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婚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請你講給我聽,當年你如何向媽媽求婚?”我坐在爸爸身邊,把他的報紙彈一彈——爸在報紙背後。
“我沒有向她求婚。”爸説。
“那她怎麼知道你要娶她?”
“要訂婚就知道了嘛!”
“那你怎麼告訴她要訂婚?”
“我沒有講過。從來沒有講過。”
“不講怎麼訂?”
“大人會安排呀!”爸説。
“可是你們是文明的,你們看電影、散步,都有。大人不在旁邊。”
“總而言之沒有向她求婚,我平生沒有向人求過婚。”
“那她怎麼知道呢?説呀——”
“反正沒有求過。好啦!”等了兩小時之後,爸爸要去睡覺,我又追問了同樣的問題,答案還是跟上面的對話一一樣。這時間媽媽喊着:“好了,你也早些睡吧,求不求婚沒關係。”我還是想不通:他不跟她講,怎麼她就會知道要訂婚了。我們這一代是怎麼回事?就去問了弟弟。弟説:“神經病,講這個做什麼嘛!”那是大弟。也問了小弟,當時他夫婦兩人都在,聽見問求婚,就開始咯咯的笑個不停,弟妹笑得彎
,朝小弟一指,喊:“他——”小弟跳起來拿個椅墊往太太臉上用力一蒙,大喊:“不許講———。”臉就譁一下紅了起來。
“反正你們都不講,對不對?”我點起一支煙來,咬牙切齒的瞪着他們。
“我們是保守派,你是週末派。”弟妹説。他們不肯講求婚,表情倒是很樂,美得冒泡泡,可見滋味甜。求婚這種事情,其實並沒有那麼傖俗,雖然目的只有一個——結婚,可是方程式太多,説説也是很有趣的。我的第一次求婚意向發生得很早,在小學最末的一年。這篇童年往事寫成了一個短篇叫做《匪兵甲和匪兵乙》,收錄在《傾城》那本書中去。總而言之,愛上了一個光頭男生,當然他就是匪兵甲。我們那時演話劇,劇情是“牛伯伯打游擊”我演匪兵乙。匪兵總共兩人,乙愛上甲理所當然。為了這個隔壁班的男生,神魂顛倒接近一年半的光景,也沒想辦法告訴他。可是當時我很堅持,認定將來非他不嫁。這麼單戀單戀的,就開始求婚了。小小年紀,求得很聰明。如果直接向匪兵甲去求,那必定不成,説不定被他出賣尚得記個大過加留校察看什麼的。所以
本不向當事人去求。我向神去求。禱告呀——熱烈的向我們在天上的父去哀求,求説:“請您憐憫,將來把我嫁給匪兵甲。”這段故事回想起來自然是一場笑劇,可是當
情懷並不如此,愛情的滋味即使是單戀吧,其中還是有着它的痴
和苦痛。小孩子純情,不理什麼柴米油鹽的,也不能説那是不真實。等到我長到十六歲時,那個匪兵甲早已被忘光了,我家的信箱裏突然被我拿到一封淡藍
信封信紙的情書。沒貼郵票,丟進來的。從那時候開始,每星期一封,很準時的,總會有一封給我的信。過了好幾個月,我在巷子裏看見了那個寫信的人——一個住在附近的大學生。沒有跟他
談,只是看了他一眼,轉身輕輕關上大門。那個學生,寒暑假回到香港僑居地時,就會寄來香港的風景明信片,説:“有一天,等我畢業了,我要娶你,帶你來坐渡輪,看香港的夜景。”我的父母從來不知道有這麼一個人存在過,信件我自己收起來,也不説什麼,也不回信。偶爾我在黃昏時出門,他恰好就站在電線杆下,雙手
在口袋裏,相當沉着也相當温柔平和的眼神朝我望着。我直直的走過他,總是走出好幾步了,才一回頭,看他一眼。這半生了,回想起來,那個人的眼神總使我有着某種
動,我一點也不討厭他。兩年之後,他畢業了,回港之前的那封信寫得周詳,香港父親公司地址、家中地址、電話號碼,全都寫得清清楚。最後他寫着:“我不敢貿然登府拜訪,生怕你因此見責於父母,可是耐心等着你長大。現在我人已將不在台灣,通信應該是被允許的。我知你家教甚嚴,此事還是不該瞞着父母,請別忘了,我要娶你。如果你過兩三年之後同意,我一定等待…。那時,我正經過生命中的黯淡期,休學在家好幾年,對什麼都不起勁,戀愛、結婚這種事情不能點燃我生命的火花,對於這一個痴情的人,相連的沒有太多反應。後來那種藍信封由英國寄來,我始終沒有回過一封信,而那種期待的心情,還是存在的,只是不很鮮明。如果説,今生有人求過婚,那位温柔的人該算一個。等到我進入文化學院去做學生的時候,姐姐出落得像一朵花般的在親戚間被發現了。那時候很免費做媒,真叫“一家女,百家求。”我們家的門檻都要被踏穿了。每當姐姐看不上的人被婉轉謝絕的時候,媒人就會説:“姐姐看不上,那妹妹也可以,就換妹妹做朋友好羅!”我最恨這種話。做了半生的妹妹,衣服老是穿姐姐剩下來的,輪到婚姻也是:“那妹妹也可以。”好像妹妹永遠是拿次級貨的那種品味。每一次人家求不到姐姐,就來求妹妹,我都給他們罵過去。那一陣子,三五個月就有人來求親,反正姐姐不答應的,妹妹也不答應。姐姐一説肯做做朋友,那個做妹妹的心裏就想搶。那是一個封閉的社會,男女之事看得好實在,看兩三次電影就要下聘。姐姐就這麼給嫁掉了。她笨。我今生第二次向人求婚還是在台灣。那是我真正的初戀。對方沒有答應我。我求了又求,求了又求,哭了又哭,哭了又哭。後來我走了。到了西班牙,第一個向我求婚的人叫荷西,那年他高中畢業,我大三。他叫我等他六年,我説那太遙遠了,不很可能。為了怕這個男孩子太認真,我趕快
了一些其他的朋友,這其中有一個
本同學,同班的,家境好,還在讀書呢,馬德里最豪華的一家
本餐館就給他開出來了。這個
本同學對我好到接近亂寵。我知道做為一個正正派派的女孩子不能收人貴重的禮物,就只敢收巧克力糖和鮮花——他就每天鮮花攻勢。宿舍裏的花都是
本人送來的,大家都很高興,直到他向我求婚。當我發現收了糖果和鮮花也有這種後果的時候,
本人買了一輛新車要當訂婚禮物給我。當時宿舍裏包括修女舍監都對我説:“嫁、嫁。這麼愛你的人不嫁,難道讓他跑了嗎?”我當然沒有收人家的汽車,兩個人跑到郊外樹林裏去談判,我很緊張——畢竟收了人家的小禮物也常常一同出去玩,心虛得緊,居然向着這個
本人
下淚來。我一哭,那個好心的人也
淚了,一直説:“不嫁沒關係,我可以等,是我太急了,嚇到了你,對不起。”那時候我們之間是説
文的,以前我會一點點
文。半年
往,
文就更好些,因為這個朋友懂得耐
的教,他絕對沒有一點大男人主義的行為,是個懂得愛的人,可是我沒想過要結婚。我想過,那是在台灣時。跟這
本同學,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他在戀我,我
糊糊的受疼愛,也很快樂,可是也不明白怎麼一下子就要結婚了。為了叫這個
本人死了心,我收了一把德國同學的花。我跟德國同學在大街上走,碰到了荷西。我把兩人介紹了一下,荷西笑得有些苦澀,還是很大方的跟對方握握手,將我拉近,親吻了我的面頰,笑道再見。當年害慘了那位
本同學,後來他傷心了很久很久。別的
本同學來勸我,説我可不可以去救救人,説
本人要自殺。切腹其實不至於,我十分對不起人是真的,可是不肯再去見他,而兩個人都住在馬德里。他常常在宿舍門外的大樹下站着,一站就好久,我躲在二樓窗簾後面看他,心裏一直向他用
文説:“對不起,對不起。”學業結束之後,我去了德國。我的德國朋友進了外
部做事,我還在讀書。那時候我們
往已經兩年了。誰都沒有向誰求婚,直到有一天,德國朋友拉了我去百貨公司,他問我一牀被單的顏
,我説好看,他買下了——雙人的。買下了被單兩個人在冰天雪地的街上走,都沒有説話,我突然想發脾氣,也沒發,就開始死不講話,他問什麼我都不理不睬,眼裏含着一汪眼淚。過了幾小時,兩個人又去百貨公司退貨,等到櫃枱要把鈔票還給我們時,我的男友又問了一句:“你確定不要這條牀單?”我這才開口説:“確定不要。”退了牀單,我被帶去餐館吃烤雞,那個朋友才拿起雞來,要吃時,突然迸出了眼淚。過了一年,他在西柏林機場送我上機,我去了美國。上機的時候,他説:“等我做了領事時,你嫁,好不好?我可以等。”這算求婚。他等了二十二年,一直到現在,已經是大使了,還在等。我是沒有得到堂兄們允許而去美國的,我的親戚們只有兩位堂兄在美國,他們也曾跟我通信,叫我留在德國,不要去,因為沒有一技之長,去了不好活。等到我在美國找好事情,開始上班了,才跟堂兄通了電話。小堂哥發現我在大學裏恰好有他研究所以前的中國同學在,立即撥了長途電話給那位在讀化學博士的朋友,請他就近照顧孤零零的堂妹。從那個時候開始,每天中午休息時間,總是堂哥的好同學,準時送來一個紙口袋,裏面放着一塊豐富的三明治、一隻白水煮蛋、一枚水果。他替我送飯。每天。吃了人家的飯實在是不得已,那人的眼神那麼關切,不吃不行,他要心疼的。吃到後來,他開始悲傷了,我開始吃不下。有一天,他對我説:“現在我照顧你,等哪一年你肯開始下廚房煮飯給我和我們的孩子吃呢?”那時候,追他的女同學很多很多,小堂哥在長途電話裏也語重心長的跟我講:“妹妹,我這同學人太好,你應該做聰明人,懂得我的鼓勵,不要錯過了這麼踏實的人。”我在電話中回答:“我知道,我知道。”掛下電話,看見窗外白雪茫茫的夜晚,竟然又嘩嘩的
淚,心裏好似要向一件事情去妥協而又那麼的不快樂。當我下決心離開美國回台灣來時,那位好人送我上機去紐約看哥哥再轉機回台。他説:“我們結婚好麼?你回去,我等放假就去台灣。”我沒有説什麼,伸手替他理了一理大衣的領子。等我人到紐約,長途電話找來了:“我們現在結婚好麼?”我想他是好的,很好的,可以信賴也可以親近的,可是被人問到這樣的問題時,心裏為什麼好像死掉一樣。我回到台灣來,打網球,又去認識了一個德國朋友。我在西班牙講
文,在德國講英文,在美國講中文,在台灣講德文。這人生——。那一回,一年之後,我的朋友在台北的星空下問我:“我們結婚好嗎?”我説:“好。”清清楚楚的。我説好的那一霎間,內心相當平靜,倒是四十五歲的他,紅了眼睛。那天早晨我們去印名片。名片是兩個人的名字排在一起,一面德文,一面中文。挑了好久的字體,選了薄木片的質地,一再向重慶南路那家印刷店説,半個月以後,要準時給我們。那盒名片直到今天還沒有去拿,十七年已經過去了。説“好”的那句話還在耳邊,挑好名片的那個晚上,我今生心甘情願要嫁又可嫁的人,死了。醫生説,心臟病嘛,難道以前不曉得。那一回,我也沒活,
了藥卻被救了。就那麼離開了台灣,回到西班牙去。見到荷西的時候,正好分別六年。他以前叫我等待的時間。好像每一次的求婚,在長大了以後,跟眼淚總是分不開關係。那是在某一時刻中,總有一種微妙的東西觸動了心靈深處。無論是人向我求,我向人求,總是如此。荷西的面前,當然是哭過的,我很清楚自己,這種能哭,是一種親密關係,不然平平白白不會動不動就掉淚的。那次
本人不算,那是我歸還不出人家的情,急的。再説,也很小。荷西和我的結婚十分自然,倒也沒有特別求什麼,他先去了沙漠,寫信給我,説:“我想得很清楚,要留住你在我身邊,只有跟你結婚,要不然我的心永遠不能減去這份痛楚的
覺。我們夏天結婚好麼?”我看了十遍這封信,散了一個步,就回信給他説:“好。”婚後的
子新天新地,我沒有想要留戀過去。有時候想到從前的
子,好似做夢一般,呆呆的。我是一九七三年結的婚,荷西走在一九七九年。這孀居的九年中,有沒有人求過婚?還是有的。只是沒什麼好説的了,在那些人面前,我總是笑笑的。去年,我的一個朋友來台灣看我,我開着車子陪他去旅行。在溪頭往杉林溪去的那些大轉彎的山路上,不知怎麼突然講起荷西死去那幾
的過程,這我
本已經不講多年了。説着説着,突然發現聽的人在
淚。那一
我的朋友説:“不要上去了,我們回去。”回到溪頭的旅館,我的朋友悄悄進了他自己的房間。到了晚上我們去喝酒,在寂靜的餐館廳,我的朋友説:“很多年沒有
淚了,包括我父親的死。今天中午,不知怎麼搞的——。”我靜靜的看住他,想告訴他屬於他的心境變化,卻又沒有説出來。一箇中年人,會在另一個人面前真情
,總是有些柔軟的東西,在心裏被碰觸到了,這是一個還算有血
的人。就在今年舊曆年前一天,一張整整齊齊的信紙被平放在飯桌上。字體印刷似的清楚。我的信,不知誰拆了。信中寫着:“回來以後聽你的話,沒有寫信。這三個月來,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可能的生活方式,屬於你我的。我沒有一切的物質條件可以給你享受,也不算是個有趣情的人,我能給你的只有平平實實的情
,還有我的書。夏天如果你肯來這兒——不然我去台灣,我們再相處一段時間,然後結婚好嗎?現在我才發覺,在往杉林溪去的那條路上,當我不知不覺
下眼淚的那一刻,已經——。”他説的,我都知道,比他自己早了三個月。爸爸在我看信時走過,説:“什麼人的信呀?”我朝他面前一遞,説:“一封求婚信。”爸看也不要看,説:“哦!”就走開了。吃年夜飯,全家人擠在一起,熱熱鬧鬧的十幾個人。我宣佈:“各位,今天有人來求婚。”沒有人回答什麼,大人開始替自己的小孩分菜。夾着零零碎碎的對話。
“我説,今天有人來向我求婚。”
“拜託,把你面前那盤如意菜遞過來,小妹要吃。”大弟對我説。我講第三遍:“注意,今天有人來信向我求婚。”姐姐大聲在問弟妹:“那你明天就回嘉義孃家啊?”
“我——”我還沒説別的,媽媽看了我一眼,説:“你不要多講話,快吃飯。”那封求婚信不知被誰拿去做了茶杯墊子,濕濕的化了一灘水在上面。我看着眼前這一大羣人,突然到有一種被自己騙了的驚駭,我一直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以為,萬一我決定早走一步,他們會受不了。
“有人向——我——求——婚。”我堅持只講這句話。
“那你就去嫁呀——咦,誰吃了我的捲——”
“你們——”
“我們一樣。小明,吃一塊雞,天白,要黃豆湯還是雞湯?”捧着一碗湯,覺得手好累好累。心情,是一隻鬼丟上來的灰披風,譁一下罩住了大年夜中的我。這時候,是哪一家的鞭炮,等不及那歡喜,在暮還不太濃的氣氛裏,像做什麼大喜事似的轟轟烈烈的響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