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8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書,因為是太子的老師,又加了太子太師的虛銜。説來如此扶搖直上,還是衞容與功勞,畢竟六部之中,大多是杜貴妃的親信,他也想要培植自己的勢力,於是便抬了自己老師的做尚書。

除了六部尚書,衞容與還親自點了陶九思同來。

旨意傳到吏部前,整個吏部上下,已經開始用一種近乎看尚書的眼神來看陶九思了,畢竟江自橫是兼任,平時基本不會出現在吏部,那麼目前整個吏部,就是陶九思最大,大家有如此的想法倒也正常。

讓陶九思去正心殿的旨意一來,全員乾脆直接將他看成了下一任領導人。

陶九思在全員熱烈歡送的目光中,離開吏部,來到了正心殿。

他昨夜一見彗星過境,便知道所為何事。

東齊一直對衞國虎視眈眈,稍有時機就要試探,如今太子監國,他們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打探的時機。

上輩子亦有這麼一遭,陶九思再經歷一次,顯然是最鎮定的那一個。

方宗奇慷慨昂道:“東齊當年犯我大衞,便是師出無名,所以不得人心,最後草草收場。此番再來,不過還是如此罷了。”楊寒道:“質子我們也送了,金銀財寶也沒少,他們這次來應該不至於有什麼亂子。”夏暮平卻道:“我們大衞修養生息十八載,也未必不能和他們好好地較量一場。如果這次東齊使者膽敢不敬,我們應當給他們一些顏看看。”何堯道:“夏尚書這話説得,禍事再起於我大衞有何好處?還是息事寧人的好。”衞容與眉頭緊皺,他掃過一言未發的陶九思,問道:“陶侍郎怎麼看?”陶九思知道這次來訪會發生什麼,但現在他的到來,已經潛移默化改變了許多事情,他不知道這次的兩國會晤到底會走向什麼樣的結局。

陶九思斟酌片刻,道:“東齊乃是內鬥剛止,大概依舊波濤暗湧,而我們大衞新立儲君,上下一心,以團結對不團結,太子殿下不必過分擔憂。”衞容與一笑,道:“陶大人説的對,不過咱們衞國一向重文輕武,確實難敵兵強馬壯的東齊,等他們使者到了,還是莫要生無謂事端。”大臣們紛紛點頭稱是。

陶九思心中苦笑,暗道衞容與還是天真了些,樹靜而風不止,這個道理難不成是方宗奇忘了教給他。

東齊來訪,衞國自然不敢怠慢,早早地便開始着手準備。將大衞皇宮裝飾的煥然一新,又在正天門附近覓了一處宅子,重新收拾捯飭,作為東齊使者暫時下榻之地。

二月三十,東齊鴻臚寺卿帶隊的使團浩浩蕩蕩進了京洛,不少京洛百姓當天好奇的擠在路邊,想看看這差點奪了自己家園的東齊人到底有什麼三頭六臂。

這麼一看,果然是有些不凡。東齊人體格都很健壯,一隻胳膊,好像比街邊百姓的還要寬闊,皮膚也是黑黢黢的,看着就像話本里的包青天,而且他們各個抬頭,斜睨着路邊百姓,更顯得威風凜凜,不可一世。

東齊帶隊的鴻臚寺卿叫做譚不塵,今年三十多歲,方臉高鼻,人高馬大,威嚴十足。

大衞原本將接待儀式安排在裏承天門,誰知道譚不塵一進城,自行改換方向,直接就往皇宮正門正天門去了。

原本候在承天門的衞國眾人,頓時亂了陣腳,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都把目光投向了江自橫。

江自橫當然也很生氣,對方不過三品,衞國卻派了他這個百官之首來接,這本就應該夠憋屈的了,誰料人家好好地承天門不走,非要逾矩去闖正天門。

江自橫掉下臉,不過此等大事也不由他説了算,只能安排個內侍,去稟告衞無月。

而正在此時,譚不塵也率領着大隊人馬,來到了正心門下。

正心門守衞渾然不知發生了什麼事,一個個面面相覷,進退維谷。

譚不塵站在城門之下,高聲嘲諷道:“衞國這是什麼待客之道?遠道而來的客人到了門口,主人不派人接也就罷了,居然連個門都不開?”守衞們不敢接話,他們中還有人曾聽軍中老人説過,當年東齊是如何的虎狼之師,對付大衞好比是秋風掃落葉。

譚不塵不怕沒人捧場,依舊喊道:“大衞不是向來清高自詡?怎麼這是瞧不上我們東齊?譚某回去後,可要和陛下好好稟告一番。”譚不塵就這樣,在正天門下自顧自的説了一炷香。

一直無人應和,他也有些寂寞,靈機一動安排自己的人馬幫他一起大聲吆喝,好好的正天門,硬生生變作了菜市場。

終於,正天門開了,衞無月微笑着親自出來接,他難得去道袍,穿上龍袍,衞國朝臣們紛紛眼,表示差點認不出自家陛下。

譚不塵穿着龍袍的人親自來接他,非但沒有誠惶誠恐的跪下叩拜,反而咄咄道:“陛下可叫我好等!”衞無月尷尬無比,咳嗽一聲,伏低做小道:“朕不知道使者大人臨時改道,故而才來遲了。”衞無月身後跟着的臣子們,見到陛下這等模樣,有的把頭埋的更低,有的則躍躍試,想出手教訓這黑壯使者一番。

夏暮平越眾出列,嚴肅問道:“見到陛下為何不跪!”譚不塵哼了一聲,道:“我又不是衞國人,跪他作甚。”

“你…”

“夏愛卿,使者大人説的有理,不跪便不跪了。”夏暮平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