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妖族囂張;巫族藏拙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自從帝俊納羲和為天后,夫二人相敬如賓,一主外一主內。共同執掌天庭,此時天庭天數已圓,氣運已盛,倒也被他夫
二人打理的興興向榮,更加繁盛。
帝俊當初也是好算計,先立天庭聚妖族之心,再借成婚之時,廣邀同道,為天庭狀勢。不僅妖部大部歸心,更是震懾洪荒各神神魔,不可小視天庭妖族。其效果雖一時看不出來,卻也有意外收穫。
帝俊羲和成婚不過十數年,北海鯤鵬道人就數次前去天庭拜訪帝俊太一,再不如是以前二相不往來,情份極為生硬。
鯤鵬當初見帝俊成婚之時,在紫霄宮聽道者前去天庭慶賀者,竟佔了十之八九。其一舉便讓帝俊的聲勢一時無二,妖族中無不敬服。再思及當初自己被準提奪了座位,心中委屈更無一人為他説句公道話。
自紫霄宮回到北海之中,鯤鵬這才醒悟,常年待在北海一個人獨自修行,確實不妥。沒去結幾個知己好友,一旦危難當頭,連個為自己説話,求助之人都沒有。
如今真正能依為靠山的也只能妖族,只要自己真心歸附天庭,為天庭在做一些事心事。再與帝俊太一好,到時妖族實力大增,自己外出別人也要顧忌三分情面。思來想去,最後鯤鵬下定決心,要常去天庭走動走動,並且要坐實了他妖師之名。這一走動不要緊,倒讓他發現原本一直遊離與天庭之外的鳳棲山女媧、伏羲二大聖,,如今竟然也與天庭相處極處融洽,雖然作為將來聖人之一的女媧並未在天庭之中擔任什麼確切的職務,但是他的哥哥伏羲卻擔當着一個位高權重的官職。
看來為了拉攏女媧、伏羲二人,帝俊可真是下了大工夫啊!竟然將女媧封為妖族媧皇,規定其地位與他平等,給予其崇高的虛位,在那裏供奉着。而伏羲卻是被帝俊和太一拉進了天庭之中任職,由於其修為也在亞聖期以上,所以帝俊讓其統領周天星斗大陣事物,讓伏羲擔任此職務,天庭之人也沒有一個人反對的。
畢竟伏羲擔任此職務,一是也正好對口他的愛好,伏羲對於陣法演算天機之類的比較興趣,二是出於對女媧的尊敬,他的哥哥來天庭任職,當然要給與其一些比較高的待遇了,而帝俊以為自己讓伏羲統領的周天星斗大陣,乃是妖族的鎮族之寶,這個陣法是為了確保妖族萬世基業,還有就是用來對抗巫族的主力。
伏羲這個人對於帝俊還是比較佩服的,畢竟他們同為妖族,當然心心相惜,對於帝俊邀請自己入夥妖族,擔當重任一事,伏羲並沒有詢問自己妹妹女媧的意思,直接就答應了帝俊給他的官職,然後才給女媧説了帝俊邀請他去天庭供職的事情,當然女媧是不同意伏羲的這個舉動的,但是伏羲鐵了心了想要幹出一番大的事業,對於女媧的勸説,毫不動心。
女媧也明白自己的哥哥是受自己身懷鴻蒙紫氣,最終能夠成聖,然後萬世不滅的刺,洪荒之中要談其他伏羲的時候,首首先都會想到i,他有一個妹妹女媧乃是未來的聖人之尊,然後才輪到伏羲怎樣怎樣,所以受到這種事情的刺
,他也想要對世人説,我伏羲不只是有一個聖人之尊的妹妹,我還有一身經天緯地的高深修為和神通,莫要小看與我,對於伏羲的堅持,女媧無奈之下,只得同意,因此才有了鯤鵬所看到的伏羲在天庭之事。
而鯤鵬看到這些後,卻是心驚不已,心想自己要是再不做場面活兒的話,恐怕就會慢慢的被帝俊和太一,漸漸地排出妖族核心地位了,所以為了自己將來計,鯤鵬便帶着他到場北海眾妖上表天庭,説自己願意歸順天庭,服從天帝號令。
帝俊十多萬年,執掌天庭,為天地至尊,更是統領億萬妖族。知道為帝王者,如要天下歸心,必須有海納百川之襟。更要獎懲分明,肯為眾部下擔責,安附部下之心。
鯤鵬道人雖説有些心狹窄,卻不是無腦之輩。當初他對帝俊太一二兄弟,一為天帝,一為妖皇,心有不服。只覺得此二人不過佔了先天靈寶便宜,就要高上自己一頭。又見鳳棲山女媧伏羲竟聚二位妖聖自立一脈,不參與妖族和巫族紛亂,更不服從妖族帝俊的號令,只管自保修煉,不想其他。以前更是隻知道參悟紫霄宮中所得,按照玄門正宗的修煉之法,既不修妖相,也不顯妖氣,而是修那頂上三花,
中五氣,轉妖氣為仙氣,做了煉氣士。與天庭並不是一路人,這是路人皆知的事情。而當時鯤鵬見女媧和伏羲兩大聖如此這般,因此便也起了心思,對天庭詔令聽宣不聽調。獨自一個在北海里稱道做祖,妖族三分,帝俊也拿他沒有辦法。
如今帝俊已成大勢,佔據天地氣運,天數已經定。天帝之位穩如泰山,鯤鵬道人再無相搞之力,便上表稱罪,自願離開北海,居於天庭之中,以盡妖師之責。
帝俊當然樂的妖族從此統一,極歡喜的接納了鯤鵬。更是時常問及鯤鵬起居,遣眾妖神在天庭之中仿照北海,立一座妖師宮。經常前去與鯤鵬一同談法論道,親如一家人。鯤鵬涕零,雖説不上完全的真心歸附天庭,但也沒有以前對帝俊太一他們那種提防,厭惡,不屑一顧的態度了。
如此一來,妖族完全統合一起。集天地氣運於天庭,天帝詔令之下,四方莫敢不從。妖族由此大興,無人再敢捋其鋒纓。
滄海桑田,時間,就如同那洪荒之上的河之中的河水一般,慢慢的向着大海匯聚而去,從此一去不復返,百萬年的歲月,緩緩
逝,巫族當年迫於逍遙所説之話,漸漸的收斂了好勝之心,全面制止族人與妖族的衝突的發生,並且下了嚴令,不允許族中修士與妖族大規模的發生戰亂事件,如果有妖族調訓的話,可以直接反擊回去,但是窮寇莫追,只要打退他們的調訓行為就可以,不要與妖族多做糾纏,巫族的這種行為被洪荒修士們所不理解,還以為是巫族因為天地認可、同意了的妖族天庭的建立,巫族之人不願意和天地所支持的妖族對抗,避開妖族風頭,因此才漸漸的收斂了與妖族的衝突行為。
而洪荒大地上妖族眾部,在巫族的這種詭異的收縮活動範圍的行為下,氣焰逐漸的高熾起來,而帝俊卻時刻的對下邊的人,實施教導,教導他們不要放鬆對於巫族的這種不正常行為的警惕心理,可以去一些巫族實力弱小的部落那裏,小小的調訓一番,但是卻下達了與巫族一樣的嚴格命令,那就是小規模的爭鬥調訓可以。
但是絕對不允許擴大爭鬥規模,畢竟既然巫族想要避開自己妖族的風頭,但卻不知道是不是在暗地裏風起雲湧,暗自準備,積累實力,同時再向自己妖族示弱的前提下,以此來麻痹自己要族修士們地警惕心理,然後在某一個時刻,突然爆發出來驚天戰鬥力,以迅疾不如掩耳盜鈴之勢,對自己妖族發起突然襲擊,讓自己妖族大受損傷,傷及元氣,現在還不是與巫族大規模的爭鬥的最好時機,最好再等上幾百萬年的時間,等妖族上上下下的全都做好準備,只欠東風的時候,再回過頭來與巫族算總賬。
鑑於巫妖兩族高層這樣的行為,巫族徹底收斂了從前的囂張氣焰,反而是像個縮頭烏龜似地,縮進了自己的烏龜殼,不願意再出來了,而妖族除了不招惹巫族那些規模比較大的部落之外,天下地上到處都有非妖族修士被妖族佔據了自家的靈山福地,不敢多言。從此洪荒天上地下盡數歸於妖族,巫族不及其聲勢五六,被洪荒眾生看輕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