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碣石金宮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樓閣高下,軒窗掩映,幽房曲室,千門萬户,金碧相輝,照耀人耳目…
所有的文獻上對碣石宮的記載只有寥寥數筆,可從中也不難看出碣石宮的雄壯和巍峨,碣石宮前臨一望無際的汪洋,海中有昂然聳立的碣石,後靠巍峨連綿的燕山,山上有逶起伏的長城。
碣石宮南北五百米,東西三百米,左右兩翼各有闕樓環護,呈合抱之勢,正對海中碣石,據傳碣石宮高聳入雲,登臨宮殿之上,極目遠望,納百川,匯江河,一碧萬頃、水天一線,滄海浩瀚無際。
可當我們真正站在東海之濱時,也只能通過這些文字來勾畫出傳説中那座曠世雄壯的宮殿,我們就站在碣石宮之上,只不過沒有聳入雲霄的樓閣,一抹黃土上能清晰的看見當年這座宮殿建築的遺址。
線索中提及的明十四陵應該就是這裏,當年秦一手借徐達修山海關之際説服朱元璋在此同時修建明十四陵,或許因為都是修建防禦長城,所以沒有人會留意。
“時間不對啊?”聞卓來回看看地上的遺址對我説。
“曹寫下觀滄海遠在明朝之前,可從他的詩詞中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
看到的也只是碣石而已,並沒有提及過碣石宮。”聞卓所説的碣石是海中不遠處聳立的三個岩石,也是傳説中的孟姜女墳,碣石近海而立,別具一格,站在不同的角度觀賞此石有不同的效果。
在黑山頭觀此石,其彷彿是一隻褐的公雞屹立海面,揚頸啼鳴;在牆子里正面觀此石,其又宛若一位婦少攜着一雙兒女望海盼夫。
看看周邊,似乎也可以算的上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風蕭瑟,洪波湧。
“事實上關於碣石宮一直都是一座傳説中的宮殿,具體到底有沒有並沒有人能知道,從曹的詩中就可以看出,遠在東漢時這碣石宮就已經不復存在。”越千玲也走過來很認真的對我説。
“既然東漢就沒有碣石宮,那朱元璋的明十四陵修在什麼地方?”顧安琪大為不解的説。
“也不是啊,你們看看腳下,這些遺址不正好説明這裏曾經就是碣石宮修建的地方啊。”蕭連山指着腳下考古挖掘出來的溝渠説。
“這隻能證明這裏曾經有建築,但到底是不是碣石宮就有待考證了。”越千玲搖搖頭一本正經的回答。
“而且所有文獻裏面都沒有明確的標示這裏是碣石宮。”
“我在秦一手的古書裏看見過關於碣石宮的描述,黃金銀為宮闕,其物禽獸盡百…”我看看四周有些疑惑的説。
“碣石宮是一座金宮,並非誇張的描述,而是真正用黃金銀蓋造而成的宮殿,至於其物禽獸盡百,是説裏面珍禽異獸各種寶物數之不清。”
“這樣金碧輝煌的一座宮殿既然真的存在,又怎麼會沒有絲毫記錄呢?”顧安琪也低頭看看地下的遺址。
“黃金宮殿啊,那該是有多壯觀。”
“如果真是雁回哥説的那樣,那就更不對了。”越千玲蹲在地上仔細看看那些清理出來的古地基。
“按照這些地基深度來看,多為木質結構的建築,如果真是以黃金銀所建,這地基本承受不起如此龐大的金宮。”
“現在有兩個問題,如果金宮真的存在話,碣石宮在什麼地方?另一個是明十四陵又在什麼地方。”越千玲抬起頭看着我説。
“從地上這些遺址看,下面是沒有被挖動過的痕跡,所以可以肯定,明十四陵不會在這遺址的下面。”
“你説錯了,其實只有一個問題。”我搖搖頭平靜的説。
“一個?”
“嬴政修建的碣石宮,他知道,他身邊的人也一定知道。”我深一口氣淡淡的笑着説。
“秦一手應該很清楚碣石宮的位置,他來這裏想必就是把明十四陵藏在碣石宮,你們想,既然碣石宮一直被人找不到,説明極其的隱秘,他修建明十四陵的目的無非是不想別人發現,碣石宮不正是最好的地方嗎。”
“始皇元年,東巡碣石,並海南,歷泰山,至會稽…”越千玲默默唸了幾句詫異的説。
“按照史書上所記,雖然沒有提及碣石宮,但提到了碣石,而且嬴政先後四次巡東海,如果真有碣石宮,那也應該就是這裏才對啊。”聞卓閒暇無事,拾着石塊往遠處扔,背對着我們漫不經心的問。
“難道除了曹就沒有其他人來過這裏,寫下過什麼?東漢就沒有了碣石宮,不代表之前也沒有啊?”
“我想應該是沒有。”蕭連山忽然笑了笑回答。
“你們想啊,碣石宮真要是一座金宮,那要值多少錢啊,就算有早也讓人給拆了。”
“連山哥這話其實有道理的,這
本就不是宮殿,就是一座聳立的寶藏,誰不想要啊。”顧安琪也點頭稱是。
越千玲想了半天忽然眼睛一亮。
“東漢之前來碣石的帝君有很多,不過留下的記載和文字卻寥寥無幾,倒是有漢武帝的記載,我還記得是,八神諸天,淪漣大壑,帝命巨鰲,更負危揭,冠簪東出,以為碣石,燭龍雙眸,以為月…”
“淪漣大壑,是指的山勢險峻萬石羅列,峭壁如削,而帝命巨鰲,更負危揭,冠簪東出,以為碣石…”我來回走了幾步低頭想了半天説。
“應該是指這些山峯遠望猶如巨鱉,中有鶴立雞羣一峯獨秀之勢,像是巨鱉背上馱的石碑,冠簪東出…應該是説東面有山峯高抬正是巨鰲的鰲頭,而那碣然特立的高大後頂則正是巨鰲頭上的巨大冠簪。”
“那和曹在觀滄海中所寫也大同小異啊。”顧安琪不以為然的説。
“不!”聞卓轉過身,嘴角翹着自信的幅度。
“雖然都説的是碣石,但漢武帝和曹看見的並不一樣。”
“有…有什麼不一樣的?”蕭連山問。
“漢武帝看見的是一隻羣峯組成的巨鱉,而其中一座高抬的山峯被漢武帝稱為碣石。”聞卓指着遠處海中的石頭笑着説。
“而曹在觀滄海中僅僅提到了碣石,他沒看見其他的山峯!”
“或許他是一筆帶過不想過多描繪呢?”越千玲也不以為然的説。
“不是曹一筆帶過!”我皺着眉頭若有所思的回答。
“是曹沒有看見,他只看見了碣石,卻看不見巨鱉山峯。”聞卓拾起兩塊石頭,其中一塊樹立在另一塊之上,問越千玲她們。
“就好比這是巨鱉,我放在手中你們可以看見嗎?”越千玲和顧安琪還有蕭連山都點點頭。
聞卓用一隻手擋住下面的石頭,只留下豎立的一塊漫不經心的笑着問。
“現在呢,現在你們看見什麼?”聞卓手中那豎立的石頭和遠處在海面聳立的碣石遙相呼應,並排而立,顧安琪和越千玲都紛紛眼睛一亮。
“曹看不見…是因為其他山峯被海水淹沒,他看見的時候只能看見碣石!”我默不作聲的淡淡一笑,指着遠處的碣石説。
“嬴政曾派徐福出東海求長生不老之術,這是後世杜撰,可無風不起,説明徐福真去過東海,而且按照記載不止一次。”
“我記得,在史記中有記載,三神山反居水下。臨之,風輒引去,終莫能至雲。世主莫不甘心焉。及至秦始皇並天下,至海上,則方士言之不可勝數。始皇自以為至海上而恐不及矣,使人乃齎童男女入海求之…”越千玲想了想口而出。
“三神山反居水下…如果沒猜錯,三神山就是後來漢武帝所描繪組成巨鱉的羣山,使人乃齎童男入海求之,是説嬴政為了得到仙藥派人下海,而嬴政並不需要長生不老之術,童男應該是指壯的男子。”我説完轉身指着遺址下面的海灘,由巨大的石頭築成的梯狀道路,據説從宮殿殿遺址正前方下海到碣石,有一條几十米寬筆直的御道,與姜女石、宮殿,形成一條水平線。
“這條御道存在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當年海水落時可以順着這條大道抵達碣石,二是這條御道當時在寬大的基礎上一級級用石頭築起高出海面,順此到達碣石。”我轉身指着地上的古建築遺址説。
“由此可見這裏曾經的建築絕對不會是碣石宮,因為在修建的時候海面上就只剩下碣石,而並不知道,那碣石不過是一座孤山的山巔而已…我知道傳説中的碣石宮在什麼地方了。”聞卓笑而不語轉身把手裏的石頭用力向大海扔去。
“先説好,我怕水,你要真打算下去,就別拖上我了。”
“到底在什麼地方啊?”越千玲和顧安琪還有蕭連山都異口同聲急切的問。
我深一口氣指着遠處的碣石淡淡一笑。
“碣石金宮並非是傳説,嬴政派童男下海求的不是藥,而是修建這座不為人知的金宮,沒有人能找到,是因為金宮一直都在東海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