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曲朗自進入開封城中,領着四五十多個錦衣好手,沒有多久就聚攏了二三百個人,現在跟着另外四夥兒勢力守着南面的戴樓門。
“需得和大人聯絡上,否則單靠我們這些人,難以造事。”曲朗壓低聲音説着,然後看向一旁的丁敬,低聲道:“等天一黑,你就越過城去,和外間聯絡上,這時候逃亡的賊寇不少,正好掩人耳目。”丁敬點了點頭,應允下來。
而開封府城外,已是午後時分,光照耀在開封府城前的汴河水面上,微風徐來,波光粼粼。
賈珩率領的京營大軍也已經陸陸續續抵近這座前年古城,在南面、東面城垣調撥兵馬,而正面北門則是萬餘兵馬在開封府城西門列候。
書中常言,人過一萬,無邊無沿,此刻近萬官軍在開封府城前,以千人一隊,形成前後中左右五哨,前軍三千,左右兩軍皆兩千,中軍以兩千。
後軍一千還有尉氏縣組織的兩千民夫,將臨時尋來的騾車裝載攻城器械、雲梯,向着其他幾面城池而運輸,同時搭起箭樓,一切在緊鑼密鼓中透着井井有條,只有大軍陣營旗幡的獵獵響動聲以及推動衝車的吆喝聲響起。
時而城下,還有一些京營的百户官領騎卒眺望着開封府城,與周圍同伴低聲敍説着什麼。
大戰前的氛圍太過安靜,甚至有些壓抑。
可偏偏是這樣沉默,卻讓城牆上的賊寇,心生懼意。
事實上,哪怕是高嶽所部在湖廣、河南等地,都不曾見到這般安靜的官軍,更遑論一直在官軍剿捕下東躲西藏的賊寇。
賈珩此刻端坐在馬上觀看着開封府城,問着劉積賢道:“去派人喚蔡遊擊過來。”
“是,大人。”劉積賢抱拳應着,轉頭吩咐着手下親衞尋找蔡權。咸寧公主眺望着開封府城,道:“先生,我瞧着城池上,好像人不是太多的樣子。”在她想象中,賊寇聚十萬眾,縱然是虛指,可哪怕有五六萬人,也該是旗幟密佈,人頭攢動。
賈珩解釋道:“先前蔡權説賊寇裹挾至開封府的亂民,聽説官軍到來逃亡了不少,此刻開封府內也就兩萬多人,防守力量頗為不足,不過畢竟依託城池居高臨下,不可小覷,等會兒我們這裏還是試探他們的防守力度。”攻打城池的要在於調動對方的防守力量,而不是平均分配兵力。
就在這時,兩名錦衣校尉領着蔡權策馬而來。蔡權抱拳道:“節帥。”
“城垣敵情偵測過,如何?”賈珩單刀直入問道。
蔡權道:“回稟節帥,西城垣兵馬不少,南面的兩座城門和東面陳州門、南薰門、戴樓門賊人要少一些,未將試着讓騎卒近前試探,留意了下,一些城垣甚至不見人影。”哪怕高嶽已經派出手下幾位兄弟上城巡視,通過敲鑼、揮旗示警,以便兵力奔走相援,但開封府城城垣綿長,如撒芝麻一樣,總有照顧不到的地方。
賈珩擰了擰眉,思忖了會兒,吩咐道:“看來賊寇在四城兵力不足,此戰關要還是還是機動策應,等會兒我軍隊稍作試探攻擊,你帶着五百哨騎,分散開來觀察城防,賊寇分屬多部,一旦守起城來,勢必協同不齊,那時就是我們的機會。”事實上,開封城在被圍的幾次經歷中,就沒怎麼守住過,從後唐李存勖再到金兵南下,再到後來農民軍圍攻開封府,無不如此。
“是,節帥。”蔡權應命一聲,騎馬而走。
咸寧公主道:“先生,一會兒要攻城嗎?”
“先行試探攻擊,試試賊寇的佈防。”賈珩低聲説道。先攻一波,到天黑重新埋鍋造飯,等候曲朗的消息。
如果不等步卒前來,就只能用內應之計,否則一波攻不下,就需得再等四五天,步卒趕上。
咸寧公主玉容上現出一抹憂,心頭暗暗祈禱,希望一切順利。此刻,夏侯瑩凝望着遠處的開封府城,目光似隔垣
見,落在城中的幾十萬百姓中。
而隨着時間逝,也到了申時,幾時傍晚時分,官軍諸項土工作業皆已齊備,箭樓豎起幾座,以拆卸的門板置於推車前,掩護進攻。
咚咚……
伴隨着戰鼓隆隆響起,大批官軍開始扛起雲梯,搭在引渡壕溝相對窄處向着城門抵進,拿着鐵鍬的官軍準備就近在西面城牆掘出土,以攜帶的神機營硝火石藥炸開城牆,這是因為西面城牆沒有馬面。
此刻城門之上,賀國盛和李延慶二人見着官軍有序進攻的一幕,雙方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出凝重。
那麼只是掃一眼,都能察覺出官軍與手下等人的差距。
“擂鼓,諸軍警戒,死守城池!”賀國盛吩咐一聲,然後出了
刀,開始吩咐着手下弟兄抵擋官軍的進攻,再是心存怯戰,此刻也別無選擇,先行打一場再説。
而李延慶也取來弓箭,開始依託角樓對官軍遠。
城內的高嶽則領着衞伯川、賴海元、黎自等手下千餘眾,作為預備隊,在城垣上往來示警,當然如此之多的兵馬散佈於城中顯然不足以防禦,充當救火隊員的角
。
而開封府城中賊寇八九千人,裹挾丁壯一萬五千人,西面城垣就聚集三千賊寇外加五千丁壯,足足八千人,而南面則是兩千五百賊寇外加兩千丁壯,東面則是兩千五百賊寇加三千丁壯,北面仍有一千賊寇外加五千丁壯。
此刻,三面牆垣齊齊而攻,官軍向着城牆抵進,搭起雲梯向着城垣攀爬,下方則搭起十來座箭樓,以弓箭對。
伴隨着時間過去,“轟轟!!!”西南城垣下炸開一個,但一時未透,逢其上箭雨擂石急下,士卒連忙躲進
中暫避。
雲梯搭在城門樓上,開始緣梯攀爬,向着城垣攻下,滾木擂石扔下,官軍沿着雲梯落下。
也有衝上城牆與賊寇手,但畢竟人手太少,還未擴大戰果,就被驅趕下去。
而掘土炸着牆垣的口,又在連續的“轟隆“聲中,見着兩人寬的
口,直通開封城內。
官軍見此大喜,正想要衝進口。
賊寇得知官軍炸破城牆,登時大急,高嶽手下親衞馬亮領着三百人一路狂奔相援,抵擋着朝廷官軍的突擊,身後的丁夫以車板、土石袋封堵口,一時間手忙腳亂。
官軍取來火罐以及火藥向着口人扔着,一時間熊熊大火燃起,爆炸聲響個不停,馬亮手下賊寇連同丁夫被迸濺的木石所傷,死傷無數,就連馬亮也被崩瞎一隻眼睛,被手下急抬至城中醫治。而大火熊熊,引得官軍不敢突進,自然也給了賊寇反應時間。
高嶽、李延慶領着五百人趕到,掩護丁壯以土袋壘起封鎖,並加派兵力以弓箭遠程防守,對從越而進的官軍狙擊。
就這樣,官軍與賊寇你來我往,不知不覺頭西斜,暮
漸沉,除卻在西南城角,官軍一度在城頭兒佔據一塊兒地界後,官軍攻城並無太大進展。
賊寇抵抗意志雖然一般,但地利優勢明顯,再加上高嶽所部的火速馳援,擋住了管官軍近一個時辰的圍攻。
賈珩面無表情地看着這一幕,對着一旁的劉積賢吩咐道:“鳴金收兵。”
“鐺鐺……”伴隨着銅鑼聲響,官軍如水徐徐退去,而城門樓上卻傳來賊寇的歡呼之聲,似乎獲得了勝利一般。
然而,賀國盛卻臉陰沉似鐵,急命領手下都打起火把,防止官軍夜戰偷襲,然後去了巡撫衙門見着高嶽。
官軍戰力遠超都司兵馬,他們還是守城,就數次陷入驚險當中,如是官軍全力而攻,他們絕對擋不住。
不多時,錦衣千户喚着蔡權、瞿光等眾將過來,抱拳説道:“節帥。”賈珩皺眉問道:“其他兩個方向攻城如何?”瞿光搖了搖頭,説道:“賊寇依託堅城,得城池之利,我軍雖然驍勇,前後殺傷不少,但賊寇奔跑支援,並未得以打開城門。”
“是高嶽的人。”賈珩面幽沉,低聲道:“今天數次都可攻破城牆,都得此人相援,但他們這般勢不能久。”這般救火是非常疲憊,高嶽所部現在只有千餘兵馬,方才就折損了不少人馬,這樣下去
本撐不下去。
“節帥,我那裏賊寇防守鬆懈,數次衝上城垣,但離城門稍遠,如果加派兵力,或可成功。”蔡權低聲説道。
賈珩思量了下,道:“賊寇初步抵禦我軍攻城一波,今夜勢必彈冠相慶,我軍先行埋鍋造飯,收攏傷兵,稍後再作計較。”先前原就是一場試探,這下子基本已經試探出虛實,南面防守空虛,當然這也是因為重兵都集中在西面阻擊官軍主力的緣故。如果不要傷亡數字,只要開封府,大抵一夕可下,但損失勢必要為之擴大,這都是朝廷好不容易積攢下的騎卒,他為京營節帥,不能圖快,當作步卒折損。
“先生。”咸寧公主面帶擔憂説道:“賊寇勢大,是否要等步卒前來?”賈珩沉道:“殿下稍安勿躁,等後半夜調動兵馬,再作計較。”他還在等着曲朗的消息,如內應可用,破城就在今夜!
***********************************
第五百七十四章夜幕下的開封城夜幕降臨,明月東昇,開封城如蜿蜒起伏的巨龍,影影綽綽隱在天穹下,城牆下汴河之畔種植的上了年頭的楊柳樹,枝繁葉茂,鬱鬱葱葱,涼風乍起,枝條在朦朧夜中隨風婆娑起舞。
城門樓上火把和高腳火爐炭火熊熊以作照明,而綿長高大的城垣上,城牆垛口以及角樓可見零星燈火以及兵丁來回走動,低聲談説笑。
而開封府城中,從巡撫衙門、知府衙門,皆已陷入一片歡樂的海洋,近萬賊寇慶祝着擊退官軍的首次進攻,人人心頭輕快,各處分發酒,一副過年的模樣。
不管賀國盛、李延慶等有識之士如何覺得官軍與過往朝廷官軍大威不同,起碼底層部屬都因為“初戰告捷”,頓覺守住開封府城有望。
好像朝廷也不是那麼難以抵抗?
見士氣高漲,賀國盛和李延慶等人,自也不好去提醒手下,挫傷士氣,甚至有意推波助瀾,營造一種官軍不足為懼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