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不離不棄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四百七十二章不離不棄仙域談判使看起來不像是忽悠齊雷,而且説實在的,他也沒必要忽悠,如果真想剿滅妖族,犯不着費這麼多力氣,目前他和仙域使者,兩人的修為加起來,遠在齊雷之上,哪怕是齊雷使出龍鳳權杖和小鼎,也只有甘拜下風的份,再加上虛境的向問和洪天,妖族基本沒有勝利的可能。
“大王,咱們可得小心點,千萬別被他們給騙了,仙域中的仙人,一個個都卑鄙無恥到極點,稍微不慎便是為他人做嫁衣裳啊。”六眼蟾蜍始終持懷疑態度,倒不是他不想進入仙域,哪怕是聽説進入仙域也不一定長生,他也夢想進入,而是被仙域使者打怕了,總覺着沒那麼好的事。
“我覺着他們不會在這件事上騙我們,但是到了仙域後,我們要成為守衞仙宮的兵卒,這就有説法了,極有可能是仙宮方面入手不足,便拿我等當刀使。”木靈得了本體的記憶,對仙域有一定的瞭解,只不過時間太過久遠,很多事都模糊不清了,他也提供不了多少有利的信息,倒是據仙域談判使的話,推斷出了些許問題的本質。
齊雷點點頭,也頗以為然,而且除此之外,他還有另外一個憂慮。
“通過仙域壁壘的通道,修為不足渡劫之境者,無法承受其威壓,那也就是説,如果我要進入仙域,就必須和各位兄弟分開,這一點絕非我所願。”他看了一眼一直在一旁默認無語的天霸、天香等人,眉頭緊緊的蹙起,不斷的思索着解決之道。
“我曾經許諾過,所有我之兄弟,齊天聖族,都會進入仙域,都會得到永生,這個許諾現在依然不變。”他狠狠的咬咬牙,終於做出了某種決定。
既然只有渡劫之境的修者,才能穿過仙域壁壘通道,那他就把聖山拉入識海世界中,這樣以來,便可讓所有人都跟隨他進入仙域,自然也就完成了昔的諾言,而且在關鍵時刻,也是一大殺手鐧,要知道天霸、天香、蛟龍等人,無一不是驚才絕豔的風雲人物,修為雖還達不到渡劫之境,可戰力絕對不容小覷,更何況,一旦到了仙域,得仙氣滋潤,他們未必就沒有立刻獲得突破的可能。
“大王,你去吧,不要管我們,我等必將努力修煉,早達到渡劫之境,好去和大王匯合。”齊雷又提起自己的昔
的諾言,天霸等還以為他思前想後,又決定不去了,不由大為着急,慌忙勸説,雖然説實在的,他們也捨不得齊雷,可正如仙域談判使所言,有得必有失,任何一個修煉之人,都是尋求長生,他們又怎麼能因為一己之私,去阻攔齊雷求取長生呢?!
“是啊大王,只要大王有這份心意,我們就死而無憾了。”侯燦、良刺等也話,他們都是跟隨齊雷的老兵,一路走來經歷了無數次艱難險阻,終於建立了自己的一方勢力,成為小覷天下的人物,可惜還沒縱橫世界多久,又要分別,雖説不是生離死別,可今生今世在想見上一面,也並非那麼容易的事。
“能跟隨大哥左右,我心已足矣,希望我們還能在仙域相遇!”青和夏建也含着微笑,滿臉不捨的開口,他們有羨慕也有
慨,似乎有説不完的話,卻又不知從何説起,只能是説完這一句就含笑不語,一切盡在不言中。
“不,你們錯了,我是不會留下你們的!”齊雷看大家的樣子,心中大為動,更加堅定了決心。
“現在還不是分離之時,此處也不是説話之處,我等先找個地方隱藏起來,到時候就見分曉。”他催動龍鳳枴杖,帶起十座聖山,如一陣風般飄蕩起來,霎時間就消失在混沌之中,即便是仙域談判使,也一時找不到其蹤跡,他們好像完全消失在了混沌之中。
“好個妖族,果然有點本事,不過我不信你能抵擋進入仙域的誘惑,人心生來就是自私的,哪怕在偉大的人,也有一顆自以為是的心,只不過他們善於遮掩罷了。”仙域使者自以為看透的冷語一聲,便緊隨仙域談判使之後,向着死魂域趕去。
卻説齊雷催動龍鳳權杖,讓十座聖山深入混沌,直到不知多少萬里,確定不管是仙域還是虛境,都不可能發現,才停了下來。
“大家剛才的話讓我很動,不過,我既然是你們的大王,那就不會拋下你們不管,你們將永遠和我在一起,與這個世界同壽。”他狠狠甩了甩胳膊,然後將小鼎招呼出來。
小鼎的鼎內世界大體成形,不過在齊雷的要求下,一直沒有出現很高級的生靈,現在看來,這個命令是正確無誤的,如果有辦法把十座聖山納入到鼎內世界中,一切就將搞定,包括也不用使用他的識海世界。。
呼!小鼎已經明白了齊雷的意思,立時按照命令變大,直至頂天立地猶如一座無邊的大山,它的鼎口張開,出鼎內世界的一角,繁花似錦,樹木成羣,只可惜沒有高級生命的跡象。
“不行大王,十座聖山太過龐大了,我之世界雖然也可擴展,但絕不可能一下子接收這麼多高級生命,這會讓鼎內世界崩塌枯萎,會讓所有人都死於非命。”他的話並非危言聳聽,同樣作為世界一主的齊雷,比誰都清楚這一點,其實他更願意讓十座聖山入自己的識海世界,只不過識海世界與鼎內世界不同,到目前為止,他還沒找到溝通大陸的方法,自然也就無法將聖山拉入識海世界中。
“且慢,九葉樹,可以用九葉樹啊。”突然,就在齊雷一籌莫展之時,小小龍突然大叫一聲,歡快的差點沒龍飛鳳舞起來。
“九葉樹是整個識海世界的轉化器,是此界的基,而且它的
鬚是可以外延出來的,如果讓它將
鬚紮在十座大山上,未必就不可將大山拉入識海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