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3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端容貴妃則是陪着弟妹沈氏以及宋妍,同樣起得身來,相而去。
“梓潼。”崇平帝説着,看了一眼魏王以及魏王妃嚴以柳,點了點頭。
“兒臣見過父皇。”魏王陳然以及魏王妃嚴以柳近前行禮説道。
崇平帝看向魏王的目光比起往倒也温和幾分,説道:“平身吧。”這時,端容貴妃與宋璟之
沈氏也過來敍話,崇平帝示意兩人免禮。
宋皇后柔聲説道:“陛下,方才聽然兒説,金陵那邊兒出了事兒,臣妾和妹妹正説擔心晉陽和咸寧呢。”崇平帝看了一眼魏王陳然,説道:“女真勾結海寇,並引來了朝鮮水師,大舉進犯金陵城,子鈺從濠鏡返回,正在金陵坐鎮處置,別的倒也沒什麼事兒。”宋皇后凝了凝秀眉,訝異説道:“子鈺的軍報可有送來?”崇平帝眉頭緊鎖,輕聲説道:“最近的軍報還未送來。”見着崇平帝神憂慮,宋皇后低聲道:“那陛下倒也不用太過擔憂了。”崇平帝道:“朕原也沒有太擔憂,有子鈺在南邊兒坐鎮,應無大礙。”宋皇后:“……”崇平帝道:“子鈺密疏所言,女真意圖亂我江南,牽制我大漢,促使在北方用兵,
併察哈爾蒙古部,威脅我太原和大同等邊鎮,處心積慮啊。”端容貴妃聞言,心頭微驚,道:“陛下,那豈不是北方也有敵情?”宋妍想了想,轉臉看向自己孃親,水潤目光中見着驚訝。
宋皇后抿了抿粉,輕聲説道:“子鈺是怎麼説的?”崇平帝沉聲道:“察哈爾蒙古方面目前尚無動靜,女真許是也在關注我大漢東南之地的戰況。”在賈珩對崇平帝的密疏中,着重分析了女真的戰略,並舉了北宋的教訓,叩開大同、太原,女真再無鉗制。
宋皇后輕聲説道:“那等子鈺過來,再作計議了。”坤寧宮中陷入一片寧靜。
崇平帝忽而看向一旁的戴權,道:“最近幾月份了,御花園的番薯應該能收了吧?”戴權笑了笑道:“好像是能收了,奴婢正要和陛下説呢,這兩天看着挑個黃道吉,將番薯挖出來呢。”崇平帝想了想,説道:“擇
不如撞
,就看今天收穫了罷,梓潼,隨朕去御花園看看。”如是能真的有畝產幾十石,或者畝產十幾石,今年的秋糧徵收也能紓解一下,北方發了大水。
眾人見崇平帝來了興致,都起得身來,隨着崇平帝向着御花園而去。
御花園西南圍牆下方的天地葱鬱森森,原本的花草早已讓崇平帝吩咐人鏟去,種植上了番薯,足足有着一畝地大小,正是為了方便計算畝產。
這時,戴權吩咐了侍衞以及內監準備好鐵鍬,開始在刨着土裏的番薯。
崇平帝則是坐在不遠處一張太師椅上,與一旁的宋皇后、端容貴妃品茗敍話。
宋皇后抬眸看了一眼天,柔聲説道:“陛下,這快正午了,臣妾要不讓人到御膳房傳膳。”崇平帝道:“朕還不餓,你們傳膳,先用着罷。”旋即,看向端容貴妃、沈氏以及宋妍,道:“梓潼,你領着她們先去午膳,朕在這兒盯着。”這番薯是否如子鈺所言的那般高產?今
需得看看才是,不説畝產幾十石,哪怕是在畝產十幾石,推廣種植以後,也大為裨益國事社稷。
宋皇后柔聲道:“臣妾也不餓,在這兒陪着陛下就是了。”説着,看向端容貴妃,輕聲道:“妹妹呢?”端容貴妃輕笑道:“姐姐,其實也不差這一會兒,我們等會兒一塊兒再用膳不遲。”其他人都並未離去,只是陪着崇平帝觀瞧着收穫。
而隨着時間過去,一個個番薯被侍衞以鐵鍬從土裏刨出,沒有多久就在一旁的空地上堆成了小山,由侍衞從中去着泥土,然後裝進袋子裏,送到一旁的內監過秤。
“這,公公,這還有。”一個侍衞指着一片荒草堆説着。
戴權此刻白淨、富態的臉上都是汗,笑了笑道:“都長到這兒去了,都過來將這片兒也挖了。”從方才那一堆小山的番薯而言,這番薯產量應該不低。
崇平帝此刻自是瞧見了堆成小山的番薯,冷硬、消瘦的面容上也見着喜,對着一旁等候的宋皇后説道:“梓潼,子鈺極力推薦的番薯果然收穫不少,竟這般多,那番薯煮
之後,香甜可口,一畝番薯,完全可以供五口之家食用半年了。”魏王面上見着難以之信之
,目光緊緊盯着那番薯,心頭震驚莫名。
怎麼收穫這麼多?
一旁的魏王妃嚴以柳,清麗如雪的臉上現出異,這位王妃生的方額廣頤,肌膚白皙,眉宇頗有英氣,粉潤
瓣微啓,心頭湧起思索。
這番薯竟有這番高產?
這時,戴權拿着洗好的番薯,如獻寶一般笑道:“陛下,您瞧瞧這個,其他的正在過秤。”
“看着個頭兒是不小。”崇平帝看向那戴權手中,面帶微笑説道。
這時,遠處過秤計數的內監,也終於合計了數字,快步行來,跪將下來,聲音都有些顫抖道:“陛下,整整三十五石。”許是御花園的土質肥沃之故,番薯雖不如後世育苗選種以後,動輒畝產六千七斤的產量,但此刻的產量也頗為豐裕。
崇平帝雖然早已所料,但仍有渾身顫慄之。
三十五石!
他本來想着能有十幾石就已是天幸,何曾想真的有畝產幾十石?
這番薯如此高產,儼然天賜大漢之神物!
民以食為天,歷朝歷代之百姓食不果腹,才會扯旗造反,如今有了這番薯,何愁大漢不興?
戴權也順勢跪將下來,振奮説道:“陛下,這是天佑大漢。”此刻,宋皇后玉容也見着欣喜,原是白膩如雪的臉頰因為心緒盪,現出綺麗豐豔的圈圈紅暈,道:“臣妾為陛下賀。”端容貴妃清絕玉容上也見着驚喜,輕聲道:“陛下,這番薯的確高產。”沈氏也拉着宋妍在一旁道喜,至於魏王與嚴以柳臉上都是複雜莫名。
畝產十幾石,但凡腦子正常一些,就知道這對社稷的意義。
社稷兩字,就是土谷之神,可以説是立國之本。
崇平帝盡力保持平靜的聲音中,因為動帶着幾分顫抖,輕笑道:“子鈺説番薯畝產幾十石,先前那些朝臣還説子鈺不通稼穡,並言河南推廣番薯,有礙農耕,如今番薯畝產幾十石,我大漢將再無饑饉之憂,內憂盡除矣。”畝產幾十石,一旦有了此物,起碼河南那樣的民亂再不會生着,他大漢將一心應對外患,再也不用擔心民亂掣肘。
這是延續國祚的大功!
心底深處原本對於金陵之地的擔憂,也都一掃而空!
這時,戴權面帶笑意,湊趣説道:“陛下,聽説今年河南不少府縣都種植了番薯,先前永寧伯説此物最是抗旱,想來今年也是個豐收之年。”事實上,正如戴權所言,現在整個河南等地都陷入巨大的歡喜中,忠靖侯史鼎正在擬寫奏疏,向朝廷報喜。
而河南布政使彭曄,先前為了故意噁心賈珩,在河南府縣大力推廣番薯,並放縱府縣員吏傳揚“番薯伯”。
崇平帝開口道:“戴權,去將此事告訴內閣,並將番薯挑選一些給內閣和六部送過去。”説着,在戴權領命之後,幽聲道:“給户部侍郎龐士朗多送一些。”楊國昌老了,他手下的人也只知爭權奪利,置國家大事於不顧。
*************
第八百章崇平帝:功在社稷,利在千秋!
宮苑崇平帝仍然難掩心頭欣喜,進入一座偏殿當中落座下來,那張冷硬麪容之上見着慨,拿着番薯放在木案上,道:“梓潼,有此物在,大漢百姓再不會遭着饑荒,人有了糧食,心思自然也就安定下來。”宋皇后婉美的眉眼已然彎彎成月牙兒,笑意嫣然説道:“陛下,臣妾也覺得這番薯真是天賜陛下之物,想歷代以來何曾有過這等高產作物?”魏王凝眸看向崇平帝,目光微動,旋即,心頭卻幽幽一嘆。
總算是知曉父皇為何對永寧伯那般器重,可心頭仍有些止不住的嫉妒。
不過,從咸寧那邊兒論起,子鈺是他的妹夫,比起齊楚二王無疑要親近一些。
魏王妃嚴以柳玉容幽靜如湖,眸光疊爍,她幾乎可以想見,這永寧伯以後愈發勢大難制了,在天子心頭,甚至比起父親還要得寵一些。
崇平帝又道:“番薯此物一旦推廣種植大漢諸省,只要後世子孫不是那等桀紂之君殘暴戾,我大漢將再無
民之亂,國社自此安如磐石!”但其實,崇平帝還是太年輕,晚晴之時的洪楊發捻,那時候也有着番薯…有些東西也不是吃飽了飯就能解決的。
不過,在崇平帝眼裏雖然不是軍功,但卻比軍功更具有含金量,因為此物從表面來看可以延續國祚。
宋皇后笑了笑説道:“陛下説笑了,我大漢什麼時候也沒有桀紂那樣的殘民之舉,自太祖以來至陛下,都是勵圖治的有為之君,待民寬厚的仁君。”楚王
情陰沉,齊王暴戾,然兒
情純良,將來也能成為仁恕之君。
崇平帝點了點頭,笑道:“子鈺將番薯尋找出來推廣種植,比起軍功尤貴,這是真正的功在社稷,利在千秋。”縱然番薯再是高產,如果沒有推薦給他,他也不會知曉,更不會推廣種植。
只是這等功勞雖然有大功於社稷,卻又不好封爵,否則,真就是番薯侯,番薯公了。
念及此處,崇平帝也不由一笑,心頭卻有幾許輕快。
這倒是讓宋皇后芳心微動,晶瑩如雪的粉面上現着幾許好奇,道:“陛下何故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