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大慈恩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大慈恩寺,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唐代長安的四大譯經場之一,迄今已歷一千餘年。
位於十三朝古都京兆南郊,創建於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是唐貞觀二十二年太子李治為了追念他的母親文德皇后而建。
大慈恩寺是唐長安城內最著名、最宏麗的佛寺,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唐三藏玄奘,曾在這裏主持寺務,領管佛經譯場,創立佛教宗派。
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國內外的重視。
不過越千玲發現好像除了自己,其他的人在這宏偉肅穆的寺院裏臉上並沒看見多少虔誠,特別是我,我目光停留在寺院裏所有像烏龜又不是烏龜的時間上遠比佛像的時間多。
“所有的霸下幾乎都是一個樣子,這大慈恩寺裏大大小小的霸下少説也有幾百個,這要找到什麼時候啊。”顧安琪擦着額頭的汗水説。
大慈恩寺大門進去沒多遠,前行有蒼松夾道,道中有三米高的鐵香爐一座,左右為方座歇山式鐘鼓二樓對峙,西鼓東鍾,做晨鐘暮鼓之用,這也是大慈恩寺的大型法器。
東側鐘樓內大鐘為明代嘉靖二十七年鑄造的“雁塔晨鐘”西側暮鼓為近世所造。
晨鐘悠揚,穿過林稍,陽光普照,迴響在雁塔蒼穹;暮鼓咚咚,頌經聲聲,曲江煙村,香火不滅。
“晨鐘暮鼓!就是這個地方。”我恍然大悟的説。
“我們破解的文字裏,指明地點的那兩句詩,其實是一語雙關,不但是指京兆,同時也是指這大慈恩寺。”
“事實上有件事我沒想明白,為什麼非要選霸下呢?”越千玲喝了一口水有氣無力的問。
“霸下在寺院裏最常見的就是馱着碑石,要留下線索,這些碑文的確是不錯的選擇。”顧安琪點點頭説。
“這個想法對,不過一定沒有用,大慈恩寺裏面的原建築寥寥無幾,大多都是後來翻新的,如果線索留在碑文上恐怕早就毀了。”越千玲搖頭否定。
“而且剛才我也問過負責解説的導遊,整個大慈恩寺裏沒有一個霸下稱的上是文物,最遠的也不過是民國時期留下來的。”
“無漏霸下?!”我看看四周平靜的説。
“明十四陵至關重要,朱元璋如果想把線索留下去一定會想到這些問題,所以説在這寺院裏一定有一個霸下身上有線索,到底在什麼地方呢?”在大慈恩寺找了大半天也沒任何發現,我幾乎把所有寺院裏現存的霸下都仔細研究過,要麼是殘缺不齊要麼就是年代不對,對於上面的碑文,我只差沒爬上去一字一句逐個看了。
我的奇怪舉動讓一向平和與世無爭的寺廟僧人都看不下去。
“佛門清淨地,還請施主莊重。”負責清掃院落的和尚雙手合十。
我正站在一個霸下的身上看上面託的碑文,連忙從上面跳下來,很歉意的笑笑。
“實在對不起,師傅,請問這大慈恩寺裏有沒有明代修建的霸下?”
“這座寺廟是之前隋代的無漏寺,高祖武德年間已經香火不繼終遭廢棄,到了李唐貞觀年間,加之地處城外荒郊,風雨侵蝕,更是破敗不堪,貞觀二十二年皇太子李治為其母親文德皇后在其舊址上建立起一座願寺。”和尚低着頭淡淡的説。
“這些在寺廟裏的文獻中都有記載,不過並沒有任何明代返修中修建霸下的記載。”我禮貌的謝和尚後,很失望的坐在長椅上,明明藏中詩裏提到的是無漏霸下,為什麼找不到呢。
越千玲和秋諾還有顧安琪都從寺廟其他地方回來,結果也一樣,沒有任何發現。
“時間也不早了,看來今天是沒收穫,不過反正這大慈恩寺又不會跑,我們還有時間,何必心急,今天要不我們好好逛逛吧。”越千玲有氣無力的説。
我想想也是,怎麼説都是聞名於世的佛寺,佛教裏講緣,之過急或許並不是好事,隨遇而安搞不好還有收穫,點點頭跟在她們後面。
大慈恩寺的中心建築之一的大雄寶殿,殿身五開間歇山屋頂,雕樑畫棟異常美,兩側山牆上金
懸魚異常美煥。
殿前一長鼎香爐,長香火瀰漫,風煙搖曳,大雄寶殿裏面供奉的這尊佛祖三身佛像系明成化二年所塑,肌理豐滿,神情安詳,雍容大度,大殿裏瀰漫着一股莊嚴肅穆,古老又
悉的宗教氣息,誰都能
到進入大殿之後那份寧靜的氣場。
我在心裏想朱元璋既然如此相信玄學風水,應該沒有崇尚佛學的道理,為什麼非要把隱藏線索的地點選在一座香火鼎盛的寺廟呢。
大雄寶殿之後進入大殿院,大殿院是包括大雄寶殿、東西偏殿、二層的藏經樓法堂及三聖殿在內的第一級高地上建築院落。
原來大殿院東北、西北各有一小門通向北面的大雁塔,出兩門直抵大雁塔下,宗教象徵意義十分明確,代表着通向極樂世界的路。
藏經樓法堂之後的第二級高台之上,就是全寺最雄偉的中心建築大雁塔,它由塔座、塔身和塔剎組成,門塔身呈方錐形,每層都是疊澀出檐,間以兩層菱角牙子,各檐角懸掛風鐸,塔頂以青磚疊澀收頂,上置寶剎。
我實在沒心情和力氣上去,可越千玲本不理會,拖着我非要登塔,塔內施木質樓梯,盤旋而上,各層四面皆有券
。
我登至頂層,四面神望,長安勝蹟,歷歷在目。
在這個高度完全可以把整個大慈恩寺盡收眼底,站在高處微風撲面而來,一種心曠神怡的覺,剛才黯然的心情頓時好了許多。
塔沿邊四個剛勁有力的大字。
七級浮屠。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話和大雁塔有什麼關係啊?”顧安琪好奇的問。
秋諾淺淺一笑望着遠處不慌不忙的解釋。
“浮屠是梵語,翻譯過來是塔、佛塔,俗稱寶塔,佛塔的層次一般為單數,如五、七、九、十三級等,而以七級為最多,故有七級浮屠之稱,塔原來是用來埋葬聖賢的身骨或藏佛經的,造塔的功德很大。”
“唐人岑參有首詩就是描寫大雁塔的。”越千玲笑着説。
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
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
突兀壓神州,峯嶸如鬼工。
四角礙白,七層摩蒼穹。
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
“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這詩最後兩句讓我想到什麼,我在旁邊反覆念着,然後看看下面,越千玲不知道我為什麼反應這麼大,我圍着塔身繞了一圈後愣在原地。
“你怎麼了?”
“你們從上望下看,看看這大慈恩寺像什麼?”我指着下面興奮的説。
其他三個人按照我的話,仔細看了看,顧安琪慢慢張大嘴巴。
“大慈恩寺的山門向外突出,大雁塔主軸線以東是塔園和鍾社,大雁塔軸線以西有牡丹園、牡丹亭,剛好左右對稱,猶如四平八穩的四足!”秋諾看完瞠目結舌的和越千玲對視一眼,驚訝的説。
“從這個高度看下去,整個大慈恩寺的結構猶如一隻烏龜,安琪説的那些是四足,而寶殿和大殿院是龜身,而突出的山門是…”
“不是烏龜!是霸下,也就是上古四大神獸之一的玄武。”越千玲欣喜若狂的説。
“大慈恩寺是按照一隻霸下的形態佈局修建的。”
“無漏霸下。”我若有所思的笑了笑説。
“原來是這裏,整個大慈恩寺就是一個霸下,而馱起的不是碑石,而是大雁塔!朱元璋留下的白玉豆腐和九麟程瑞盤裏面文字真正隱藏的地方,就是我們現在站着的大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