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十四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莊烈帝二十一年正月丁丑,洪承疇敗賊於梓潼,賊還走陝西。丁亥,裁南京冗官。二月甲辰,改河南巡按御史張任學為總兵官。三月戊寅,賀逢聖致仕。是月,李自成自洮州出番地,總兵官曹變蛟追破之,復入
,走西和、禮縣。夏四月辛丑,張獻忠偽降於谷城,熊文燦受之。戊申,張至發致仕。己酉,熒惑逆行,諭廷臣修省。五月癸亥朔,策試考選官於中左門。六月癸巳,安民廠災,壞城垣,傷萬餘人。壬寅,孔貞運致仕。乙卯,兵部尚書楊嗣昌、户部尚書程國祥、禮部侍郎方逢年、工部侍郎蔡國用俱禮部尚書,大理少卿範復粹為禮部侍郎,併兼東閣大學士,預機務。嗣昌仍掌兵部。是月,兩畿、山東、河南大旱蝗。秋七月乙丑,少詹事黃道周以論楊嗣昌奪情,謫按察司照磨。八月戊戌,以災異屢見,齋居永壽宮,諭廷臣修省。癸丑,傅冠致仕。戊午,停刑。
賊羅汝才等自陝州犯襄陽。九月,陝西、山西旱飢。辛巳,大清兵入牆子嶺,總督薊遼兵部侍郎吳阿衡死之。癸未,京師戒嚴。冬十月癸巳,盧象升入援,召對於武英殿。甲午,括馬。盧象升、高起潛分督援軍。是月,洪承疇、曹變蛟大破賊於潼關南原,李自成以數騎遁。十一月戊辰,大清兵克高陽,致仕大學士孫承宗死之。戊子,罷盧象升,戴罪立功。劉宇亮自請視師,許之。是月,羅汝才降。十二月庚子,方逢年罷。盧象升兵敗於鉅鹿,死之。戊申,孫傳庭為兵部侍郎督援軍。徵洪承疇入衞。是年,土魯番、琉球入貢。
十二年正月己未朔,以時事多艱,卻廷臣賀。庚申,大清兵入濟南,德王由樞被執,布政使張秉文等死之。戊辰,劉宇亮、孫傳庭會師十八萬於晉州,不敢進。丁丑,改洪承疇總督薊、遼,孫傳庭總督保定、山東、河北。二月乙未,劉宇亮罷。大清兵北歸。三月丙寅,出青山口。凡深入二千里,閲五月,下畿內、山東七十餘城。丙子,加上孝純皇太后諡,詔天下。夏四月戊申,程國祥致仕。是月,左良玉擊降賊首李萬慶。五月甲子,禮部侍郎姚明恭、張四知,兵部侍郎魏照乘,俱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預機務。乙丑,張獻忠叛於谷城,羅汝才等起應之,陷房縣。乙亥,削孫傳庭籍,尋逮下獄。六月,畿內、山東、河南、山西旱蝗。己酉,
練各鎮
兵,復加徵練餉。秋七月壬申,左良玉討張獻忠,敗績於羅猴山,總兵官羅岱被執死之。熊文燦削籍,尋逮下獄。八月癸巳,詔誅封疆失事巡撫都御史顏繼祖,總兵官倪寵、祖寬,內臣鄧希詔、孫茂霖等三十三人,俱棄市。己亥,免唐縣等四十州縣去年田租之半。壬子,大學士楊嗣昌督師討賊,總督以下並聽節制。冬十月甲申朔,楊嗣昌誓師襄陽。甲午,左良玉為平賊將軍。丙申,《欽定保民四事全書》成,頒佈天下。十一月辛巳,祀天於南郊。十二月,羅汝才犯四川。丙午,下兵部尚書傅宗龍於獄。是年,琉球入貢。
十三年閏正月乙酉,振真定飢。戊子,振京師饑民。癸卯,振山東飢。二月壬子朔,祀
於東郊。戊午,總督陝西三邊侍郎鄭崇儉大破張獻忠於太平縣之瑪瑙山,獻忠走歸州。戊寅,以久旱求直言。三月甲申,禱雨。丙戌,大風霾,詔清刑獄。戊子,罷各鎮內臣。丙申,賜魏藻德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戊戌,振畿內飢。丁未,免河北三府逋賦。夏四月戊午,逮江西巡撫僉都御史解學龍及所舉黃道周。己卯,吏部尚書謝升為禮部尚書,禮部侍郎陳演以原官併兼東閣大學士,預機務。五月,羅汝才犯夔州,石砫女官秦良玉連戰卻之。甲申,祀地於北郊。庚戌,姚明恭致仕。六月辛亥朔,總兵官賀人龍等分道逐賊,敗之,羅汝才走大寧。庚午,蔡國用卒。辛未,薛國觀罷。秋七月庚辰朔,畿內捕蝗。己丑,發帑振被蝗州縣。辛卯,左良玉及京營總兵官孫應元等大破羅汝才於興山。汝才走巫山,與張獻忠合。八月甲戌,振江北飢。九月,陝西官軍圍李自成於巴西魚腹山中,自成走免。癸巳,張獻忠陷大昌,總兵官張令戰死。尋陷劍州、綿州。冬十月癸丑,熊文燦棄市。十一月,楊嗣昌進軍重慶。丁亥,祀天於南郊。戊子,南京地震。十二月丁未朔,嚴軍機抄傳之
。辛亥,張獻忠陷瀘州。乙卯,逮薛國觀。是月,李自成自湖廣走河南,饑民附之,連陷宜陽、永寧,殺萬安王採崿,陷偃師,勢大熾。是年,兩畿、山東、河南、山、陝旱蝗,人相食。
十四年正月辛巳,祈谷於南郊。己丑,總兵官猛如虎追張獻忠及於開縣之黃陵城,敗績,參將劉士傑等戰死,賊遂東下。丙申,李自成陷河南,福王常洵遇害,前兵部尚書呂維祺等死之。二月己酉,詔以時事多艱,災異疊見,痛自刻責,停今歲行刑,諸犯俱減等論。庚戌,張獻忠陷襄陽,襄王翊銘、貴陽王常法並遇害,副使張克儉等死之。戊午,李自成攻開封,周王恭枵、巡按御史高名衡拒卻之。乙丑,張獻忠陷光州。己巳,召閣臣、九卿、科道於乾清宮左室。命駙馬都尉冉興讓等齎帑金振恤河南被難宗室。三月丙子朔,楊嗣昌自四川還,至荊州卒。乙酉,禱雨。丙申,洪承疇會八鎮兵於寧遠。丁酉,逮鄭崇儉下獄,尋棄市。夏四月壬子,大清兵攻錦州,祖大壽拒守。己未,總督三邊侍郎丁啓睿為兵部尚書,督師討賊。五月庚辰,範復粹致仕。釋傅宗龍於獄,命為兵部侍郎,總督陝西三邊軍務,討李自成。戊子,祀地於北郊。六月,兩畿、山東、河南、浙江、湖廣旱蝗,山東寇起。秋七月己卯,李自成攻鄧州,楊文嶽、總兵官虎大威擊敗之。壬寅,洪承疇援錦州,駐師松山。是月,臨清運河涸。京師大疫。八月乙巳,援兵戰於松山,陽和總兵官楊國柱敗沒。辛亥,賜薛國觀死。辛酉,重建太學成,釋奠於先師孔子。甲子,總兵官吳三桂、王樸自松山遁,諸軍夜潰。是月,左良玉大敗張獻忠於信陽。九月丁丑,傅宗龍帥師次新蔡,與總督保定侍郎楊文嶽軍會。己卯,遇賊,賀人龍師潰,宗龍被圍,文嶽走陳州。甲申,周延儒、賀逢聖復入閣。辛卯,封皇子慈炯為定王。壬辰,傅宗龍潰圍出,趨項城,被執死之。賊屠項城及商水、扶溝。戊戌,李自成、羅汝才陷葉縣,守將劉國能死之。是月,官軍破張獻忠於英山之望雲寨。冬十月癸卯朔,
有食之。十一月丙子,李自成陷南陽,唐王聿鏌遇害,總兵官猛如虎等死之。十二月,李自成連陷洧川、許州、長葛、鄢陵。甲子,戍解學龍、黃道周。李自成、羅汝才合攻開封,周王恭枵、巡撫都御史高名衡拒守。
十五年正月癸未,孫傳庭為兵部侍郎,督京軍救開封。乙酉,楊文嶽援開封,賊解去,南陷西華。戊子,免天下十二年以前逋賦。是月,山東賊陷張秋、東平,劫漕艘。太監王裕民、劉元斌帥
兵會兗東官軍討平之。二月戊申,振山東就撫亂民。癸丑,總督陝西都御史汪喬年次襄城,遇賊,賀人龍等奔入關,喬年被圍。丁巳,城陷,被執死之。戊午,大清兵克松山,洪承疇降,巡撫都御史丘民仰,總兵官曹變蛟、王廷臣,副總兵江翥、饒勳等死之。是月,孫傳庭總督三邊軍務。三月,李自成陷陳州。丁丑,魏照乘致仕。己卯,祖大壽以錦州降於大清。辛卯,李自成陷睢州、太康、寧陵、考城。壬辰,封皇子慈召為永王。丙申,李自成陷歸德。是
,江北賊陷含山、和州,南京戒嚴。夏四月癸亥,李自成復圍開封。乙丑,削謝升籍。五月己巳,孫傳庭入關,誅賀人龍。甲戌,張獻忠陷廬州。丁亥,王樸棄市。六月戊申,賀逢聖致仕。癸丑,張四知致仕。甲寅,詔天下停刑三年。己未,詹事蔣德璟、黃景昉,戎政侍郎吳甡,俱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預機務。庚申,詔孫傳庭出關。兵部侍郎侯恂督左良玉軍援開封。壬戌,以會推閣臣下吏部尚書李
宣六人於獄,謫戍有差。甲子,祀地於北郊。是月,築壇親祭死事文武大臣。山西總兵官許定國援開封,潰於沁水,寧武兵潰於覃懷。秋七月己巳,左良玉、虎大威、楊德政、方國安四鎮兵潰於朱仙鎮。八月庚戌,安慶兵變,殺都指揮徐良憲,官軍討定之。乙丑,釋黃道周於戍所,復其官。丁卯,兵部尚書陳新甲下獄,尋棄市。九月壬午,賊決河灌開封。癸未,城圮,士民溺死者數十萬人。己丑,孫傳庭帥師赴河南。辛卯,鳳陽總兵官黃得功、劉良佐大敗張獻忠於潛山。冬十月辛酉,孫傳庭敗績於郟縣,走入關。十一月丁卯,援汴總兵官劉超據永城反。庚午,發帑振開封被難宗室兵民。壬申,大清兵分道入
,京師戒嚴。命勳臣分守九門,太監王承恩督察城守。詔舉堪督師大將者。戊寅,徵諸鎮入援。庚辰,大清兵克薊州。丁亥,薊鎮總督趙光抃提調援兵。戊子,張獻忠陷無為。己丑,遼東督師侍郎範志完入援。閏月癸卯,下詔罪己,求直言。壬寅,大清兵南下,畿南郡邑多不守。丁巳,起廢將。是月,李自成陷汝寧,前總督侍郎楊文嶽、僉事王世琮不屈死。十二月,大清兵趨曹、濮,山東州縣相繼下,魯王以派自殺。己巳,李自成陷襄陽,據之。左良玉奔承天,尋走武昌。賊分兵下德安、彝陵、荊門,遂陷荊州。癸巳,焚獻陵。
十六年正月丁酉,李自成陷承天,巡撫都御史宋一鶴、留守沈壽崇等死之。庚申,張獻忠陷蘄州。二月乙丑朔,
有食之。己巳,範志完、趙光抃會師於平原。三月庚子,李自成殺羅汝才,並其眾。壬寅,命大學士吳甡督師討賊。丁未,賊陷武岡,殺岷王企昪。張獻忠陷黃州。夏四月丁卯,周延儒自請督師,許之。辛卯,大清兵北歸,戰於螺山,總兵官張登科、和應薦敗沒,八鎮兵皆潰。是月,劉超平。五月癸巳朔,張獻忠陷漢陽。壬寅,周延儒還京師。丙午,修撰魏藻德為少詹事兼東閣大學士,預機務。戊申,吳甡罷。丁巳,周延儒罷。壬戌,張獻忠陷武昌,沈楚王華奎於江,在籍大學士賀逢聖等死之。六月癸亥,詔免直省殘破州縣三餉及一切常賦二年。己卯,逮範志完下獄。丙戌,雷震奉先殿獸吻,敕修省。秋七月丁酉,親鞫範志完於中左門。乙卯,親鞫前文選郎中吳昌時於中左門,徵周延儒聽勘。己未,戒廷臣私謁閣臣。京師自二月至於是月大疫,詔釋輕犯,發帑療治,瘞五城暴骸。八月壬戌朔,左良玉復武昌、漢陽。丙寅,張獻忠陷嶽州。丙戌,陷長沙。庚寅,陷衡州。九月丙申,張獻忠陷寶慶。己亥,黃景昉致仕。辛丑,孫傳庭復寶豐,進次郟縣,李自成
戰,擊敗之。庚戌,張獻忠陷永州,巡按御史劉熙祚死之。辛亥,賜楊廷鑑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壬子,孫傳庭兵以乏食引退,賊追及之,還戰大敗,傳庭以餘眾退保潼關。是月,鳳陽地屢震。冬十月辛酉朔,享太廟。丙寅,李自成陷潼關,督師尚書孫傳庭死之。賊連陷華州、渭南、臨潼。命有司以贖鍰充餉。戊辰,李自成屠商州。庚午,張獻忠陷常德。壬申,李自成陷西安,秦王存樞降,巡撫都御史馮師孔、按察使黃絅等死之。丁丑,張獻忠陷吉安。十一月甲午,李自成陷延安,尋屠鳳翔。壬寅,祀天於南郊。辛亥,吏部侍郎李建泰、副都御史方岳貢併兼東閣大學士,預機務。癸丑,範志完、趙光抃棄市,戍吳甡於金齒。丁巳,李自成陷榆林,兵備副使都任、在籍總兵官尤世威等死之。寧夏、慶陽相繼陷,韓王亶塉被執。十二月壬戌,張獻忠陷建昌。乙丑,周延儒有罪賜死。丁卯,張獻忠陷撫州。辛巳,賊渡河,陷平陽,山西州縣相繼潰降。甲申,賊陷甘州,巡撫都御史林
瑞、總兵官馬爌等死之。丙戌,左良玉復長沙。是年,暹羅,琉球、哈密入貢。十七年
正月庚寅朔,大風霾,鳳陽地震。庚子,李建泰自請措餉治兵討賊,許之。乙卯,幸正陽門樓,餞李建泰出師。南京地震。丙辰,工部尚書範景文、禮部侍郎丘瑜併兼東閣大學士,預機務。是月,張獻忠入四川。二月辛酉,李自成陷汾州,別賊陷懷慶。丙寅,陷太原,執晉王求桂,巡撫都御史蔡懋德等死之。壬申,下詔罪己。癸酉,潞安陷。乙亥,議京師城守。李自成攻代州,總兵官周遇吉力戰,食盡,退守寧武關。丁丑,賊別將陷固關,犯畿南。己卯,遣內臣高起潛、杜勳等十人監視諸邊及近畿要害。壬午,真定知府丘茂華殺總督侍郎徐標,檄所屬降賊。甲申,賊至彰德,趙王常氵臾降。丁亥,詔天下勤王。命廷臣上戰守事宜。左都御史李邦華、右庶子李明睿請南遷及太子撫軍江南,皆不許。戊子,陳演致仕。李自成陷寧武,周遇吉力戰死之。三月庚寅,賊至大同,總兵官姜瑰降賊,代王傳齊遇害,巡撫都御史衞景瑗被執,自縊死。辛卯,李建泰疏請南遷。壬辰,召廷臣於平台,示建泰疏,曰:“國君死社稷,朕將焉往?”李邦華等復請太子撫軍南京,不聽。蔣德璟致仕。癸巳,封總兵官吳三桂、左良玉、唐通、黃得功俱為伯。甲午,徵諸鎮兵入援。乙未,總兵官唐通入衞,命偕內臣杜之秩守居庸關。戊戌,太監王承恩提督城守。己亥,李自成至宣府,監視太監杜勳降,巡撫都御史朱之馮等死之。癸卯,唐通、杜之秩降於自成,賊遂入關。甲辰,陷昌平。乙巳,賊犯京師,京營兵潰。丙午,
晡,外城陷。是夕,皇后周氏崩。丁未,昧
,內城陷。帝崩於萬歲山,王承恩從死。御書衣襟曰:“朕涼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自大學士範景文而下死者數十人。丙辰,賊遷帝、後梓宮於昌平。昌平人啓田貴妃墓以葬。明亡。是年夏四月,我大清兵破賊于山海關,五月,入京師,以帝體改葬,令臣民為服喪三
,諡曰莊烈愍皇帝,陵曰思陵。
贊曰:帝承神、熹之後,慨然有為。即位之初,沈機獨斷,刈除逆,天下想望治平。惜乎大勢已傾,積習難挽。在廷則門户糾紛。疆埸則將驕卒惰。兵荒四告,
寇蔓延。遂至潰爛而莫可救,可謂不幸也已。然在位十有七年,不邇聲
,憂勸惕勵,殫心治理。臨朝浩嘆,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益以僨事。乃覆信任宦官,佈列要地,舉措失當,制置乖方。祚訖運移,身罹禍變,豈非氣數使然哉。迨至大命有歸,妖氛盡掃,而帝得加諡建陵,典禮優厚。是則聖朝盛德,度越千古,亦可以知帝之蒙難而不辱其身,為亡國之義烈矣。
譯文崇禎九年(1636)正月八,總理侍郎盧象升、祖寬救援滁州,大敗
賊於朱龍橋。二十一
,前禮部侍郎林釒幹以原官兼東閣大學士,參與機要事務。二月,前副將湯九州在嵩縣與
賊戰鬥中戰死。山西大饑荒,人相殘食。十
,寧夏饑荒,發動兵變,殺巡撫都御史王楫。兵備副使丁啓睿撫安平定寧夏。十六
,以武舉人陳起新為給事中。三月,盧象升、祖大樂征剿河南
賊。高
祥、李自成分部進入陝西,餘部從光化進入湖廣。賑救南陽饑民,免山西受災州縣新、舊二餉。
四月十四,錢士升辭官退職。五月九
,下詔赦免協助作亂諸賊。願意歸附的,護送其回鄉,官吏安排職務;願意隨軍效力的,有功一樣記錄在案並賞賜。十三
,延綏總兵官俞沖霄在安定攻打李自成,失敗而死。李自成侵犯榆林,被賀人龍打敗。三十
,免畿內五年以前欠
賦税。六月二
,林釒乾死。十一
,吏部侍郎孔貞運,禮部尚書賀逢聖、黃士俊,均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參與機要事務。二十六
,總兵官解進忠在淅川安撫
賊,被殺害。
七月二,內臣李國輔等分守紫荊、倒馬諸關。八
,成國公朱純臣巡視邊關。十一
,下詔各鎮星夜兼程赴京救援。十七
,大清兵進入昌平,巡關御史王肇坤戰死。二十
,巡撫陝西都御史孫傳庭在銩稨捉拿
賊首領高
祥,押送京師殺害。二十一
,告訴廷臣幫助軍餉。二十二
,兵部尚書張鳳翼領導援軍,高起潛為總監。這月,大清兵進入寶坻,接連攻克近畿州縣。八月二
,收集勳戚文武諸臣馬匹。二十四
,盧象升入京救援,臨時駐紮真定。二十五
,唐王朱聿鍵起兵救援京師,勒令其回到封國,不久廢為庶人。本月,大清兵出
。九月二十
,改用盧象升總督宣府、大同、山西軍務。
十月四,工部侍郎劉宗周因談論內臣及大學士温體仁被革職。十三
,張獻忠侵犯襄陽。二十五
,命令開銀、鐵、銅、鉛各礦。十一月七
,減免山東五年以前欠
賦税。十二月,大清兵出征朝鮮。
當年,洪承疇在隴州打敗李自成,李自成逃往慶陽、鳳翔一帶。暹羅入朝進貢。
崇禎十年(1637)正月初一,有
食。六
,老回回諸賊直趨長江以北,張獻忠、羅汝才從襄陽侵犯安慶,南京大為震懾。二月四
,派使者監督直隸省欠
賦税。二十七
,賊軍進攻潛山,被總兵官左良玉、副使史可法在楓香驛打敗。這月,朝鮮向大清兵投降。三月十二
,賑救陝西災害。十八
,賜劉同升等進士及第、出身各有差別。二十五
,官軍救援安慶,在豐家店慘遭失敗。
四月九,大清兵攻克皮島,副總兵金
觀奮力戰死,總兵官沈冬魁敗走石城島。二十四
,天旱,清理刑獄。本月,洪承疇在漢水以南征剿
賊。閏四月四
,命令羣臣自己廉潔,愛護平民,以使上天回心轉意。長江以北
賊分別侵犯河南,總督兩廣都御史熊文燦為兵部尚書,總理南京、河南、山西、陝西、四川、湖廣軍務,駐兵鄖陽征討
賊。五月十一
,李自成從秦州侵犯四川。六月十一
,温體仁辭官退職。當年夏天,兩畿、山西大旱。
七月,山東、河南蝗災,平民饑荒。八月十四,吏部侍郎劉宇亮、禮部侍郎傅冠均為禮部尚書,僉都御史薛國觀為禮部侍郎,一同兼東閣大學士,參與機要事務。二十五
,檢查城防情況。九月十一
,左良玉在虹縣打敗
賊。二十六
,洪承疇在漢中打敗
賊。二十八
,李自成攻陷寧羌。
十月二,李自成從七盤關進入西川。八
,攻陷昭北、劍州、梓潼,分兵直趨潼川、江油、綿州,總兵官侯良柱戰死,於是攻克彰明、鹽亭各縣。十六
,
近成都。十一月十六
,因星宿變化命令修身反省,要求講直話。十二月九
,黃士俊辭官退職。二十九
,洪承疇、曹變蛟增援四川,住於廣元。
這年,安南、琉球入朝進貢。
崇禎十一年(1638)正月十三,洪承疇在梓潼打敗李自成,李自成回師陝西。二十三
,裁減南京多餘官員。二月十
,改河南巡按都御史張任學為總兵官。三月十五
,賀逢聖辭官退職。這月,李自成從洮州出番地,被總兵官曹變蛟追擊失敗,李自成再次入
。率軍到西和、禮縣。
四月八,張獻忠在谷城假裝投降,熊文燦受降。十五
,張至發辭官退職。十六
,火星逆向行駛,告訴廷臣修身反省。五月初一
,在中左門策試考選官。六月二
,安民廠發生災害,城垣被毀壞,萬餘人受傷。十一
,孔貞運辭官退職。二十四
,兵部尚書楊嗣昌、户部尚書程國祥、禮部侍郎方逢年、工部侍郎蔡國用均為禮部尚書,大理少卿範復粹為禮部侍郎,一同兼東閣大學士,參與機要事務。楊嗣昌仍然掌管兵部。這月,兩畿、山東、河南大旱,起蝗蟲。
七月四,少詹事黃道周因談論楊嗣昌父喪未辭官守孝一事,貶為按察司照磨。八月八
,因多次出現災害和異常情況,居永壽宮行齋,告訴廷臣修身反省。二十三
,傅冠辭官退職。二十八
,停止用刑。羅汝才等從陝州侵犯襄陽。九月,陝西、山西天旱饑荒。二十二
,大清兵進入牆子嶺,總督薊遼兵部侍郎吳阿衡戰死。二十四
,京師戒嚴。
十月四,盧象升入京救援,皇帝在武英殿召對他。五
,招買馬匹。盧象升、高起潛分別領導援軍。這月,洪承疇、曹變蛟大敗李自成於潼關南原,李自成只率騎兵數人逃走。十一月十
,大清兵攻克高陽,退職大學士孫承宗戰死。三十
,罷免盧象升,準其帶罪立功。劉宇亮自己請求視察軍隊,得到同意。這月,羅汝才投降。十二月十二
,方逢年停職。盧象升在鉅鹿兵敗而死。二十
,孫傳庭為兵部侍郎監督援軍,徵調洪承疇入京守衞。
當年,土魯番、琉球入朝進貢。
崇禎十二年(1639)正月一,因時事艱難多難,拒絕朝臣慶賀。二
,大清兵進入濟南,德王朱由樞被活捉,布政使張秉文等死。十
,劉宇亮、孫傳庭會師十八萬人於晉州,但不敢前進。十九
,改洪承疇鎮守薊、遼二州,孫傳庭總督保定、山東、河北。二月七
,劉宇亮停職。大清兵引兵北迴。三月九
,出青山口,共深入內地二千里,經歷五個月,攻下畿內、山東七十餘城。十九
,加上孝純皇太后諡號,詔告天下。
四月二十一,程國祥辭官退職。這月,左良玉攻擊降賊首領李萬慶。五月八
,禮部侍郎姚明恭、張四知、兵部侍郎魏照乘均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參與機要事務。九
,張獻忠在谷城起兵反明,羅汝才等相繼起兵響應,一舉攻克房縣。十九
,孫傳庭革職,不久被逮捕入獄。六月,畿內、山東、河南、山西天旱,起蝗蟲。二十三
,
調各鎮
兵進行訓練,又增加練兵糧餉。
七月十七,左良玉征討張獻忠,在羅猴山失敗,總兵官羅岱被活捉處死。熊文燦被革職,不久逮捕下獄。八月八
,下詔誅殺邊境失事巡撫都御史顏繼祖,總兵官倪寵、祖寬,內臣鄧希詔、孫茂霖等三十三人,全部棄市示眾。十四
,減免唐縣及其他四十州縣去年田租的一半。二十七
,大學士楊嗣昌率軍征討賊軍,總督以下全部聽其節制。
十月初一,楊嗣昌在襄陽誓師。十一
,左良玉為平賊將軍。十三
,《欽定保民四事全書》修成,頒佈於天下。十一月二十八
,在京師南郊祭祀天。十二月,羅汝才侵犯四川。二十四
,下兵部尚書傅宗龍於獄。
當年,琉球入朝進貢。
崇禎十三年(1640)閏正月三,賑救真定饑荒。六
,賑救京師饑民。二十一
,賑濟山東饑荒。二月初一
,在東郊祭
。七
,總督三邊侍郎鄭崇儉在太平縣瑪瑙山大敗張獻忠,張獻忠敗走歸州。二十七
,因長時間乾旱,徵求直言。三月三
,祈禱雨。五
,大風沙,下詔清理刑獄。七
,罷免各鎮內臣。十七
,賜魏藻德等進士及第、出身各有不同。十九
,賑救畿內饑荒。二十八
,減免河北三府欠
賦税。
四月七,逮捕江西巡撫僉都御史解學龍及他推舉的黃道周。二十八
,吏部尚書謝升為禮部尚書,禮部侍郎陳演以原官兼東閣大學士,參與機要事務。五月,羅汝才攻打夔州,石石主女土官秦良玉連續戰退羅汝才。四
,在北郊祭地。三十
,姚明恭辭官退職。六月初一
,總兵官賀人龍等分路追擊羅汝才,羅汝才兵敗,移師大寧。二十
,蔡國用死。二十一
,薛國觀停職。
七月初一,畿內捕捉蝗蟲。十
,發放錢幣賑救遭受蝗災州縣。十二
,左良玉及京師營兵總兵官孫應元等在興山大敗羅汝才。羅汝才敗走巫山,與張獻忠會合。八月二十五
,賑救江北饑荒。九月,陝西官軍將李自成圍困於巴西魚腹山中,李自成因逃走倖免。十五
,張獻忠攻陷大昌,總兵官張令戰死。不久又攻克劍州、綿州。
十月六,熊文燦被斬首示眾。十一月,楊嗣昌進軍重慶,十
,在南郊祭天。十一
,南京發生地震。十二月初一
,嚴格抄傳軍事機密
令。五
,張獻忠攻陷瀘州。九
,逮捕薛國觀。這月,李自成從湖廣到河南,飢餓農民爭先恐後跟隨李自成。連續攻陷宜陽、永寧,殺萬安王採。。,攻陷偃師,聲勢大震。
當年,兩畿、山東、河南、山西、陝西天旱,蝗蟲大起,人相殘食。
崇禎十四年(1641)正月五,在京師南郊祭谷。十三
,總兵官猛如虎追擊張獻忠於開縣黃陵城,官軍潰敗,參將劉士傑等戰死,張獻忠遂揮師東下。二十
,李自成攻下河南,福王朱常洵被殺,前兵部尚書呂維祺等死。二月四
,下詔因時事艱難,災害多次出現,悲痛得自己責罰自己。停止執行今年刑獄。所有罪犯全部減等定罪。五
,張獻忠攻陷襄陽,襄王朱翊銘、貴陽王朱常法一同遇害,副使張克儉等戰死。十三
,李自成進攻開封,周王朱恭枵、巡撫御史高名衡抗拒
戰李自成,李自成退卻。二十
,張獻忠攻陷光州。二十四
,在乾清宮左室召見閣臣、九卿、科道。命駙馬都尉冉興讓等賞賜錢幣金銀,賑救河南受難宗室。三月初一
,楊嗣昌從四川回京,到荊州死去。十
,祈禱下雨。二十一
,洪承疇會合八鎮兵於寧遠。二十二
,逮捕鄭崇儉下獄,不久棄市。
四月七,大清兵攻錦州,祖大壽奮力拒守。十四
,總督三邊侍郎丁啓睿為兵部尚書,率軍征討賊軍。五月六
,範復粹辭官退職。從獄中釋放傅宗龍,任命他為兵部侍郎,總督陝西三邊軍務,征討李自成。十四
,在北郊祭地。六月,兩畿、山東、河南、浙江、湖廣旱災,起蝗蟲,山東盜賊大起。
七月五,李自成攻打鄧州,楊文嶽、總兵官虎大威打敗李自成。二十八
,洪承疇增援錦州,駐軍於松山。這月,臨清運河干涸。京師大發瘟疫。八月二
,援兵與清軍
戰於松山,陽和總兵官楊國柱潰敗戰死。八
,賜薛國觀死。十八
,重新建成太學,隆重祭奠先師孔子。二十一
,總兵官吳三桂、王樸從松山逃跑,其他軍隊在夜間全部潰敗。這月,左良玉在信陽大敗張獻忠。九月四
,傅宗龍率師住新蔡,與總督保定侍郎楊文嶽會師。六
,與賊軍相遇,賀人龍全軍潰敗,傅宗龍被圍困,文嶽逃往陳州。十一
,周延儒、賀逢聖再次入閣。十八
,封皇子朱慈炯為定王。十九
,傅宗龍突圍而出,直奔項城,被活捉處死。賊軍屠戮項城及商水、扶溝。二十五
,李自成、羅汝才攻陷葉縣,守將劉國能戰死。這一月,官軍在英山望雲寨打敗張獻忠。
十月初一,有
食。十一月四
,李自成攻陷南陽,唐王朱聿鏌遇害,總兵官猛如虎等戰死。十二月,李自成連續攻陷洧川、許州、長葛、鄢陵。二十三
,解學龍戍邊,黃道周戍邊。李自成、羅汝才合力攻打開封,周王朱恭枵、巡撫都御史高名衡誓死拒守。
崇禎十五年(1642)正月十三,孫傳庭任兵部侍郎,統領京師軍隊救援開封。十五
,楊文嶽救援開封,李自成領兵南陷西華。十八
,減免天下崇禎十二年以前欠
賦税。這月,山東賊軍攻陷張秋、東平,搶劫漕運船隻。太監王裕民、劉元斌率兵會合兗東官軍征討平定。二月八
,賑救山東願接受撫卹亂民。十三
,總督陝西都御史汪喬年暫住襄城,途中遇賊軍,賀人龍等逃奔入關,汪喬年被圍困。十七
,襄城淪陷,汪喬年被捉拿處死。十八
,大清兵攻克松山,洪承疇投降,巡撫都御史丘民仰,總兵官曹變蛟、王廷臣,副總兵江翥、饒勳等死於軍火。這一月,由孫傳庭總督三邊軍務。三月,李自成攻陷陳州。八
,魏照乘辭官退職。十
,祖大壽以錦州向大清兵投降。二十二
,李自成攻陷睢州、太康、寧陵、考城。二十三
。封皇子朱慈火召為永王。二十七
,李自成攻陷歸德。當年
天,江北賊軍攻陷含山、和州,南京戒嚴。
四月二十四,李自成又包圍開封。二十六
,謝升革職。五月一
,孫傳庭入關,誅殺賀人龍。六
,張獻忠攻陷廬州。十九
,王樸棄市示眾。六月十
,賀逢聖辭官退職。十五
,張四知辭官退職。十六
,下詔天下停止用刑三年。二十一
,詹事蔣德瞡、黃景窻、戎政侍郎吳生生均為禮部尚書兼任東閣大學士,參與軍國大事。二十二
,詔孫傳庭出關。兵部侍郎侯恂督領左良玉軍隊增援開封。二十四
,因一起推舉閣臣之事,下吏部尚書李
宣六人於獄,貶官戍邊各有不同。二十六
,在京師北郊祭地。這月,築祭壇親自祭祀死去的文武大臣。山西總兵官許定國增援開封,在沁水潰敗,寧武兵在覃懷潰敗。
七月一,左良玉、虎大威、楊德政、方國安四鎮兵在朱仙鎮潰敗。八月十三
,安慶發生兵變,殺都指揮徐良憲,後來官軍平定兵變。二十八
,黃道周從戍所釋放出來,恢復其原來官職。三十
,兵部尚書陳新甲下獄,不久棄市。九月十五
,李自成決黃河堤灌於開封城。十六
,開封城垣倒塌,淹死城民數十萬人。二十二
,孫傳庭率軍趕赴開封。二十四
,鳳陽總兵官黃得功、劉良佐在潛山大敗張獻忠。
十月二十四,孫傳庭在郟縣被張獻忠打敗。孫傳庭引兵入關。十一月一
,援汴總兵官劉超佔據永城謀反。四
,發放錢幣賑濟開封受災宗室兵民。六
,大清兵分路入
,京師戒嚴。命令勳臣分守九門,太監王承恩監督檢查城防。下詔推舉能率軍守京大將。十二
,徵調各鎮兵入京救援。十四
,大清兵攻克薊州。二十一
,薊鎮總督趙光。。提調援軍。二十二
,張獻忠攻陷無為。二十三
,遼東督師侍郎範志完入京救援。閏十一月七
,下詔責備自己,徵求直言。十六
,大清兵南下,畿南郡邑大多沒有守衞。二十一
,起用已廢除將領。這月,李自成攻陷汝寧,前總督侍郎楊文嶽、僉事王世琮寧死不屈英勇而死。十二月,大清兵直搗曹、濮,相繼攻下山東州縣,魯王朱以派自殺。四
,李自成攻陷並佔據襄陽。左良玉逃奔承天,不久到武昌。李自成分兵前進,攻下德安、彝陵,相繼攻克荊門、荊州。二十八
,焚燒獻陵。
崇禎十六年(1643)正月二,李自成攻陷承天,巡撫都御史宋一鶴、留守沈壽崇等死。二十五
,張獻忠攻陷蘄州。二月初一
,有
食。五
,範志完、趙光。。會師於平原。三月十七
,李自成殺害羅汝才,合併其部眾。十九
,命令大學士吳生生率師征剿李自成。二十四
,李自成攻克武岡,殺岷王朱企…張獻忠攻陷黃州。
四月四,周延儒自己請求率師出征,得到皇帝允許。二十八
,大清兵北迴,與官軍戰於螺山,總兵官張登科、和應薦兵敗,八鎮兵全部潰敗。這年,劉超講和。五月初一
,張獻忠攻陷漢陽。十
,周延儒回京師。十四
,修撰魏藻德為少詹事兼東閣大學士,輔佐軍國大事。十六
,吳生生停職。二十五
,周延儒停職。三十
,張獻忠攻陷武昌,楚王朱華奎被沉於長江。在籍大學士賀逢聖等死。六月一
,下詔減免直省殘破州縣三餉及一切常賦二年。十七
,逮捕範志完下獄。二十四
,雷電震壞奉天殿上獸吻,命令修身反省。
七月六,在中左門親自審訊範志完。二十四
,親自在中左門審訊前任文選侍郎吳昌時,允許周延儒旁聽調查。二十八
,
止朝廷大臣私下謁見閣臣。京師從二月到本月發大瘟疫,下詔釋放輕刑罪犯,發放錢幣治療疾病,掩埋五城外
屍骨。八月初一
,左良玉收復武昌、漢陽。五
,獻忠攻陷嶽州。二十五
,攻陷長沙。二十九
,攻陷衡州。九月五
,張獻忠攻陷寶慶。八
,黃景窻辭官退職。十
,孫傳庭收復寶豐,進住郟縣,擊敗前來
戰的李自成。十九
,張獻忠攻陷永州,巡按御史劉熙祚戰死。二十
,賜楊庭鑑等進士及第,出身各有不同。二十一
,孫傳庭因缺乏軍糧引兵退去,李自成追擊,大敗孫傳庭,孫傳庭只好以殘兵退守潼關。這月,鳳陽多次發生地震。
十月初一,祭祀太廟。六
,李自成攻克潼關,殺督師尚書孫傳庭。李自成接連攻陷華州、渭南、臨潼。命令官吏用贖罪換得的財物充當軍餉。八
,李自成屠戮商州。十
,張獻忠攻陷常德。十二
,李自成攻克西安,秦王朱存樞投降,巡撫都御史馮師孔、按察使黃。。等被殺。十七
,張獻忠攻陷吉安。十一月四
,李自成攻陷延安,繼而迅速攻下鳳翔。十二
,在南郊祭天。二十一
,吏部侍郎李建泰、副都御史方岳貢併兼東閣大學士,輔佐軍國大事。二十三
,範志完、趙光扌卞棄市。吳生生到金齒戍邊。二十七
,李自成攻陷榆林,兵備副使都任、在職總兵官尤世威等被殺。寧夏、慶陽相繼被攻克,韓王朱…。被活捉。十二月二
,張獻忠攻陷建昌。五
,周延儒犯罪被賜死。七
,張獻忠攻陷撫州。二十一
,李自成北渡黃河,攻陷平陽,山西州縣相繼兵敗投降。二十四
,李自成攻克甘州,巡撫都御史林
瑞、總兵官馬火廣等被殺死。二十六
,左良玉收復長沙。
這年,暹羅、琉球、哈密入朝進貢。
崇禎十七年(1644)正月初一,大風沙,鳳陽發生地震。十一,李建泰自己主動請求籌集軍餉、治理軍隊征討李自成,得到皇帝同意,二十六
,巡幸正陽門樓,為李建泰出師送行。南京發生地震。二十七
,工部尚書範景文、禮部侍郎丘瑜同兼東閣大學士,參與機要事務。本月,張獻忠攻入四川。二月二
,李自成攻陷汾州,別部攻克懷慶。七
,攻陷太原,活捉晉王朱求桂,巡撫都御史蔡懋德等被殺。十三
,下詔責罰自己。十四
,潞安陷落。十六
,討論京師城防。李自成進攻代州,總兵官周遇吉奮力相戰,因缺乏糧食,被迫退守寧武關。十八
,李自成部另外一大將攻陷固關,進攻畿南。二十
,派內臣高起潛、杜勳等十人監視各邊境及近畿各要害位置。二十三
,真定知府丘茂華殺害總督侍郎徐標,向所屬降兵傳達檄文。二十五
,李自成兵臨漳德,趙王朱常氵臾投降。二十八
,下詔天下救援京師。命令文武百官上奏戰守事宜。左都御史李邦華、右庶子李明睿請求南遷,讓皇太子去江南撫
軍隊,皇帝都不允許。二十九
,陳演辭官退職。李自成攻陷寧武,周遇吉奮力戰死。三月二
,李自成兵至大同,總兵官姜瑰投降,代王朱傳火齊遇害,巡撫都御史衞景瑗被活捉,自殺身亡。三
,李建泰上奏請求南遷。四
,在平台召見文武百官,把李建泰的奏書拿來給他們看,莊烈帝説:“一國之君應該為國而死,我是否打算前往?”李邦華再次請求讓皇太子去江南撫
南京軍士,沒得到允許。蔣德瞡辭官退職。五
,封總兵官吳三桂、左良玉、唐通、黃得功為伯。六
,徵詔各鎮兵入京救援。七
,總兵官唐通入京守衞,命令他同內臣杜之秩據守居庸關。十
,太監王承恩負責城守防備。十一
,李自成到宣府,負責監視宣府的太監杜勳投降,巡撫都御史朱之馮等被殺。十五
,唐通、杜之秩向李自成投降,李自成於是便揮師進入居庸關。十六
,攻陷昌平。十七
,李自成開始攻打京師城,京師營兵全部潰敗。十八
傍晚,京師外城陷落。當天夜裏,周皇后死。十九
拂曉,內城陷落。莊烈帝吊死在萬壽山,王承恩與其一同吊死。死時衣襟裏留有遺書,遺書寫道“:我因無德,干犯天怒,降下這場大災,然而這都是各位大臣害了我。我死後無臉見祖宗,自己去掉冠帽,用頭髮蓋住臉面。現在任憑盜賊分裂,但不要傷害百姓一人。”從大學士範景文以下死去數十人。二十八
,賊軍遷莊烈帝及皇后棺材於昌平,昌平人開啓田貴妃墓安葬莊烈帝及皇后。明朝到此滅亡。
當年四月,大清兵在山海關打敗李自成。五月,清兵進入京師,用皇帝安葬禮節安葬莊烈帝,命令所屬臣民穿喪服三天。諡號叫莊烈愍皇帝,陵墓叫思陵。
評論:莊烈帝繼承神宗、熹宗之大業,慨然有為。即位之初,決策機智,剷除賊叛逆,天下向往太平。可惜大勢已去,敗勢難救。在朝廷則有門户糾紛,在邊境則將士驕橫懶惰。四處兵荒馬亂,
寇大起。最後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真可謂不幸。然而,在位十七年,不沉溺於聲
,憂勤惕勵,竭力治理國家。臨朝浩嘆,慨然思非常之才,但因用非其人,政事每況愈下。於是又信任宦官,並將其分佈安置於各要害位置,舉措失當,致使朝廷制置
離常軌。即使乞求時來運轉,但還是身遭不幸,這難道不是天運使他這樣麼!等到他命歸黃泉,妖賊
寇被全部清除,莊烈帝因此才得加諡號建陵墓,且典禮比較優厚隆重。此乃聖朝(清朝)盛德遠揚千古,也可因此知道莊烈帝雖遭受災難而未被侮辱其身,真是亡國之義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