大學畢業,能在龍江找一份合適的工作足矣。説着説着,程忠就説起了那個引黃入新工程。

"就是引九龍山那邊的黃河水到新城,這個夢我整整做了四年了。"程忠説。

梁豔芳也是三年前隨於波從新城到龍江的,她當然知道引水工程這檔子事了。她説,她就不明白,這新城的事離了你和于波就辦不成了?她還説,她只知道他這三四年的情況,過去的情況她是一無所知。

程忠幽默地説:"既然弟妹想要知道,我就聊一聊吧。就怕你不愛聽。"梁豔芳説:"程市長,你就説説吧,我還真想聽。"程忠説:"我1963年參加工作,那時剛滿十六歲,在農業社當記工員。三年後到公社當水管員,參加了省裏舉辦的一期水訓班。八個月回來後,我到湯縣當上了小水電技術員。我邊幹邊學,很快就晉升到了工程師,因為我是湯縣農電事業的開創者之一。在湯縣任縣委副書記的十年中,我當過縣水電局股長、副局長、局長。70年代末我升為湯縣縣委書記,人家都稱我是娃娃縣長。有位作家寫過一篇報告文學,那標題就是《娃娃縣長》。七年後我被提為市委常委,同年底當選為副市長。我這個副市長當了十四年啊!十四年,對於一個想幹點事情的人來説,那是多麼重要的一個階段啊!一個人的青年華有多少個十四年啊!而我,幾乎白白地耗掉了這十四年,尤其是近十年。想想我當縣委書記前的那十五年,多輝煌啊!湯縣農電事業在我的主持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一步一步地發展起來了。那十五年中,我的腳步從常河、清水、河東、河西,一直走到了河西水電站的建成,我被樹立為農電事業一面旗幟,是因為解決了全縣二十多萬人的吃水、用水、澆地問題。那是一個令人矚目的成就啊。那十五年,可以説是我一生最幸運的一個階段,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除了水電事業外,我主持完成了縣裏的老城改造等十餘項較大型的工程。

"可是,這十幾年,我落伍了,越來越讓別人瞧着不順眼了。我也真不懂了,這幹一件事就特別難。就拿這引黃入新工程吧,這應該是造福新城的百年大計、千年大業。可有人就硬是説我不務正業,他不幹事,還讓你也別幹事…這下好了,于波到新城去了,我終於遇到了引黃工程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想想自己的夢想與企盼,馬上就要變成現實,你説我該有多高興啊!"梁豔芳被動了,説:"程市長,你也別太勞累了,我聽於波説,修到引黃工程工地的路時你還差點出了事兒。"

"是啊!"程市長説,"太危險了,如果我死了,連個烈士都算不上,因為那個路是我們瞞着人家修的呢。"程忠剛要開口繼續説,電話鈴響了。梁豔芳過去接電話:"喂,噢,是劉市長呀,于波到現在還沒回來,是啊,新城的程市長也在等他呢…好。"梁豔芳衝程忠笑笑説,"劉市長讓你接電話!"程忠抓過了話筒:"你好,劉市長!"劉市長:"好呀,程忠,你膽大包天,還敢來龍江跑官,你就不怕我撤了你?"程忠:"劉市長,這不叫跑官,稱要官很合適。我不怕你撤了我,你也不會撤我,很可能還要推薦我呢!"劉市長笑了:"程忠,你就這麼自信?好了,我就告訴你,經于波同志提議,市委市政府同意你出任新城市代市長!"程忠:"是嗎?謝謝市長!

拿引黃入新工程竣工典禮謝你,怎麼樣?好!好!好!劉市長,我一定!

再見!"程忠放下了電話,説:"這於書記到哪裏去了呢,把老朋友扔到這裏就不管了…弟妹,我如願以償了,於書記的提議,市委市政府通過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