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楊太太回京黛玉喜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雖説潘金蓮等人幫着管家,但王夫人唯恐大權旁落,為他人所趁,便仍是抓牢權柄,只是讓幾人管些雞蒜皮的小事。這王夫人正料理家務事,就聽外頭來報:“太太,外頭來了禮部侍郎楊家的太太,説是來府上拜會老太太和太太。”王夫人初時有些奇怪,心想我不認識什麼楊太太啊,仔細一想,道:“是了,我倒也是見了邸抄,説是一直當着外任的布政使楊桂凡回京任了禮部侍郎。”王夫人一邊打發人去接,一邊急忙重新梳妝,換了見客的衣服,往正廳去了。

不多時,就見外頭來了一位中年美婦,還帶着兩個年輕婦人,其中一位就是昔見過的楊守正的子鄭氏,另外一位想來也是楊家哥兒的子。

王夫人忙了上去,兩下里見禮完畢,就廝讓着坐下。

王夫人見林家的庶女出落的如此出,丈夫又愛重,聽聞是家中並無庶子庶女的,頓時心裏像打翻了五味瓶了。先前不過是個庶女,只是嫁對了人,如今卻也成了正經的官太太,朝廷承認的誥命夫人了。自己豪門出身,可惜丈夫不得意,不過是個五品官,到如今居然還比不過一個庶女,當真是難受的緊。王夫人心裏如此,臉上卻不出分毫,笑着説了一通話,一時,又問楊太太,“家裏有幾個哥兒,可都有了人家?”楊太太笑答:“老大家的您是見過的,這個小的是老三家的,”扭頭對跟來的年輕女子説,“還不快見過伯母。”那年輕婦人吳氏便給王夫人行了禮。王夫人便攜了她的手,好生誇讚了一通,又問楊太太的小兒子。

楊太太便説:“這孩子也不知道像誰,他三個哥哥都是極為省心的,偏他淘氣的不行,我見着他就覺得生氣。今也懶得帶他來,就叫他在家裏了。”王夫人忙説:“小孩子就是這樣的,哪裏有不淘氣的,等再大一些就好了。”兩人説了一通話,楊太太來的目的可不是就這麼和王夫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説些閒話的,而是為了看望林黛玉,便問道:“不知尊府的老太太可有空見我,我是晚輩,應當向老太太請安的。”王夫人忙説:“我家老太太最是喜歡親戚來往的,見了親家太太,自然是歡喜的。”説着,就叫了兩個丫鬟,“到老太太那裏説,親家太太來了,我們這就去給老太太請安。再使人去園子裏頭給林姑娘和家裏的幾位姑娘説,叫她們都往老太太那裏去。”兩個丫鬟答應了一聲,便往賈母房中和大觀園中報信去了。

王夫人和楊太太又略坐了一坐,便往賈母房中去了。

一到賈母房中,就見邢夫人、林黛玉等都在那裏等着了。

楊太太便帶了吳氏給賈母請安,賈母連忙站了起來,叫楊太太和自己坐在炕上。楊太太便推辭一番,賈母笑道:“你是客人,自然應該坐這裏,也好和我説説話。”楊太太見推辭不過,便坐了。

賈母又讓吳氏也坐了。

林黛玉忙上來給楊太太行禮請安,一別數年,不免也掉了幾滴眼淚。

楊太太將林黛玉摟在懷裏,説:“好孩子,快別哭了。原也是我的不是,隨了你姑父在外任,沒能照管到你。幸虧親家老太太和親家太太和善,否則我如何能夠放心?”一時給林黛玉擦了眼淚,説,“你如今出落的愈發好了,想來都是拖賴親家的福。”姑侄兩個互相勸了對方半晌,方才止住了眼淚。

楊太太一邊拿了帕子擦拭自己的眼角,一邊對眾人説:“叫大家看笑話了,我都一把年紀了,還如此小女兒情態,實在是失禮了。”賈母忙説:“親人數年不見,如今乍然相見,難免悲喜加,落淚也是真情,哪裏就是失禮了?”眾人也都附和賈母的話。

見楊太太平穩了心情,潘金蓮幾人忙上前給她行禮請安。

楊太太忙給了見面禮,又將潘金蓮幾人誇獎了一遍,對賈母説道:“可恨我竟是沒有女兒緣分的,只得了四個混小子,平時見不着人家的姑娘倒也還罷了。如今見了府上的姑娘們,個個都是出的,愈發難受了,實在是羨慕老太太和兩位太太。”賈母説道:“我倒是羨慕親家太太教子有方,聽説孩子們都有了前程,這不是比什麼都要緊?”楊太太笑道:“也是僥倖,我家老爺管得嚴,幸虧他們也讓人省心,什麼前程不前程的,只要不惹出事端來就好了。”賈母笑道:“親家太太説笑了,都是好生教養的孩子,自然是錯不了的。”瞧了瞧鄭氏和吳氏,説,“我看你這兩個兒媳婦也是鍾靈毓秀、知書達理的,又在你身旁服侍。就是有個女兒又如何,還不是遲早都要嫁出去,你這兒媳婦服侍你的子可不比女兒還要多?”楊太太看了鄭氏和吳氏一眼,笑道:“她們妯娌兩個倒是好的,孝順懂事。只是我慣得太過了,素也是和我沒大沒小的,我倒是覺得府上的姑娘們更好。”鄭氏穩重,聽到婆婆如此説,只是微微一笑,並不多言。

吳氏卻是年少活潑,楊太太素並不苛刻,婆媳相處也十分和諧,聞言湊趣道:“太太昨還正説我可心,竟比個親生的女兒還要親呢,怎麼如今見了幾位妹妹,就將我扔到爪哇國去了,可見平時太太説的話都是哄我的。”賈母笑道:“你可是説到點子上去了。哪一家的婆婆不是看着自己的女兒更好,偏偏又要兒媳婦在旁服侍,只好撿些好聽的來説,哄得兒媳婦五三道的,滿心以為婆婆疼愛自己超過女兒呢,愈發盡心服侍了。”王熙鳳笑道:“這可是老太太説了實話了。原來老太太是這樣想的,虧得我平時還以為老太太最是疼愛我,服侍老太太那是盡心盡力。原來老太太説的話都是哄我的,以後我可要好好思量老太太説的話了。”賈母笑罵道:“你這潑猴兒,慣是沒大沒小的,當着親戚的面兒,就和我撕扯上了?”王熙鳳一臉的委屈:“想必是這話戳了老太太的心窩了,老太太惱羞成怒了,拿着老祖宗的款兒,訓斥我呢。”説着便將頭扭向邢夫人,向她求助,“太太可要給我做主。”邢夫人笑道:“你還説呢?老太太都説了,婆婆對着兒媳婦那就是誑人呢,我是你婆婆,面上疼愛你,心裏卻是不疼你的,你和我説也不管用。”王熙鳳苦着一張臉轉向王夫人,又轉了過去,看看這個,看看那個,活一副受了委屈又無人撐的受氣小媳婦模樣,看着眾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賈母笑着對楊太太説:“我這個孫媳婦,最是伶俐的,每常哄着我高興,故意逗我開心。怨不得我疼她,她這般孝順懂事,我又不是個看不明白的,哪裏會不心疼她呢?”楊太太笑道:“老太太慈愛,才得了府上太太和們這樣好的媳婦、孫媳婦服侍您。這等福氣,我們都羨慕的很,只盼着將來也如老太太一般,子孫滿堂、承歡膝下才好。”賈母點頭道:“你説的是,女人一輩子還不就是圖個兒子孝順媳婦賢惠,老來安樂。”賈母見楊太太果然是個言談利的,合乎自己的脾氣,又想着林黛玉多了個親戚,也算是件好事,便執意要留楊太太婆媳吃飯,楊太太也不是那種虛假客套的人,便應了。

連賈母都親自上陣相陪,其他人自然更是殷勤的很,楊太太也不是個假客氣的,一頓飯吃得是主客盡歡。

賈母又苦留了楊太太説話,只説到頭西斜,方才不再挽留。楊太太走得時候,便和賈母説:“數年不曾見過我侄女兒了,實在想得慌,想着要接侄女兒回去住幾天。”賈母想着林黛玉能夠多和楊家走動走動,也能讓林黛玉開心些,便説道:“這是自然,也是你們姑侄天。只是,不許多呆,我離了她,吃飯都不香甜的。”鄭氏笑道:“老太太放心,過幾,我婆婆還要備了酒宴,請老太太和兩位太太並姑娘們吃酒呢,可不就見到林妹妹了。”賈母笑道:“你們若是請,我必定要去的。”林黛玉便收拾了東西,往楊家去住了幾天。

過了幾天,楊太太又打發了鄭氏和吳氏親自來請賈母、邢夫人、邢夫人等到楊家赴宴。賈母愛熱鬧,便帶了人去了,楊太太親自到門口接賈母等人。

從前楊家只有楊守正夫住在京城,翰林院清苦,楊守正又是個明白人,並不注重享樂,因此府第並不大。如今楊桂凡來京,又是個從二品的大員,宅邸自然要與身份匹配,不能馬虎了,便重新尋了地方。

楊家不像賈家,是歷經百年的簪纓家族,府邸並不太大,也沒有賈家那樣豪奢,但是勝在頗有書香之氣,佈局也是巧。

一時上了茶水點心,賈母便問道:“在家的兩位哥兒怎麼不見?”楊太太笑道:“怕他們衝撞了府上的姑娘們。”賈母不以為然的説:“你也太仔細了,也該見一見,否則後若是見了,連是親戚都不知道,可不是笑話了?”楊太太便吩咐丫鬟:“去請三爺、四爺來。”一時,就見來了兩個男子,一個二十上下,生得濃眉大眼,一個十一二歲,尚且還是個小孩子。

見來個外男,潘金蓮等人連忙低下頭去。

楊三爺便行了禮就退下去了。

賈母最喜歡長的好看的小男孩,便招手説:“過來叫我看看。”那小男孩便往賈母身邊去了,賈母細細看了一回,喜道:“這孩子生得真是齊整。”又叫人給見面禮。

楊太太殷勤待客,和賈母等人説笑,因顧慮潘金蓮等人年輕,只怕不喜這些話題,覺得被拘束,就吩咐吳氏:“你妹妹們還小,被拘在這裏也是無趣。你帶着妹妹們出去轉轉,一定好生服侍妹妹們。”吳氏連忙應了:“太太只管放心就是了,我一定服侍好妹妹們。”笑着起身對潘金蓮等人説,“妹妹們請跟我來。”潘金蓮等人便尾隨着吳氏出去了。

吳氏便引着眾人往各處看看,一時幾人累了,便帶着她們往小花園裏頭去歇腳,説些閒話。

賈赦本人就喜歡宅在內院,邢夫人是續絃,出身又不高,也不管家,和其他誥命來往的也不是很多,自然也不會帶着潘金蓮等人外出;王夫人倒是時常和誥命們來往,可惜她的親生女兒已經入宮,她正不想給賈探尋個好人家呢,哪裏會帶着潘金蓮等人外出?賈母上了年紀,只有人家上門給她請安的道理,她才不會外出給人請安呢,便也不大外出。

因此,潘金蓮等人外出的機會少得可憐,到了楊家,就好像被放了風,自然心情很好。且幾人和鄭氏好,吳氏又是個擅長際的,和幾人也很能説到一處去,又有林黛玉這個現成的紐帶,不免來往漸漸多了起來。

作者有話要説: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