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厲青化管家四聖試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烏雲看書,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只見這宅院,門垂翠柏宅靠青山,粉泥牆壁磚砌圍圜(yuan)。門前有石橋水,橋旁岸邊奼紫嫣紅。

可謂是籬邊野菊凝霜豔,橋畔幽蘭映水丹。

唐三藏正駐足觀看,卻見孫悟空揹着老翁,沙僧牽着龍馬,豬八戒倒拖釘耙靠近。

唐三藏當即喜道:“徒弟啊,你們且看,那前方有一座莊院,我們卻正好去借宿一宿。”孫悟空聞言後急抬頭舉目而看,果真見那前方有一座靠山而建的豪華宅院。

見到這一座宅院後,孫悟空下意識的使出火眼金睛看去。

當下只見那那宅院前的門樓上散發着瑞氣濛濛,宅院上空更是有慶雲籠罩,瑞靄遮盈。

見到這一幕後孫悟空眯了眯眼睛,暗道:“莫非此間果真是仙家住所?”正當他想到這裏的時候,只聽背上老翁笑道:“長老們,那前方便是老朽主家之宅院!”孫悟空聞言時心中一動,暗想着自己此番莫非是誤會了這位老翁。

亦在此時,豬八戒牽了馬匹嘆道:“這個人家,果真是富實之家。”説罷就要過去,唐三藏當即伸手攔住了他,道:“八戒不可,你我出家人,各自避些嫌疑,切莫擅入。且自等他有人出來,以禮求宿,方可。”唐三藏話音剛落,便聽孫悟空背上的老翁笑道:“長老無需如此多禮,由這位小長老揹着老朽前去,你等跟上即可!”未等唐三藏有所回應,孫悟空便已經揹着老翁向那門樓走了去。

唐三藏見狀只得一嘆,然後搖頭跟上。豬八戒與沙僧則緊跟着他的步伐,牽着馬緩緩走着。

走過牌樓後,孫悟空便揹着老翁推開了那兩扇硃紅大門,隨即朝着門裏看處,只見院裏有向南的三間大廳。主停中擺一屏門,上掛一軸壽山福海的橫披畫。兩邊金漆柱上,貼着一幅大紅紙的聯,上寫着:“絲飄弱柳平橋晚,雪點香梅小院。”正中間,設一張退光黑漆的香幾,几上放着一尊古銅獸爐。上有六張椅,兩山頭掛着四季吊屏。

幾人正看間,忽聽得屏門後有腳步之聲。

下一刻,便從那屏門後走出一個半老不老的婦人來。

師徒幾人舉目望去,只見這老婦人穿一件織金官綠絲襖,上罩着淺紅比甲;系一條結綵鵝黃錦繡裙,下映着高底花鞋。時樣髻皂紗漫,相襯着二盤龍發;宮樣牙梳朱翠晃,斜簪着兩股赤金釵。雲鬢半蒼飛鳳翅,耳環雙墜寶珠排。脂粉不施猶自美,風還似少年才。

見到這老婦人竟是此般的模樣後,豬八戒當即瞪圓了眼睛,口水便從嘴角出。

而在同時,老婦人見到師徒幾人後,便開口問道:“你等是什麼人,竟擅入我寡婦之門?”孫悟空聞言時,便直接使出了火眼金睛。

當即一股浩瀚金光衝入眼簾,慌的他急忙閉上了雙目。

且在同時,聽聞老婦人之言,而慌得個唐三藏喏喏連聲道:“小僧是東土大唐來的,奉旨向西方拜佛求經。一行四眾,路過寶方,天已晚,特奔老菩薩檀府,告借一宵。”唐三藏話落時,孫悟空背上的老翁便開口道:“稟主家,老奴上山拾撿木柴時,不想崴了腳,疼痛難忍只得靠樹而坐,多虧這幾位長老送老奴歸來!”老婦人聞言時輕輕點頭,面笑容的一一相見禮畢,便將師徒四人請入主廳落座。厲青所變化而成的老翁則由一位女童攙扶着去廂房包紮。

主廳中則另有一位丫髻垂絲的女童,託着黃金盤、白玉盞,傳茶上奉。對他們一一拜了。待茶畢,老婦人又吩咐辦齋。

唐三藏當即起手,問道:“敢問老菩薩高姓?貴地是甚地名?”老婦人拄着枴杖坐在主位上,聞言輕嘆答道:“此間乃西牛賀洲之地。小婦人孃家姓賈,夫家姓莫。幼年不幸,公姑早亡,與丈夫守承祖業,有家資萬貫,良田千頃。可嘆我夫命裏無子,只生了三個女孩兒。前年不幸喪了丈夫,小婦居孀,今歲服滿(止三年守孝期滿)。空遺下田產家業,再無個眷族親人。只是我娘女們承領。嫁他人,又難捨家業。適承長老下降,想是師徒四眾。小婦娘女四人,意坐山招夫,四位恰好,不知尊意肯否留下?”唐三藏聞言瞬間面微變,隨即推聾妝啞,瞑目寧心,不論那老婦人許了多少好處,都寂然不答。

老婦人見狀,便冷笑道:“舍下有水田三百餘頃,旱田三百餘頃,山場果木三百餘頃。黃水牛有一千餘隻,騾馬成羣,豬羊無數。東南西北,莊堡草場,共有六七十處。家下有仈jiu年用不完的米穀,十來年穿不完的綾羅。一生更有使不完的金銀。你師徒們若肯回心轉意,招贅在寒家,自自在在,享用榮華,卻不比那往西而去勞碌?”唐三藏聞言後只覺如坐針氈,心中更是慌亂不已,正當他準備起身拜別時,卻又聽那老婦人説道:“我是丁亥年三月初三酉時生。故夫比我年大三歲,我今年四十五歲。大女兒名真真,今年二十歲;次女名愛愛,今年十八歲;三小女名憐憐,今年十六歲,俱不曾許配人家。雖是小婦人醜陋,卻幸小女俱有幾分顏,女工針指,無所不會。因是先夫無子,即把他們當兒子看養,小時也曾教他讀些儒書,也都曉得些詩作對。雖然居住山莊,也不是那十分俗之類,料想也配得過列位長老。若肯放開懷抱,長髮留頭,與舍下做個家長,穿綾着錦,勝強如那瓦缽緇衣,雪鞋雲笠!”唐三藏只得沉默不言,心中卻已經念起了心經。

而豬八戒聞得這般富貴,這般美後,頓時心癢難撓。雖是坐在那椅子上,卻似有針戳股一般,時不時的左扭右扭的。

最終還是忍耐不住,起身走近唐三藏,扯了他的袈裟一把,小聲道:“師父!這娘子與你告訴,你怎麼佯佯不睬?豈不是失了咱們大唐的禮數?”唐三藏猛然抬頭,鐵青着臉喝道:“你這個孽畜!我們是個出家人,豈以富貴動心,美留意?”老婦人見狀後忍不住搖頭笑着,只嘆道:“可憐,可憐!出家人有何好處?”唐三藏聞言後深一口氣,站起身起手問道:“敢問女菩薩,你在家人,又有何好處?”老婦人笑道:“長老請坐,等我把在家人好處説與你聽。”説罷便笑着唸誦了一首詩,只道:“裁方勝着新羅,夏換輕紗賞綠荷;秋有新傭香糯酒,冬來暖閣醉顏酡。四時受用般般有,八節珍羞件件多;襯錦鋪綾花燭夜,強如行腳禮彌陀。”唐三藏當即反駁道:“女菩薩,你在家人享榮華,受富貴,有可穿,有可吃,兒女團圓,果然是好。但不知我出家的人,也有一段好處。”説罷,竟也誦道:“出家立志本非常,推倒從前恩愛堂。外物不生閒口舌,身中自有好陰陽。功完行滿朝金闕,見明心返故鄉。勝似在家貪血食,老來墜落臭皮囊。”老婦人聞言大怒,‘砰’的一聲拍桌站起,冷聲道:“你這潑和尚好生無禮!我若不看你東土遠來,又救了我家管家,早已趕了你們出去。”説罷便又冷笑道:“我倒是個真心實意,要把家緣招贅汝等,你倒反將言語傷我。你就是受了戒,發了願,永不還俗,又怎知你手下人心中所想所思?

三藏見她發怒,心中卻是慌了神,只得唯唯諾諾的唸了聲‘阿彌陀佛’,而後叫道:“悟空,你在這裏罷。”孫悟空聞言一楞,接着嬉皮笑臉道:“師父莫要説笑,我從小兒不曉得幹那般事,教八戒在這裏罷。”豬八戒聞言時心中大喜,恨不得就此應下,呆在這方天堂一般的美地,只是他心中卻也有計較。於是只見他面上出一副不滿之,道:“哥啊,不要戲耍小弟。大家從長計較,從長計較…”唐三藏見狀,只得搖頭道:“你兩個既然不肯,那便教悟淨在這裏罷。”沙僧聞言大驚,慌忙從椅子上站起,道:“師父莫要嚇唬弟子,想當初弟子蒙菩薩勸化,受了戒行,等候師父。自蒙師父收了我,又承教誨,跟着師父還不上兩月,更不曾進得半分功果,怎敢圖此富貴!寧死也要往西天去,決不幹此欺心之事。”老婦人見他們你推我,我推你,皆是推辭不肯後,臉上便掛了一層寒霜。只咬牙吩咐道身旁女童:“齋飯不必準備了,這些個不識‮趣情‬的出家人只需口唸‘阿彌陀佛’便可,還吃什麼齋飯?”説罷身進入屏門,‘僕’的一聲把門關閉,把那取經師徒撇在了外面。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