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人情世故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趙老太太出‘門’喜歡帶着趙長卿,在趙長卿更小一點的時候就常帶她出‘門’,用趙老太太的話説,多出‘門’走動,丫頭才不怯,有氣度。
雖然趙家不過小户之家,趙老太太依舊很用心的引導趙長卿。
趙老太太帶着趙長卿一到,朱大‘’‘
’袁氏先接了出來,笑道“老祖宗一大早就盼着姑媽與長卿呢。”趙老太太笑問“母親身體可好?”朱老太太已在屋裏聽得聲音,揚聲笑道“我好的很,就是你總不來,叫我想的慌。”朱老太太屋裏籠着上好的銀霜炭,燻着暖香,暖和的很。朱老太太滿臉是笑的坐在正中軟榻上,幾個重孫‘女’伴在身邊説笑。
趙老太太福一福身,朱老太太笑“莫要這般多禮,坐。”小丫環已經眼明手快的搬了把放着軟墊的太師椅放在朱老太太近前,趙老太太坐了,趙長卿又給朱老太太請安。
朱老太太笑“這才幾不見,卿丫頭越發俊俏了。”趙長卿笑“謝老祖宗的贊。”又去見過大堂嬸子袁氏、二堂嬸子楊氏,以及袁氏的長‘女’朱鈴,庶出次‘女’朱曦,和二房庶出的長‘女’朱蟬。
姐妹們朱鈴最長,已經八歲了。朱曦七歲。朱蟬最小,只有五歲,也略長趙長卿一些。
趙長卿是常來的,與她們姐妹都,大家很快就嘰嘰喳喳的説起話來。此時就顯出唸書的好處了,朱家是書香之家,男孩兒六歲就要去族學啓‘蒙’,‘女’孩兒們在家也會請‘女’先生教導功課,認些字,受些琴棋書畫的薰陶,學些規矩禮儀道理。
朱長卿也是自幼唸書的,這個時候自然有共同話題,便説些讀書的事。唯一不足的便是,趙長卿只是用以往趙勇的舊書學着念而已,琴棋書畫之類,趙老太太是教不來她的。
她們小姐妹正在説話,袁氏捧着一碟果子讓趙老太太,一面笑問“姑媽,咱們城的將軍換了,你知道不?”趙老太太笑“這怎麼不知道,長卿他爹原在衞所輕閒的很,近些天不忙到天黑都回不了家。”袁氏笑“哎,姑媽一個多月沒來,老祖宗過壽那天,我可鬧了個大笑話。先前的馮將軍下去了,楚將軍來邊城接替馮將軍的位子,原是千户銜過來的,先是代將軍的職,還不跟將軍一樣。楚將軍當真是低調人家,老祖宗過壽人家來拜壽就報的千户的名頭,我還琢磨着,咱們邊城六個千户我都認得,怎麼又出來個楚千户?那天也忙‘亂’,我未多想,就這麼糊‘’過去了。現在想想,豈不是怠慢了楚夫人?前幾
我陪着我們太太去將軍府上聽戲,虧得楚夫人大度,沒説什麼。”趙老太太笑“這也説不上怠慢。母親壽辰本未想大辦,只是來得人多,擺幾桌酒罷了。那時楚將軍新到,有心過來湊個熱鬧,若真是自報家‘門’,大家知道這是新任的將軍,難免都去奉承他,豈不宣賓奪主?不然,若真是怪罪,就不會請你們去聽戲了。”朱老太太笑“我也是這樣説,偏她是個心細的。”袁氏笑“我這也是老‘
’病了,凡事都想的多些。臘月十二是將軍府姑娘公子的生辰,説來將軍夫人真是好福氣,生了那麼一對出挑兒的龍鳳胎,模樣個頭不差分毫,今年正好十歲。整歲必要大辦的,聽説要擺兩
酒,已是往家裏派了帖子。姑媽今天不來,過幾
我也要過去請安,順便問問長卿,聽説楚姑娘與你投緣,你可知道她的喜好?”趙老太太笑“你可真會找人,卿丫頭才幾歲,她哪裏知道?”袁氏笑“姑媽還跟我客氣什麼,若是別的禮都好備,唯獨小孩子過生辰,總要備些她們小孩子喜歡的。我聽説楚姑娘都請長卿過去玩兒了,長卿是個聰明的,若是知道楚姑娘有什麼偏愛的,跟嬸嬸説一聲,可是幫了嬸嬸的大忙。”趙老太太笑“倒是前幾天楚姑娘叫長卿去玩兒了一回,她這樣呆呆笨笨的,虧得人家不嫌棄她。”袁氏笑“瞧姑媽説的,長卿哪裏呆笨了,這樣伶俐的小姑娘再呆笨,那這世上就沒有不呆笨的了。來,長卿,跟嬸嬸説一説。”趙長卿眨眨眼,不解的問“大嬸嬸,你怎麼知道楚姐姐請我啊,我還沒跟你説呢?”袁氏笑“倒也不是外人説的,你舅家表姐找三姑媽家的鸞姐兒玩兒的時候説的,鸞姐兒又來找你鈴姐姐,我湊巧聽了一耳朵。”趙長卿“哦”了一聲,老實的説“楚姐姐喜歡吃南面兒的水果,老祖宗壽宴時她就贊桔子好吃來着。”這個她倒是知道,袁氏笑問“長卿,將軍府漂亮不?”趙長卿歪着頭笑“不如老祖宗的屋子漂亮。”朱老太太笑“你這孩子就是嘴甜。既然跟楚姑娘投緣,這就是你們的緣份,要好生‘
’往。”能單獨請趙長卿,説明人家楚姑娘相當喜歡趙長卿。各人緣法,強求不得。
袁氏笑“那楚姑娘一定也給長卿下帖子了。你回去瞧瞧,若是你家車馬不便,到時跟嬸嬸的車同你姐妹們一道去才好呢。”趙長卿道“我爹只是總旗,按規矩連給將軍府送禮的資格也沒有。我能認識楚姐姐,都是沾老祖宗過大壽的光。我看,她慶生辰,不一定請我。”其實袁氏先時心裏總有些小小嫉妒,她上次有眼不識泰山的沒有好生相待楚夫人,連待着楚越也沒有‘’待‘女’兒好生款待,倒是趙長卿不知走了什麼狗屎運的投了楚家的眼緣。雖知這樣有些遷怒了,袁氏心裏總是彆扭。如今聽趙長卿這樣説,袁氏也想到了趙家的‘門’第,不
一笑“你這孩子,小小年紀,想的倒多。”便拋開這事不再提了。
趙老太太和趙長卿陪着朱老太太用過午飯方告辭,趙老太太回家先打發趙勇回自己院裏歇息,又在柳兒服‘侍’下換過衣裳。待趙長卿也換了家常棉袍子,柳兒端了茶來,趙老太太呷了一口熱茶,不長長的嘆了口氣,趙長卿笑問“祖母,怎麼嘆氣了?”趙老太太打發柳兒下去,方道“看你袁大嬸子的樣子,真叫人不知説什麼好。”趙長卿抿嘴一笑“她無非就是眼氣楚姐姐與我‘
’好的事,這事哪能怪我,當時閨秀多了去,鈴姐姐、曦姐姐
本照應不過來。就算知道楚姐姐的身份,難道那
鈴姐姐就能拋下別的閨秀,專‘門’跟楚姐姐説話麼?”
“再説了,若那楚姐姐是跟知府大人家的千金説話,估計袁大嬸子也不會這樣酸溜溜的沒個消停。無非是覺着咱家‘門’户低些,不配與將軍府來往,是佔了她家大便宜。”趙長卿笑‘
’‘
’的“祖母也不必生氣,説來説去大家都是沾老祖宗的光,與她有何相干。如今老祖宗在,大家走動走動,若真老祖宗不在了,她要總這樣見不得別人好,還懶得與她走動呢。”趙老太太摟了趙長卿在懷裏,笑道“説你小吧,你慣會説些大人話。説你懂事,你又總是孩子氣。”趙老太太柔聲與趙長卿分説道理“親戚朋友相處起來,哪能這樣一言不合便老死不相往來?你想一想,誰還沒自己的脾氣呢?就是你這樣懂事的孩子,也少不了在家裏使個小‘
’子什麼的。人與人之間,無非就是,合脾氣,多來往。不合脾氣,少來往罷了。”
“再者,就算少來往,咱們也不能鬧的面兒不好看,只要不着痕跡的疏遠,也就夠了。”趙長卿道“有時我也明白,就是心裏氣不過。拿袁大嬸子説,我倒是還好,總是晚輩,祖母哪怕不是她嫡親的姑母,也是長輩。看袁大嬸子的樣子,倒像咱們是打秋風去的窮親戚似的,跟祖母説話半點不知敬重。”趙老太太給她理理髮間珠‘花’,笑道“你小孩子就是氣‘’大。其實,説打秋風也沒差,咱們本就去打過秋風的。”老太太緩聲道“你祖父去的早,他過逝的時候,你爹爹也就像你這般大。咱們邊城的‘女’人,不興守不守節的那一套。只是,我念着你祖父的好,不願意給孩子找後爹。那會兒難哪,我一個‘女’人,種地種不了,除了繡活其他的也不會,你爹年紀小,他小時候可沒你這樣機伶懂事,我要照看他,也做不了多少繡活,只能靠典當嫁妝過活。我那點子嫁妝也是有限的,當一件少一件,待你爹爹大些,我心裏好強,又願意叫他念書識字。只是家裏哪裏有唸書的銀子。捱了兩年難,什麼臉面不臉面的也就不在乎了,我就硬着頭皮帶着你爹上‘門’去給嫡母請安。她一見我,倒先嘆了口氣,説了會兒話,留我們母子吃了頓飯,給了我五十兩銀子,還叫你爹去族學唸書。你想想,這也就是親人能如此了。以前或有不痛快的事,到底那份血脈還在的。”趙長卿點點頭“我聽説咱家的皮貨鋪子也是老祖宗給錢置辦的?”
“是啊。”趙老太太道“我記得清楚,那會兒你爹才十五歲,剛去了衞所。我慣常是每個月都會去給你曾外祖母請安的,你爹有了差使,好賴的總掙一份工,他又懂事孝順我。我就跟你曾外祖母提了一句,她聽了後就説你爹長大了,咱家裏又沒個家當,便給了我那個皮貨鋪子,連帶你爹也是叫你六舅爺託了人,謀了個小旗的職。”趙長卿疑‘惑’的問“老祖宗是早就想給祖母的嗎?可是若早想給,怎麼不在咱家最難的時候給呢?這也是雪中送炭。咱家待我爹當差後,子應該稍微緩過些來了。再者,也可以在爹成親的時候給,算是喜上添喜。”趙老太太悄然一笑,心道孫‘女’果然有靈‘
’,遂道“咱傢什麼時候最難?也就是我求上‘門’的時候了。不過,那時候我一個與嫡母關係疏遠的庶‘女’,走投無路求上‘門’去,她給我五十兩銀子,再叫你爹入族學唸書,已經是仁義了。若説給鋪子什麼的,情分還沒到。其實,即使我得了你曾外祖母的救濟,手裏稍稍寬鬆,也未有一
不努力作活。我沒別的本事,獨以前我生母傳給了我一手好繡活,你爹上學唸書,我在家就空閒許多,能做許多繡活,足夠我們母子二人開銷了。”
“這又是做人的本分了,實在難到不行了,去跟親戚開口,親戚看在血脈的面子上,尋常都不會袖手旁觀的。不過,救急不救窮。哪怕得了救濟,一時緩過來,該自己掙吃的還要自己去掙。説到底,這過子不能指望着別人。”趙老太太道“我也就要過那一回五十兩,主要是你爹能去族學唸書,就幫了我大忙。後來,我同你曾外祖母相處起來倒是越發融洽,她給咱家鋪子,説來還是沾了你六舅爺的光。”
“這話怎麼説?”趙長卿道“若是六舅爺有心照應咱家,也等不到祖母親自上‘門’。再者,鋪子若是六舅爺拿出來的,也不當由曾外祖母開口。”朱家嫡嫡庶庶的兄弟姐妹們,並不是多麼親熱。
趙老太太悄聲道“哎,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你曾外祖父是個最沒成算的人,你曾外祖母才叫着他住到老家來。你曾外祖母嫡出的三個舅爺都在外地做官,他們兩位老人家若孤伶伶的住在祖宅斷然不妥的,後來還是你曾外祖母看你六舅爺老實,便指定了你六舅爺到祖宅一併過活。如今你也見了,家中排場煊赫,一勝似一
。今天你説將軍府都不若你曾外祖母的屋子漂亮,這話,你袁大嬸子聽了高興,你曾外祖母不見得高興。她啊,是世上最明白的人。那幾年,約‘摸’你六舅爺在外頭有些不像話,你曾外祖母給我鋪子,再給你爹謀個小職位,説到底是為了點你六舅爺。當然,也是我與她投了緣,不然這鋪子也落不到咱們頭上。”趙長卿恍然大悟“原來還有這等內情。”趙老太太嘆道“你六舅爺原是再本分不過的人,他有三個兒子,兒子再生孫子,家口多了,難免心思也跟着多了。你看現在那府裏來來往往的那些人,有幾個是真心實意。你袁大嬸子見人見得多了,之所以小看咱們,無非也是因為咱家‘門’第低些,真有事還得靠着朱家。”
“這話,我不覺着怎樣,你們小孩子聽着大約心裏彆扭的。”趙老太太笑,趙長卿並不是個笨人,她搖搖頭説“祖母,我並不彆扭。咱們雖受了老祖宗的幫襯,那是因為不得已而去跟老祖宗開口。後來,老祖宗給咱家鋪子,可城裏姓朱的多了去,曾外祖父兒子就有十個,再加上‘女’兒,就數不清了,老祖宗誰也沒給,就給了咱家,她是看咱家本分和祖母的情分。她對咱家的好,咱家自然得記着的。”趙老太太笑“是啊。這人家啊,起起落落的,一時富貴一時又落魄,是説不準的事。朱家本就是咱們的親戚,咱們平裏去走動,並不是為了打秋風什麼的。你曾外祖母年紀大了,我也這把年紀,是想趁着現在還走得動多瞧瞧她。不過啊,祖母也有自己的小算盤,平
裏不圖他什麼,萬一真有事或要緊關頭,有前面打下的基礎,去開口總是好説話的。”趙長卿笑“等以後我爭氣,只管叫祖母坐在家裏聽別人奉承的。”趙老太太呵呵笑“那可好。”又叮囑她“今天在朱家的事,莫與你爹爹提起,他孝順,聽了未免心裏不好受。”
“我記得了。”不一時,淩氏過來,笑道“老太太今天回來的早。”趙老太太笑“出‘門’時就覺着‘陰’天,又進了臘月,冷風朔氣的,卿丫頭年紀小,我本來不想吃飯的,你外祖母苦留,就早點回來。”老太太又問“長卿她爹可歇了?回來時看他滿身酒氣,沒叫他坐車外頭,怕冷風餿着。”淩氏笑“歇了,我叫他喝了兩碗醒酒湯。看他睡了我才過來的。”老太太不放心的叮囑“邊兒上給他準備碗水,喝了酒醒來定喝的。”淩氏笑“母親放心,都備下了。”趙老太太笑“你素來周全。”又問“我們出去這大半
,家裏可好?”淩氏眉開眼笑的望趙長卿一眼“沒什麼事,就是老太太與長卿剛走,將軍府就派了帖子來,説是臘月十二是楚姑娘的生辰,請長卿過去。”趙老太太笑“這是好事。先前還在你外祖家説呢,他們也收到帖子了,明天叫來福去説一聲,到時讓長卿跟他們的車一道去就行了,便宜的很。”淩氏笑“那可是好。只是,怎麼給楚姑娘準備壽禮呢?”趙老太太看趙長卿,問“卿丫頭,你説呢?”趙長卿思量片刻,道“‘女’孩子走禮,無非也就是針線之類的東西,到時帶幾件去就行了。”淩氏總覺不妥,道“這可不是摳索的時候。”上次帶點心去就簡薄的很,何況若真是能跟將軍府搞好關係,丈夫的職位説不得還有的升。
“哪裏是摳索了,上次我帶去的點心,楚姐姐就説很好吃。”淩氏笑“人家那是客氣,豈能當真?”
“我們一起吃的,她可沒嫌棄。”趙老太太笑“那也行,就讓長卿看着準備吧。她以後越發大了,認識的朋友多了,以後也少不得小姐妹們生辰啊喝茶之類的來往。白婆子針線好,你要做什麼,叫白婆子做去。説來明年你也五歲了,趁着我眼睛還好,該教你些針線了。”趙長卿這會兒的想法又有了新的變化,她想讀的書也在讀,如今又認識了新朋友,所有的一切都與上一輩子完全不同。如今細想,上輩子憋悶而死,也並不只是她賢良太過的原因。世上賢良的人多了,人家也不是個個都似她是的活的憋屈,死的窩囊。説到底,她那失敗的短短一生,不是她太賢良,而是她太軟弱。趙長卿微微一笑“好啊,祖母只管把壓箱底兒的手藝都傳給我才好。”淩氏笑“你總愛説這些大話。”就是淩氏,前世何曾給過她這樣的好臉‘’。趙長卿笑“我這是怕祖母的好手藝失了傳。”既然婆婆與趙長卿都這樣堅持,淩氏也便不再説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