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高麗棒子完了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還要跟過去伺候,只能短暫的停一下,馬上就跟上田步,田淑英也不得不把自己的目光從台子上轉到妹妹的背影之上,而以熊瑚為首的其她諸妃也都詫異的有意無意的瞄着田淑蘭一步一步的走向端坐在中間那張寬大龍椅之上的朱影龍。
朱影龍看到田淑蘭已然來到自己身側,於是挪開一側,道:“來,坐到朕身邊來!”
“皇上,你讓臣妾過來…”
“上來説。”朱影龍見田淑蘭有些扭扭捏捏的,有些不高興道。
田淑蘭遲疑了一下,咬了咬櫻紅的嘴,四下看了看,發現沒有沒有多少目光注視到她這裏,有也都收了回去,這才有些拘謹的坐到了朱影龍的身側。
這也怪朱影龍自己,他遲遲不立皇后,繼位一年多了,皇子也生下了,都沒有夭折的跡象,大臣們本來就有些想法,只不過皇上不立皇后,大臣也沒有辦法,至少朱影龍這麼做讓有些官員無所適從,尤其是那些善於鑽營的,不知道該如何站隊,因此朝野議論紛紛,皇上突然寵愛誰了,立馬宮中就傳出要立誰為皇后的謠言,官員們挖空心思揣摩皇上的心思,凡是有一個什麼風吹草動什麼的,立馬能颳起十二級以上的颶風,這種謠言雖不至於影響朝廷的穩定,但長久下去,也不是辦法,後宮的確需要一個正宮之主,才能平息下面的輿論滔滔。
田淑蘭雖冊立為妃,但名聲不太好,可以説許多士大夫對田淑蘭比較的厭惡,因為朱影龍的特許,田淑蘭有着許多別的妃子沒有的權力。對比在宮中地位比她高地熊瑚和徐如瑩,她的的權力卻在這貴妃和皇貴妃之上,她也就成了最有可能登上皇后之位的妃子之一,由於她曾經是為先帝選的秀女,卻成了新帝寵幸的秀女,因魏良卿一案鬧得天下皆知,在這個男尊女卑的社會里,儘管士大夫痛恨魏忠賢叔侄無恥,但卻把絕大多數罪責加到了田淑蘭身上,所謂紅顏禍水、女誤國就是這個意思。
後宮諸妃看到朱影龍將田淑蘭喚到龍椅之上並排就座。兩人小聲談論,她們想知道的是説些什麼,而底下的文武百官們就各有各的心思了,普天之下能與皇帝並排坐在龍椅之上地,除了太后之外就只有一國之母的皇后了,皇上將賢妃娘娘喚了坐到自己身旁,莫非這是在暗示什麼?難道皇上要立賢妃為後,各種猜測紛紛出爐,甚至小範圍的討論,多數官員的心思都不在舞台上的表演了。掌聲剎那間稀疏了不少。
朱影龍渾然不覺,他只是想着將剛才自己想到的文化傳播計劃一股腦的説給田淑蘭聽,這些事情朝廷來辦的話,只會是一團糟糕。因此走明間的路線反而更合適,更隱秘,更令人不會產生警覺之心,尤其這還是一個獲得大量利潤的行業。給商業化地運作,比起朝廷來機械化的安排要靈活機動的多,因此
給田淑蘭去運作是最合適的了。還有暗影也需要對這些國家進行滲透。這麼機密地事情自然要
給最信任的人來做了。
田淑蘭雖然並不清楚朱影龍要她這麼做的內在意圖。但憑藉商人的,她從朱影龍地話中嗅到了商機。兩隻明亮的眼睛直放光,對能賺取金銀多少她並不
興趣,
興趣的是賺錢地過程,至於賺到地錢幹什麼去,她就更加懶得過問了,她又不缺錢花。
“皇上,北面過來地緊急密報!”
“什麼?”朱影龍正和田淑蘭説的高興,卻被周淮安這一聲了。
“皇上,內線傳來地緊急密報。”周淮安也在心裏詛咒這個發緊急密報的內線,早不發,晚不發,偏偏這除夕之夜皇上正高興的時候發過來,偏偏又是緊急的密報,他不敢擅自截留拖延。
“臣妾現行告退!”田淑蘭頓時起身告退。
“拿過來!”朱影龍目送田淑蘭離開,不悦的瞪了周淮安一眼,儘管他知道這不關他的事情。
朱影龍打開密封的信件,密報是用數字寫成了,沒有密碼本子,這個時空還沒有人能翻譯出來,朱影龍按照信件上的號碼,命徐應元取來密碼本子,一一比對,這份密報很短,就只有一句話:皇太極已於臘月二十八出兵朝鮮。
看到這樣一句話,朱影龍驚的豁然從龍椅之上站了起來,腦中一片混亂,千算萬算,朱影龍都沒能算到皇太極會在這個時候出兵朝鮮,皇太極想要幹什麼,難道他向了朝鮮不成?朝鮮可不比蒙古,還沾親帶故的,有些血緣關係,他難道真的想把朝鮮納入後金的版圖?自己所知道的歷史,不管是後金還是大清對朝鮮都只是征服,可沒有聽到要把朝鮮納入自己版圖這麼一説?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朱影龍發現自己這個舉動有些失態,舞台上的表演停了,文武百官們也都呆呆的站起來看着身後的皇帝。
“沒事,朕大腿坐麻了,站起來活動一下!”朱影龍忙擠出一個笑容,將自己失態的尷尬掩飾過去,不太明亮的光線下,百官們離的也比較遠,臉上的神看不太清,皇上都解釋了,又有什麼懷疑呢,紛紛坐下,舞台上也繼續唱了起來,漸漸恢復先前的氣氛,倒是離的最近的幾個內閣尚書大臣們有些心神不寧,一定是發生什麼大事了,不然皇上不會用這樣的藉口來掩飾,苦於現在不好問,只有在下面絞盡腦汁思索猜測了。
高麗子算是完了,朱影龍心中長嘆,這種用數字密碼寫成的機密情報是不可能有假的,皇太極出兵朝鮮,以朝鮮現在的力量,連自保的能力都沒有。
“誰傳來的情報?”
“薛琮。”
“是他?”朱影龍想起來了,這個薛琮還是自己親自讓周淮安考察安排的呢。
“薛琮現在在多爾袞的鑲白旗漢軍佐領,是多爾袞最信任的漢人將領之一。”周淮安小聲回答道。
朱影龍“哦!”了一聲,陷入了沉思,皇太極的確是抓住了自己的軟肋,這個時候江南未平,好不容易穩定了遼東,他是算準了在這個時候絕對不會跟他開戰,就算為了朝鮮重啓戰火,下朝鮮的皇太極,必然實力大漲,本來就處於守勢的自己如何敵的過鋒芒畢
的後金大軍呢,尤其還不在自己的土地上作戰,要給後金對決,只有在朝鮮戰場之上,除非調新軍上戰場,否則沒有絲毫的勝算,但他已經決定南征,解決南京的魏忠賢,這個時候改變戰略方向,與後金在朝鮮戰場之上鏖戰,簡直就是賭博,但是朝鮮的重要
也不言而喻,皇太極
下朝鮮,實力必然空前強大,接下來察哈爾以及整個蒙古就岌岌可危了,這真是一個令人兩難的決斷呀!
朱影龍知道,他現在的決定不僅關係着自己身家命,也關係到大明的生死存亡,踏錯一步,就會粉身碎骨,想不到新的一年,居然給了他這樣一個艱難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