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晉陽長公主凝眸看着外間的雨天,嘆道:“説着説着,外間又下起來。”賈珩輕聲道:“河道衙門説,這個月底有可能要形成一場洪汛。”晉陽長公主護了護秀眉,説道:“子鈺,這開封城的河堤可還支撐得住?”

“開封河堤都是着重修繕加固的,應無大礙,但這次洪汛有多大,現在還不好説,如果有什麼事兒,我還需坐鎮大堤,你在家中要照顧好她們,別讓她們亂跑。”賈珩叮囑説道。

説着,看向一張張或豐美、或明麗、或嬌憨的容顏,輕聲道:“你們在家,裏好好待着,這個月就別出去亂跑,我儘量每天回來。”湘雲這會讓正吃着橘子,拉過探的胳膊,笑道:“珩哥哥放心好了,我會看好三姐姐的。”探:“………”看着説笑玩鬧的兩個姐妹,眾人都是輕笑了起來。

代完了幾人,賈珩道:“等會兒,去看看番薯幼苗。”

“這會兒雨這般大,珩弟還出去?”元近前,柔聲説道。

年過雙十,容美豔的少女,眉眼之間温婉動人的豐氣韻,幾乎讓人心頭悸動。

賈珩目光在玉虎項鍊上踉蹌了下,輕笑了下,温聲道:“無妨,去看看心裏也好有個數。”他也想知道是不是前世的番薯,別錯了。

不過回來也需得安一下嗷嗷待哺的元還有晉陽,一晃半個月沒見,元不定想他想的什麼樣。

如果説咸寧只是聞過味,元和晉陽都是吃過的。

李嬋月彎彎秀眉下的一剪秋水,定定地看向那少年,手帕在掌中反覆攥了攥,糾結留下,終究鼓起勇氣説道:“孃親,我要不也隨着表姐去看看罷?”此言一出,晉陽長公主看向李嬋月,輕笑了下,卻讓小郡主芳心一跳,玉頰微熱只覺被看透了心思般。

“子鈺,嬋月也跟着你過去長長見識。”晉陽長公主美眸中現出一抹笑意,開口説道。

湘雲張了張嘴,分明也想過去玩兒地,卻被身旁的探扯了扯衣袖,將到了嘴邊兒的話又是嚥了回去,只是目光疑惑地看向探

賈珩看了一眼清河郡主,沉道:“也好,不過小郡主需換身衣裳,這時候雨大的,仔細別着了涼。”

“嗯。”清河郡主李嬋月聞言,芳心一喜,輕聲應着。嗯,小賈先生説她彆着了涼,這是在關心她了?

賈珩轉而看相機探和湘雲,笑了笑道:“三妹妹,雲妹妹,這次不是出去玩兒,等會兒就回來。”方才看見兩人的小動作,湘雲的玩是大一些,但他這次出去是忙着正事。

而後,賈珩騎着馬,讓咸寧公主和李嬋月一同乘着馬車,來到開封府城以南的一座佔地五六畝的荒地,四面以壘砌的圍牆圈將起來,內裏搭了各種各樣的棚子,除卻錦衣府衞在裏間看守外,更有京營軍卒四方把守。

其內正培育着番薯的幼苗,等到七八天後,就能將大量的番薯幼苗培育而出。

聽説賈珩過來,原本看守的一個千户一個百户從一座房舍中出來,其中一個身形矮胖的錦衣千户,朝着賈珩拱手行禮道:“卑職福州錦衣府錦衣千户夏海,見過都督大人。”賈珩問道:“夏千户,栽植番薯的農户現在何處?”

“回大人,就在屋裏,還請往裏間請。”夏海連忙陪着笑説道。

賈珩與咸寧公主、李嬋月三人,在夏侯瑩、劉積賢等錦衣府衞的簇擁下進入屋內。

這時,幾個錦衣府衞將三個農夫,從另外一間房屋中喚將出來。

三人是福州府人,姓何,屬於同族的三兄弟,因為福建山多田少,山地難以種植其他穀物,就種植番薯,據其所言,番薯也不是他們最早發現,而是從長樂縣移栽而來。

後來向當地官府舉薦過番薯,卻沒有得到重視,而附近幾個鄉里則是種植了番薯,常常以烤番薯賣到福州,故而錦衣府從福州尋訪之下,一下子就找到三人。

***********************************

第六百二十九章★賈珩:大晚上的,來都來了……(晉陽+元加料)“草民見過大人。”何氏三兄弟都是農夫模樣,額頭、臉頰都是溝壑叢生,臉上有着長期勞作的風霜之

賈珩打量着三人,語氣盡量温和,説道:“三位不必多禮,番薯幼苗最近培育了多少?”那為首面皮黝黑,身形高大,似是三人之兄的農夫,笑着説道:“回稟這位大人,一個番薯可以繁育百十棵苗,一畝地就需要三四千棵種苗,我們這次帶的番薯倒也不多,也就幾千個,正在加緊培育幼苗。”

“大人問你培育多少,你扯這些……”福州千户夏海呵斥道。賈珩皺了皺眉,低聲道:“不得無禮。”夏海面倏變,只覺心頭一凜,訕訕一笑,連忙拱手應是。

以賈珩如今之朝廷重臣的地位,只是皺眉,就足以讓人心驚膽戰。

賈珩也沒有繼續追究那夏海,温聲道:“本官現在禮聘你三人為典農事的八品官,你們在這兒,有什麼事兒,隨時可來尋本官,這些番薯要加大培育,如能在整個河南推廣種植成功,本官必向朝廷請命,重重有賞。”説着,吩咐着劉積賢道:“他們有什麼要求,你着人專門對接,不得延誤。”此言一出,為首三兄弟都是心頭一震,看向對面的少年,他們向縣中官員推薦幾次,都不得重視,不想這位年輕輕輕的大官兒竟如此重視。

這時,李嬋月看向那蟒服少年,秀眉之下一剪秋水盈盈波動,也不知想着什麼。

咸寧公主也將目光和心神停留在賈珩身上。

賈珩問道:“可有番著?本官看看。”他要看看番薯,是不是前世那個番著,唯有真正見到才能放心。

“大人稍等。”説着,何姓農夫從裏廂拿出來一個番著,遞將過去。

賈珩眸光微凝,頓時被那番薯引了目光,心頭暗暗鬆了一口氣,點了點頭道:“此物烤起來食用最為香甜。”

“大人果然知此物?”那何氏農夫頗為驚訝説着,他被官府的人找到此地,就是聽説這位永寧伯點名尋找番薯。

咸寧公主玉容微頓,驚訝地看向賈珩,先生真是博聞強識,無所不知,連這在聞地的番邦作物都知道。

賈珩笑了笑,説道:“如何不知?不過番著雖畝產動輒幾十石,但頗耗地力,在河灘、荒地種植最好,而且多施一些農家肥還有草木燃燒之灰,能夠增強地力。”地力不地力的,眼下就不用去想。

現在整個大漢北方都早得不成樣子,如果不是江南之地南米北輸,大漢,北方都要出嚴重的大饑荒。

從這一點兒上來看,齊黨中人也不是沒有作用,起碼在朝堂上對南方士人進行了壓制。

但這般下去不可長久,遲早要出問題,如果沒有他來此世,最多也就七八年的光景,大漢就會政局失衡,江河下。

如原著而言,榮寧兩府衰落,然後崇平帝抄家獲財,以得財貨,經解國,難,可這種抄家而來的浮財本無濟於事,最終也逃不了國窮民困,天下大亂的結果。

白骨如山忘姓氏,天下寇四起,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最終為關外東虜做了嫁衣裳。

而這番薯就是給大漢續命的東西,此物一經推廣種植,大漢又能再延百年國祚,或者與東虜再對峙個幾十年,以拖待變。

賈珩笑了笑説道:“這個番薯我拿回去,剩下的都不要再食用了,好生種植,爭取早在河南普及開來。”他前世雖然不懂農學,但還懂一些蔬菜大棚,等有時間可以推廣一下。等與何氏三兄弟談了下,賈珩也沒有多待,喚上那福州千户夏海。

“夏千户如是願來神京高就,本官可以做主調你來神京。”賈珩對着一旁亦步亦趨跟着的福州千户。

夏海心頭一喜,方才他還以為這位大人對他有着一些看法,連忙抱拳説道:“都督,卑職家眷都在福州,並未去過神京,如是南京有空缺兒,卑職願到南京謀個差事,還望都督成全。”賈珩點了點頭,説道:“劉積賢,南京千户所還有空缺兒?”劉積賢道:“大人,南京倒是有着一個千户所缺一千户。”

“嗯,那就調夏千户到南京接任。”賈珩吩咐了一聲。

夏海拱手道:“卑職謝過大人。”打發走了夏海,賈珩領着咸寧公主與李嬋月,在田壟上又轉了會兒,不知何時,天上再次下起雨來,賈珩見沒有別事,也沒有多留,叮囑了把守番薯的錦衣府衞士,登上馬車,返回公主府。

馬車之上,咸寧公主秀眉微蹙,清眸定定看向賈珩手中拿着的番薯,問道:“這番薯真有先生説的好吃嗎?”坐在另外一邊兒的李嬋月,也有些好奇的看向賈珩手中的番薯,抿了抿櫻,輕聲道:“小賈先生,這般大的塊兒,看着硬邦邦的,也能入口嗎?”説到最後,心思有些古怪,不知為何,忽而想起那些天,自家孃親在船上給小賈先生……採蘑菇。

呀,她都在想什麼?

“煮以後就軟了。”賈珩拿起番薯遞給李嬋月,目光温煦,輕笑道:“這可是災年救命之物,災年百姓吃觀音土、吃樹皮,這番薯煮後,不僅香甜可口,更可得充飢飽食,這次河南之行,雖得平亂中原,發現金礦……如此種種,我皆視之平常,俱不深喜,卻獨喜得這番薯,此物實乃天賜大漢之物,等回去後,就上疏朝廷,在北方諸省推廣種植。”咸寧公主凝了凝眉,明眸之中清波閃了閃,看着那番薯,暗道,先生這個如此種種,應該是不包含她的吧?

李嬋月這會兒拿着番薯,按了按,心頭浮起一念。

獨喜番薯,這是三國上的……不過,那原就是小賈先生寫的。

清河郡主眉眼彎彎,輕輕柔柔道:“小賈先生先前説番薯烤起來香甜可口,不妨回去讓廚子烤烤食用?”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