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二十來位官員分列兩旁的一張張椅子上坐下,正襟危坐。

賈珩道:“從今天開始本官會在洛陽停留半個月,與河南府衙合署辦公,主要職事有二,其一點檢河南府相關糧田、水利事宜,以備農事;其二,遵朝廷之令,完省內地方大計事宜。”下方眾知縣、知州聞聽“大計”,面微變,拱手稱是。

賈珩做了個開場白,然後看向孟錦文,問道:“孟府尹諸縣官吏都來齊了吧?今歲以來的錢糧徵收,刑名道議,諸般彙總簿冊都帶來了吧?”

“回大人,人皆已到齊,簿冊也都帶來了。”孟錦文開口説道。

賈珩點了點頭,道:“着文吏送入官邸,本官會吩咐專人審計、核實。”孟錦文應了一聲,拱手稱是。

“此外,無商不興,無農不穩,河南積年大旱,諸縣都要興修水利,開鑿引河、蓄水湖,以備不虞,先前本官也説過,將其作為政績考核之要,但諸縣切記,不得濫發徭役,除發刑徒外,由官府以米糧僱人。”賈珩説道。

太倉還有不少糧米,這時候許多百姓能有口飯吃,都願意幹着公家的活。

官廳中眾人,紛紛點頭稱是。

賈珩默然片刻,問道:“河南府下轄幾縣,受災情況如何?”不得不説,這幾年旱情有增無減。

孟錦文嘆了一口氣,拱手道:“大人,開以來,攏共就下了兩場雨,不少地方都受了災,如不是去年冬天還下了一場雪,只怕有事………不過,今年夏糧可能又要減產。”賈珩道:“具體受災情形是哪幾縣,幾位都可暢所言。”從目前而言,大漢的主糧還是稻米和小麥、玉麥(玉米),此外,還可以派錦衣府去安南尋找番薯,或許大漢廣東、福建等省已有種植也説定,如果尋到,定要在省內歉收地域大力推廣,這個是饑年救人命的作物。

下方眾官吏也都紛紛訴説着難處。

賈珩認真聽着,過了會兒,問道:“儘量組織百姓挑水灌溉糧田,不能任由天災綿延成禍,同時還要謹防蝗災。”在後世之所以沒有蝗災肆,就是因為水利的大範圍修建。

代了幾句,待官廳之中眾官員都離去,賈珩喚來了在外值守的劉積賢,在其詫異中,命書吏取來白紙,畫出番薯,並註明其特,以便錦衣府相關探事尋找。

“命福建、廣東沿海等省的錦衣衞所,全力在民間尋找此農物,如尋到,將相關民夫帶來,推廣種植之法。”賈珩鄭重代道。

劉積賢道:“是,大人。”待劉積賢離去,賈珩看着輿圖怔怔出神。

民以食為天,天子為何信重齊黨?除卻以北制南的政治氣候所致,也是因為齊黨確有理財安民之能。

而他想要在河南做出一番實績,安治一方,起碼不能再餓死人,那麼就需要尤為重視農耕水利。

而原本中學時代沉睡在腦海中的知識也要開始調用起來,將一些沒有超越整個社會時代太多,甚至古代已有的農學知識大範圍推廣利用起來。

比如,這時候還是沒有化肥廠,但老農都知道牲畜糞便可以在增強地力,那麼進一步大範圍普及草木灰以及“堆肥之法“就是可行的。

賈珩看向放在書案上的輿圖,目光掠過洛陽輿圖的山山水水,開始思忖着礦業。

從前世而言,中原大地煤礦資源豐富,在洛陽城附近就有不少煤礦,還有上好的無煙煤,比如登封、鞏縣都有含有儲量豐富的無煙煤。

無煙煤,在這時還喚作石炭,可用作冶鐵、取暖,如今神京城中貴族人家取暖用的就是採自山西的無煙煤。

當然如果有蒸汽機,或許就能開啓第一次工業革命。不過,這個東西他就不怎麼會做,不過知道原理,當初記憶還頗為深刻,通過水蒸氣來做往復………活運動。

其實,就是後世普通大學生,大概知道工作原理,但你讓他畫個蒸汽機的圖紙,他多半也畫不出來。

賈珩在洛陽之地瞧着,他好像記得洛陽嵩縣和桐柏山有着金礦儲藏,可以試着勘探一番。

以往在中樞一地,倒做不了這些,如今總督一省,或許可派人勘探挖礦,甚至可以給工部的岳丈行文,據前世記憶,勘測天下相關礦藏,內務府也可協同參與。

晉陽如今掌內務府事,那麼如果能在河南發現一處金礦,在崇平帝面前的話語權也會更重一些。

陳漢朝廷這些年不僅是缺米糧,還缺金銀,因為整個北方几乎沒有好年成,一直蒙受旱蝗兩災,諸省都有不同程度的受災情況。

賈珩這般想着,提起筆在箋紙上寫着,打算將一些零星的寫法記錄下來,如果確有實效,還需向崇平帝上疏建言。

不僅要能分、敢分蛋糕(革新變法),還要能做大蛋糕,那麼他身邊兒自然會圍攏出一批新的利益集團。

就在賈珩思維發散,提筆記錄時,一個着藍長衫的中年書吏進入官廳,拱手道:“大人,有位姓傅的京官,拿了吏部的公文,來河南履任新職,聽聞制台大人在洛陽闢署辦公,已在門樓小偏房恭候多時了。”説着,拿了一封拜帖,遞送過去。

賈珩接過拜帖,面頓了頓,吩咐道:“請他過來。”此刻,府衙小偏房內,傅試一身六品青官袍,坐在一張靠背椅上,手中端着茶盅,時而皺眉,時而展顏,面容上見着思索,身後躬身站着長隨。

原來傅試得了吏部的告身,就在家中收拾一番,帶上子和妹妹等家眷來河南上任,聽聞賈珩的總督行轅移至洛陽,就連忙遞上拜帖登門拜訪。

心底自然藏着一樁心事,還是自家妹妹傅秋芳的婚事。

這時,官衙中來了一個書吏,延請道:“傅大人,制台大人讓您進去。”傅試連忙起身,拱手道:“多謝。”説着,就領着長隨進入官廳。

“學生見過制台大人。”傅試隨着書吏進入官廳,就朝條案後的蟒服少年行禮,以晚生之禮參見。

賈珩放下手中筆,看向傅試道:“傅通判免禮,看坐,上茶。”傅試連忙拱手一禮,笑了笑説道:“多謝大人。”側坐而下股都不敢做實,看向那蟒服少年,面恭謹,靜候着那少年説話。

賈珩問道:“什麼時候到的洛陽?”

“學生是昨攜家眷到的洛陽,投宿客棧中,聽聞大人將行轅駐紮在洛陽,故而當面聆聽大人教誨。”傅試心頭一喜,這般語氣,果是多着幾分親和。

賈珩點了點頭,問道:“本官給吏部的公文,可有看到?”傅試整容斂,説道:“下官看到了,信陽之地,人傑地靈,民風淳樸,下官定能安治信陽,不負大人期望。”賈珩點了點頭,説道:“信陽州是個窮地方,需得一位實務之才,本官在河南也待不多久,你為一州知州,需得清廉為官,本本分分,安心任事,在神京中的一些事蹟,本官既往不咎,但在信陽任上,如有貪瀆、酷之事,本官以錦衣司察天下省府州縣,不會視而不見。”主要是敲打傅試,傅試本身也不是什麼清廉之吏,只不過在大漢官場中,這等官員比比皆是,水至清則無魚。

當初許廬都沒有找出傅試的錯漏,那麼就沒有到那種地步。

傅試連忙道:“學生謹遵大人教誨,一字不敢或忘。”賈珩點了點頭,轉而神温和地勉勵幾句,説道:“好好任事,做出實績來,本官自會看在眼裏,三二年,總不致讓你在地方蹉跎沉淪。”當官最怕的就是在地方上一焊就焊那十來年,對有政治抱負的人而言,朝中有人,可以説三年一個台階。

“多謝大人栽培。”傅試聞言,心頭徹底轉憂為喜,拱手説道。

不管如何,在信陽州是需好好為官了。

***********************************

第六百二十章★晉陽長公主:難道沒她在一旁,咸寧覺得不夠……(咸寧加料)河南府衙賈珩提點了傅試幾句,然後擺了擺手,讓其先行回去。

看着那面容俊朗、氣度沉凝的蟒服少年,傅試言又止,想要敍説自家妹妹之事,但轉念一想,此時此刻多少有些冒昧和唐突,遂拱手告辭離去,打算等晚上再去總督行轅拜訪。

賈珩則在河南府官衙中處置着公務,先行翻閲着河南府相關官員的人事資料,目光略過新安縣知縣的名字上。

不由想起晉陽今晨送來的名單,其中就有新安縣知縣,以及嵩縣知縣兩人,一早兒他就命劉積賢查訪名單之人在地方的官聲和政績。

賈珩想了想,放下手中簿冊,對着書吏吩咐道:“將新安、嵩縣兩縣送來的錢糧簿冊還有刑例案卷都拿過來,本官現在就要查看。”書吏連忙拱手應了,不多時領着幾個人抬着一口箱子,進入官廳。

賈珩看了一眼木箱。

書吏察言觀,陪着笑解釋道:“大人,這是三年的所有冊子,都在這兒了。”賈珩點了點頭,也不多言,吩咐着書吏遞送上去年的錢糧冊開始翻閲,邊看邊寫,得益於兩世為人,記憶力過人,迅速在箋紙上列明數據。

就這般連續翻了好幾本冊子,對永安縣的民政情況有着一些瞭解,轉而又拿起刑名案例卷宗翻閲。

偌大的縣城,一年其實也出不了幾起命案,看這些案子,主要是看兩位知縣的斷案水平,所謂大小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這一般就是好官了。

而後,着重查看兩縣的錢糧人口簿冊,這幾年受厄於天災,兩縣户口失,這是大環境所致。

就這般翻閲着各種簿冊,時間逝,到了下午酉時,又吩咐着錦衣府的府衞,回返位於德立方的賈府。

剛到後院花廳,卻見咸寧公主在椅子上孤零零坐着,手中拿着一本書觀閲。

賈珩狀其自然問道:“什麼時候回來的?”咸寧公主輕笑了下,道:“也就剛剛,上午陪着元姐姐還有探她們在莊園裏轉了轉,見先生打發人來,説今天不過去了,我就想着先生一個人在家孤零零的。”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