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毒計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顧振華給李自成送腦袋,大順軍也要找回面子不是,這次好容易打了一個勝仗,還抓到了總兵金玉和等人,按照大順軍慣常的做法,直接砍了就算了。不過這次為了找回面子,沒捨得殺,而是讓袁宗第帶着,跑到了汲縣,也是向安**展示一下。

對於這種小孩子鬥氣的把戲,顧振華並不當回事,相反他要用更高的角度來包容。

“袁將軍,這些漢出賣祖宗,天理不容,一刀砍了他們,實在是太便宜這些人了。必須嚴厲處置,要放在所有老百姓的前面,而且還要把他們的行為寫成文字,傳播到天下,讓所有人都知道,漢是什麼下場,只有這樣才能威懾那些沒有廉恥的牆頭草。”袁宗第急忙笑道:“薊國公好見識,您説該怎麼處理,我都聽您的。”

“好!”顧振華笑道:“我聽説有一種石刑,就是用石塊活活砸死,不妨就這麼處置他們。”

“高!就這麼幹了!”顧振華急忙吩咐了下去,士兵們分頭通知老百姓,大家對漢早就恨之入骨,一聽要處理漢,老百姓們格外的熱切,一個個扶老攜幼,全都到了東門外面的空地上。

他們剛到了空地,有人眼尖,看向空地中間,頓時就驚呼起來。

“啊!那是什麼?”順着手指的方向,只見五六個人正呈現大字型,躺在了地上。再仔細一看。只見這些人的手腕腳踝都釘着特號的釘子,他們被生生的釘在了地上,每處釘子的位置。還擔心他們失血過多,死得太快,全都用上了止血的繃帶,死死的裹住了。

就在這些人的面前,還擺着大大小小,數量驚人的石塊。老百姓還不知道怎麼回事,但是光是聽着這幾個人的慘叫聲。就足以讓人骨悚然,渾身發抖了。

“鄉親們,父老們。這五個人都是罪大惡極的漢,中間的那個就是偽清河南巡撫羅繡錦,他十幾年前,就投降了韃子。不久之前被任命為河南巡撫。到了河南之後。盤剝無度,殘害百姓,如今這個傢伙惡貫滿盈,要遭到報應了!”聽着解説,最為動的就是魯東勇,他的爹媽就是被官府迫而死的,雖然殺了高守備,但是真正的罪魁禍首還是這個羅繡錦。

魯東勇把拳頭攥得咯蹦蹦直響。眼珠子冒火,死死的盯着羅繡錦。想要看看這個漢究竟是什麼下場!

“在羅繡錦右邊的叫金玉和,他本來是大明的千總,投降了滿清之後,先後參加了皮島,錦州,寧遠等地的戰役,是滿清忠實的走狗,屠戮漢家二郎無數,罪行也是罄竹難書。”

“羅繡錦右邊的是楊名,他本是關寧軍出身,深受大明的洪恩,理當為國戍邊,守土護民。可是此獠卻追隨着吳三桂投降了滿清,甘當走狗的走狗,無恥透頂!至於另外兩個是副將常鼎,參將李國才,他們也是大明的臣子,全都投降了滿清。放着好好的人不當,去當奴才,大傢伙説説,該怎麼辦?”

“殺了!”

“殺了!”

“全都殺了!”聽着老百姓熱切的喊聲,顧振華臉上也出了猙獰的神:“父老們,大明堂堂天朝上國,為什麼被一羣韃虜野人欺凌到了這個地步,一句話,就是漢太多了!這幫數典忘祖的混賬為了苟延殘,為了榮華富貴,爭着搶着投降。反過來,他們也明白自己不是人,是走狗!因此他們就幫着韃子霸佔錦繡中原,想讓所有人都成了奴才,他們就是奴才裏面的頭子!”羅繡錦,金玉和等人雖然被釘在了地上,一動不能動,但是耳朵還好使,聽到了顧振華的話,他們就彷彿跌入了地獄最底層一般。

每一句話都像是刀子,戳到了他們的心頭,把他們潛藏在心頭,不敢説,不能説的東西,全都掀了出來!

什麼狗天數,什麼狗天命所歸,不過是他們自欺欺人的鬼把戲而已。

可是終究不能活在催眠之中,顧振華無情的擊碎了他們的夢,然後又對着所有百姓説道:“現在本爵就給大家一個機會,你們拿起眼前的石塊,將這些漢活活砸死!”聽到了這話,在場的老百姓全都一陣心驚,這幾個傢伙已經夠慘的了,還要用石塊砸死,實在是太過分了吧!

就在所有人都猶豫的時候,魯東勇第一個躥了出來,他一把抓起了一塊大石頭,照着羅繡錦,狠狠的砸下去。

石塊正好砸在了羅繡錦的口,一張嘴噴出了一口暗紅的鮮血。

“爹,兒子替你報仇!”

“娘,兒子也替你報仇!”

“還有三爺爺,你們死的冤枉啊!”聲聲淒厲,宛如杜鵑泣血,魯東勇狠狠的扔了十幾塊石頭,已經把羅繡錦砸得不成人形,口全都碎裂,一隻眼珠子也冒了出來。

魯東勇終於癱坐在了地上,七尺的漢子嚎咷痛哭,心中的委屈和怨恨全都化成了淚水奔湧而出。

“大家還客氣什麼,有仇的報仇,有冤的報冤,打死這幫狗漢!”隨着幾個年輕人帶頭,老百姓抓起來石塊,像是一陣冰雹一樣,狠狠的砸向了這些漢,不多時他們就沒有了氣息。

不過老百姓還不罷手,有人去把石塊搬開,出血模糊的屍體,繼續狠狠的砸下去,最終五個人,變成了五團爛

在一旁觀看的袁宗第都忍不住暗暗伸出了大拇指,顧振華的確夠狠,夠毒!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認,這種殘酷的手段。絕對能起到凝聚民心的作用。眼看着這些百姓,渾身上下的神情就不一樣了!

顧振華又走到了大傢伙的面前,高聲説道:“父老鄉親們。凡是向漢投擲石塊的,你們就是和安**並肩戰鬥的朋友兄弟。對自己人,本爵向來是十分大方的,從現在開始,所有動手的百姓,可以到安**的領糧點,每個月領取一斗米。而且就算以後米價上漲。安**也會給大家提供平價糧!

以往太平年月,一兩銀子能買到兩擔糧食。可是崇禎以來,糧價飛漲。二兩銀子都買不到一擔,甚至更是漲到了五兩,十兩…

吃飯已經成了所有人最為難的事情,一聽到有平價糧。大家的眼睛都綠了。特別是那些在人羣后面的人。扔石頭他們沒敢上前,結果好事也沒有了他們的份!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