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1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子雪亮到驚人,抿着嘴盯着陶九思不放。

二人對視許久,各不相讓。忽然,衞負雪一字一頓道:“這世道沒有什麼無辜仁義,只有強者為王。”衞負雪驀地剖開自己的心思,擺在陶九思眼前,陶九思一看那顆心,早已是堅不可催,冰冷黑暗。

今天桂嬤嬤沒來,沒人替衞負雪圓場,兩人的氛圍也更劍拔弩張,陶九思只覺得搖搖墜,身子彷彿又在朝萬丈懸崖下跌落。

他上下打量着衞負雪,實在不知這孩子怎麼會如此歹毒。

這一打量,陶九思發現衞負雪瘦的可憐,而且不合身的衣服上似乎又多了兩個補丁。

皇上的嫡長子,身份貴重,卻如此短褐穿結,瘦骨嶙峋,陶九思不由想到衞負雪的故事。

衞負雪一出生,就有人説大皇子生而不祥,怕是要克父克母。衞無月寧信其有,想要遠遠的送走這個兒子,奈何是皇后所出,又是他第一個兒子,因一言便送出宮去,於禮不合,只好依舊養在宮裏,不過心結橫亙,鮮少去看他們母子。

沒過多久,東齊毫無預兆的大軍壓境,放出話來要三月掃平衞國。

衞國本就重文輕武,唯一能震懾邊關的兩位大將,一個在攻克涼國後沒了蹤影,另一個楚王倒是有蹤跡可尋,可眼下他正在國境最西的封地,馳援京洛至少要兩月,可謂是鞭長莫及。

無奈之下,衞無月勉強湊了支軍隊,向東擊敵人。

草班台子哪裏抵得過虎狼之師,半月下來,東齊便已磨刀霍霍兵臨城下。

東齊勢如破竹,本可一舉拿下京洛,可隆冬已至,補給不足,軍士們也各個思歸心切,無心戀戰,加上東齊朝內明爭暗鬥,無法全力攘外,東齊彼時的皇帝,思來想去,決定議和。

大衞免去滅國之災,也許是幸運,但對於衞負雪母子則是不幸的開始。

東齊皇帝除卻要走了各類金銀珠寶,還要求衞國也像別國一樣,送來皇子當質子,衞無月當時膝下三子,偏偏送了嫡長子去做質子。

更過分的是,東齊皇帝聲稱,衞國皇后豔絕天下,要求隨質子一起入齊,好讓東齊上下一睹風采。明眼人都知道,這那裏是想一睹風采,明明就是要羞辱衞皇。

這些要求引的大衞舉國上下不滿,段皇后的父兄亦是據理力爭,可衞無月生怕惹得東齊不悦,將衞國斷送在自己手裏不説,自己也沒什麼好下場,況且對皇后皇子本就沒什麼情,於是不顧眾人反對,先是貶黜皇后父兄,接着廢了皇后,送母子倆一起去了東齊。

衞負雪就這樣在東齊度過了五年,直到十歲那年母親死了,加上楚王的全力斡旋,才得返京洛。

陶九思想到這些,惻隱之心暫時壓過了憤怒之情,衞負雪到底是個孩子,且是個有過如此經歷,又小心翼翼活在深宮裏的孩子。

陶九思不再與衞負雪爭鋒相對,只留下一句:“抄《論語》五遍,再好好想這個問題,明我還要再問。”便提前下了課,頗為鬱悶的準備打道回府。

可剛出了書齋沒幾步,卻有小太監來傳話,説皇帝陛下傳喚。

陶九思收拾起方才的情緒,整理好衣冠,跟着往正心殿的方向去了。

第6章晚膳正心殿內,等待着陶九思的並不是衞無月,而是他身邊的心腹太監李成明。

李成明一張圓臉,人長得白淨斯文,大概近些年不用再做什麼低賤的差事,身材也漸圓潤起來,坐在那不動的時候,好似一顆滾滾圓的大白菜,看起來敦厚笨拙,實則心思是藏了一層又一層。

李成明坐着等了半天。陶九思這個級別的小官,一般見到自己都要跪拜,可這才做官不久的陶九思,竟穩穩的站在那,絲毫沒有屈膝的意思,他只能咳嗽一聲,瞅着眼前這個不知人情世故的呆子,儘量保持平穩的語氣:“陶修撰,今我替陛下來見你,是有幾句話要待。”李成明見陶九思還是一動不動,便拔高嗓音:“陶九思接旨!”陶九思遲疑片刻,還是規矩跪好,李成明這才慢條斯理的説到:“陶修撰年輕有為,更上一層樓指可待,教育大皇子固然重要,但不妨多放些心思在仕途上。”陶九思知道,皇上這是暗示他不必盡心盡力教衞負雪讀書,只要皇帝老人家滿意了,小小一個修撰還是可以平步青雲。

陶九思雖然知道其中道理,但依舊沉不語,既不接旨也不謝恩。這輩子他站在了衞容與的對立面,才知道衞負雪面對這樣一個父親該是多寒心。

李成明斜眼看着若有所思的陶九思,慨有人竟然可以不識時務到這步田地,也不再廢話,起身要走,走前大發慈悲道:“陶修撰,聖旨我已經傳到了,你自己好生掂量掂量吧。”待李成明的人影消失在殿外,陶九思也站起身,隱隱作痛的額頭,準備先不想這些煩心事,回家好生歇一歇。

可這一天漫漫,老天爺似乎挑準了陶九思過不去,才出了殿門,又碰見了奴僕簇擁的衞容與。

“陶先生,我聽人説在正心殿看到你,急忙就來了”,衞容與今天穿了件大紅的袍子,顯得他更加神采奕奕,又道:“陶先生答應要陪我玩,可我還一次都沒見先生來找過我。”陶九思恍然想起自己還曾答應過衞容與這等事,雖然想和衞容與保持距離,可他一向最重承諾,答應了便要做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