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八月十五的大好子,邊城卻出了大事,淩氏同趙老太太道“説是昨夜火就燒起來了,那樣大的風,風助火勢,直燒掉了一條街。”趙長卿是個警醒的人,立刻道“鄭姐姐家就住福字街,就是林太太家住的甘井衚衕,也在福字街上。不如着人去打聽打聽,看可還好?”淩氏道“很是。”遂吩咐丫環派了男僕出去打聽。
過了大半個時辰,派去的男僕回來稟道“林太太家沒事,林太太説多謝老太太、太太惦記,請老太太、太太放心,有空還過來尋老太太、太太説話。就是鄭大人家,火就是從那一片起來的,一連燒掉大半條街,人也燒死了十幾口。好在鄭家人口平安,只是家都燒了個‘’光,如今衙‘門’將那一片都圍了起來。小人打聽了許久,才打聽出來鄭大人將家下老小都暫且安置到了鄰近的客棧裏,鄭老太太受了驚嚇,身上似是不大好。”
“這怎麼成,客棧裏缺衣少‘藥’的,不是常法。”趙長卿道“若不知道還罷了,如今既知道了,咱家就不該坐視。鄭哥哥送鄭姐姐遠嫁,鄭大人素有清名,陛下還嘉獎過他。不如我去瞧瞧,接了鄭老太太、鄭太太來咱們家住着。”淩氏素來是個心‘’簡單的,鄭家是御史之家,鄭大人還是進士出身。淩氏因自己是個小書香之家出身,對進士之類格外會念書的人尤其尊重,便道“這話很是。你先去瞧瞧,我這就着人收拾屋子。把阿寧挪出來叫他去我那邊耳房去睡,這樣離蘇先生近,養病也便宜。”趙長卿換了衣裳,叫着蘇先生一道匆匆去了。在車上同蘇先生道“不知道是不是鄭大人得罪了誰呢。”蘇先生道“不論得罪的是誰,這種點火燒掉一條街的事也過了。”趙長卿嘆了口氣,蘇先生道“世間披着人皮不幹人事的人多了去,現在就嘆氣,以後有的是嘆氣的時候。”趙長卿道“我是覺着,人若是好起來,完全能想像出來這人什麼樣。一個人若是壞起來,真是再想不出能做出什麼事。”
“自來壞人比好人易做。”蘇先生慨。
是啊,自來壞人比好人易做。
只是,我來這世間一遭,怎能不珍惜善待自己的生命時光。
師徒兩個忽而心生靈犀,不相視一笑。
*******
大半個時辰才到了鄭家棲身的客棧。
這客棧就與鄭家所在的衚衕就臨着福字街,發生大火時,許多人自家裏逃出來沒處去,客棧老闆命夥計開了店‘門’,安置下了許多逃出‘’命的人。
鄭家人口不多,除了主家人,就一個丫環一個看‘門’的老頭,都沒在屋裏。鄭太太服‘侍’着鄭老太太,鄭老太太年紀比趙老太太還大兩歲,深更半夜逃出命來已是萬幸,年紀大受了寒,便有些支撐不住。鄭太太模樣也很是憔悴,見趙長卿與蘇先生來了,也沒處招待。又不好在屋裏説話,怕吵着鄭老太太,只得在外頭去説話。
其實鄭太太同蘇先生在趙長卿及笄禮上見過,趙長卿仍是先介紹了蘇先生,道“伯母,我聽説這一片出了事,過來瞧瞧。如今屋子燒了,伯母有什麼打算沒?”鄭太太嘆口氣“剛剛知府衙‘門’倒是派人過來想接咱們過去,老爺頗是氣憤,並未應允,如今同知府大人在外頭查案子。老太太身子也不大安穩,剛請大夫診過,丫環去煎‘藥’了。我想着,暫且安置客棧兩,重尋了房子就搬過去。”見鄭家並無安排,趙長卿便道“若如此,這客棧畢竟不是久居之地,再者,老太太這麼病着,在客棧裏衣食皆不便。我與鄭姐姐素來是以姐妹相‘
’,以往我也常去家裏請安,伯母也視我為‘女’兒一樣的。我出來前,家裏長輩便叮嚀了,勿必請伯母和老太太去我家將養兩
才好,別的不論,我家先生也通醫術,這一樣就便宜。其三,伯母和老太太平安了,鄭伯父才能安心為官,為民請命。”鄭太太仍是有些猶豫,趙長卿道“要説別人家不放心,我與鄭姐姐來往這幾年,我傢什麼樣,伯母也知
知底。若説伯母怕給我家添麻煩,那更不必。朋友皆有救急之義,我若不知道倒罷了,我既知道,理當援手。除非伯母有更好的安排,還請伯母莫與我客套,不然若在客棧耽擱了老太太的病,倒叫我心裏難安。”趙長卿天‘
’就很會為人着想,所以,一句一句的皆説到了鄭太太心裏去。鄭太太並不是死心眼的人,温聲道“倒是我狷介了,如此就麻煩你了。”趙長卿同蘇先生乘一輛車過來,餘者還帶了兩輛空車來,鄭家實在也沒搶救出多少東西,只是一些體己罷了。蘇先生給鄭老太太把了回脈,看過大夫開的方子,另新擬了個方子,添減了幾樣‘藥’材,對鄭太太道“老人家年紀大了,受了驚着了寒,症有些重,還是暫不要用太猛的‘藥’。”鄭太太早知蘇先生‘
’通醫道,連忙謝過蘇先生。趙長卿道“我重打發人去抓‘藥’,先生看老太太能不能移動。”蘇先生道“現在先吃一劑‘藥’,下晌再吃一劑,待傍晚約‘摸’熱能褪下去。待褪了熱再請老人家過去,你先回家打點些衣物被褥過來。我在這就行了。”
“那我把永福留下,先生和伯母有什麼事就差譴她。”趙長卿去下面給掌櫃留下二兩銀子,叫掌櫃往屋裏多添兩盆好炭火。掌櫃心地已是不錯,得了銀子自然更加殷勤周到。
趙長卿與蘇先生去的這麼會兒工夫,趙蓉也聞了信兒,聽淩氏吩咐着白婆子帶人收拾屋子,待人去了,趙蓉‘私’下同淩氏道“好端端的,若沒人放火,怎麼燒得起那一條街來?這事兒不簡單呢,娘。”淩氏道“若是人家兒不留心,尚情有可原,若真是哪個黑心肝的成心放火,合該天打雷霹!”趙蓉道“話是這麼説,娘想一想,興許是鄭家得罪了什麼人,人家才半夜去給他家放火呢。”淩氏嘆道“鄭大人是個好官,許多人有了冤屈,進不了知府衙‘門’便去鄭大人家鳴冤。誰不知道鄭大人是個好人!你這話我清楚,無非是怕有人報復鄭家,咱家收留鄭老太太鄭太太,倒惹禍上身!”
“阿蓉啊,你是‘女’孩兒,膽子小也正常。”淩氏語重心長道“設想今天若是被燒得是咱們親戚,若是咱家親戚得罪了人,咱們要不要援手?鄭家雖不是親戚,可也同咱家‘’好,先前鄭姑娘常來咱家走動,前幾天你姐姐及笄禮他家老太太、太太都來了。何況,他家又是外地來邊城作官,身邊沒有別的親人。咱們搭一把手,不為過。我就不信,有人昨天放火後,今天還敢放到咱家來,這也忒沒天理王法了。”要説淩氏,以前真沒此等俠義心腸,皆是因趙勇前些時候救了宋姑娘升了百户後,淩氏有所悟,想着幫人到底是積德的事,説不得哪會兒就有了福報。何況,鄭巖的確素有清名,兩家有些關係,而且,鄭巖又是正經進士得的官,這就令小書香出身的淩氏十分羨慕敬仰了。
趙蓉得了母親一番教導,倒也很識趣,笑道“我就是擔心,以前不留心得罪了個馮簡,阿寧還險些被人拐。這會兒敢給御史大人放火的,豈不比馮簡難纏一千倍,萬一給人記恨,咱們‘婦’道人家不怎麼出‘門’,我是擔心爹爹和阿寧。”淩氏果然臉‘’微凜,想着小‘女’兒説的也有道理,外人再重要也沒自家人重要,略一尋思,她也沒什麼好主意,便道“你姐姐已經去接人了,算了,先把人接來,待你爹爹回來,咱們再商議就是。”趙蓉終於無話可説。
趙長卿回來後把拿衣裳被褥的事同淩氏説了,道“我看鄭家沒搶出什麼東西來,鄭老太太病在‘牀’上,先生開了方子,説待傍晚鄭老太太褪了熱再接她們過來。娘給我收拾兩‘牀’厚些的被子,客棧裏被褥實在單薄。再拿一套祖母的棉衣,一套娘你的棉衣,我帶去先給鄭老太太和鄭太太穿,這大冷的天,別凍着。”淩氏是個沒什麼主意的人,尋常管個家還成,遇到什麼意外的事智商便顯得不夠用,她知長‘女’素有主見,將先時趙蓉的顧慮同趙長卿説了,擔憂的問“咱家不會惹火上身吧?”趙長卿眉‘’微挑,
本看都沒看趙蓉一眼,對淩氏道“一把火燒去半條街,人也燒死十幾口子,這可不是小事。知府大人這官兒怕是艱難,衙‘門’沒有不下死力查的。晚上失火,連對面街的客棧聞了信兒都半夜開‘門’請那些失火的人家進去避一避,客棧難道不怕惹火上身?何況,鄭御史現在就同知府大人、同知大人們在查案子呢。莫前怕狼後怕虎,就是官場傾軋,有誰會這樣直接燒半條街的草菅人命?我從客棧出來時,見王老尚書都坐車過去了,此事必不能善了。”淩氏此方放下心來“那就好,那就好!這種合該天打雷霹的王八羔子,的確不能輕饒!拿衣裳被褥是吧,我這就叫人預備。”趙長卿道“阿寧屋裏的炕也別忘了燒一燒。”淩氏笑“這不必你説。我再叫人拿兩匹料子出來,讓丫環們着緊趕兩身衣裳出來。”趙蓉暗暗的捏緊帕子,嘴上笑道“娘,宜華針線好,叫宜華去做吧。”趙長卿沒有多説,又去了老太太院裏。老太太聽説鄭家的事,直唸了幾聲佛,道“好在人平安。”吩咐柳兒拿衣裳,趙老太太道“再拿一件大氅,把那厚圍領也叫長卿帶上。風寒可得千萬小心,鄭老太太上了年紀,莫再着了風才好。”又對趙長卿道“你先帶着衣裳被褥過去,我叫廚下熬一鍋熱熱的小米粥,做幾樣清淡的小菜,一會兒給你們送去。”趙長卿笑應,帶着衣裳被褥手爐腳爐匆匆的去了客棧。
王老尚書有每天早上出去遛達着吃早點的習慣,這把火燒得也大,他吃早點的攤子跟起火的地界兒‘’近,早點也沒吃成,就忙坐車過去瞧一瞧究竟。
梨子也在附近賣包子,一聽説火燒了半條街,讓夥計瞧着攤子,自己跑去一看,打聽了一二後。梨子又飛奔回了早點攤子,道“除了這些客人的,都不要賣了。福字街燒了一半,許多街坊逃出‘’命也沒飯吃,這樣大冷的天,可如何過活!這包子今天就不賣了,把這些個都推去散給街坊們吃吧。”當下就有吃早點的人讚道“趙小哥兒當真仁義!”還有人跟着附和的贊梨子幾句,梨子一拱手,謙虛道“力所能及罷了,不值當什麼。”留下一個看攤子,帶着個小子推着包子去做善事了。
王老尚書到了着火的地方,見鄭巖就與知府等在火災現場,才知道鄭巖家也給燒了。王老尚書問了回鄭家家眷如何安置,鄭大人道“家母內人暫住客棧,有勞老大人擔心了。”王老尚書嘆道“這樣冷的天,客棧如何住得?我家裏尚有幾間屋子,不如請‘女’眷們暫且住過去。”鄭巖嘆道“今夜不知多少人家失去安身之處,我心如刀割。大人好意,下官心領,下官已令人另尋居所,不就能搬過去了。”王老尚書知他‘
’子不甚圓滑,這就是推託的意思了,又問過知府如何安置受災人口,便坐車回去了。王老尚書回家後同王老太太道“不知是哪個沒王法的‘混’賬,做下這等惡事!”王老太太問“鄭御史家既被燒了,他家‘女’眷如何呢?”
“這個鄭伯巖也是個石頭腦袋,我本是想請他家老太太、太太來咱家住,他推辭了。莫不是懷疑這火是老夫放的!”王老太太嘆口氣,勸道“咱家與鄭家走動尋常,鄭大人拒絕也在情理之中。既然鄭家被燒了,還是打點些東西送過去,他家老太太也有些年紀了。”王老尚書道“你看着安排吧。”王家僕婢何等靈光,非但將東西妥妥送去,連帶着打聽出許多事兒回來,一五一十的稟道“鄭老太太有些着了風寒,如今已請大夫開了方子,喝了‘藥’歇着呢。鄭太太面‘’也有些憔悴,趙家大姑娘在那裏,説是待鄭老太太晚上褪了熱就將人接到家去調理。鄭太太説謝老太太給的東西,請老太太莫要惦記,待家事安置妥當再親自過來給老太太請安致謝。”
“趙家大姑娘?是長卿麼?”王老太太也知道鄭妙穎同趙長卿‘’情不錯,鄭妙穎及笄還是趙長卿做的贊者。
這管事媳‘婦’笑“就是這位趙大姑娘,咱們三少‘’‘
’的表叔家的表妹。”王老太太點點頭“知道了,你去吧。”王老尚書問“什麼表叔家的表妹?”王老太太道“就是那位救了宋姑娘升了百户,趙百户家的大姑娘,先前同楚家結親的那孩子。”王老尚書這才想到趙長卿,道“他們家同鄭家關係倒好?鄭伯巖那個‘
’子,沒幾個人與他合得來。”王老太太道“趙姑娘同鄭御史家的大姑娘‘
’好,這是聞了信兒過去了。”王老尚書微頜首,讚許道“一個‘女’孩子之間的手帕‘
’,趙大姑娘能親自過去照顧,可見的確是個仁義的。”王老太太笑“趙姑娘早就是個不錯的姑娘,前幾天她及笄,拙哥兒媳‘婦’還帶着阿瑂阿瑕過去了。”
“若‘’往朋友,‘
’往這樣的才好。”王老尚書道。
王老太太説起古來“咱們剛回來的那年,上元節設了燈樓,楚夫人和知府太太都請我去,我不是去了麼。就把你書房裏掛着的對子寫了一句‘公道唯白髮’,有許多小‘女’孩兒都對了出來,只是皆有不如意之處。唯趙姑娘對得最準,對了一句‘‘’風不世情’。那會兒她不過十來歲。要我説,是很有靈‘
’的丫頭,只是這福運上差一些。先時同楚家的親事,誰不羨慕,誰曉得楚家就壞了事。”王老尚書捋須道“這才説明趙姑娘運道旺,若是早嫁進楚家,不過白賠上她。”又問“你瞧着這姑娘不錯?”王老太太道“除了出身上欠一些,説得上四角俱全,尤其那一份大方沉穩,十分難得,放到帝都亦不遜‘
’。”王老尚書思量片刻,問“老二家純哥兒也十七了吧?”王老太太明白丈夫的意思,只是還有幾分猶豫,道“不知老二跟他媳‘婦’願不願意呢?怕要嫌棄趙家家境,倒可惜了人家好端端的姑娘。”王老尚書道“寫信問一問,若不願,便是純哥兒沒福。”王老太太應了。
趙長卿將鄭家人接到家裏來住,鄭老太太當天就褪了熱,鄭太太又病倒了,幸而有蘇先生在畔把脈用‘藥’,又有廚下熱湯熱菜的服‘侍’,婆媳兩個三五便大安了。鄭老太太過去同趙老太太説話,言語間頗是
‘
’“患難見‘
’情。若不是您家這樣照顧,我們婆媳現在還不知怎麼着呢。”趙老太太道“順便搭把手而已。鄭大人的名聲,就是我這天天在家裏坐着的‘婦’人都知道,何況,咱們兩家的丫頭好得跟親姐妹似的。鄭大人是個孝子,非得您好了,他才能安心當官。”鄭老太太嘆道“再料不到的。以往我們在江南,雖説也遇到過難事,可再沒這樣過。”
“這等天打雷霹的壞種,斷沒有好下場!”幹出這種喪天良事的人不是別人,就是知府大人的小舅子,那個一百兩拿到楚渝的院子,後來六百兩轉賣給趙長卿的傢伙。
鄭御史之所以會把知府小舅子‘’到狗急跳牆的地步,是因為鄭御史一直在暗中調查楚家不動產被賤賣的情形。不管怎麼説,楚家當初是抄了家的,那些古董器物之類,鄭御史沒貓着瞧一眼,也不知被‘
’走多少油水。但,不動產都是在官府記錄在案的。明明值五百兩的宅子,怎麼會一百兩就賣出去,賣的還不是別人,正是你知府大人的小舅子?
當然,這處宅子不過是九牛一‘’罷了,還涉及到許多大宗地產買賣,貓膩頗多。
鄭御史兼職偵探,死咬着不鬆口,他又是個鐵面無‘私’的,除了真理,油鹽不進。知府小舅子是怕連累到自己的姐夫,想着一不做二不休,索‘’直接燒死姓鄭的,一了百了。
不想一把火燒過了頭,火借風勢,直燒去大半條街。
知府大人查到自己小舅子頭上,本人也跟着癱了。
官府的事暫且不論,鐵面無‘私’的鄭大人對趙家人倒是很有好,不只是因為趙長卿同鄭妙穎‘
’好、趙家安置了鄭老太太、鄭太太,還因着趙勇救過宋姑娘的原因。這位宋姑娘有個神人一樣爹,户部‘侍’郎宋榮宋子熙。宋榮同鄭巖‘
’好,只是鄭巖遊宦各地,且官小職低,不能同宋榮相比罷了。不過,‘
’情就是‘
’情,鄭巖嘴上不説,對於趙勇救了宋榮閨‘女’的事十分
‘
’,所以才接受了趙家的好意。
如今母親媳‘婦’皆在趙家養病,鄭御史雖忙於案情,也常與趙勇相見。趙勇論才幹學問或許不如鄭御史,本人卻是天生的好‘’子,且是武人,直
的很。兩人一文一武,倒是意外很談得來。
鄭御史暫且住在東廂房,也見到了趙長寧趙長宇,頗覺得趙家家教不差。尤其最為改觀的是梨子梨果兄弟,當初小梨‘花’兒那案子,鄭御史知道的一清二楚,不為別的,趙長卿同鄭妙穎相,沒少曲線救國的到鄭家説一説小梨‘花’兒少時如何艱難,如何‘
’不得已之類。
不過,在鄭御史看來,再如何‘’不得已,能手刃父叔祖三條人命,小梨‘花’兒本人也絕不是善類。見着梨子時,鄭御史還吃了一驚,道“你不就是那個免費送人包子吃的小子麼?”再知道梨子竟是小梨‘花’兒的親弟弟,鄭御史也得暗歎一聲“這對姐弟大不相同,不能相提並論”了。
趙梨子何等樣人,這小子小小年紀時就出去討生活,最司察顏觀‘’,一見鄭御史這模樣,也能猜到十之五六。不過,梨子並未辯解姐姐的事情,而是順勢道“小子常在那一塊兒賣包子謀生活,也常受鄉鄰們的照顧。鄉鄰們遭此大難,小子哪怕能為有限,若坐視不理,也忒沒良心了。”鄭御史立刻對趙梨子刮目相看,還勉勵了他幾句,這又是意外之喜了。
作者有話要説: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