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百六十六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文英,亦南昌人。初為鳳陽推官,以子元亨代死,得歸。福王時,起禮部主事,丁艱不赴。唐王授為兵部員外郎,監黃道周諸軍,協守廣信。諸軍敗於鉛山,文英舉家赴水死。

奇偉,進賢人。歷官兵部主事。唐王授為湖東副使,守廣信,兵敗,死之。

田桂,字秋卿,崑山人。崇禎十二年以鄉試副榜貢入國學,授南昌通判。遷永州同知,以道梗改廣信。至則南昌、袁州、吉安俱失。廣信止疲卒千人,士民多竄徙。會黃道周以募兵至,相與議城守。已而道周敗歿,勢益孤,甲桂效死不去。城破被執,諭降不從,幽別室,自經死。

有畢貞士者,貴溪人,舉於鄉。同守廣信,城破,赴水。家人救之,行至五里橋,望拜祖塋,觸橋柱死。

陳泰來,字剛長,江西新昌人。崇禎四年進士。由宣城知縣入為户科給事中。十五年冬,都城戒嚴,泰來陳戰守數策。總督趙光抃言泰來與同官荊祚永素晰邊情,行間奏報,宜敕二臣參預,報可。泰來又自請假兵一萬,肅清輦轂。帝壯之,即改授兵科,出視諸軍戰守方略,召對中左門。至軍中,奏界嶺失事狀,劾副將柏永鎮論死。以功遷吏科右給事中,乞假歸。福王時,起刑科左給事中,不赴。唐王擢為太僕寺少卿,與萬元吉同守贛州。再擢右僉都御史,提督江西義軍。李自成敗走武昌,其部下散掠新昌境,泰來大破之。初,益王起兵建昌,泰來從之。同邑按察使漆嘉祉、舉人戴國士持不可。已而新昌破,國士出降,泰來惡之。會上高舉人曹志明等兵起。泰來與相結。十二月攻取上高、新昌、寧州,殺國士子,遂取萬載。已而大兵新昌,守將出降,泰來走界埠,志明等從上高移軍會之,進攻撫州,兵敗皆死。

王養正,字聖功,泗州人。崇禎元年進士。授海鹽知縣。遭父喪,服除,起官秀水,中大計,補河南按察司照磨,累遷南康知府。計殲巨寇鄧溪、熊高,一方賴之。福王時,進副使,分巡建昌。南都既覆,大兵下江西。巡撫曠昭棄南昌遁,走瑞州,列城望風潰。養正乃與佈政夏萬亨、知府王域、推官劉允浩、南昌推官史夏隆起兵拒守。閲三,有客兵內應,城即破。養正等被執,械至南昌,與萬亨等同死。其張氏聞之,絕粒九而死。

萬亨,字元禮,崑山人,起家舉人。南昌失守,避建昌,與養正同死。顧、子婦陸及一孫、一孫女先赴井死。僕婢死者復十餘人。

域,字元壽,松江華亭人。舉於鄉,授宿州學正。賊至,佐有司捍禦有功。屢遷工部主事,榷税蕪湖。都城陷,諸榷税者多以自入。域嘆曰:“君父遭非常禍,臣子反因以為利!”悉歸之南京户部。尋由郎中遷建昌知府。城破,械至南昌,與允浩、夏隆同死。

允浩,掖縣人。夏隆,宜興人。皆崇禎十六年進士。時同死者六人,其一人失其姓名。建昌人哀其忠,裒而瘞之,表曰:“六君子之墓”初,建昌南城諸生有鄧思銘者,聞北都陷,集其儕數十人為庠兵,期朔望習,學技擊,為國報仇。請於有司,有司笑曰:“庠可兵?”眾志遂懈。思銘鬱郁不得志。明年,城破,死之。

建昌既破,新城知縣譚夢開降,民潛導守關兵殺之。夢開黨與民互相殘,彌月不靖。唐王以邵武貢生李翔為新城知縣。翔至,擒殺餘黨,眾遂散。然民習於亂,佃人以田主徵租斛大,聚數千人,噪縣庭。翔潛遣義兵三百,詭稱鄭彩軍,殺亂民。明復斬百餘級,亂乃靖。彩兵數萬駐新城,畏大兵,遁入關。獨監軍張家玉、新城人徐伯昌與翔共守。及大兵,家玉亦戰敗入關。翔率民兵千餘出城拒擊。大兵從間道入城,民兵皆散,翔與伯昌皆死之。伯昌,字子期,唐王時,由舉人授兵部主事,改御史者也。

時江西郡邑吏城守者,又有李時興、高飛聲。時興,福清人,舉於鄉,歷官袁州同知,攝府事。會城已降,時興力城守。無何,守將蒲纓兵潰,湖廣援將黃朝宣五營亦噪歸。時興度不能守,自縊於萍鄉官舍,一僕亦同死。飛聲,字克正,長樂人。崇禎中,由鄉舉授玉山知縣,遷同知,氣養去。唐王時,黃道周出督師,邀與偕,令攝撫州事。大兵至,遣家人懷印走謁王,而身守城死焉。

曾亨應,字子喜,臨川人。父棟,廣東布政使。亨應舉崇禎七年進士。歷官吏部文選主事。十五年秋,有詔起廢,亨應以士龍、李右讜、喬可聘等十人上。御史張懋爵劾其納賄行私,亨應疏辨。懋爵三疏力攻,遂被謫去。福王立之明年,江西列城皆不守。亨應命弟和應奉父入閩,而己與艾南英、揭重熙謀城守。會永寧王慈炎招連子峒土兵數萬復建昌,入撫州,寓書亨應。亨應募兵數百,與相掎角。一,方置酒宴客,大兵至。亨應避右室,其從弟指示之,遂被執,並執其長子筠。亨應顧筠曰:“勉之,一千秋,毋自負!”筠曰:“諾。”先受刑死。釋亨應縛,諭之降,不答,被戮。和應聞兄死,曰:“烈哉!兄為忠臣,兄子為孝子,復何憾!”既奉父入閩,又走避之肇慶,乃拜辭其父,投井死。先是,棟弟栻為蒲圻知縣,栻兄益為貴州僉事,並死難,人稱“曾氏五節”雲。

始,亨應為懋爵所訐,朝士頗疑之。後亨應死節,而懋爵竟降李自成為直指使。

揭重熙,字祝萬,臨川人。崇禎十年以五經登進士,授福寧知州。福王時,擢吏部考功主事。外艱歸。撫州破,與同裏曾亨應先後舉兵。唐王命以故官聯絡建昌兵,戰敗被劾。用大學士曾櫻薦,以考功員外郎兼兵科給事中,從大學士傅冠辦湖東兵事。瀘溪告警,冠不能救,重熙劾解冠任,兵事遂皆委重熙。江西巡撫劉廣胤戰敗被執,複用櫻薦,擢右僉都御史,代廣胤。攻撫州,不克而退。俄聞汀州失,解兵入山。永明王拜重熙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總督江西兵,召募萬餘人,薄邵武,敗還。

金聲桓,左良玉將也,已降於大清,復乘間為亂,據南昌。大兵攻討之,聲桓死,諸軍盡散,獨張自盛眾數萬走閩。重熙入其軍,約廣信曹大鎬並進。自盛掠邵武,戰敗被執。重熙走依大鎬百丈霢。適大鎬還軍鉛山,惟空營在,眾就營炊食。大兵偵得之,率眾至,重熙中項,執至建寧,下之獄。重熙呼高皇帝,祈死不得。至冬十一月,昂首受刃,顏不改。

傅鼎銓,字維新,重熙同邑人。崇禎十三年進士。除翰林檢討。李自成陷京師,鼎銓出謁,賊敗南還。唐王時,曾櫻薦鼎銓,命予知府銜,赴贛州軍自效,尋復其故官。贛州破,退隱山中。已,聞金聲桓叛,鼎銓舉兵以應。永明王命為兵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聲桓滅,鼎銓往來自盛、大鎬軍。順治八年,至廣信張村,為守將所執,系南昌獄。諭之降,不從。令作書招重熙,亦不從。八月朔,乃從容就刑。

鼎銓自降賊,為鄉人非笑,嘗求一死所。至是得死,鄉人更賢鼎銓。已,重熙、大鎬相繼敗,都昌督師餘應桂亦以是歲亡,江右兵遂盡。

陳子壯,字集生,南海人。萬曆四十七年以進士第三人授翰林編修。天啓四年典浙江鄉試,發策刺閹豎。魏忠賢怒,假他事削子壯及其父給事中熙昌籍。崇禎初,起子壯故官,累遷禮部右侍郎。賊犯皇陵,帝素服召對廷臣。子壯言:“今所急,在收人心。宜下罪己詔,發忠義。”帝納之。乃會諸臣,列上蠲租、清獄、使過、宥罪等十二事。帝以海內多故,思廣羅賢才,下詔援《祖訓》,郡王子孫文武堪任用者,得考驗授職。子壯慮為民患,立陳五不可。會唐王上疏,歷引前代故事,詆子壯,遂除子壯名,下之獄,坐贖徒歸。久之,廷臣薦,起故官,協理詹事府。未上,京師陷。

福王立,起禮部尚書。至蕪湖,南京亦失守,乃歸。唐王立福建,召相子壯。以前議宗室事,有宿憾,辭不行。

順治三年,汀州遘變,丁魁楚等擁立桂王子永明王由榔於肇慶。蘇觀生又議立唐王弟聿,子壯沮不得,退居邑之九江村。永明王授子壯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督廣東、福建、江西、湖廣軍務。會大兵入廣州,聿被執死,子壯止不行。

明年,張家玉、陳邦彥及新會王興、陽賴其肖先後起兵,子壯亦以七月起兵九江村。兵多蜒户番鬼,善戰。乃與陳邦彥約共攻廣州,結故指揮使楊可觀等為內應。事,可觀等死。子壯駐五羊驛,為大兵擊敗,走還九江村。長子上庸陣歿。會故御史麥而炫破高明,子壯,以故主事朱實蓮攝縣事。實蓮,子壯邑子也。九月,大兵克高明,實蓮戰死。子壯、而炫俱執至廣州,不降,被戮。子壯母自縊。永明王贈子壯番禺侯,諡文忠,蔭子上圖錦衣衞指揮使。

而炫,字章闇,高明人。由進士歷上海、安肅知縣。唐王時,擢御史。

實蓮,字子潔。由舉人歷官刑部主事。

初,聿之自立於廣州也,召南海霍子衡為太僕卿。子衡,字覺商,舉萬曆中鄉試,歷袁州知府。及官太僕時,而廣州不守。子衡乃召妾莫氏及三子應蘭、應荃、應芷語之曰:“《禮》,‘臨難毋苟免’,若輩知之乎?”三子皆應曰:“惟大人命!”子衡援筆大書“忠孝節烈之家”六字,懸中堂,易朝服,北向拜。又易緋袍,謁家廟。先赴井死。妾從之,應蘭偕梁氏及一女繼之,應荃、應芷偕其徐氏、區氏又繼之。惟三孫得存。有小婢見之,亦投井死。

張家玉,字元子,東莞人。崇禎十六年進士。改庶吉士。李自成陷京師,被執。上書自成,請旌己門為:“翰林院庶吉士張先生之廬”而褒恤範景文、周鳳翔等,隆禮劉宗周、黃道周,尊養史可程、魏學濂。自稱殷人從周,願學孔子,稱自成大順皇帝。自成怒,召之入,長揖不跪。縛午門外三,復脅之降,怵以極刑,卒不動。自成曰:“當磔汝父母!”乃跪。時其父母在嶺南,家玉遽自屈,人鹹笑之。

賊敗南歸。阮大鋮等攻家玉薦宗周、道周於賊,令收人望,集羣黨。家玉遂被逮。明年,南都失守,歸。從唐王入福建,擢翰林侍講,監鄭彩軍。出杉關,謀復江西,解撫州之圍。

順治三年,風聞大兵至,彩即奔入關,家玉走新城。大兵來攻,出戰,中矢,墮馬折臂,走入關。令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廣信。廣信已失,請募兵惠、,説降山賊數萬,將赴贛州急。會大兵克汀州,乃歸東莞。

四年,家玉與舉人韓如璜結鄉兵攻東莞城,知縣鄭霖降,乃籍前尚書李覺斯等貲以犒士。甫三,大兵至,家玉敗走。奉表永明王,進兵部尚書。無何,大兵來擊,如璜戰死,家玉走西鄉。祖母陳、母黎、妹石寶俱赴水死。彭被執,不屈死,鄉人殲焉。西鄉大豪陳文豹奉家玉取新安,襲東莞,戰赤岡。未幾,大兵大至,攻數,家玉敗走鐵岡,文豹等皆死。

覺斯怨家玉甚,發其先壟,毀及家廟,盡滅家玉族,村市為墟。家玉過故里,號哭而去。道得眾數千,取龍門、博羅、連平、長寧,遂攻惠州,克歸善,還屯博羅。大兵來攻,家玉走龍門,復募兵萬餘人。家玉好擊劍,任俠,多與草澤豪士遊,故所至歸附。乃分其眾為龍、虎、犀、象四營,攻據增城。

十月,大兵步騎萬餘來擊。家玉三分其兵,掎角相救,倚深溪高崖自固。大戰十,力竭而敗,被圍數重。諸將請潰圍出,家玉嘆曰:“矢盡炮裂,戰無具;將傷卒斃,戰無人。烏用徘徊不決,以頸血濺敵人手哉!”因遍拜諸將,自投野塘中以死,年三十有三。明年,永明王贈家玉少保、武英殿大學士、吏部尚書、增城侯,諡文烈。其父兆龍猶在,以子爵封之。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