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火红118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如事情的发展完全按照王云南以及刘二爷他们所安~发展下去,按说这件事情应该结束了,而且是一个皆大喜的结局。

然而正如同上文中我们所说,人都是自私的,这是本,也不是什么罪恶。

当王云南希望赵保国曾经的那帮手下们能够仗义的出面作证,证明赵保国确实曾经让红卫兵总部的人怀过打击过的时候,鲁壮壮、马天来、齐朝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答应下来;问题是…辛庄乡的周志军一伙人,却在接受另外一帮人的审讯时,硬是坦白代并且一口咬定赵保国就是他们一伙儿的,而且是头目。

人总是这样,在得知赵保国竟然从和自己一样的反革命分子,突然间转变成了英雄人物的时候,周志军一伙人觉到了极度的不公平,内心里恼羞成怒!不管赵保国到底是潜伏到他们内部的间谍,还是被有心人王云南用这种方法庇护挽救他,总之周志军他们很是不

假赵保国真的是早就潜伏进来的特务,那自己这帮人岂不是让赵保国给出卖了么?革命失败的原因、责任,全都得归罪在赵保国的身上了。

那么…岂能让他好过?

假仅仅是周志军他们一伙人代这些事情来,倒也不会给赵保国和王云南带来多大的难题,反革命分子想要诬陷人民英雄,这是个最简单不过地道理。问题是,审问周志军他们的,似乎市联委的一伙人,而市联委的人似乎和县革委会之前就曾经有过矛盾,而且对方的头目,和王云南更是有过针锋相对的过往怨仇。再看到王云南因为此时一时间风生水起,他岂能不嫉妒不恼恨呢?

也许您看到这里,会很厌烦很惑地说我这个作者这不是在胡咧咧么?没故事讲了故意瞎掰吧?其实不然,那个时候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那么的混,今天两派或者两人还是革命生死战友,明天或者下一刻,就很有可能成为阶级敌人;就连亲爹亲娘还要划清界限,还有什么事情不会发生呢?

同理,他们也会今天拼杀个你死我活,明天就勾肩搭背称兄道弟亲的跟一个娘生的似的。

于是一些针对于王云南和赵保国的调查,展开了。

当然。仅仅是调查而已。在没有确认之前。是没有人敢随便动弹王云南和赵保国一地。再怎么说。王云南那也是县革委会地主任。还挂着副书记地职务。而赵保国。好歹也是孤胆英雄呢。万一误会了呢?人名英雄可是不容忽视和玷污地。

不过这已经足以让王云南心惊跳了。他是真地害怕万一查出点儿事儿来。那自己可就倒霉大发了!

怎么办?必须尽快地把这种调查扼杀在摇篮当中。不然地话。事情越拖会越麻烦。王云南越想越是窝火。越想越是着急。就在这个时候。县武装部地一位姓吴地老战友。看出来他这两天心烦意起来。这位姓吴地同志和王云南地关系相当好。基本上到了无话不谈地地步。曾经还有过战场上地生死情。虽然这次地事儿。王云南没有告诉这位战友。可以前有关于刘二爷家地事儿。那位战友可是心知肚明。这次事件发生后。姓吴地同志就猜测到八成是王云南为了报恩。故意使了这么个法子。别人不知道王云南。他还不了解王云南么?就凭他也能未雨绸缪想到这里派遣卧底地法子?那真是太扯淡了!

得知最近已经开始对王云南所说地这件事儿开始了调查。又发现王云南心情不好。这位吴同志便提醒道:“按理说每年地冬天。都该征兵了。你看…你有没有什么亲戚朋友家地孩子。要当兵去啊?”一语惊醒梦中人。王云南拍着大腿乐呵呵地说有啊有啊。今年潜伏到反革命集团内部地孤单英雄赵保国。不就是最合适参军地对象么?

吴同志摇摇头说道:“王主任。你是知道地。最近有关赵保国地事情。正在展开调查。他地身份有些啊…”

“这…那你说怎么办?我说你别卖关子了行不?”王云南终于实话实说了。

吴同志笑了笑,说道:“你可以找找部队上头,让他们下来接兵地时候…花乡双河村的那个刘二爷,不就有战友是某军地军长,还有一位军区副司令员么?”说到这里,王云南如果还不明白的话,那就真是傻子了,他乐呵呵地拍了拍手,起身道别走了出去。

让赵保国当兵去!这绝对是一个最好的办法了。

只要他当兵走了,谁还会去再揪着赵保国不放,一个劲儿的调查下去呢?到那个时候就算是想调查,好啊,调查去吧,他已经在某某军某处当兵呢,去吧!看看到那边儿军队的人是否理你那个茬儿。俗话说得好,军政两家,更何况在那样的年代里,人民解放军那简直就是全国上下所有人都崇拜的超级偶像,谁敢说一个字儿里对人民解放军有不敬的意思,那就会立刻被打倒!

刘二爷听了王云南的话,也觉得必须这样做,不然的话事情闹腾完没了,指不定后面会发展到什么情况呢。

所以…看来很有必要去一趟北京,找找肖振山和郑勇这两个人了。

倘若是换作以前,他刘阎王绝对拉不下老脸去求人办事儿。可如今年纪大了,自己的这张老脸再怎么重要,也不如孩子们的命重要不是么?

而当事人赵保国对于让他去当兵的决定,也没有一点儿的异议!他打心眼儿里愿意当兵去。首先是从军入伍,本来就是他地一个目标,不然的话,他怎么就那么热衷于闹革命当红卫兵呢?他觉得也许当兵去之后,自己在部队上好好干,还是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的;其次,他实在是在家里面或者说,整个县里面,待不下去了,每每出门儿走动,看到别人或鄙夷或仰慕钦佩等等各种各样的目光,他都会觉得如芒刺股后背发寒,总觉得别人都在背后私下里戳着他的脊梁骨骂他。

那么,远离开这个地方,似乎是个不错地选择啊。

于是刘二爷平生第一次,踏上了去往北京的列车,他要亲自去找一下肖振山和郑勇,让他们无论如何在这件事儿上,帮帮自己的忙。跟随刘二爷一起去的,是刘屯。家里人以及王云南、村支书罗宏,都不放心刘二爷一个人去北京,人生地不的,再说去也没去过,万一找不到地方该怎么办?

那时候通讯方式还仅仅是用电报联系,即便是电话,也只有那些真正的干部才用得上啊!农村上哪儿找去?到了大城市里,又如何去打电话?说的难听点儿,怎么用电话刘二爷都不会。

赵保国是不能去的,他若是现在离开家的话,会更加被人怀的。

只是对于刘屯来说有些为难,陪着二爷爷去一趟北京,这本来似乎是一件再平常不过地事情了,而且作为后辈这完全就是他应该做的事情。可刘屯心里还是犹豫不决,直到出发的时候,心里还有些不情不愿的。

原因自然还是因为他心里对于自己命运的担忧。那天晚上和赵保国一块儿回村是迫不得已之下,为了赵保国的安全,也因为担心着家里人,所以他刘屯才回了家。回到家之后,对于自己离家出走后所发生的事情,他对刘二爷没有丝毫的隐瞒,问则必答。无非也是心里怀着一份愧疚而已。不过他心里想过,当家里的事态平息下来之后,他还是要离开地,这一点,他也明确的告诉了刘二爷。

刘二爷对于屯的这个想法,没有到奇怪和吃惊,只是心里也充了一份愧疚。

大家正在读