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臣附議!”

“不除東城匪患,兇惡之事,此起彼伏!”

“臣附議!”

“附議!”

………御史科道,都是紛紛出列啓奏,認為賀閣老不宜再主審此案。

楊國昌面冷漠,一言不發,目光深處閃過一抹晦暗。

賀均誠保不住了,齊黨將斷一臂!

賀均誠一去,他在內閣中的盟友自此失了一位,現在就需得提前考慮遞補誰進內閣,來平衡韓紹興的步步緊

崇平帝面默然,深深看了一眼韓癀,沉道:“既賀卿不宜主審此案,那以何人主審?韓卿為吏部天官,可有舉薦人選?”着眾人的注視目光,韓癀面一肅,拱手道:“臣以為京兆尹許廬可任主審,再由一位武勳從旁輔助,調動京營軍兵以及五城兵馬司兵丁,殄蕩東城匪患,而賈子鈺為雲麾將軍,不論是應考舉子範儀被毆殘一案,還是五城兵馬司小吏被伏殺一案,皆知細情緣由,聖上如以二人為主審,再以都察院從旁協助,可收治本得人之效!”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審舉。

崇平帝聞言,威嚴、沉凝面容上若有所思,似在思索着韓癀的話。

江南道御史陳端,也是出列奏道:“微臣江南道御史陳端昧死以聞,雲麾將軍賈珩,剛直不阿,賢名遠播,而今方立剿寇之功還京,正是用其驍勇忠貞靖平匪患,微臣以為韓大學士之言,誠為真知灼見。”翰林侍講學士徐開,拱手説道:“微臣翰林侍講徐開啓奏,賈子鈺直內方外,危言危行,由其從旁協助,應能掃清東城之患。”賈珩方才不管是伐登聞鼓,還是申斥梁侍郎,都足見其不畏權貴,耿介剛直的品格。

“臣刑科給事中湯懷亮附議。”

“臣工科給事中竺元茂附議。”

“臣刑部清吏司郎中阮常附議……”

“臣工部左侍郎沉琦,附議。”顯然,侍郎級的官員也已下場。

“臣刑部尚書趙默附議。”最終連尚書級的官員都下場附議。

聽着羣起附議之聲,楊國昌面愈發難看,抬起蒼老面容,盯着那着飛魚服的少年權貴,目光深處,晦暗之愈發濃郁。

“此子……才是亂政之源。”賈珩聽着周圍一眾翰林科道的讚揚與附議,面無表情,心頭則在思量着韓癀其人。

第一,毫無疑問,方才之言,還是賣好天子,畢竟去了賀均誠,又以許廬主審,這是什麼意思?不得不引人聯想。

是不是將許廬抬到了閣臣的位置?

閣臣遞補,終究還是要廷推的,天子不可能獨斷專行,仍然需要平衡勢力。

第二,示他以人情,既是他檢發此事,那麼由他主導此事,順理成章,而且正合他心意。

第三,自不必説,就是打擊內閣首輔一系的勢力,待塵埃落定,或者不等落定,這位內閣次輔就要運作自己一系的官員遞補閣員。

江浙士紳一系的官僚,自此就可聲勢大振。

嗯?

賈珩心頭一驚,他方才似乎聽到了刑部尚書趙默之名?

餘光瞥了一眼,韓癀身旁頭戴黑烏紗,着錦雞補子的刑部尚書趙默。

所以,刑部尚書趙默是韓癀的人?

“只是這樣的神輔助,幾乎是將方方面面都照顧到,八面玲瓏,潤物無聲,卻給我一種不寒而慄的覺,韓癀此人,手段詭譎,需得提防。”賈珩面幽沉,心頭陰霾密佈。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